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因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6-03-28 10:51钟伟苑邓军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3期

钟伟苑邓军



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因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钟伟苑①邓军①

【摘要】目的:探析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再选取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121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掌握患者的发病因素。结果: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中以昆虫叮咬、高蛋白饮食、感染因素为主要发病因素,分别占91.70%、55.40%、32.20%,其中感染因素、昆虫叮咬与精神因素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因素以昆虫叮咬为主,其次是精神因素与感染因素,受到病例数限制,其他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关键词】丘疹性荨麻疹; 发病因素; 昆虫叮咬

①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

First-author’s address: Dongche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000,China

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鲜红色风团样丘疹,常见于患者的四肢与躯干,集中发病于夏季,患者皮肤受损严重,且瘙痒明显,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1]。患者普遍是在皮肤瘙痒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来院就诊。丘疹性荨麻疹具备反复发作、发病率高等特点,与食物过敏、感染、出牙、精神因素、消化功能紊乱、昆虫叮咬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尚未明确[2-3]。笔者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接收的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再抽取121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符合SCRATCH的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之间不存在家庭史与亲缘关系,其中男81例,女40例,年龄1~45岁,城市109例,农村2例。再抽选121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8例,女43例,年龄0~41岁,城市106例,农村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患者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且需保证环境因素接触在患者发病前。

1.3 环境因素 需为患者在发病3周前接触。(1)昆虫叮咬:昆虫叮咬、旅游、出差、出远门、在外住宿、住旅馆、家中养狗、猫、鸟等宠物或是接触或是参观动物等。(2)高蛋白饮食:喜欢吃富含蛋白的食物。例如鱼、虾等海鲜、牛奶、牛羊肉鸡蛋等。(3)感染因素:患者存在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肠炎、咽蛱炎等疾病。(4)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存在腹泻、嗳气、便秘、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返酸、大便干燥等临床症状。(5)精神因素:年龄低于5岁的患者,需对患者家属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情绪不好、惊吓、夜眠差、紧张等;年龄5~16岁的患者,通过SASC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进行调查;年龄超过16岁的患者需通过SAS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6)遗传因素:患者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或者是叔伯舅、祖父母、外甥、侄子、姑姨等二级亲属中患有此病。(7)内分泌因素:患者存在月经不调、妊娠、糖尿病、绝经、甲状腺疾病等。(8)花粉接触史 患者曾与花粉接触。(9)出牙:患者出牙。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并构建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输入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病因素的比较 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中,93例患者发病部位是四肢末端伸侧,22例患者躯干,6例患者在颈部、颜面与臀部等部位。其中111例患者存在昆虫叮咬史,10例患者无昆虫叮咬史;67例患者进食高蛋白,54例患者无高蛋白进食史;39例患者存在感染史,82例患者无感染史;36例患者有存在胃肠功能紊乱,85例患者未见;17例患者存在精神因素,12例患者有花粉接触史,9例患者存在出牙史,4例患者有遗传因素,未见内分泌因素患者。两组患者发病因素的比较见表1。

2.2 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昆虫叮咬、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高蛋白饮食以及胃肠道紊乱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感染因素、昆虫叮咬、精神因素等3个发病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2。

3 讨论

丘疹性荨麻疹属于儿童群体中较为多发的一种皮肤病,尚未明确其发病因素与病因,大多数患儿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蚊子、臭虫、虱、螨等,儿童被上述昆虫叮咬后会出现过敏反应,由于儿童个体素质不同,对昆虫叮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昆虫叮咬所致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从昆虫唾液注入皮肤到出现过敏症状需要10 d左右的时间,反复叮咬会产生脱敏作用,在7岁以后可停止发病。患儿皮损多发于躯干,散在或集群分布,大小如绿豆呈纺锤形,为红色团样损害,顶端常带有小水疱,不久就会发展为大水疱,新旧皮疹常常同时存在;少数患者反复发作,较为顽固,又可称为痒疹;严重的患者可一直持续到患者青少年、成人[4-6]。受到病情反复发作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与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表1 两组患者发病因素的比较 %

表2 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丘疹性荨麻疹的概念最早在19世纪提出,当时并不清楚其具体发病原因,只是基于形态学特征将其命名为“丘疹”性荨麻疹。之后关于该病的发病假说包括昆虫叮咬说、消化功能紊乱说、食物过敏说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临床经验总结,昆虫叮咬逐渐被断定为丘疹性荨麻疹的首要致病因素,而其他假说仍无有力证据证明,而且基于昆虫叮咬的针对性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离开原有发病环境后皮损停止,并逐渐恢复正常。回顾1950年之后近60年的文献资料发现,丘疹性荨麻疹由节肢动物叮咬所致已成为一种共识。虫体内的蛋白是导致皮损的罪魁祸首,普遍分布于多种动物体内,人体被节肢动物叮咬后会出现过敏反应,进而出现瘙痒、水疱等症状,昆虫最为活跃的季节也是该病的高发期,一般是在仲夏期,由于儿童皮肤较嫩,被昆虫叮咬后敏感性较高,常常会因反复叮咬出现交叉反应过敏。开展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因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提高该病的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昆虫叮咬属于丘疹性荨麻疹的主要发病因素,与健康群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7]。观察组患者中昆虫叮咬所占的比例较大,受到询问不详细、依从性差、患者不知道等因素的影响,昆虫叮咬经常被忽略。人类在昆虫叮咬后,昆虫的分泌物与唾液会导致人体出现变态反应,引发丘疹性荨麻疹[8-10]。昆虫叮咬的危险性较高,丘疹性荨麻疹中的多数患者都与昆虫叮咬有关。国外学者Elder研究发现蚊子、节肢动物、臭虫是最易引发丘疹性荨麻疹的昆虫种类,Jordan也曾报道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生率与昆虫叮咬引发的皮损发生率几乎一致。Jordan通过对30例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约有85%的患者标本存在嗜酸性细胞,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介导的皮肤病。

感染因素属于丘疹性荨麻疹的一种发病因素,会诱发与加重患者病情;精神因素也会导致丘疹性荨麻疹的病发,主要是因为受到恐惧、紧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机体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造成患者生理与心理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引发神经内分泌发生紊乱,影响免疫机制、激素、酶等的代谢[11-13]。精神紧张会抑制患者位于下丘脑位置的神经内分泌细胞,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减少糖皮质激素,引发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14]。精神因素不能直接引发丘疹性荨麻疹,而属于一个加重病情或者诱发的因素。

精神因素也是本病的另一种发病因素,美国精神医学专家G.L.Engel于1977年首次提出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紧张、恐惧、压力等负面情绪会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身心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都被称为应激反应,过度的应激反应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酶、激素、免疫机制等代谢过程。Hashirn研究认为情绪因素在多种皮肤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精神过度紧张时大脑边缘系统抑制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分泌量降低,糖皮质激素随之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性疾病。关于饮食是否是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晰,国外有学者研究认为食物过敏也会引发丘疹性荨麻疹,如国内学者张昆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食物过敏因素有时会高于昆虫叮咬因素,甚至超过昆虫叮咬因素的3倍。相关临床观察也发现食物过敏确是本病的发病因素之一[15-18]。本次研究中的高蛋白饮食是饮食因素中的一种单因素,这也表明食物过敏会诱发该病,但是该因素未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因为文献报道资料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没有设置对照分析,甚至没有单因素分析。本次研究采用流行病学对照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生与食物过敏没有相关性。查阅最新文献资料显示,食物过敏所引发的过敏一般为荨麻疹而非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两者在发病部位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抽选121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中以昆虫叮咬、高蛋白饮食、感染因素为主要发病因素,分别占91.70%、55.40%、32.20%,其中感染因素、昆虫叮咬与精神因素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张玉红[15]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在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因素的探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昆虫叮咬、精神因素、感染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且以昆虫叮咬为主要发病因素。而胃肠道功能紊乱、遗传因素、花粉接触、高蛋白饮食、内分泌、出牙等因素均与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无直接影响,需进行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尹逊国,卢凤艳,张朝栋,等.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因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4):126-129.

[2] 苏向阳,赖维,李海涛,等.2005-2009年丘疹性荨麻疹15269例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4):237-238.

[3] 曾敏.丘疹型荨麻疹的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810-811.

[4] 张扬,扈晓宇,秦悦思,等.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丘疹性荨麻疹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6):656-657.

[5] 程甘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62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4):12.

[6] 姜惠玲,张东明,夏毓,等.消风止痒颗粒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6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1-12.

[7] 陈寿元,段建红.自制皮康香囊预防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80-81.

[8] 李俊峰,韩莉,张清泉,等.色素性荨麻疹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1):50.

[9] 丁萍,董跃梅,卢凤艳,等.127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分析[J].医药前沿,2012,2(3):186.

[10] 刘勇.联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4):134.

[11] 刘志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63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7):29-30.

[12] 赵晶,王楠,杨娜,等.荆肤止痒颗粒治疗丘疹性荨麻疹风热证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207-209.

[13] 万芳,陈玉杰,黄霞,等.复方樟脑乳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1):99-100.

[14] 左琳琳,李春敬,陈大为,等.猩红热合并丘疹性荨麻疹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4.

[15] 张玉红.西替利嗪糖浆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103-104.

[16] 马海军,魏志平.急、慢性荨麻疹及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 (22):18-20.

[17] Klebanova Y,LeGrys V,Cooper D,et al.A case of localized adrenergic urticaria mimicking an allergic reaction to a sweat chloride test[J].Pediatric Pulmonology,2009,44(9):935-938.

[18] Colombo S,Scarampella F,Ordeix L,et al.Dermatophytosis and papular eosinophilic/mastocytic dermatitis (urticaria pigmentosa-like dermatitis) in three Devon Rex cats.[J].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2012,14(7):498-502.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the Inducing Factors in Papular Urticaria

/ZHONG Wei-yuan,DENG 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3):075-078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inducing factors of papular urticaria. Method: 121 cases of papula urticar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121 cases of health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the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insect bites,high protein diet,infection factors were the main pathogenic factors of 121 patients,and were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91.70%,55.40%,32.20%,which the infection factors,insect bites and mental factors i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 are the insect bites,followed by the mental factors and the infection factors.

【Key words】Papular urticaria; Incidence; Insect bites

收稿日期:(2015-06-25) (本文编辑:蔡元元)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3.023

通信作者: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