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西藏民俗文化传播研究

2016-03-28 06:41马路阳
传播与版权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闻网非遗民俗文化

马路阳

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西藏民俗文化传播研究

马路阳

西藏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在西藏的民众。传统社会民众围绕在稳定且封闭的群体和村落生活,仅通过肢体、符号等媒介进行小范围传播,文化意识薄弱。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样,新媒体、移动终端等媒介层出不穷,藏民族的众多发明创造因独具特色、具有文化价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于此,以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作为样本,探讨新媒体对于西藏民俗文化的传播状况。

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西藏民俗文化

[作 者]马路阳,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3年,中国西藏新闻网融合到西藏传媒集团,成为其一份子,“非遗”专栏由西藏传媒集团运营。随后由于体制差异,中国西藏新闻网从西藏传媒集团分离出去,“非遗”专栏很长时间处于茫然状态,直到2014年底,“非遗”专栏几经周折最终回到中国西藏新闻网。

一、“非遗”专栏的设计

“非遗”专栏包含非遗百科、手工馆、美术馆、藏戏馆、文艺馆、藏医药馆、民俗馆、非遗目录8个板块。

专栏版式设计精美、新颖,选取浅灰与蓝色作为专栏首页色块,搭配深棕、棕红、橙黄暖色调色彩,打造沉稳视觉感受,彰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蓄与厚重。首页采用带有设计感的红色大字——散落民间的珍宝,恰当引出下设子栏目。子栏目设计别有用心,各板块有相应代表性标志:非遗百科与非遗目录两板块采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手工馆选用藏香炉;美术馆选取唐卡;藏戏馆选用面具;文艺馆选取格萨尔王;藏医药馆选取虫草;民俗馆选取节日舞蹈剪影。右侧快速通道栏也选用棕红,与主色调保持一致,大气沉稳,整齐有序。整体色彩搭配采用混合色、渐变色,融入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打造出明亮、淡雅的栏目风格。

从内容而言,涵盖物质、社会、精神、语言等层面,将藏香藏纸、格萨尔王、唐卡岩画、节日饮食、藏戏流派、民间文学等各种信息吸纳其中并条理归类,内容丰富,信息整合效果良好。在栏目设置之初,制作团队可谓煞费苦心。

二、“非遗”专栏的运营

(一)重稿重审

中国西藏新闻网作为西藏自治区门户网站,坚守着严密的把关系统。“非遗”专栏在选择稿件的时候较为慎重。采取多方获取稿件的方式,一方面西藏非遗保护中心直接供稿,其为主要稿件来源,占80%的比重;另一方面采取与西藏其他传统媒体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基本内容以《西藏日报》汉文版、《西藏日报》藏文版为主,除此之外的合作媒体单位还有《新浪商报》《新浪法制报》等,经过加工实现信息为其所用。

同时,稿件审核也严格把关。从报纸获取的信息都已严格经过审核流程最终刊登版面,故此基本不会再次审核,直接上版;若信息是经由记者从其他媒体转发,则必须经过编辑、主任的严格审核,审核通过,保证信息无误才能发稿。

(二)轻松活泼的语言形式

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正统权威,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较为俏皮活泼,轻松幽默。中国西藏新闻网负责人表示:“拘泥死板不适用于新媒体,反而起到束缚的效果。因此,要想吸引受众,必须在语言方式上下功夫。”2014年9月10日“非遗”专栏发布一篇稿件,标题为《索朗扎西:墨海扬帆竞风流》。“拉萨阳光明媚,风景秀丽。车在国道318线上穿行,映入眼帘的是蜿蜒清澈的江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星星点点的小花。一切都是那么惬意、那么美好,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旅途的疲劳,沉浸于路旁的美景无法自拔。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到尼木县普松乡普松村寻找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木书法传承人索朗扎西——一位当代尼木书法大师。”这样的语言形式更能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建立亲近感,仿佛受众与传播者同行下乡采访,实现无距交流。

(三)多种传播方式并存

“非遗”专栏在信息传播时,明确自身新媒体定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多种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其文字使用巧妙,图片选用得当,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民俗形式,则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演绎,实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服务于传播内容,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得有声有色。

(四)积极开拓藏文网“非遗”专栏

中国西藏网共有中文、藏文、英文三网,共同致力于西藏信息传播。当前开设“非遗”专栏的仅限于中文网,其余两网暂未开设。负责人表示,藏文网的“非遗”专栏正在做,其将会与中文网的“非遗”专栏保持信息对等,在形式与内容设置上可能稍微有一些差别。

(五)配合西藏非遗保护中心开展活动并进行报道

2015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为庆祝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10周年,经自治区批准,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自治区群艺馆和西藏日报全媒体承办的“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于6月12日在自治区群艺馆正式开幕,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27个国家级项目、20个西藏自治区级项目和9名国家级传承人、24名西藏自治区级传承人所带来的现场互动展示活动,展览持续至6月18日,充分展示了10年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西藏日报全媒体出动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负责人表示:“当时非遗展览在西藏特别受到关注,圈内的多家媒体也都去采访。”6月18日,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更新信息——西藏举行第二届非遗保护成果大展,对基本概况做出介绍,并将其放在专栏重要位置。

三、“非遗”专栏的影响力

通过查看“非遗”专栏后台数据,我们发现该栏目的受关注度在中国西藏新闻网所有栏目中处于中游偏下位置,新闻中心占据受关注度的核心地位,其浏览量最多。在国内而言,“非遗”专栏的受众主要分布在西藏、陕西、北京以及成都,其余省份不等,较为分散。从国际而言,据后台数据库点击量显示,其影响力分布在各大洲,其中亚洲(新加坡较为突出),加拿大、美国所在的北美洲以及华人数量较多的大洋洲较为关注“非遗”专栏。

中国西藏新闻网虽然是信息服务类网站,但其重视文化、珍视“非遗”专栏,借助新媒体平台,促使信息与文化集合起来,将“非遗”专栏打造成特色品牌,通过“非遗”专栏进而促进西藏民俗文化的传播。

四、反思

(一)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很强

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是基于互联网而打造的栏目,其较为新生,生存与经营需要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进而实现快速成长,然而并不可过度依赖传统媒体。当前“非遗”专栏的信息采集建立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并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潜在力量,其实质是处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嫁接状态。

(二)信息更新缓慢

“非遗”专栏信息更新缓慢,较多信息发布于2013年11月底,即栏目创建之初,后来由于中国西藏新闻网与西藏传媒集团的归属问题,期间几乎并没有信息更新,直到2015年6月,关于非遗动态的信息大批量出现,信息呈现出阶段性状态。

(三)积极开拓英文网非遗专栏更有针对性

当前中国西藏新闻网正积极开设藏文网的非遗专栏,不可否认开拓“非遗”专栏的多维度、多语种传播渠道将是大势所趋,然而区内群众生活在西藏,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了解,而上文在“非遗”专栏的影响力中谈到,亚洲、北美洲以及大洋洲较为关注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因此,相对于区内的非遗民俗文化传播,应该更加面向国际展开传播,积极开拓英文网非遗专栏更具有紧迫性与针对性。

(四)先劲扎实,后劲不足

中国西藏新闻网在开设“非遗”专栏时,煞费苦心,无论从栏目的设置、内容的填充,还是从视觉设计,都做得很精良,业界的新闻工作者也一致认可。然而后期内容更新、互动管理、信息维护等方面都没有跟进,导致“非遗”专栏缺乏互动。缺乏新信息,缺乏生气。直到2015年6月,伴随着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到来,部分信息才更新到版面上,面向受众。

(五)克服非遗信息采写困难,挖掘新的入手点

“非遗”专栏记者自采稿件很少。西藏地广人稀,受地理条件及交通限制,采访非遗传承人往返一趟需耗时一周,时间成本较大。除此之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其受到保护,不易采访,必须找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综上所述,非遗题材耗费人力、财力、采访成本较高。对此,中国西藏新闻网总负责人表示:“西藏非遗这块我们也想做,可能在下一步媒体转型做人文的东西比较多,尤其是原生态的东西,也是观众比较喜欢的一些东西。”

(六)人员受限,缺乏专门做非遗的团队

中国西藏新闻网有中文网、藏文网与英文网,之前团队共四十余人,九人做藏文网,二十余人做中文网,四五个人做英文网。2015年人员出现大的调动,八人负责中文网,九人做藏文网,加之驻村等因素,当前工作人员变得更少。中国西藏新闻网是新闻类网站,工作人员忙碌于新闻的更新,新闻为主,消息至上,无暇顾及“非遗”专栏,缺乏专门做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团队,导致运营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

(七)渠道丰富但利用率不高

中国西藏新闻网共设置有空间、微博等122种分享渠道,数量十分庞大,提供的基础条件很好,然而工作人员反映,这种分享、转载渠道的利用率却不高。在这种现象背后,我们应该分析是什么因素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抓住根源并加以克服,然而当前人员欠缺的现状很显然问题无法深究。

(八)技术滞后制约信息传播

2015年4月初,“非遗”专栏网站部分内容无法打开,期间通过发送邮件、与中国西藏新闻网官方微博反映等方式进行沟通,然而无果,真正地克服技术难题是在两个月后,直到6月底“非遗”专栏网页才恢复正常。可见技术是阻碍信息传播的硬伤,技术滞后直接减损西藏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对于技术问题,必须加以重视,主动出击采取措施,加大引进技术性人才。

(九)弱化传播效果分析

当前,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弱化西藏民俗文化传播效果评估。

首先,表现在对专栏反馈情况的忽视。当前“非遗”专栏的受众反馈主要依靠来电、发送邮件与评论。负责人表示,截至当前无一人打电话对专栏提出建议或对策,邮件反馈状况也不佳。受到时间、精力限制,专栏运营人员忙于新闻中心的稿件更新,对该问题没有过多的关注,更没有深入剖析,并不了解受众的期望值、收获值与传播效果如何。

其次,表现在缺乏互动管理。人员受限,每人每天工作量很大,专栏互动区域较少,每条稿件下虽设有评论区,然而后台却几乎没有互动管理,评论基本关闭,旨在减少审核评论板块的人员占用。这直接阻碍了信息的反馈与传受双方互通,并不利于“非遗”专栏的信息传播与长期发展,是阻碍西藏民俗文化传播的一大:障碍。

综上所述,从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来看,人员缺失、专栏周转慢等因素直接制约“非遗”专栏的发展,急需大力引进人才,专门成立精良的非遗工作队伍。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专栏这一平台并没有发挥出其优势,新媒体对于西藏民俗文化的传播还处于亟待开掘的状态。[本文系解读新媒体环境下西藏民俗文化传播——以中国西藏新闻网“非遗”文化专栏为例课题(编号YG—20161301),受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新闻网非遗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澄清事实 明辨是非——温州新闻网辟谣举报平台建设之探索
图表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省级“两会”结束 新一届领导班子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