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创新路径探析——角色、内容和传播创新

2016-03-28 06:04樊文光
传播与版权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樊文光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创新路径探析——角色、内容和传播创新

樊文光

“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产业都在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期刊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成为当下出版界热议的话题。基于此,着眼于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首先分析学术期刊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学术期刊融合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最后从学术期刊的角色定位、内容创建和发行传播等几个方面提出学术期刊的创新路径。

“互联网+”;学术期刊;创新路径

[作者]樊文光,硕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编辑。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动员,同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再次联手推出《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型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加强重点平台建设,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扩展新技术、新业态,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六大任务,为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我国是学术期刊大国,据有关权威统计,我国共有期刊9966种,其中学术期刊的比重占一半之多。[1]必须紧紧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充分挖掘互联网技术潜力,将办刊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

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应用、扩散过程。[2]学术期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文化思想、提供学术资源、满足读者阅览、促进学术交流,这些传统的科研服务功能已逐步融入互联网时代并与之实现深度融合。

(一)文化传播网络化

近年来,互联网新媒体迅速崛起,并且凭借自身的优势一举取得了主流媒体的地位。网络传播的优势是直观、迅捷、生动,无论是何种内容均能够在网络上呈现出来,其传播效果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网络传播控制权也成为目前各国竞争的新领域,各国均希望能够抓住机遇、借助互联网传播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我国的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中华文化、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必须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新的强大的传播工具,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才能坚守阵营。

(二)学术资源网络化

目前,学术期刊与互联网实现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术资源的平台化,无论是单个出版单位还是综合性数字出版平台均已在这方面做出探索。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全方位推进数字出版创新发展,构建“人卫云”中国医学数字出版综合平台,内容广泛,可以为用户提供各方面的在线数字化云服务,从而构建立体化数字出版平台。此外,我国已有500多家学术期刊参与了2010年由中国知网开辟的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系统,对于加快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阅读方式网络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C)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截至2016年4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3]网络阅读已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特别是移动学术出版平台的迅速崛起,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革,一些学术期刊开始尝试开发期刊APP、微信公众号服务,开创学术期刊吸引读者、服务读者的新模式。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的“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微信上的学术服务平台,以“内容+工具+服务”为基础,将学术服务功能装进口袋,为学者提供智慧的学术科研服务,大大提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学者学术科研的效率。

(四)学术交流网络化

互联网改变了读者和期刊之间的交流方式,从单向到双向再到网状交流。传统的读者期刊交流方式是单向的,读者通常也就是处于接受地位,想要得到什么样的资源信息,所得到的资源信息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期刊。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双向互动成为互联网时代读者与期刊交流的主要特征。在这个互动环节中,参与者并不仅限于读者,广大作者乃至期刊编辑人员也成为互联网沟通中的一个因素。之前单一的线性关系逐渐发展成为网状关系,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尽管实现了上述方面的融合,但学术期刊创新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不足。

二、学术期刊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学术期刊创新发展动力不足

学术期刊有相对固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生存无忧,无论是作者发表研究成果、读者参阅引用,还是教学科研人员职称晋升,学术期刊都身处“刚需”地位,即使在专业领域内知名度不高的刊物也无生存压力。另外,学术期刊基本上依附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没有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导致对创新发展缺乏动力。

(二)缺乏数字技术专业人才,投入不足

互联网技术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更是有待开发。因此学术期刊创新首先需要技术支撑,需要引进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而现状却是缺乏拥有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学术编辑、文字编辑人才,资深的学术期刊编辑偏重于刊物的学术水平把关,对数字化出版认识不深,也缺乏新技术的掌控能力,制约刊物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以外,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单位都是不盈利的,因此资金投入不足也成为学术期刊单位创新发展的掣肘。

(三)对互联网技术认识不到位,技术应用不深入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学术期刊对数字化的认识不足,依旧停留在计算机技术替代手工方面,对于网络技术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还没有明确认识,更没有深度开发其价值。即使能够利用网络也是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粗浅的水平,如利用网络收发稿件、创建期刊网站、设计编辑流程以及交流信息等。已经建立网络大数据的学术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这些平台数据采集能力和分析能力都不够深入,只是能够满足获取信息的需要,增值服务功能缺乏,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一)管理机制创新——逐步实行转企改制,使学术期刊编辑部成为真正的独立的市场主体

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实际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

学术刊物应该着眼未来,准确定位,提前谋划,逐步实施,将学术期刊打造成为专业领域内的品牌、独立承担责任的市场主体。

(二)角色定位创新——内容提供者向问题解决者转变

在网络技术和学术交流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国际一流期刊已经开始实现自身转型升级,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从之前单纯的内容提供者开始逐渐转向问题解决者,出版的内容范围、组织方式、发布及传播方式等均出现相应的创新发展。“5W出版”时代已经到来,也就是能够允许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采用任何方式(Whichever)获取任何信息内容(Whatever),从而实现时间及地点上的不受限制,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不受限制(unlimited)地进行阅读。所以在学术期刊的未来创新发展过程中,其角色定位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论题组织者及新闻发布者。对世界范围内的热点及难点可以实施在线组织及研讨,及时有效地确定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对相关学科及学者的研究方向起到引导和主导作用,让学术期刊成为学术界中值得信赖的论题组织者以及新闻发布者。(2)科研过程监督者。在线可以及时发布研究数据及过程内容,可以提供相应的“数字科研”辅助手段,最大化地实现研究过程的“透明发表”,从而真正成为科研过程的监督者。(3)学术成果把关者。可以在线组织大数据支持文献的对比工作,在学术界成为值得信赖的学术成果把关者以及学术不端防范者,对学术界中出现的不端行为起到防范作用。(4)权威专家评议中心。可以在线进行学术队伍组织,借助于虚拟社区以及“大群体”同行评议,及时、客观、准确地实施科研各阶段结果的“同行评价”,让作者和读者均能够得到最专业的修改意见,以此对自己科研过程中的盲点实施修正。在评议过程中,形成权威专家评议中心。(5)创新知识服务中心,可以成为在线组织的大数据支持专业实施服务平台,将各行业的知识发布、组织、存储以及服务于一体共建相应的服务化平台,从而成为“创新知识服务中心”。(6)学术观点聚焦中心。可以在线进行学术社交网络组织,形成社交网络中的学术观点聚焦中心,不但能够对思想发表产生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术证明以及成果论证,成为科研催化中心,另外还能够对成果应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内容创新——立足学术前沿,创建精品内容

内容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术期刊的生存之本,因此要树立办一流期刊的理念,坚持在专业精深上下功夫,用精品内容打造优势品牌。[4]我国同一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众多,一家独大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但同一学术期刊内容相近、风格趋同现象非常突出。为了创建特色内容,学术期刊首先必须要依照自身学科背景及学术资源,依照相应的市场定位,为用户提供具有专业独到的内容服务;其次必须要对内容进行精心策划,选取能够反映各学科发展实践需求,以及专业领域内最前沿的内容,从而满足本学科内学者及专家的科研需求,同时也显著提高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及影响力;再次,学术期刊本身也具有服务科研或者一线生产的属性,从这意义上讲也属于信息服务行业,所以学术期刊要体现服务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加大对大数据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应用,实现优质学术资源的整合,为各个行业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案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四)人才创新——完善人才结构,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

首先必须组建一支过硬的编审团队,编审的专业水平对刊物的发展至关重要。通常对编辑的定位是“外行中的内行,内行中的外行”,但对于学术刊物,则是越专业越好,最好是专家型编辑,不管是主编还是编委会成员,均必须要加大对各学科最前沿科研课题及学术信息的关注,具有较高的专业背景及鉴别能力。如Science在创建130年以来,在办刊过程中一直有科学家的参与,编辑队伍的组成成员均是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是在行业中具有一定成就的专家。

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观望不前,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是专业队伍的问题,出现了专业人才“断崖”而造成的后果。[5]学术期刊编辑部人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负责内容把关的编审团队和文字把关的编辑团队,以及必要的发行人员。但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需要具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传媒技术和懂出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快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进程,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首先,国家要加强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资金支持,保证学术期刊单位有能力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其次,学术期刊单位一方面要加大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培养,还要适当引进新的经营管理人才。

(五)资源创新——以读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用户资源

学术期刊在办刊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必须要严格遵循“读者体验至上”原则。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术期刊首先要做好读者调查,对用户实际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如可以每年让用户评选“年度最喜欢的论文”等活动,让读者参与栏目设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读者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对用户信息的归纳处理,不仅可以指导期刊的内容策划,而且可以提高期刊运营水平,特别是能够对学术期刊广告和品牌衍生活动实施效果测定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从而提高广告内容及其推送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六)传播发行创新——适应阅读方式变革,制定合理的传播发行方式

当前,移动数据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率高达58.1%、包括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超过传统阅读。[6]其中,手机阅读更是主要的方式。学术期刊如何适应手机阅读,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下功夫。首先,从内容上看,学术期刊内容都是各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含较大的文字表述及图表数据,如果整体通过手机阅读似乎并不现实,可以推出学术期刊单篇论文最精简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其次,要考虑到技术问题,关系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功能相符的问题。其中包括手机屏幕大小、存储容量、电池容量以及网速等相关问题,必须推出适应手机功能的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针对性强、专业高度细分的大数据信息需求越来越迫切,由此个性化订制服务应运而生。学术期刊要应用新媒体数据技术对内容进行加工梳理,再根据读者的个性需求进行重新组合,提供“订制化”产品。《自然》《先进材料》等一些国际知名期刊已经通过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了RSS订阅服务,不但能够为用户热点关注以及深度分析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得到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工作信息。我国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也已经构建中华急诊网,只要是网上注册的会员均可以享受期刊订阅优惠及期刊组织学术活动资料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将来的数字化期刊不仅更生动,而且一定会更主动,通过对读者阅读习惯、网上阅读痕迹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读者关心什么问题,从而关心那些作者,单独为读者制作一份期刊。[7]

四、结语

融合出版是在“媒介融合”学术语境下、顺应中国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新型出版现象。[8]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学术期刊出版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只有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1]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09-02.

[2]孟琛.“互联网+”的媒体思考[J].中国科技传媒,2015(5):49.

[3]段维,谢琴.论“互联网+”时代出版业的走向[J].中国编辑,2016(3):36.

[4]李静.“融”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探究[J].中国编辑,2016(2):60.

[5]张毅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J].中国编辑,2016(2):25.

[6]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月度调查数据在京发布.转引自李静.“融”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探究[J].中国编辑,2016(2):60.

[7]颜维琦,曹继军.人文社科期刊之困如何解[N].光明日报,2014-09-11.

[8]曹继东.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4(9):15.

[9]岳萍.数字时代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J].中国报业,2015(12):66-67.

[10]严明瑗.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与编辑出版人员的职业适应[J].出版广角,2013(9):66-68.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期刊问答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