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
浅谈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
●王菁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多数跌倒不至于造成即刻的严重损伤,但有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损害,患者在医院内跌倒,不仅会造成病人及家属的痛苦,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这些危险因素,做好跌倒的前瞻性护理是预防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的有效护理措施。现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本科住院有跌倒史的病人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期间有跌倒的老年心血管病病人20例,均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例,冠心病10例,其中合并有糖尿病6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5~80岁。
2.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的发生率也增加,且患者各相应器官因年龄增长而退化。
2.2 环境因素
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偶有路面不平、太滑,光线较暗或较强或直射,地面积水积液,穿太过长的衣裤,系鞋带的鞋未系鞋带,不适宜的辅助行走器等,稍有不慎就易跌倒。
2.3 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就是各系统生理机能下降,关节退行性改变,感觉平衡功能失调,反应迟钝,步态不稳,容易造成姿势不稳而跌倒。而随着年龄递增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致伤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1]。
2.4 认知因素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已经识别出某些存在着跌倒高风险的病人,并且已采取防范措施,及时告知,但病人及家属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对采取的措施和告知不予重视,最终导致病人跌倒。
2.5 疾病因素
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患者头晕、乏力、体力不支而跌倒。
2.6 药物因素
部分跌倒由药物不良反应导致。
2.7 缺乏照顾
有些病人无人陪护,自理能力差,常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起床、如厕时意外跌倒的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
2.8 护士自身原因
(1)年轻护士安全意识不强,对患者跌倒的危害认识不够;(2)护士对患者评估不全;(3)护士宣教、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忽略了患者病情缓解后的安全教育。
3.1 及时识别易跌倒病人,对其加以密切观察。
3.2 健康教育
建立健康教育专栏,将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定期刊登宣传,教育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预防病人跌倒的相关措施和知识,让病人及家属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3.3 填写跌倒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给予相关警示和标志。
3.4 正确指导患者的用药
应用扩血管药物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时输入速度应缓慢,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输液时不可突然改变体位,输液完毕卧床休息20min后再缓慢坐起,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3.5 改善物理环境,防止病人跌倒
院内大环境及病室单元尽量宽敞。清洁工做地面清洁时,不使拖布过湿,防止地面溜滑。病人烦躁不安时应有相应的物理约束或药物控制。
3.6 制订病人跌倒的应急预案
一旦有病人发生跌倒,及时汇报值班医生及科室负责人,并协助医生做好进一步处理。跌伤的病人要及时监控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跌倒的部位要及时观察,视具体病情遵医嘱处理。病情稳定后,尽可能向病人了解当时摔倒情景,帮助病人分析摔倒的原因,向病人做宣教指导,提高病人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3.7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在防止病人跌倒方面,管理者应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风险识别及防护措施。
心内科跌倒护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于有效评估和积极消除各种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评估,必要时采取护理干预以及通过护理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
[1]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王琳;刘艳;于桂香中国护理管理2013-08-31
[2]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J]曲丽;郑英花;李壮;丁欣;李利英;杨怡5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0-15
[3]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汝惠萍上海护理2008-05-20
[4]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干预[J]赵晓玲;王月梅内蒙古中医药2015-07-30
[5]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曾秋容中国医学创新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