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研究※

2016-03-27 09:54李玉纯王欣玥范淑焕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李玉纯 王欣玥 范淑焕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研究※

●李玉纯 王欣玥 范淑焕

十八大以来,网络阵地建设与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得到高度关注。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网络空间是捍卫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前线,是事关能否实现接班人培养、国家政治安全与政权安全的重要战略考量。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可见,在新时期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经验研究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互联网;国家战略

立德树人,事关高校的使命与责任;充分掌握网络建设管理和舆论动向的主导权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权。因此,各高校应当依靠和利用互联网,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鼓励所有教职工通过网络参与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通过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开展实践育人,立足“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积极探索和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

在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良好契机,也面临严峻挑战[1]。

(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崭新平台

万维网本身具有承载信息量大、资源开放性共享、跨区域进行信息传输等特性,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丰富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在形式层面,网络是一个集声音、图形、文字、图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媒体,相比于传统的“填鸭式”或者“满堂灌”教育模式,网络可以将仅限于听说的信息接收转变为囊括视、听的全方位互动式学习,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活泼,也更容易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二)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的革新

自由、开放、无遮蔽的万维网打破了原本的信息垄断与断层,人机互动带来了极大的平等性和自愿性。在利用互联网展开并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自由平等个体。显然,这种平等性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了其主人翁意识。同时,学生也可以自主地去选择个人关注的信息和爱好的娱乐,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学习资料下载、在论坛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诉求。

(三)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网络即社会。大学生基于自我意志与需要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获取资讯、数据的过程本身即是一个对冗杂、繁复的信息进行检索、筛选、加工、整合、内化的过程。事实上,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有助于提高其辨别能力。同时,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网络空间中自行选择信息进行浏览,并基于自身知识框架对某一问题、现象发表见解、进行评论的过程,也必然将促进主体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赛博网也打破了以往图书的垄断地位,通过海量知识信息的在线即时搜索而为大学生知识的拓宽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挑战总是与机遇相伴相随。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

(一)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原本存在的信息屏障日趋透明,信息互通增强。但同时,西方国家利用其信息网络与媒介平台优势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威胁日趋上升,而高校则是他们渗透的重点领域;其次,各种社会矛盾在网上的聚焦“发声”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情绪情感产生了很大影响;最后,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等充斥网络,极大地冲击思想单纯、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4],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网络的普及使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一是基础理论研究滞后。当前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缺乏理性的、深刻的分析,比如,一些研究成果仅简单地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中,或者只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技术化处理,而没有深入到学科属性与本质性的变化中去。

二是网络技术应用不充分。很多高校建设的网络阵地影响力与创新性不足,同时存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网站的技术水平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网站浏览量少、覆盖面窄、可交互性弱、与学生校园生活关联性、贴合度不够等现象,其应有的技术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5]。

(三)网络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教育思维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带来的挑战。在当前网络化、交互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思维模式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僵化、被动的情境当中,其内生动力不断减弱,教育框架亦极易在时代的冲击下日趋瓦解。

其次,网络技术水平的挑战。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因为时代问题,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培训与专业化的英语教育,因而其面对网络发展,往往束手无策。此外,有些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技术与相关知识,但却无法将其真正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无法将之融会贯通入自身的思维预设与知识框架中。显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开展工作的有效性。

最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甄别困难。身处瞬息万变的网络空间中,个别的教育工作者因个人思想意识的较不稳定而难以对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甄别与排查,其个人的思想意识容易受到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难以肩负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对高校意识形态进行正向建设的重大责任与光荣使命,也难以抗衡时代的挑战。

三、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针对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创造性与实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健全体制机制,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动力

教育、教学、管理、建设工作只有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保障下才能长效可持续地推进。

1.建立健全的领导体制,推进教育工作系统化

统筹协调、顶层设计完备的工作体系极端重要。在校级层面,高校可以尝试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由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网络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的制定和领导统筹。领导小组可以下设网络育人工作办公室,负责推动工作的全面落实。在院级层面,成立以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院级网络育人工作组,协调推进学院的网络育人工作。

2.建立考核机制,推动教育工作常态化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建立全员育人的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师生以及学院的积极性,将网络育人纳入相关的工作考核中。比如,可以将网络育人纳入学院年度目标考核、辅导员年度个人工作考核、学生工作团队考核等,由此鼓励各学院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建立培育机制,促进教育工作内生力

网络育人的重点在培育。从高校来说,培育工作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面展开。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每年会面向全校师生出台“网络育人工作支持计划”和网络育人研究课题支持计划”等,划拨专项资金,对优秀的网络名师、网络平台、网络文章和研究课题给予支持,从而积极鼓励和培育全校师生参与到网络育人中来。

(二)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方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其所创造的巨大价值与机遇表明,大数据对诸多领域而言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价值机遇:“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6]因此,面对这一强大的变革力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积极行动,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席卷而来的变革和发展。

1.开展定量化数据分析,提高思想教育针对性

电子科大依托大数据专业优势开发的“思政智库系统”,通过对校内外各大论坛、网站、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的各类数据进行读取分析,自动生成有关社会与大学生群体关注热点的分析报告,帮助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即时了解热点事件走向的全过程以及学生的主要思想动态,智能生成思想政治讲稿、课件,由此帮助学生启发创新思维,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

2.个性化数据挖掘,创新服务模式有效性

在当今许多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背景迥异、学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怀揣梦想迥异,但学校所提供的却是几乎相同的课程设计、图书展示、实习机会和职业规划。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校依托教育大数据开发的“成电公式”系统,通过分析大量毕业生发展轨迹数据,挖掘优秀学生的共性,形成优秀成电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公式化描述,实现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梦想,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图书、视频、选修课和课外活动推荐。同时,通过对数百万份求职简历和代表性企业职位描述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主动为学生搜索匹配其职业梦想、又符合其学习工作能力的职位信息。以此,实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个性化教育引导,为在教学工作中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三)大力推进平台建设,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阵地建设是关键环节。有系统性、规划性、层次性的平台建设,是展开阵地建设的最佳方式。

1.建好新媒体,打造传播平台

近年来,高校的新媒体发展如雨后春笋,比如官方微信、微博、微网站等贴近师生、服务师生的校园网络媒体平台交相呈现,并积极推送微服务、微活动、微资讯,形成健康积极的微文化,成为了师生校园生活的好帮手。电子科技大学整合校内400多个平台资源,搭建成电导航网,成立新媒体联盟,积极推进校内各单位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共享,坚持每天推送全校微信精选、每周推出全校微信排行榜、每月举办新媒体沙龙,努力推进校园新媒体建设,由此完成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建构。

2.开发特色新阵地,建立教育服务平台

构建基于校园的、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与工作于一体网络生态社区,能让校园网络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要场所,将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电子科技大学依托在校博士生创业团队,自主开发校园移动交互平台“面聊”APP。该软件建立的课程系统、勋章系统、抢票系统、面团系统、班级通讯录系统能有效地服务于学生思想教育、行为引导与文化生活,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和追捧。此外,学校各单位还依托学生团队研发了多款具备不同功能的手机应用平台,如移动党建平台“智慧红云—成电先锋”APP、校园支付平台“喜付”钱包、校园阅读平台“微书房”手机应用、校园原创网络电台kadio等,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丰富了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

3.着眼内容和品牌,打造校园网络文化传播载体

平台建设的关键在于内容架构,只有加强内容建设,以服务功能聚人气、以育人功能树正气,才能唱响主旋律,实现教育功能的最优化发挥。例如,为引导广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子科技大学开设“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吸引大学生基于自我感悟充分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此外,为深入开展“中国梦·成电梦”教育,校内各新媒体平台还积极开设“爱在成电”“、成电家书”等系列微专栏,不断丰富网络平台内容。同时,为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学校还发动学生团队的积极性,设计创作了系列动漫“健康用网”、作品“文明用网三字经”以及品牌形象“成小电”、“成小微”,受到广大师生好评。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

1.选塑网络名师,把立德树人空间延伸至网络空间

网络育人需要有效引导国内外具有深厚学术功底与可观影响力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积极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培育、激励机制,把正向道德价值的建塑作用传播到互联网当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认知教育。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启动网络名师培育计划,从各学院遴选了20余位在网络上有影响力的教师,组建校园“网络名师工作室”。其中,多位老师的博客访问量达百万以上。

2.强化学工队伍网络育人职能

辅导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应当出台相应的辅导员网络平台管理办法,鼓励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和研究方向开设各类网络平台、传播积极多样的网络内容。电子科技大学出台了《辅导员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管理办法》,鼓励辅导员队伍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建设至少一个网络教育平台。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全校百余名辅导员均采取个人或团队的名义开通博客、微博,平均每年发表博文近万篇,切实将网络育人工作延伸到了网络。

3.建好学生工作团队,让学生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网络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同时,仍然还可以扮演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的角色。比如,高校能够以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为载体、以网络创新创业为牵引,基本形成让学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的网络育人新模式。例如,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园里通过积极招募骨干学生成立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其分别承担了技术开发、舆情监控、网络宣传等工作,成为了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者。

四、小结

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表明,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切实推进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存在多头管理、职能分散、不好管实的问题。抓好这项工作,学校党政带头人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考虑、顶层设计、协调推动。并将网络育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二是思维方式转变是重点。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正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身处其中的外在环境,思维孕育的内生空间,这要求我们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能简单地就网络论网络,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与固有习惯,将“互联网思维”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三是基层联动是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汲取学校相关学科营养,培育网络文化;另一方面要将网络育人取得的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新内容、科研新方向,促进形成学科新特色,使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1]田秋菊.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2]杨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3]李海春.移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4]刘基等.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5]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

[6]胡树祥等.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2016-08-02

G641

A

1008-5947(2016)05-0069-04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5JDSZ201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及单位:李玉纯,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科长;王欣玥,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范淑焕,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四川 成都611731)

责任编辑 赵 武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