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与“学术”:试论传媒教育中的课程设置

2016-03-28 06:49田钰佳
传播与版权 2016年7期
关键词:显性专业课程学术

田钰佳

“守道”与“学术”:试论传媒教育中的课程设置

田钰佳

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传媒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媒介语境的人才,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应分清“守道”的课程和“学术”的课程。传媒教育应以守道为根本,培养具备丰厚表达基础的人才;然后辅以学术,授予学生各种表达技巧。

守道;学术;传媒教育;课程设置;显性专业课程;隐性专业课程

[作 者] 田钰佳,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讨论传媒教育一般集中在三种意义层面,即高等院校作为学科教育的专业传媒教育、提升社会成员传媒素质的大众传媒教育以及教育领域内作为素养教育组成部分的学校传媒教育。[1]本文讨论的是第一种意义划界,即专业传媒教育。在我国,专业传媒教育的主体是高校。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大学传媒教育与传媒行业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专业传媒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变革成为专业传媒教育一直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传媒教育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培养能够直接应用专业传媒素养和技术从事传媒行业的人才,还是培养具备基本的传媒素质但是需要在传媒行业进一步学习的可发展人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定位均为前者,认为这是专业教育必须完成的目标。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传媒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真正步入传媒一线时,都出现了与一线无法无缝链接的状况,社会的实际需求和高校的评估指标并不是完全处在同一层面。

高校传媒教育必须认清并以一个现实作为教育和发展的基础,那就是传媒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媒教育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与一线的传媒发展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专业传媒教育在目前永远是在追赶一线的传媒介质,往往是在一种媒体、一种技术、一种表达方式出现后高校才逐渐将此变化应用于教学中。所以,在这种现状下,传媒类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强化基础,需要完成一个前接素质、后乘技能的目标,在这个条件下再去探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培养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能尽快适应传媒发展的人才远比培养马上能应用的人才更为实际一些。在这种前提下,传媒教育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更需要处理好“守道”与“学术”的关系。

一、关于“守道”与“学术”的解释

这里的“守道”与“学术”都是动词,是遵守道,学习术的意思。道是传媒教育的根本,是从事传媒行业赖以支撑的根本,是专业建设必须明确的目标。术是传媒行业应用的技术技巧,是工具,是敲门砖,是完成专业建设的实施手段。那么什么是传媒教育的道,什么是传媒教育的术,就需要剖析传媒究竟是做什么的,高校的传媒教育需要通过什么来完成道与术的统一。

目前,高校中隶属传媒教育的专业很多,如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播音主持艺术、新媒体等。在探讨传媒教育之前,需要首先分析这些传媒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需求。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传媒人才的共同点,那就是表达。所有传媒类相关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大多数都是以表达作为职业的人。究其根本,所有的传媒行业其实都是在运用有效的手段去表达信息,传递信息。

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媒体的呈现状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高校在进行传媒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技术上永远不可能追上传媒发展的速度。所以,高校传媒教育应该以守道为根本,培养具备丰厚表达基础的人才;然后辅以学术,授予学生各种表达技巧。这种守道与学术的关系,是通过课程体现的。

二、关于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的解释

目前,在探及传媒教育的课程设置时,一般把课程性质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但是在传媒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传者还是受者,都习惯将课程划分为两大类,即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但是哪些属于专业课程,哪些属于非专业课程,却是传媒教育需要理清的内容。

按照传媒教育的特点,传授和传媒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课程,应该都属于专业课程的范畴。但事实上,教师与学生都更习惯把小专业的技能课当成是专业课程,而在大的传媒生态基础上的基础知识的课程大都在理论上被称为“专业课”,而在实践上归为非专业课程。

高校传媒专业中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传媒专业,在这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小课”是一种很独特的教育形态,在这个专业中专业课程的归属性更为局限。

这里指的“小课”是指一名专业教师对几个到十几个学生的授课,就学生在语音发声、语言表达、新闻播读等具体的作品展示中进行评价与指导。由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外显的传媒专业,它的外显介质便是学生的形声作品展示,所以这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更多地把小课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外延再扩大一些,便包含与小课配套的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艺术语言表达等大课。但这不是本文支持的观点。传媒教育的专业课程应该是包含“显性的专业课程”和“隐性的专业课程”两种形态。

回归传媒教育的本质上来,所有传媒专业的共性是“表达”,只不过表达所依赖的介质不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仰仗声音,新闻专业仰仗文笔或者镜头,编导专业仰仗剪辑技巧。但这些所依赖的介质都属于“术”的部分,是工具。能让这些工具产生不同效果的是表达的底蕴和思想,这才是“道”的部分。传媒教育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知识能力体系的完善建构,不仅重视专业技能,更要重视能够升华技能的理论素养。[2]

显性的专业课程指的是能够直接看到教学成果的课程,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小课”、语音发声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电视编辑、非线编技术等。所谓的隐性的专业课程指能够支撑显性技能表现的课程,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电视采访与写作、现代汉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艺术鉴赏、文学作品解读,等等。当然不同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不同,但总归都有显性和隐性的专业课程设置。

三、“守道”“学术”和“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关联

大部分高校的传媒教育更喜欢出成果出作品,更重视强调教学与一线之间的无缝接轨,更注重技术性的课程。这种教育行业本身的功利性教学目标就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热衷于显性的专业课程,忽视隐性的专业课程。所以在课时设置、精力投入、资源支撑上,显性的专业课程明显占据优势,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隐性的专业课程在短时间内效果并不明显,但它是显性专业课程的支撑。大部分传媒专业就业后出现的后劲不足现象,就是源于对隐性专业课程的不重视。但是现在的传媒语境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等到高校完全研究好新技术下的媒介形态及传播特点,再用于教学时,这种技术可能已经淘汰或变化了。所以,所谓守道与学术,其实是守住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传播的内容、培养的目标都是适合传媒人发展生存的根本的课程;学习并逐渐适应传媒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研究规律,改革课程,适应传媒一线的发展。在传媒教育中,守道与学术同样重要。

但是,并非所有的显性课程都属于学术的范畴,也并非所有的隐性课程均属于守道的部分,它是一个根据具体的传媒教育专业分层次分类别的交融。

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这个专业的教学目标其实到了一个不明朗、不清晰甚至无所适从的状态。这种状况源于两种现实:一是大的传媒语境下,广播电视的发展渐入窠臼,与之对应的是网络电视等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课程设置不知道如何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二是与其余的传媒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学一方面想凸显自己的专业性、实践性,想要通过学生的影像作品作为教学成果;另一方面,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又隶属大的新闻传播类下,具体的专业课程强调以新闻传播为主,在影像制作方面的专业课程仅设置摄像、剪辑、编辑等部分基础专业课程,无法与其余的纯技术类的传媒专业相媲美。

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守道与学术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呢?哪些是守道?哪些是学术?传统的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编辑等显性的专业课程均为守道的课程,因为无论技术如何变化,一个合格的传媒人都需要学会如何在正确的电视语境下正确地表达。同时,与之对应的中国文学、现代汉语、新闻史等隐性的专业课程是表达的深度支撑,让他们能够表达得更好。类似各种不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技术学习、网页制作等显性的专业课程则属于学术的范畴,因为这种课程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出教学成果,但学生并不能做到最好,也并不一定就适应传媒一线的技术需求。所以“学术”需要分层次,需要适度,而不需要填鸭式的教育。

再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例,这个专业是凭手艺来展现成果的,也就是它本身就是仰仗“术”的一个专业。所以对于这个专业而言,“守道”与“学术”更需要具体分析。语音发声、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等显性的基础专业课程,无论是大课还是小课,都属于“守道”的部分,因为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声音外在表达而言是基础,是根本;播音美学、文学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等隐性的专业课程也是“守道”的部分,因为这些课程修饰的是学生声音表达的内容。但是,具体的分层分类的综艺主持、体育解说、配音等部分则属于“学术”的范畴,学生不可能熟练掌握所有类型的表达技术,但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条件、根据自己“道”的倾向去决定“术”的部分。

四、“学术”的适应性

在传媒教育中,需要明确何为“变”,何为“守”,何时“变”,何时“守”。传媒教育必须守住初心,即传媒教育培养的是会表达的人、会传递信息的人、会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运用多种元素传播的人。所以,传媒教育仅仅守道是不行的,必须注重“学术”的部分,并且把“学术”作为传媒教育“穷思变”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传媒专业教育中的“学术”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尽可能与一线接轨,并尝试性地先于传媒一线做技术研究。传媒学校的老师大部分没有从事新媒体、新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型媒介形态的实践活动,这就导致传媒教育中的学术部分大大滞后于传媒一线。之于传者,用商业项目带动教师科研,用教师科研再带动教学[3],鼓励教师根据科研项目设置选修课程;之于受者,以校企联动共建形式,加深加快学生进入一线的幅度和速度,将学生的实践项目纳入课程体系。

二是遵循技术教育中的不圆满原则,不要面面俱到,尝试分态分层分人。教育行业的技术教育很难和行业保持完全的一致性,所以在传媒教育的“学术”过程中,需要以一线运用的基础技术为类,分形态教学;以教师擅长和研究的技术领域为标的物,分层次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与实际为参考,分人教学。

五、“守道”的改革性

在传媒教育守道的过程中,传统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适度的创新与改革。以新闻写作为例,新闻写作能力被认为是传媒专业的核心能力,在新闻作品基本架构不变的前提下,还需要根据媒介的技术发展进行适度的分裂教学,观宏查微。

传统的新闻写作目前的分支有多种向度、多个维度,如广播写作、电视写作、专题写作、纪录片写作等,这些分裂教学其实可以以专业选修课程的形态出现,“大道”依旧是新闻文本的写作。同时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变化,传播媒介开始运用微信、微博等介态进行信息传播,也可以适度出现这样的写作分支课程,满足“道”的灵活性。

英国的萨塞克斯大学在媒介、电影与音乐学院的新生入学手册中这样表述:媒介产业飞速发展,今日所传授的技能在数年之后可能已被淘汰,你需要的是理解这个快速变化的语境,获得学习的能力,运用你的创造力,最重要的是要知变通。[4]传媒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应如此,“守道”与“学术”为的是学会适应传媒的语境,获得适应变化的语境的能力。

[1]姚云.论传媒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5 (4):57-61.

[2]张昆.大变局与传媒教育面临的挑战[J].传媒评论,2014(6):31-35.

[3]何力.界面需要怎样的传媒人[J].中国传媒科技,2014 (8).

[4]MeCCSA.Studying Media.Film and Communications at University[Z].

猜你喜欢
显性专业课程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