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教材出版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6-03-28 06:41袁俊红
传播与版权 2016年2期
关键词:受众数字化数字

袁俊红

我国数字教材出版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袁俊红

计算机教学的产生以及数字化课堂的出现,都对教材的出版转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针对我国数字教材出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阐述,以期为我国数字教材出版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数字教材出版;优势;现状;对策

[作 者]袁俊红,大象出版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图书的出版形式和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静态和封闭的传统出版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寻求和探索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转变成为出版业面临的新课题。在教育出版领域,教材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也不例外。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教材的出版受到各国出版商的重视,其中走在前列的英国、美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在致力于数字教材的开发和普及。在我国,伴随着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不少教育出版社也都在探索教材图书的数字化出版新模式。

一、数字教材概述与优势分析

数字教材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富媒体为表现形式,基于互联网和现代科技建立起来的立体化、开放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它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扩展,包括“移动终端、教学内容和服务平台”三大组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又允许教师对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利用,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数字教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降低出版成本和风险

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教材的出版可以省去印刷、运输、存储等中间环节,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使得传统教材出版转向绿色与环保出版方向,同时也降低了出版风险。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纸质教材一般使用四五年以后才会进行修订,内容难以做到及时更新,资料和数据陈旧过时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在这一点上数字教材则具有更强的即时性和灵活性,修订成本也大大降低。

(二)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数字化出版可以有效实现数字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使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影等富媒体形式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呈现出来,内容更加丰富立体、更具吸引力。数字教材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开放的内容资源库,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强大教学资源和服务。互联网具有海量性、开源性和受众参与性等特征,而数字教材通过网络服务平台突破传统教材封闭的模式,可以实现人机之间、人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打通了资源交流共享的渠道,使优质资源大量增加。受众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可以有效增强教材的活力和黏性。数字教材无须印刷,复制简单快捷,因此也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快速共享,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强大的交互性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数字教材的交互性是其优于纸质教材的又一特征。传统的纸质教材只能是静态的阅读,难以实现图书与学习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数字教材通过富媒体、互联网可以实现教学活动中知识的立体分层、活动的动态交互、过程的学习记录、资源的交流共享以及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数字教材还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不同学习者的测评和反馈进行连续跟踪、管理和分析,从而为不同的个体有针对性地推送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我国教材出版数字化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并且其产业在互联网广告以及网络游戏和手机出版领域占据了排行榜的前三位。这就足以说明,数字化出版在当今时代已经初具雏形,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获得更为长远的进步与发展。

教材出版是典型的传统出版行业内容。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关注度相对更高,而教材出版本身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行业内关注的重点。以当前出版行业数字化趋势和现状来看,我国数字出版格局中,数字化和娱乐化的内容所占据的比例还是相对较大的,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材以及专业方面,却没有实现数字化出版。传统的出版行业并没有在数字化出版浪潮中得到深化与发展。

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数字教材的出版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教材出版行业正处于一种观望和摸索的状态。数字化转型是世界出版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教材的数字化经历了从光盘、点读笔到电子书包,以及集内容、工具、平台、终端于一体化的应用系统等形式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成熟的、可资借鉴的数字化教材出版模式。出版社掌握着教材、教辅等丰富内容资源,但是如何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目前我国不少出版社在进行MPR图书出版的尝试,这种出版物在教材出版方面多用于少儿类、语言类、培训类,在内容的丰富性和交互性方面也还存在不足,很难用于课堂教学,与我们所期待的数字教材还有一段距离。

其二,教材内容本身并没有与技术平台平衡和有效结合,这就使得传统教育出版行业依旧无法掌握主动权。首先,教材研发过程中难以实现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平衡。我国国内许多教材的数字化出版,只是将传统的纸质出版转变为数字格式,并没有实现教材内容与现代媒体的有机融合。其次,技术支持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目前,一些出版商研发了用于辅助学习的移动App可以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下载使用,但是手机终端并不能满足长时间进行数字学习的要求,更加经济、实用、方便等使用终端有待研发。

其三,教材数字化出版难以吸引受众。首先,从教材类型选择方面来看,虽然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受众的每个感官,可是也难免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浪费受众相对较多的时间。其次,从学习效果的角度分析,当前数字化阅读虽然与大众消费文化的现状有相似和吻合之处,可是这并不利于受众的深入思考。作为教材而言,其本身的教育目的难以有效地体现出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其对受众的吸引程度也相对有限。

另外,教材出版的版权保护问题也始终无法真正落实,这就会导致著作权难以得到保护成为阻碍教材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数字教材出版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一)坚持原始内容并且实现与服务和技术的结合

针对当前我国数字教材出版的发展现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片大好,既是大势所趋,又可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实现与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出版行业和数字平台的全面融合,最终实现完美转型。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教材出版应该注重内容、服务和技术三者的有效结合。这三者之中,内容一定是最为主要的。所以,在未来,首先教材数字化发展必须要了解受众的学习背景与阅读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教育与发展动向。在教材的选题方面一定要进行准确且科学的定位,从而为受众提供真正需要的教材。其次还应该意识到出版行业整体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出版行业只是机械性地进行教材书籍出版,而忽视服务意识的树立。所以现代出版行业必须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并通过优质的服务增强数字化教材本身的产品附加值。最后,需要技术的融入,因为现代数字教材出版必然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入,所以必须要增强技术投入,提升数字教材的深度阅读效能,真正确保数字化教材可以在现代科学技术平台之上运转。

(二)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化的同时引导受众深度阅读

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化与分析,实际上是对受众进行正确引导以及帮助受众进行深度学习和阅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现代,伴随着大数据以及云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更多的受众开始利用现代数字化出版物进行学习与阅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实现数字教材的个性化出版,不仅可以完善数字化出版物的自身产品,更对我国数字化教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教材数字化发展更应该注重对受众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阅读指导,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受众自身的阅读素养,从而将传统碎片化的阅读转变为有序的阅读。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相应的在线互动与分享,让受众在网络平台之上开展自主学习或者进行信息的检索。数字化教材的发展趋势不仅仅依靠于网络技术,更是依赖全新的技术终端,因此数字教材出版在未来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帮助受众进行深度学习。

(三)增加产品价值且提升经济效益

作为出版行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水平,首先就应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确保教材出版行业可以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从教材的产品类型来看,进行相应合理的定价并且为受众提供更为完善与优化的阅读体验,这样往往是吸引更多受众的主要方法。而移动终端的出现更是将网络教学推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将教材的数字化市场逐渐打开,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便捷。实现教材出版行业与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终端的融合,实际上是实现数字教材网络化的重要方法。

(四)加强对版权的保护

数字教材出版与传统出版行业相比,在版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阻碍。可以这样分析,同一本教材,有纸质版权与数字版权两种。出版商大多数会利用纸质版本进行出版与发行,而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出版,则很容易出现网络中知识产权被侵犯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出版行业自身应该转变传统的思路与方法,尽可能探索出符合数字教材的版权授权模式,从而为数字教材出版提供契机与保障。此外,还应该注重对原有著作权的保护,这样才能使著作权人的身份得到保障与确定,从而在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前提之下,对其著作权进行合理的使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形式对其进行付酬,建立起完整规范的版权保护体系。

四、结语

数字教材出版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出版行业转型的重要发展趋势,不得不说传统出版行业在教材出版方面确实需要加大创新力度。而数字化出版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将教材纳入其中,这样才能为我国教材的使用者以及更多受众提供便捷,从而为其学习以及知识的获取提供帮助,进而提升我国教材出版行业以及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1]郝振省.互联网思维与数字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15(2):1.

[2]祝天斌,李少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立体化教材出版的应用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5(2):39-42.

[3]宗俊峰.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例[J].现代出版,2011(1):20-24.

[4]牛瑞雪.我国数字教科书的研究现状、不足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4(8):19-25.

[5]吴永和,马晓玲,杨飞.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阐释与研究——基于标准研究、产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1):17-28.

猜你喜欢
受众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