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种子管理工作站 韩伟
小麦蚜虫为害损失调查
西平县种子管理工作站 韩伟
蚜虫是西平县小麦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升,小麦蚜虫危害频次增加,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严重影响西平县小麦生产。2004年和2007年穗期蚜虫大暴发,使有效穗严重减少,导致有效粒数下降,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14年西平县小麦种植面积68 533.3hm2,小麦蚜虫发生面积42 333.3 hm2,占小麦面积的61.8%。蚜虫高峰期平均密度3 136头/百株,最高30 000头/百株,达偏重发生(4级)程度。面对严重虫灾,县政府充分践行“公共植保”职能,充分利用一喷三防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解决了大部分高效低毒防治药剂。农业植保部门指导各乡镇组织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及时实施科学防控,全面控制了蚜虫危害,但仍有极少数农户因防治不及时,蚜虫为害严重成灾,造成严重减产。
(一)调查方法
小麦蚜虫主要发生区域4个乡镇各选2个点共8个观察点。每个点固定1块小麦田,小麦生长期不施用任何杀虫剂作为完全不防治观察田,另固定2块田实施适期防治田作为对照。小麦乳熟期,从4个观察点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蚜虫危害田块4块共16块, 适期防治田3块共12块,调查蚜虫危害和产量情况。小麦蚜虫危害田根据蚜虫密度结合目测,设定危害程度如下:重度危害:小麦大部分不能抽穗,有些植株提早枯死;中度危害:小麦明显枯黄但能抽穗,穗头小,穗数少,结实较少;轻度危害:危害表现不明显,生长基本正常。实际测量各代表田块重度、中度、轻度危害面积;不同危害程度类型按5点取样,每样点2m2共10m2小麦分别收割、脱粒、去杂、晒干、称重,计算每667m2产量。适期防治田也按10m2单收、晒干、称重,计算每667m2产量。4个调查点以点为单位统计面积、产量、损失情况后,进行汇总分析。
(二)小麦蚜虫不同危害程度的调查及损失测定
1.小麦完全不防治观察田与同地点设置的适期防控田块相比较,以测定适时防控与完全不防治两个处理的产量结果。16块小麦蚜虫受害田,主要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蚜虫为害造成下部叶片普遍发黄,大部分表现小麦植株只剩心叶或倒二叶青绿色,小分蘖几乎全部枯死。随小麦生育进程,分蘖无效或显著推迟抽穗。有效穗数不足,穗小秕粒多,千粒重降低,不同危害程度导致不同程度减产。减产因子中,影响产量结构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据调查,适时防控田平均每667m2有效穗为48.6万穗,受害田重度、中度、轻度平均每667m2有效穗分别为26.8万穗、37.6万穗、47.8万穗,分别比适时防控田少21.8万穗、11万穗、0.8万穗;适时防控田平均每穗粒数为34.8粒,受害田重度、中度、轻度平均每穗粒数分别为19.3粒、28.2粒、34.4粒,分别比适时防控田少 15.5粒、6.6粒、0.4粒;适时防控田平均千粒重为51.4g,受害田重度、中度、轻度千粒重分别为28.7g、40.6g、50.5g,分别比适时防控田少22.7g、10.8g、0.9g。
2.小麦蚜虫危害田,重度、中度、轻度面积平均比率分别为6.01%、11.9%、82.09%。调查点之间重度、中度、轻度面积离平均数差距分别为±3.12个百分点、±5.16个百分点、±9.01个百分点,表明小麦蚜虫受害田之间,不同受害程度面积比率随机性变化较大。
3.小麦蚜虫危害田,重度、中度、轻度每667m2平均产量为138.7kg、400.4kg、697.6kg,重度比轻度相差80.1%,中度比轻度相差42.6%;调查点之间重度、中度、轻度产量分别存在±27.92个百分点、±14.15个百分点、±9.3个百分点的离平均数差距,表明小麦蚜虫在同一块麦田的危害程度越重,损失越大;在不同点之间,存在同一受害程度内产量离平均数差距不大,不同受害程度间产量离平均水平变化大的现象。
4.各点不同程度受害面积比与相应受害田单产加权平均,即得小麦蚜虫危害田每667m2平均产量为628.6kg,适期防治小麦蚜虫每667m2平均产量为741.5kg。小麦蚜虫为害田每667m2平均减产112.9kg,减产率15.2%。表明小麦蚜虫在重发生年,不施药防治将会给当年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综上所述,以小麦蚜虫为主的小麦后期害虫发生为害频率越来越大,是西平县小麦生产的灾害性虫害,是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威胁,应加强监测,准确预报,及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遏制小麦蚜虫暴发性危害,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一)通过同田小麦蚜虫不同危害程度产量损失情况调查,了解到小麦蚜虫在西平县麦田的不同为害面积分布和相应的产量损失概况,为今后小麦蚜虫防治时机的把握和为害产量损失评估提供了初步依据。
(二)提高了对小麦蚜虫危害特性和不防治或防治失误造成农业生物灾害的认识。生产中必须切实加强监测,准确预报,加强防治技术指导,组织发动农民群众适时统防统治,方能避免小麦蚜虫发生成灾,对农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西平县小麦生产中,蚜虫危害不仅有本地虫源的作用,还有外来迁飞性虫源的作用,为害盛期是返青拔节期和小麦穗期,穗期为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尤为严重。保灌浆、增粒重为穗期蚜虫防治的目的,防治不及时或措施失当,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后果,严重威胁到小麦安全生产,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小麦蚜虫防治策略是“返青期治虫保苗和穗期治虫保灌浆、增粒重”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