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人文社会纪录片的传播价值分析
——以《中国市长》(又名《大同》)为例
李 杰
《中国市长》真实记录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历史文化古城的拆迁与重塑,以跨越体制内外的独特视角观察精英阶层与平民百姓在声势浩大的拆迁重建中的各种博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政府主导下古城复兴中的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和文化事业规划、文化产业布局的关注与思考。该片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典型,其在传播过程中,以城市拆迁为切入点,用批判的态度审视着政府官员和普通大众,用纪实主义美学和人文关怀构建了当下人文社会纪录片的传播价值。
《中国市长》;人文社会纪录片;人文关怀;传播价值分析
[作 者] 李杰,广播电视硕士,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文社会纪录片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都是此类纪录片的鲜明特征。《中国市长》历经三年多的创作时间,一举夺得第52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城市拆迁、古城复兴等议题的再度关注。本文以《中国市长》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人文社会纪录片题材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传播价值。
《中国市长》将镜头对准被誉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历史文化古城——大同,在现代化今天的重塑和再造。拆迁问题一直是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国乃至世界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首先,该片在选题上就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关注棚户区拆迁改造,关注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百姓,关注看似挥斥方遒的市长背后的辛酸,通过不同视角、多个层面立体展现城市拆迁中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其次,《中国市长》通过对这些既有共性也有特性的困难的记录和再现,非常真实地还原了一个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城市拆迁过程,各种矛盾都被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最后,通过跨越体制内外的视角展现社会的尖锐矛盾,让观众有了更多的思考,也让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两个迥异的阶层有了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的可能。
在本片中可以发现,在城市拆迁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基建问题;拆迁安置问题;征地补偿标准问题;工程质量与工期控制问题;文物保护与文物造假问题以及招商引资与城市转型问题;等等。在片中,有些矛盾是官民激烈对抗,如由于征地补偿标准问题而引发的强拆、斗殴、死伤等;有些矛盾则是相对缓和,如城市转型和文物保护等;还有一些矛盾是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对立,如文物的保护性开发和文物造假问题等。
在该片中,首次出现社区办公室主任曹在劝阻棚户区居民搬迁时,两方的谈话就以失败告终。到影片再次出现棚户区场景时,已经是强制拆迁的现场。棚户区居民自行组织起来,有的坐在地上阻止施工,有的站在压路机前面阻止其前进,而后的场景更是官民激烈对抗的高潮。拆迁办、城管、公安等政府部门联合强制拆迁,影片虽然没有直接展示强拆的全过程,但可以从一位目睹强拆全过程的被拆迁户的采访中再现当时的场景。片中这位女士痛斥政府和城管的强拆行为,说自己的弟弟用自残的行为来表达对拆迁的不满,并表示如果政府再咄咄逼人就也用相同的手段死给政府看,强烈地表达对政府强拆的不满。之后的场景也有涉及对于政府强拆的控诉,一位拆迁户表示自己和姐姐被多人轮番殴打,以至于自己姐姐失禁等都非常真实地记录了由于政府强拆而引发的社会动乱。
片中所呈现的矛盾不仅仅限于官民之间的矛盾,还有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对立。就像片中出现的新建宏伟的古城,用耿彦波自己的话说:“我没有在单打一个,我是文化牌、崭新路、特色城三位一体。大同将来的文化产业要站起来,将来肯定是要在文化方面大做文章的,最具有的就是传统文化。”但就是在所谓的文物保护性开发的时候,到底是如何保护、如何开发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承这些古遗迹、古文物,专家和老百姓有着不同的看法。就像片中采访的群众说的那样,“那城墙又能给修几个钱回来?像这样的城墙,一百年以后中国全成了文物,遍地都是,真的!全国现在都在搞这个,都是赝品!”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对立在本片中虽然只是偶有涉及,但这种矛盾却决定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也是古城是否能够真正复兴的关键所在。在这场造城运动中,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但导演周浩用不忌讳、不回避的态度和真实的纪实手法以及平视社会人生的视角呈现造城运动中的各种尖锐矛盾,再次体现本片的社会价值。
纪录片自诞生之日起,就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它忠实地记录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里,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关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纪录片与政治生活的相互影响中,“形象化政论”这一创作理念在我国初期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通过教化与指导直接服务于政治,以宣传口径直接决定传播内容。但在实践中,这种源于苏联的纪录片宣传模式的弊病日益显现,已经愈发地不适应21世纪的今天。与“形象化政论”不同的是,本片自始至终都没有歌功颂德式的赞扬与褒奖,而是借他人之口从侧面反映“城建市长”耿彦波的功绩。
导演将本片主角耿彦波塑造为一位非典型官员,他争议不断但深得民心,安贫乐道却又励精图治,这是这部片子对于耿市长这个角色的整体塑造。首先,在市长和官员视察拆迁安置小区的时候,片中一位中年男子略显激动地说道:“耿市长我刚才有点激动,我可以直截了当地对市长说,大同市这是第一任,第一个好市长!”紧接着就是市长在会议上直面批评不作为官员的画面——“拆迁和安置两个大事,怎么一件都办不好!你这是失职啊,赶紧写辞职报告,赶紧换个能办事的人。我给你说呢,你这么个态度不行的!我现在都很不高兴,让你上来就拿掉你啊!大同是需要干活的,不是需要什么官!”最后,出境的是在善化寺前交谈的老百姓,“我听说朝鲜一个月一个人才供应9颗鸡蛋,中国共产党你真不能太苛责,这么多人,真是很难养活。你吃共产党的,穿共产党的,你有什么理由去骂他”?通过导演给我们展示三组不同角度的叙述,很巧妙地达到了借他人之言表自己之意的目的。纪录片天然所具备的意识形态性和影响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但片中最为高明的手法莫过于采用跟拍、偷拍的手法记录耿彦波与妻子的对话,妻子在电梯说道:“我都快气得跳楼了!天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了,天天这样,你让不让我活了?”之后的场景也是妻子抱怨丈夫每天每夜不辞劳苦的工作,没有做到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责任。相信看到这里,观众们都会发自内心地心疼这位传统语境中所谓的好官,同时导演也非常成功地树立起一个在普通大众眼中“舍小家,为大家”的正面形象。
政治影响在本片中有着非常清楚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对于纪录片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控制和操纵信息、态度和情绪等而间接地发挥作用。流向公众的信息就是对其观点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潜在力量”①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种间接的权力要求纪录片传播的信息、态度、情绪等服务于政府,从而起到文化整合以及教化社会的作用。但这种“软宣传”和“软教化”的舆论导向和“形象化政论”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可以在纪实的基础上选择、运用情节化的叙事手法,更好地刻画争议漩涡中的人物形象,也更能够深入人心地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而后者却不能。
纪录片天然具有意识形态性,甚至于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看影视艺术,也都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它总会不断地试图引导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它对社会历史承担起道德甚至政治导向的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可以监督社会利益团体、批评社会主流意识和改良社会风气。恰恰和我们传统认知不同的是,纪录片所具有的社会监督功能就要求纪录片可以对现行政治体系内部的缺陷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改革、自我完善。由于影视媒介隶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都是非常广泛的,对于监督社会、健全社会有着比较良好的效果。
片中在善化寺前,在关于强拆的讨论中,一群百姓群情激昂地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政府,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反倒欺负开老百姓了!你搬不搬?不搬我就砸你!谁给你权利打老百姓了?哪一部法律说,老百姓不搬家,给我打!哪有这样的国家?”在这段记录中,导演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展现老百姓关于强拆的强烈不满,就是要借民众之口警示政府办事的手段,就是要借助自己大众媒介的舆论影响来批判、监督政府,促使其自我完善。另一组极具张力和讽刺性的镜头更突显了纪录片的社会批判和监督功能。纵观以上两个大方面,纪录片不仅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而且也具有监督、批判社会的功能,但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批判的力度是要在主流意识形态所允许的范围内,其意图是改良社会而非颠覆、推翻现有政权。这一正一反的两种政治作用,都能够起到维护既定政治制度的作用。导演周浩巧妙地平衡两者之间关系,使之相辅相成,也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时代在不断前进,现代化、城市化是我国必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诸多阵痛,城市拆迁可能是阵痛中最受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导演周浩通过纪录片这种具有纪实美学风格的作品,以充满人文关怀的态度真实记录中国社会中盘根交错的利益矛盾,让受众产生了感同身受的认同感,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传播价值。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浩.纪录片是我和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J].中国新闻周刊,2015.
[4]何映宇.“大同模式”双声道[J].新民周刊,2013 (10):72-74.
[5]潘则福.耿彦波的城建政治[J].廉政瞭望,2011 (10):30-33.
[6]吴明华.“疯子”耿彦波的为官哲学[J].决策,2011 (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