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6-03-27 22:34三门峡市园艺工作总站仇宏昌贺亚丽刘钟鸣
河南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门峡市果业果园

三门峡市园艺工作总站 仇宏昌 贺亚丽 刘钟鸣

结构调整与政策法规

三门峡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三门峡市园艺工作总站 仇宏昌 贺亚丽 刘钟鸣

河南省农业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主办

一、发展现状

(一)面积与品种

三门峡市现有苹果面积11.62万hm2、产量18.75亿kg,分别占果树总面积、总产量的62%、80%。苹果品种丰富,早熟有夏丽、藤牧1号等品种,面积约0.51万hm2、产量约0.3亿kg,分别占全市苹果面积、产量的4.4%、1.6%;中熟有嘎啦、美国八号、华冠、新红星、金冠等品种,面积约2.3万hm2、产量约4.25亿kg,分别占全市苹果面积、产量的19.8%、22.8%;晚熟有富士、秦冠等品种,面积约9.81万hm2、产量约14.04亿kg,分别占全市苹果面积、产量的75.8%、75.6%。2014年,全市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值达63.6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2.9%,人均水果收入2 828.9元,继续位居果、牧、菜、菌、烟等特色农业产值之首。

(二)基地与品牌

目前,三门峡市已建成3.4万hm2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200hm2绿色苹果基地、133.33hm2有机苹果基地;建成了7.5万hm2苹果出口基地,占8.53万hm2水果出口基地的88%,灵宝市、陕县成为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特别是2013年以来,灵宝市、陕县共有400hm2苹果生产基地通过了GAP认证,并先后通过加拿大、智利和美国官方注册认证,为三门峡市苹果出口国际高端市场打开了通道。全市建成高山精品果基地3万hm2、塬区优质果基地5万hm2、川区鲜食与加工兼用果基地3.62万hm2。创建、注册苹果品牌30余个,“灵宝苹果”、“寺河山”牌苹果、“二仙坡” 牌苹果等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灵宝苹果成为全国唯一的苹果原产地保护品牌,并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称号,品牌价值达到46.22亿元,名列全国县级水果品牌价值第一位。

(三)推广技术

近年来,以果品“三管一做”,即:管成精品果,向每个果子要效益;管成精品树,向每棵果树要效益;管成精品园,向每片果园要效益;做大果品产业,向整个果品产业要效益为抓手,强化“果、树、园”管理,大力推广了苹果矮密栽培、品种改良、果园生(覆)草、配方施肥、肥水一体化、高光效树形、壁蜂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无公害病虫防治、SOD功能苹果生产、组培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90%以上的苹果园实现了良种化栽培,80%以上的苹果园实现了高光效管理。2015年,套袋苹果数量达到79.93亿个(其中套纸袋36.52亿个),套袋苹果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80%以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优质苹果生产,优质果率由2010年的50%提高到目前的65%。

(四)服务体系

围绕苹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初步形成了技术推广、农资供应、贮藏保鲜、市场营销、信息网络、质量检测等六大服务体系,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一是建成了以“黄河农网”和“优质果品信息网”为核心的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水果产供销的全程信息服务。二是建成三门峡优质农产品(苹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率先获得河南省双认证,形成市有检测中心、县有监控中心、乡有监控站、村有监控员的苹果质量安全监控检测体系。三是建成年交易量万吨以上水果市场21个,形成以灵宝苹果批发市场为中心、以209国道和310国道苹果销售长廊为纽带、以苹果主产乡镇市场为骨干、以苹果大村村头市场和2万名苹果经纪人为基础的市场网络;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设立苹果直销门店300多个。四是建成苹果机械冷藏库150余座、贮藏能力达到20万t,初步实现了季产年销、周年上市。五是建成了农资供应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确保了农药、肥料、果袋、包装等生产资料及时、优质、优价供应到果农手中,确保了苹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六是建成生产服务型、流通合作型、信息共享型苹果专业合作社100多个,涉及20余个乡镇100余个村,带动会员(社员)3.5万人,辐射果园面积约0.87万hm2,果农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苹果产业服务体系进程。

(五)果业企业

三门峡市现有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14家,其中景源果汁跻身于国家级龙头企业,鑫源果业、缘份果业、百佳工贸、远村食品为省级龙头企业。水果制品综合生产能力接近60万t,苹果浓缩汁生产能力40万t,成为全国重要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二仙坡果业、寺河山等为龙头的精品果生产(基地)企业集群;以金秋果业、永辉果业为龙头的鲜果销售、出口企业集群。这些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连万家,建基地,拓市场,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生产水平不高,精品果相对偏少

一是果园基础设施薄弱。三门峡市苹果产区每年遭受冻害、霜害、雹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果园防雹减灾、减轻晚霜冻害等设施几乎没有。全市能够灌溉的苹果园面积约1.85万hm2,占苹果总面积的15.9%;同时,道路、水利、电力等硬件建设相对落后,机械化果园管理水平较低,与现代果业管理要求相差甚远。二是苗木繁育困难大。作为一个果业大市,每年都要发展一定数量的果园,但全市标准高、规模大、管理规范的育苗基地少,本地繁育的苗木不能满足需求。三是矮密苹果园所占比例少。苹果矮密栽培具有早果丰产、产量高、质量好、便于机械化操作等优点。三门峡市现有矮密苹果园0.8万hm2,仅占全市苹果面积的6.9%,其中砧木为M26、M9、SH-6、T337果园面积分别为0.73万hm2、0.025万hm2、0.01万hm2、0.0087万hm2。四是老龄果园面积较大。25年以上的苹果园有2.21万hm2、年产量约3.9亿kg,分别占全市苹果面积、产量的19%、20.9%,这些果园品种落后、树体老化、抗性变差、病害严重、优质果率低,急需更新再建。

(二)品种结构不太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早熟、中熟、晚熟苹果面积不尽合理。目前,三门峡市早熟、中熟苹果面积偏小、产量低,8—9月的市场供不应求。而晚熟苹果面积偏大,主栽品种单一,成熟期、上市又相对集中,造成销售压力大,价格不高。二是鲜食与适合加工品种的比例不协调。三门峡市果品加工企业年生产浓缩果汁能力40万t,2014年生产浓缩汁3.4万t,加工消耗原料果近22万t,而三门峡市主栽品种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适合加工的苹果品种很少,不能满足企业加工需要。

(三)产业化程度低,产销连接不紧密

一是经营主体小,组织化程度低。三门峡市水果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绝大多数果农还是以户为经营单位,由于主体规模小、产品数量少、资金不足、信息不灵,导致统一生产管理难度大,不能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流通主体,不能实现与市场有效接轨。二是没有形成多层次开发、多层次增值的完整产业链。苹果采后分级处理能力差,机械冷藏库规模小,境内苹果市场规模小、功能不全,目标市场窗口少、影响小。三是产业链条中市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产销连接不够,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稳定市场和有信誉、长期合作的稳定客户。

(四)名牌效应没有充分挖掘,高端市场开拓不够

一是虽然三门峡市创建、注册苹果品牌达30余个,但真正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牌不多;二是苹果销售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两广两湖,而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市场占有率偏低;三是国内销售供给批发市场的多,超市直供的少,大型连锁超市供应的更少;四是出口数量少、档次低。2014年,全市苹果鲜果出口4.2万t,仅占全市苹果总产量的2.4%,出口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俄罗斯、非洲等中低端市场,欧美高端市场还没有实现有效突破。

(五)管理力量薄弱,技术人才匮乏

一是市、县管理力量薄弱。随着果品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承担全市果品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行政职能的市园艺工作总站在管理力量上却十分薄弱,该站成立以来一直是副县级事业单位,但编制仅有10人,与邻近的运城、渭南等地市相比差距很大。6个县(市)区,除灵宝市设有园艺局、各乡镇设有园艺站外,其他县(市)区果业机构均为设在职能部门的二级机构,造成专职工作人员少、技术推广难、果园效益差、果农增收慢的被动局面。二是技术人员匮乏。近15年来,全市园艺系统新接收果树专业毕业生的只有灵宝市5人、陕州区3人,其余均无增加,技术人员存在严重的脱档断代问题。三是果农年龄结构老化。随着城镇化建设,农村中的青壮年多外出打工,从事苹果生产的多是老、弱、病、残、妇,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慢,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在灵宝市苏村乡周家塬村的调查,全村果农中,30~40岁的占9.8%,41~50岁的占32.6%,51~60岁的占45.3%,61~70岁的占12.4%,71岁以上的占0.9%,即30~50岁的壮年劳力占42.4%、51岁以上的老年劳力占57.6%,每到农忙季节,劳力紧张,既昂贵、又难找,延误了农事,影响了生产。

(六)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持续发展动力

虽然苹果产业是三门峡市农业中的支柱产业,但在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布局中没有位置,在国家水果产业发展项目中获得支持有限,苹果产业发展只能靠地方财政予以支持。从近年经费情况看,市、县业务部门都较紧张,除维持正常的工作开支外,再组织生产管理、技术推广、技术交流等大型活动比较难。与邻近的山西省、陕西省相比,市、县两级财政用于苹果产业发展的资金差距还很大。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果园综合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优化区域布局,建设高标准苹果基地。在苹果生产规模不断发展、扩大的同时,结合自然环境,按照“宜果则果、苹果优先”的原则,今后5年,着力建设不同类型的优质苹果基地。一是在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新建0.33万hm2精品苹果生产基地,使精品果基地总面积达3.33万hm2;二是在海拔500~800m的塬区,新建0.67万hm2优质高产苹果生产基地,使优质果基地总面积达0.57万hm2;三是在海拔500m以下的310国道沿线、黄河和洛河沿岸的川区,新建0.2万hm2鲜食与加工兼用苹果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82万hm2。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果园抗风险能力。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争取项目支持、推广先进技术、搞好试验示范等措施,强化防雹减灾、减轻晚霜冻害、道路、水利、电力、滴水灌溉等设施建设,并配置弥雾机、旋耕机、割草机、运输机等果园小型机械,改善果园生产设施,提高果园抗风险能力和机械化作业水平。

3.建设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矮化果园。紧盯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前沿领域,积极引进苹果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主体,通过租赁、承包、入股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新模式,建设矮密化、标准高、规模化的现代苹果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矮化果园。

4.利用组培技术,快速繁育无毒矮化苗木。果树良种繁育是现代化果园发展的基础。苗木是苹果业发展的首要环节。要充分利用组培技术,快速培育适宜三门峡市发展的矮化苹果苗木。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企业实施的办法,采取资金、技术等合作方式,充分发挥灵宝市果树实验场、二仙坡果业公司等组培基地的技术优势,强化无毒矮化苗木繁育,为全市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保障。

5.采取不同措施,更新改造老果园。综合考虑老果园短期和长期效益,设立老果园更新改造试点,并总结推广经验,有计划、分批次推进,建立常态化更新改造机制。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分类管理,对没有改造价值的老果园要更新再建;对有改造价值的老果园,要通过间伐、改形、高接换优、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充分挖掘老果园潜力,实现老果园优质高产高效。

(二)加大早中熟苹果发展,优化品种结构

要大力宣传,规模发展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早熟、中熟苹果品种,如美国八号、华冠、新红星、金冠等,将三门峡市早熟、中熟、晚熟苹果比例由0.44:1.98:7.58调整到适宜市场需求的0.5:3:6.5。

(三)推进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效益

1.大力培育苹果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运作规范、带动力强的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河南高山果业集团、缘份果业、二仙坡绿色果业公司、鸿丰果蔬有限公司等出口创汇型果品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全市果业发展的排头兵,带动全市苹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2.大力开展精深产品加工。引导和扶持果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开发苹果精深产品加工。一是不断加大技改提升, 引进精深加工生产流水线, 加快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二是不断加大标准提升,严格按照HACCP、ISO等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定关键控点标准,确保精深产品加工质量;三是不断加大研发提升,着力创新科技产品含量,研究开发果糖、果胶、果酚等系列新产品,实现由粗放果品加工到精深果品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的换代升级。

3.大力发展包装和冷链物流。推广现代苹果包装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完善包装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加强苹果采后分级包装、冷链技术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果品采后包装冷链物流信息化。注重扶持灵宝市凯乐包装、陕县三鑫果袋、三门峡蓝雪包装等果品包装企业,形成以陕县西站、灵宝尹庄等为中心的苹果包装市场;注重扶持鹤立果蔬、二仙坡果业等苹果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冷链物流配送市场。

(四)宣传和培育优势品牌,促进果品销售

1.推进苹果品牌整合。引导培育三门峡的“拳头”品牌,提高三门峡苹果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联合、加盟、创建知名品牌,统一打造精品品牌。着力扶持、培育2~3个精品品牌,特别是“灵宝苹果”“寺河山”“二仙坡”等品牌,按照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统一的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发挥品牌集团优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品牌龙头。

2.加强宣传推介。通过大力开展果品推介活动、利用农业部农产品信息平台、创新电商销售模式、强力推进出口创汇等手段,宣传、推介苹果品牌,加快市场开拓,有效地促进全市果品销售。

3.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积极组织企业、果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等参加各类会展和经贸活动,扩大品牌的影响。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永久性宣传栏等多种媒体,进行推介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组织本地企业外出开展贸易考察,邀请外地果商前来考察,鼓励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设立直销窗口,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

4.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切实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强生产标准监管,规范竞争行为,维护品牌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形象。完善品牌协调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品牌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完善保障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加快苹果产业发展,必须建立促进苹果产业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深化改革中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好活力不够的问题,在政策扶持中强化利益引导,解决好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加大投入中夯实基础,解决好实力不强的问题。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苹果产业的组织领导,要把苹果产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以民为本的长效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要建立考评制度。要把苹果产业发展的年度任务纳入到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评,严格奖惩。三要健全管理机构。市、县两级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果业管理局,重点乡镇设立果业管理站,负责包括生产、技术、加工、销售等整个苹果产业发展的管理与服务;同时,各级果业管理部门要理顺关系、配足人员、配足经费,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2.强化服务支撑机制。一要充分发挥由河南高山果业集团牵头成立的《河南省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整合省内外苹果产业科技资源,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加快苹果科技创新步伐;二要积极引进各类高素质的苹果专业人才,挖掘、培养一批乡土技术人才、科研人才,不断提升苹果产业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三要支持创立各级苹果生产、流通、加工行业协会,指导、协调行业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市场价格、品牌商标等问题,抵御市场风险,避免企业间无序竞争,帮助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3.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一要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市、县两级要尽快制定出台支持苹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按照苹果总产值千分之二的比例建立苹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矮化密植高效苹果基地建设、苹果苗木基地建设、果园间伐改形、老龄果园更新再建、市场开拓等工作。二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根据国家苹果产业发展政策和投资方向,建立项目储备库,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和省有关苹果产业项目。三要利用社会资金。依照“林权证”管理办法,鼓励社会资金开发“四荒”,投建、扩建苹果生产基地,扩大苹果生产规模。

猜你喜欢
三门峡市果业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三门峡市
三门峡市印染厂唐墓陶器研究
我家果园丰收了
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发展报告
三门峡市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新疆天昆百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