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2016-03-27 19:36:32梅叶
保健文汇 2016年7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

●梅叶

穴位敷贴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梅叶

中医穴位敷贴是中医外科特色治疗手段,此篇论述从敷贴药物、时间、穴位机制研究等方面论治穴位敷贴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穴位敷贴;支气管哮喘 ;综述

支气管哮喘是以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下引起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1],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已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用药方式,但长期服用会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真菌感染机会。近年来,穴位敷贴疗法在临床上已证实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并且减轻哮喘发作的程度[2]。其疗效已得到中医界的认可,同时也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现将近10余年穴位敷贴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从药物、穴位、时间的选择及机制研究等方面综述如下。

使用药物

对于支气管哮喘的选药,多采用清·张璐《张氏医通·喘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细辛和甘遂各半两,共研细末。入麝香半钱,杆匀,姜汁调涂肺腧,膏肓,百劳等穴位,如钱玉生[2]等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51例,总有效132例,占87.41%。崔宴医[3]使用新加芥辛膏穴位敷贴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连续治疗观察3年,总有效率为86.6%。毕美芬[4]以白芥子、细辛、附子、苍耳子研细末,蜂蜜,鲜姜汁调成饼状,热性体质加用具有平肝清火之功的夏枯草和石膏,治疗小儿哮喘160例(其中热哮64例、寒哮96例)l疗程,3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超过86.4%;1年后总有效率超过92.5%。

选用穴位

依据《素问· 咳论》云:“治脏者,治其腧”论述,治疗支气管哮喘,多取胸及背部的腧穴。现代研究表明,背部胸椎旁交感神经附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反射区,此区分布的穴位对治疗肺部疾病疗效显著。据报道肺俞是首选穴位,选用机率是94%,其次应用较多的穴位是膈俞,选用机率是47%,再次选定喘穴敷贴的方子有19个。选膻中穴的机率是38.7%,选膏肓穴机率是24.4%。另外常用的还有天突穴和肾俞,出现机率分别是22.4%和13%[5]。究其原因,中医学认为,外界风寒、风热、燥邪等均可以从人的皮、毛、口、鼻侵入体内,使毛窍束闭,肺失宣降,气道不利而引起咳嗽。针灸学则认为,人体内有一个经络系统,它是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应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通道。

敷贴时间

根据《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夏者,经满气溢,孙络受血,皮肤充实理论”。多为阳虚气弱、宿痰伏肺、气滞痰阻等特点,治疗宜在夏季,如赵宇伟[6]在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缓解期的效果分析中,通过经络腧穴和药物的共同作用,可祛除肺内伏寒,减少患者的发病次数,临床观察无明显的副作用。牟小华等[7]用益肺平喘膏治疗91例哮喘患者,于入伏的第1天开始贴敷,每隔9天更换1次,遇闰月加贴1次,每次6~8h,3次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80.22%,与口服中药对照组对比,平时感冒频次、哮喘发作频次、出汗等均明显减少。杜艳等[8]将32例支气管哮喘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2例日常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4.4%,对照组7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三伏敷贴疗效明显优于日常敷贴。

“三伏阳气盛,三九阴气隆” ,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此时采用具有辛温助阳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通过穴位刺激皮肤给药,发挥药物的透皮作用,调动机体免疫功能,疏经散寒、温肺逐痰、健脾补肾、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更是对“三伏贴”疗效的有效巩固。“三九贴敷”与“三伏贴敷”是防治“冬病”相辅相成的治疗体系,中医学将之归纳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二者交替贴敷,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如刘良徛等[9]用自制“哮喘外敷散”于冬、夏两季进行穴位敷贴,即“冬夏并治”的方法来预防哮喘的复发,观察到临床疗效优于单行“冬病夏治”一年只敷贴一次的方法。

机制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机制是气道炎症学说,如关东升等[10]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观察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影响,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抑制炎症的作用,有明显的改善变态反应和增加免疫功能作用。结果显示通过喘敷灵穴位敷贴作用可以减轻高浓度的一氧化氮炎症及细胞毒作用,并且一氧化氮在低水平状态又可通过NANC神经的调控作用起到舒张气道、改善哮喘的作用。赖新生等[11]研究发现,穴位敷贴组哮喘豚鼠血清E、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提示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E、P选择素水平,减少炎性细胞在支气管局部的浸润程度和范围起作用的。

最近的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失常与支气管哮喘时气道的过敏反应炎症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陈晓勤等[12]探讨“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经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Th/Ts比值提高,Ts细胞下降,B细胞明显下降,IgE含量明显降低,IgG、IgM含量升高,CD4+CD8+阳性细胞增多。结论“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张玉英等[13]观察止喘贴穴位贴敷对卵蛋白致敏哮喘SD大鼠血清中Thl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和Tn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4的含量明显升高,而γ干扰素的含量明显降低(p<O.01),止喘贴通过升高血清中γ干扰素,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24来改善Thl和Th2细胞的失衡状态,来改善缓解哮喘病情。

总结

综上所述,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多以清代名医张璐的敷贴方为基础,采用辨证论治用药、选穴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并且发现选择在伏九天同时穴位敷贴比单独三伏天疗效好,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穴位贴敷法的作用机理,发现穴位敷贴可以降低血清中ECP及细胞因子IL-4及IL-13的水平[14],减少气道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以更好的与现代医学联系在一起,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研究多未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多为经验方,多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对照组选用非公认药物及方法,治疗组选用多种疗法,不能充分说明穴位敷贴的治疗作用;②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③穴位选择不规范,同种疾病选用不同穴位或选穴太多;④穴位副作用研究比较少;今后咳喘治疗研究重点将是: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选择公认的药物及穴位进行对照研究;采用统一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及规范选穴及统一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将穴位敷贴疗法与其它外治法相结合,或配合中药内服和西药治疗,对支气管哮喘不同分期进行综合整合的治疗。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

[1]杨玉.支气管哮喘防治药物的进展[J].医药导报,2001,20(1):18-19.

[2]陈红,刘陈.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24-125.

[3]钱玉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51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08, 14(1):18-19.

[4]毕美芬.药物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16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2005(5):54-55

[5]陈华,谢苗苗,张压西. 三伏天穴位贴敷防治咳喘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2010,(4):55-57.

[6]赵宇伟. 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缓解期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学,2012, 3(5):166-167.

[7]牟晓华,沈宁,邱梦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502—503.

[8]杜艳,韦玲菊,刘礼毅. 实用中医药杂志[J].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2010,26(5):330-332.

[9]刘良徛,万丽玲,吴铭娟,等.哮喘外敷散“冬夏并治”预防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及机理讨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12):56—58.

[10]关东升,王晶,司小兵,等.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06,2(2):15-17.

[11]赖新生,唐纯志,扬君军,等.穴位敷贴对哮喘豚鼠血清E、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5,30(4):219—220,233.

[12]陈晓勤,许勇,等.“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免疫机制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01-702,706.

[13]张玉英,盛刚,秦怡,等.止喘贴对哮喘大鼠血清中IFN2 Y、IL24表达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9,24(1):15—16.

[14]童青,毕宏迭.穴位敷贴时哮喘患者ECP、TXB2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8):7-8.

梅叶(1990~),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穴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4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7:04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48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夏季穴位养心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17 14:59:54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