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明 韩梅 付宇鹏 郭明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宋明明 韩梅 付宇鹏 郭明
目的:探讨分析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为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白内障治疗的患者100例,总共143只眼,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实验组共71只眼,对照组共72只眼,实验组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合并Toric IOL植入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合并球面IOL植入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祼眼视力恢复情况、总和散光、术后的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值、术后的9%对比度下视力改善幅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觉质量评价方面,实验组MTF cut off、100%对比度下视力、20%对比度下视图和9%对比度视力均比对照组要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矫正患者散光作用明显,稳定性良好,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布林佐胺;青光眼;临床疗效;安全性
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何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容易致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容易引发感染,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对白内障手术的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1]。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白内障治疗的患者100例,总共143只眼,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实验组共71只眼,对照组共72只眼。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在5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在6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0.9)岁。经过临床诊断,所以患者均确诊为白内障,对于本次实验,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基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要行术手术,手术名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进行手术的医生要求是需要一们经验丰富的医师指导完成。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处理:比如充分散瞳、消毒和铺巾,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给用盐酸奥布卡因,解膜做切口应用超声乳化治疗仪,角膜切口长度为2.2mm,把黏弹剂注入到前房内,作连续环形撕囊,其长度为直径5mm,劈核并乳化吸出晶状体核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劈核法,行后囊膜抛光需等到残余皮质均吸出之后,之后把黏弹剂注入到囊袋内。实验组依照之前标记的轴位把AcrysofSN60TTToricIOL植入囊袋内,把Acry-sofSN60TTToricIOL进行顺时针旋转,直到到和轴位相差10度停止,把IOL后方的黏弹剂全部吸除,IOL至预定轴位调整的方向为顺时针,把IOL向下压,直至与后囊贴附固定在囊袋内。对照组把AcrysofSN60ATIOL用推注器植入。植入AcrysofSN60ATIOL完成后,吸出前房内黏弹剂,化封闭切口用水化,涂结膜囊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最后包扎术眼。患者在手术后14天后,常规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2]。
1.3 观察内容
对其祼眼视力恢复情况、总和散光、术后的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值、术后的9%对比度下视力改善幅度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数据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白内障患者经过治疗后,在视力和散光改善情况方面,对照组在治疗前裸眼视力为[0.15±0.11],对照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为[0 .52±0.09],实验组在治疗前裸眼视力为[0.14±0.10],对照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为[0.95±0.19],实验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裸眼视力为[1.74±0.60],对照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为[1.44±0.52],实验组在治疗前裸眼视力为[1.72±0.61],对照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为[0.65±0.33],实验组在治疗后裸眼视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觉质量评价方面,实验组MTF cutoff、100%对比度下视力、20%对比度下视图和9%对比度视力均比对照组要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它的发病率也较高,如果治疗方式不当或不能有效的治疗,严重情况下容易使患者致盲,生活质量也大受影响。最佳的治疗方式治疗白内障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结果:实验组MTF cutoff、100%对比度下视力、20%对比度下视图和9%对比度视力均比对照组要高。因此,在临床上,对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矫正患者散光作用明显,稳定性良好,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眼科)
[1]蓝倩倩,李莉,王璐.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5,02:149-153.
[2]邓国华,周栋,徐淑贤.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5,11:19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