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伏雨 曹梦云 贯家康 郑义
浅谈糖尿病诊断中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闫伏雨 曹梦云 贯家康 郑义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警钟已经在全世界鸣响。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性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和多尿。近年来,随着肥胖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发病率已达9.7%,位居世界前列。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获得了临床极大的关注。该病若不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较多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糖尿病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后,往往医疗花费巨大,而治疗效果甚微。因此,糖尿病的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极为重要。实验室诊断糖尿病的常见检查指标有血浆葡萄糖测定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体如下:
血浆葡萄糖测定是常用的糖尿病诊断方法,包括随机血糖、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
1.1 随机血糖
指任何时候或任何时间段抽取人体末梢血或静脉血所测量得到的葡萄糖含量值,是糖尿病常用的检测指标。若随机血糖值大于等于11.1 mmol/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1.2 空腹血糖
在前一天晚上空腹(至少8-10小时未吃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第二天吃早饭前采的血,所测得的血糖值。正常值3.89-6.10mmol/L,如其值大于6.1 mmol/L而小于7.0 mmol/L ,则认为是空腹血糖受损;若两次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0 mmol/L ,则考虑为糖尿病,建议隔天复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在1997年就已经推荐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 .0 mmol/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沿用至今.此项也是我国首选、最常用的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指标。
1.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早晨空腹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同时进行75g 葡萄糖筛选试验,即口服75g 葡萄糖(溶于250mL 水中,5分钟内喝完),从饮糖水第一口开始计算时间,分别于服葡萄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的时侯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血糖值,观察其血糖变化。正常人口服后30-60分钟时血糖值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8.9mmol/L,2小时血糖接近正常,3小时恢复空腹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则不同,其始终为高峰值,且持续时间过长,餐后2小时血糖若大于等于7.8 mmol/L而小于11.1 mmol/L则考虑为糖耐量减低,若其大于等于11.1 mmol/L则考虑为糖尿病,建议复查以确诊。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成分确认为HbAlc,它是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糖结合血红蛋白的产物,它的形成是一种不可逆反应,糖化血红蛋白所具有的医学特性意味着其在糖尿病监测中的影响非常巨大:首先,其与血糖浓度呈正比例关系,即糖化血红蛋白会随着血糖浓度增高而增高,减低而减低。因此,血糖控制水平可以借助糖化血红蛋白来予以反映;其次,因为血糖是动态变化的,测得的血糖水平仅反应当时抽血时的水平,相比较糖化血红蛋白合成速率相对缓慢,短时间内即便血糖升高或降低,其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最后,糖化血红蛋白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逆性,短时间内不受血糖波动的影响,能反映自检测日之前的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便于患者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相关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筛查中,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对糖尿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8%~81%)和特异性(79%~84%)。美国糖尿病学会于2010 年正式提出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并将糖化血红蛋白≥ 6.5% 作为诊断标准,这使得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奠定了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同时,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相关研究表明,在这些糖尿病诊断指标中,空腹血糖虽最为常规但灵敏度较低,餐后2小时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在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价值上优于空腹血糖,有关报道显示其确诊率明显高于空腹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但无论是检测空腹血糖还是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均有时间及采样要求,需要空腹或多次取血,当受检者不愿接受这些检测要求时,反而减少了诊断机会,即受试者的依从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相反的,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便易行,可以任意时间采血,患者不必空腹或作特殊准备,且不受进餐时间以及短期生活方式(如检查前的饮食状况及活动量等)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所反映的血糖状况相对稳定,可以准确地反映过去2~3个月的长期血糖状况,在糖尿病诊断和筛查中的价值有了越来越多的证据,再加之其在临床应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使得该项检查不仅作为监测血糖变化、预测并发症风险和转归的指标,更在糖尿病诊断方面显露出广阔的前景,为临床医生提高糖尿病的诊断效率提供了新的补充方法。
综上所述,糖尿病作为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最为严重的疾病,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则尤为重要。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联合检测,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漏诊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1]王永红,雷小英.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代养生,2014,3:47
[2]汤水平.空腹血糖测定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6):97
[3]古力娜尔·依明,米那完·吐来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5(7):21-23
[4]徐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
[5]关丽,曹黎明,黄旭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测定筛查糖尿病的价值比较.海南医学,2014,25(5):744-745
[6]朱军.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的意义分析.医药前沿,2014(13):267
[7]孙文琴,陈慧芬,吴瑛婷,陆文汇,沈维维.糖化血红蛋白在早孕期糖尿病筛查中的意义.浙江临床医学,2014(2):195-196
[8]吴春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80-182
[9]石旭东.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4(5):2946-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