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新民报》经营管理研究综述

2016-03-28 06:41鲍旖婧
传播与版权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民报业报纸

鲍旖婧

解放前《新民报》经营管理研究综述

鲍旖婧

1929年创刊于南京的《新民报》凭借自身力量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发展壮大为一家在全国拥有五社八版的民营报业集团,作为率先实行股份制的中国报业史上第一个近于现代化的报业集团,也是1949年解放前中国最大的民营报系之一,其经营管理策略值得在新闻史领域上作为范本进行研究。对解放前《新民报》的经营管理进行系统梳理和专门研究,总结其在媒介经营上的成功之道与经验策略,对于系统构建和完整重现解放前民国时期中国民营报业的媒介经营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同时其中一些举措对于当下现代报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

《新民报》;陈铭德;邓季惺;民营报刊;媒介经营管理

[作 者]鲍旖婧,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新民报》经营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缘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媒介融合的日益深入,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渗透对报业这样的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当代报业在自身发展和经营管理上顿时身陷囹圄,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急需探寻新的商业模式与经营管理手段。在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从前主要依靠新闻品质的“产品观念”的发展战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支撑报业发展三角中的新闻品质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经营管理则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传媒界著名学者郭全中表示“媒体竞争已经由产品时代进入到了经营管理时代”。这也说明了新时期在新闻传播史领域对旧有报纸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探讨的意义所在。

此外,“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当我们对报业发展处于迷茫、找不到前行路径之时,回首和梳理过往报业发展历程,或许能总结经验得到启发从而找到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新民报》自1929年创刊伊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短短的20年内坚持“出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说自己的话”,凭借其自身力量维持生计和发展壮大,在鼎盛时期形成“五社八版”,堪称跨区域的“大报业集团”,形成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新民报系”,这样的报系在此后很长的时间内成为绝版,直至今天也是独一无二、难以超越的。《新民报》是解放前中国民营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作为报业集团化和股份制的先驱者,时至今日,《新民报》在经营管理上关于广告、发行、人事等方面的制度与策略依旧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因此,本文将对国内外学界关于《新民报》经营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新民报》经营管理这个研究主题的重视和关注,为当代报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新民报》作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一张久负盛名的老牌民营报纸,对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国内研究者针对《新民报》历史的研究开始于1962年,因“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原因停滞了若干年,于1978年改革开放后重新启动,相关研究文献从此逐渐积累下来。而观国外研究学界,国外研究者对此方面缺乏关注与探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研究空白,尚有待弥补完善。以下将重点对国内的关于解放前《新民报》经营管理开展的研究进行分类阐述。

(一)书籍专著

国内学界对于《新民报》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有关此研究主题的书籍专著数量不多,其中多为关键人物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对报纸的经营管理,有的是在中国报业经营史或中国新闻事业史这类宏大的研究专题中,开辟某一章节对解放前《新民报》的经营管理进行个案研究和论述,以下将对相关书籍专著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在研究解放前《新民报》的经营管理上不得不提的就是陈德铭和邓季惺这对创办经营《新民报》的夫妻报人,对于五社八版的宏大报业版图他们功不可没,他们是探究《新民报》经营管理思想上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学界出版了以陈邓夫妇为研究切入的相关书籍专著。其中杨雪梅的《陈铭德、邓季惺与新民报》以这对报人夫妻为切入点展开对这张报纸的叙述,其中作者突出介绍了陈铭德在用人揽才与对外公关上的深谋远虑,并就邓季惺对内关于财务会计、广告收入、开拓发行、印刷方面的制度和《新民报》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这样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阐释,并特别提到了采取“荣誉报纸”和“荣誉广告”的点子从而在发行和广告上取胜。由蒋丽萍、林伟平所著《民间的回声: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徳邓季惺伉俪传》同样是以陈邓夫妻报人为重点,对两位关键人物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叙述和讨论,也对报纸的经营管理有所提及,但人物传记和文学色彩过于浓厚。蔡晓滨的《中国报人》以人物为研究线索对陈铭德邓季惺这对夫妻报人与《新民报》的往事进行了梳理和讲述,而对其经营管理只是粗略的描述,缺乏深入性和完整性。

对解放前的《新民报》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与回顾的有陈铭德、邓季惺两人合写的出版于1987年的《新民报春秋》。两位作者作为这份报纸的经营管理者以时间为轴线较为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了创办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广告收入和报纸发行及人事运用、巧妙利用民族资本的注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化和设立总管理处、扩大增资和向员工赠股等与经营管理相关的话题,在研究上具有相对的广度,对这份报纸在解放前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还原。其他书籍专著以时间为轨迹从历史发展角度整体考量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和新闻事业发展,而把《新民报》作为其中个案研究。如胡太春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从纵向对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对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如《新民报》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个案研究,在第二章专辟一节研究《新民报》的资本主义企业化管理,论述了这份报纸在初创时期和采取股份制后的经营管理。方汉奇编著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在第十二章十年内战时期的私营新闻事业中对南京《新民报》进行了概括性的讲述,作为教材式的书籍其中只是稍微提及了关于经营管理的零星概况。

(二)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中关于《新民报》经营管理方面的文献相对书籍专著而言数量更为充足,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和国内知名期刊学术网站如百度学术、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1962年至2015年以新民报为关键词的文献,在学科领域上主要是从新闻学、传播学、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以“新民报”和“经营管理”作为检索词在摘要中进行检索,并查阅和筛选这些期刊论文,主要包括陈邓夫妇与《新民报》、抗战时期报业发展、民国报业公司化,其中多数文章发表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近三年来的主题文献较为少见。

其一是从以人物为切入点围绕邓季惺与陈铭德研究《新民报》的经营管理。如秦松的《〈新民报〉女老板邓季惺的经营之道》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具有针对性地专门总结了邓季惺是通过良好的社会关系、更新印刷设备开辟副业、实行股份制企业化经营等手段及其知人善任来实现对报纸的成功经营。此外,宋素红《邓季惺:〈新民报〉精明的“女管家”》指出邓季惺的报业经营成功之处在于缜密的财务制度和实行企业化管理,指出她在经营管理上为防货币贬值极具预见性地及时将法币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同时派人专司紧俏物资如纸张和原料的采购。其他还有徐静、李传玺的《隐忍下的“作育新民”——谈〈新民报〉的办报态度与宗旨》,郑连根的《陈铭德邓季惺夫妇与〈新民报〉》,李一晴的《邓季惺:一代女性的职业努力》,邵后写的《报坛女杰邓季惺》,张京的《新民报的生命簿》,张林岚《新民人物记——纪念〈新民报〉创刊六十年》,这些文章虽刊载于新闻传播学期刊上,但依旧缺乏足够的研究性和学理性。

其二是夹杂于对民国报业经营管理、解放前民营报刊等主题范畴较大的论文文献中,从属于大的研究主题之下。如李鹏涛的《抗战时期四川报业研究》,陶喜红《不同生命周期状态下民营报业经营的特点》,汤耀国的《近代民营报纸的发行策略》,沈松华的《民国报业的公司化进程研究》等。另外,曾来海的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报业管理学术思想研究》指出《新民报》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跨地区集团化连锁经营,全面推行企业化科学管理,主要通过增加报纸发行,开拓报纸广告等商业化经营来实现报业公司的持续运营与盈利。汪志海的硕士学位论文《新中国建国前传媒经营管理思想史》以《新民报》作为个案研究从资金募集、股份制经营、广告发行、印刷副业等方面展开讨论了它的媒介经营管理。高鹏铭的硕士学位论文《试论中国现代民营报人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及实践》中第三章专门谈到《新民报》的报业集团化经营意识,并表示“以资本为纽带,实行报业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实现报业集团化运作。《新民报》的跨地区经营是最为成功的”。王炬《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报业竞争及其启示》提到了《新民报》在报纸经营管理方面除了建立股份有限公司,还通过连续两次增资扩大经营,并实现广告和其他经营的多样化。

其三是原《新民报》相关工作者发表于期刊上的对其经营管理和机构设置的记录文献。如赵纯继的《成都〈新民报〉记略》针对抗战时期成都《新民报》谈及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尤其提到了密切与金融界的关系以便可以随时借贷现款,同时不断购存美钞进行资金积累。钱辛波的《回忆〈新民报〉的机构设置》提到了《新民报》在机构设置和人员运用上实行“精兵简政”,力求简化合理,控制职工人数。赵纯继《抗日战争前的新民报》谈到了初创阶段的《新民报》经营概况及抗战前夕股份制的施行,对并对报纸从创刊初期到1949年解放前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相对专门性的说明。

(三)报刊杂志

报刊杂志上有关《新民报》经营管理的杂文文章,主要还是围绕邓季惺、陈铭德这样的关键人物展开,其一是人物访谈性文章,如方正写的《报业元老陈铭德》;其二是对这份报纸和陈邓夫妇的描述性与回忆性文章,如张林岚写的《鹣庐女主人——忆新民报老经理邓季惺先生》,萧楠写的《第一代女老板,吴敬琏的母亲——邓季惺》,钱江写的《中华报坛双飞鸿——记〈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德邓季惺》,张京的《新民报群英谱》,卢晓蓉写的《报业史上的一段佳话——记卢作孚与陈铭德、邓季惺的情谊》。总结起来,发表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仅供人们从侧面透视和了解《新民报》经营管理的部分情况,缺乏全面性和专门性。

三、结论及研究思考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关于解放前《新民报》经营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观上述现有相关书籍著作、学术论文及期刊文章,从整体上看,对《新民报》经营管理方面进行的专门性和独立性研究显现出了一定的缺失。相比之下,对同期民营报刊《申报》《大公报》《新闻报》经营管理进行集中性研究的文献数量众多,而关于《新民报》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还较少,在研究上还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显现出了对其媒介经营思想策略还是缺乏全面和系统地总结。经营管理之道是《新民报》留给中国新闻学界的一份厚重遗产,尚有待学界研究者对其进行仔细挖掘。

从研究内容上看,一是以陈邓两位关键人物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居多,人物研究可以作为考察该报经营管理的一个侧面和切入点,但部分关于人物研究的文献并没有上升到足够的学术高度;二是对解放前《新民报》经营管理的研究呈现出零散性和分散性。相关内容往往杂糅于其他大的研究主题中,即便有对该报做个案分析和总结的研究内容,也是归属于一个宏大研究主题之下的某部分,也仅对其经营管理中的公司化、集团化或广告发行作局部探讨,内容重合之处较多且同质性较强。三是现有文献从正面专门对解放前《新民报》经营管理做整体考量和全面归纳的研究文献还是较为稀缺,尚未形成专门针对该报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系统性研究。

作为今天上海《新民晚报》的前身,解放前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报系《新民报》为学界提供了诸多研究话题,这份报纸尘封的历史值得学界去追溯,其经营管理之道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应当作为独立的主题进行专门性处理。全面归纳总结解放前《新民报》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深入剖析和探究其经营之道,对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是极富意义的,同时对现代报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1]秦松.《新民报》女老板邓季惺的经营之道[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陈铭德,邓季惺.《新民报》春秋[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3]郑连根.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和《新民报》[J].炎黄春秋,2005(4).

[4]宋素红.邓季惺:《新民报》精明的“女管家”[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1(4).

[5]沈松华.民国报业的公司化进程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杨雪梅.陈铭德、邓季惺与《新民报》[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新民报业报纸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
青岛报业整合透视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