●辛元元
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的构想
●辛元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预决算公开本质上就是政府行为的透明,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也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和廉政风险。笔者调研发现,有关部门基本上能够按照要求开展预决算公开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预决算公开工作之中,进一步加快预决算公开进程。
(一)预决算公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没有详细的公开制度。对公开的项目、内容、流程、方式、管理等方面没有统一强制性的明确规定。二是文件规定不明确。如对涉密部门和涉密信息的认定、对预决算公开内容的具体要求等欠明确。三是缺乏问责制度。不按时进行预决算信息公开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如果有关部门不按时公开,其责任该怎样承担,由谁承担,怎么样追究或由谁来追究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难以落实。
(二)预决算公开质量有待提高
从调研情况分析:省级政府与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质量相对好于市、县级,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质量相对好于预算部门。但是,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仍存在一些问题,个别部门仍利用电视、报纸、公示栏公开,不仅完整性及细化程度远低于《预算法》的要求,也不能保持长期公开状态,不利于公众便捷查阅;公开内容的格式不一,有的是表格,有的是文档,个别部门的公开信息甚至还存在文字错误;个别部门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不够重视,随意对公开信息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修改,个别部门借口部分信息涉密等种种理由,甚至拒绝按规定公开预决算信息。
(一)统一规范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预决算公开工作中的运用
计算机、智能手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政府和部门的门户网站预决算公开信息已经成为政府对公众公开财经信息的重要窗口。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影响,对信息的形成、传播、公开等管理工作都制定相对统一的规范,并预留接口,方便信息的高效传播和利用。对于当前还没有自己网站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便于社会公众查询。
(二)开发高效预决算公开应用软件
由于预决算工作全国相对可比、预决算报表软件和格式相对统一,建议财政部牵头开发预决算公开软件,通过计算机程序和软件实现从预决算报表中取数、制表、导出、加注数字签名或防伪标识直至公开,形成高效、正确可比的预决算公开信息,确保预决算公开的长效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并经得起社会监督。
(三)实施预决算公开流程再造
充分和高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预决算公开流程,加强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控制,加入分级授权和审核,保证操作留痕。这样既能降低预决算公开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类错报和管理风险,也便于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应对涉密部门和涉密数据加强管理,既保证公众的合法知情权,又有效防止财经数据被恶意利用。
(作者单位:财政部驻山西专员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