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山
(昆明理工大学 法学院,昆明 650500)
【教育教学研究】
困境与突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王刚山
(昆明理工大学 法学院,昆明650500)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就业问题己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从就业过程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若干对策:高校应加强完善就业指导,做好产品“营销”;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大学生毕业生应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就业市场;就业观念;就业主体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十二五”时期应届大学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而且即便每年的失业率为4%,那就意味着有近3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每年累计的未就业或失业人数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这些人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一起使得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1]。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人,比2015年的749万增加了16万,相比“史上最难就业年”2013年的699万,又增加66万,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6年大学生就业关键词仍是“更加严峻”。
另外,由于毕业生临着身份的转变、就业形式的转换及法律保护的适用变更,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要接收“难”的挑战,而且还面临“险”的威胁,即就业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2]。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必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就难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除政府的宏观指导外,主要涉及高校、用人单位与毕业生3个行为主体。
(一)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就业指导与培训流于形式
高校是人才的直接培养者,既决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决定毕业生这一特殊的求职队伍在庞大的工作队伍中的位置。
1.专业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市场需求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教育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市场需求却瞬息万变,这就决定入学选择的热门专业,在经历教育时间跨度后已人满为患,因为市场早已完成了其自动调整的功能。因此,“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教师设置无法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及时调整,使得部分热门专业人才‘过剩’,部分与经济社会需求高度相关的专业人才却又短缺的奇怪局面”[3]。另外,部分高校因竞争的需要以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所谓“热门”专业,忽视专业的可雇佣性,致使毕业生很难找到相关工作。
2.高校就业指导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只限于狭义的指导,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前瞻性,行政职能突显而服务功能不足。
首先,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较低。目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偏少,如辽宁省配备比例还达不到1∶1 000,未能达到教育部关于“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要求,其中54.8%是专职人员,有28%是兼职人员,10.7%是任课老师[4],而且大多是从学校教辅或行政岗位上调配或者由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或辅导员来填充,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高级职业指导师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队伍,却要指导如此之多的学生,必将影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其次,就业经费短缺,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在“高校就业辅导不够”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程度影响上,有15.3%的人学生认为其对就业难的“影响很大”,34.1%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大”,二者合计接近一半(49.4%)[5],反映出大学生对就业辅导满意度较低。一是人员少且大量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很难顾及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求职心理辅导等工作,指导也仅限于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技巧等,服务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而忽视对在校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准备的前期指导。二是就业经费的短缺致使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指导时间和对象相对集中。据调查,用于就业指导的专项经费,最多的学校每年50万元,最少的学校只有10万元[6],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业指导中心每年的150万美元经费[7]相比,差距甚大,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用人单位择人理念偏差,忽视大学生特性
就业形势的严峻,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的用人单位出现择人理念偏差、提高要求也是必然结果。首先,不少用人机构认为,招聘高学历的毕业生可以提升自己声誉,择人完全学历化,不仅造成高学历人才不足、低学历供过于求的假象,而且造成“人才高消费”的浪费现象。其次,许多单位进人更慎重,要求更高,招聘时,不仅看学习成绩和政治表现,而且看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不仅挑专业与学历,而且也挑学校,甚至挑性别,“就业歧视”依然存在。最后,用人单位缺少人才培养耐心和机制,急于让新人胜任岗位、发挥作用,在招聘中过于强调工作经验[8],而忽视大学生潜力与可塑性。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自我定位不准确
择业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具体反映,是择业者对择业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看法。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功利化与主观化倾向。
1.择业观念陈旧
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仍然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职位与行业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再有,毕业生由于对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缺乏清醒的认识,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环境影响,直接导致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盲目的择业观、求专求稳的择业观以及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择业观等非理性观念。
2.缺少就业全程观
择业到就业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学生入学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应付各类升学考试,其职业生涯教育是完全空白的,入学后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流于形式,致使大学生严重缺乏就业全程观,不能把握就业方向,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据调查,只有7.9%的大学生对未来有着长远的职业规划,还有约为15%的大学生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职业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9]。
3.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是不争事实,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却不能与时代同步,不能认清客观事实,正确定位。部分大学生仍停留在入学前的学习方式上,只重学习,忽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由于对专业的认识不足以及大学学习模式的转换不适应,致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不足,更谈不上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做有针对性和实质性准备了。
(一)高校应加强完善就业指导,做好产品“营销”
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市场需要,而且还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做好“产品”的市场营销。
1.创新教学理念,合理配置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应该是“发展”而不是“增长”。高等教育发展之本质是规模、结构、体制的合理与质量、效益的提高,是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绝不是急功近利的增长。高校应在充分了解教育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力求毕业生总体供需结构平衡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调整专业。必须始终坚持:一是以特色专业为基石,适时发展新兴专业,且全面把握“热门”专业信息,依市场需求合理增设专业;二是充分考虑自身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与规模等因素,合理制定专业招生计划,避免重复设置;三是依据岗位要求的必备知识与能力结构确定培养计划,继而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实现教育管理向教育服务的转变,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10]。
2.加强就业指导力度,改进就业指导方式
首先,建立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从制度上保障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只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才能保证就业指导具有实效性。同时,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从队伍上保障就业指导工作的可行性。
其次,提高师资力。就业指导者的知识结构是决定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较强专业知识与技巧、热心并富有激情的品格以及丰富职业生涯经验皆是就业指导者必须具备的。在实践中,可聘任政府、企业等相关行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开展就业指导,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高校也应为就业指导者提供学习交流等机会、条件与政策。另外,必须让就业指导者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这样不仅能让指导人员在教学中提高专业水平,而且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增强课程的应用效果。
最后,全程就业指导和个性指导相结合。大学教育过程应该是学生适应职业要求与发展的整个准备过程,就业指导应始终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让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就有一个职业规划意识”[11],进而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但是,全程观的形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且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就业指导必须遵循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按照不同阶段、层次、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与重点。一年级着重于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与角色转换,认识专业特点及相关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观指导;二年级重在引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确认自身职业目标;三年级侧重于与专业适应的职业准备,学习掌握与调适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提升相应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发展特长,同时了解相关行业与职业,参加社会实践与招聘,直接感受职场;对于毕业生应着重于就业形势、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心理调适等就业前的指导与准备,即运用心理测量、职业能力测验和性格、气质、兴趣测评等一系列现代职业指导理论、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增强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种竞争和挑战。另外,由于在不同阶段的学生个性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分层次指导必须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紧密结合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
1.转变用人观念,按需择人
用人单位要依自身规模、需求,确定招聘人员的质与量。充分结合岗位实际以及岗位职责,制定合法的选人标准,合理区分高、中低层次的人才选拔。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能满足本单位各个层次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令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皆有用武之地,进而避免由于盲目攀比带来的人才积压与浪费。
2.完善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人才流逝以及冗员置换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才储备是企业单位发展后劲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人单位必须以科学发展为原则,依据自身发展战略需要为基础,对当前不急需且是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实行储备。在此情况下,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吸纳相关专业大学生,既可以置换素质低下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冗员,又能促进企业人才升级和知识升级,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合理利用大学生的可塑性,充分开发其潜能
大学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较大的开发潜力,用人单位应根据岗位性质、特点及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所需人才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规划。一是在大学生在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特有潜能,在特定工作中通过具体行为进行检验,帮助其设立更加具体的个人职业目标和计划;二是在达成职业目标的过程中,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总结经验与教训,修正自我认知,进而形成最终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计划;最后,通过职业管理,帮助大学生完成最终的自我定位,引导大学生将职业目标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并在工作中给予其体验的机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满足用人单位自身人力资源内部增值需要为目的,达到其对自己的重塑与开发,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大学生应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1.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应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会在地域或城市间的流动中求生存、谋发展,打破一步到位的非理性观念。
首先,基层的发展空间很大,蕴藏着无数机会。在三四线城市寻找合适的人才非常困难,从发达市场派遣员工去较为边远的区域也困难重重[12],因此西部或经济欠发达城市、基层的岗位,对于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学生而言是非常理想且现实的选择,因为在基层,不仅能够满足当地人才的需求、支持当地经济建设,而且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与发展空间,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就业意愿由“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大学生都想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垄断企业、大城市的跨国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13],如2014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152万,比2013年报考人数多出14万人,报录比 77∶1,最热岗位报录比达 7 192∶1[14]。而不愿意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尤其“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是他们最不愿去的两个地方”[15]。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营企业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其他单位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个人保障在民营企业也不是问题。因此,大学生应摈弃非理性的择业观,大胆向可以在那里大展宏图、开创自己的职业新天地的“非公有”进军。
最后,自主创业。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且无负担与牵挂,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决定了其易于接受新知识。从就业形势来看,国家宏观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市场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如2013年5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提出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16]。条条大路通罗马,挖掘创业潜能,摆脱依赖心态,创业对大学生意味着机遇与挑战。
2.合理规划职业,平衡现实与理想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而大学学习实质上就是学生发挥自身才华为就业准备的过程。一是树立正确的就业思维,把握就业全程观,对就业和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心理上对就业方向有一个宏观的规划,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依据专业特点和相应职业要求,充分结合自身的特长、兴趣、性格以及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在校学习和职业发展前景,并为之有目的、有计划的付诸于行动,为入职做好充分准备;最后,衡平自己的就业理想与现实,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必须依据残酷的现实和自身的情况,适时做出选择。因此,必须从就业心理和思想上正确看待,重新定位自己,继而平衡好理想化就业与现实就业的关系。
3.认清自我,提升能力
大学生应该认真审视自我,努力充实自己,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首先,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从而对未来的职业取向采取更为务实的态度,形成合理的职业期望,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过于低估;其次,围绕自身特点和职业目标,在独立中体验自主,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包括智力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能力”[17]在内的综合素质;最后,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技能,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进而为今后的自我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厚实的积累。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需要大学生个人、高校及用人单位和谐一致,才能高成效、高质量地解决就业难问题。高校必须洞悉市场需求,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致力于教育制度和专业课程改革;大学生自身则客观把握形势,正确认识自我,适时调整就业思维和心理,顺利就业;用人单位则须客观公正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然,解决大学生就业不仅仅限于以上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体制、就业体系、大学生就业观念等重要问题,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制度、理论上的保障。
[1]钮林豪.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基于凯恩斯就业理论[J].理论前沿,2014(18):6-9.
[2]王刚山,方文龙.权利与权益: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新探[J].重庆与世界,2015(3):31-34.
[3]陈国军.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53-55.
[4]王林桂,林冬冬.专业化: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发展取向[J].学理论,2014(21):266-267.
[5]徐丽敏,黄黎辉.基于主体分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分析[J].调查研究,2014(6):236-238.
[6]杨志新,杨锐英.云南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68-72.
[7]吴祠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04-107.
[8]关朋.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其对策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64.
[9]任鹤飞,王育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转换思想观念[J].人民论坛,2015(23):162-164.
[10]张晓林.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及其解决路径[J].职业与教育,2014(32):116-117.
[11]冯晓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6):11-13.
[12]2015典范企业人才招聘报告:技能要求提高 三四线人才吃紧[EB/OL].[2015-11-17].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5/11-17/7627634.shtml.
[13]周峰,仇大勇.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38-40.
[14]国考报录比77:1创新高152万人过审[EB/OL].[2013-10-28].http://www.huatu.com/2013/1028/768365.html.
[15]马于军.高等教育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37.
[16]梁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1-105.
[17]赵颂梅,丁国钰.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1):39-41.
(责任编辑张佑法)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Study of Graduate Employment
WANG Gang-shan
(Faculty of Law,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China)
With the expansion of university enrollment and graduates number increases sharply, the employment proble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employment difficulty” is immin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bject who participates in the employment process, w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difficult employment at the present stage, on this basis, w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do product “marketing”.The employer should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talent view and build a fair competition mechanism.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employment;job market;employment concept;employment concept
昆明理工大学青年基金(KKZ2201624011)
王刚山(1977—),男,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9.019
本文引用格式:王刚山.困境与突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6(9):103-108.
format:WANG Gang-shan.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Study of Graduate Employment[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9):103-108.
G64
A
1007-7111(2016)09-0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