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芬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种植业局,安徽宣城242000)
提高茶叶核心竞争力 促进宣州区茶产业持续发展
宋艳芬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种植业局,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茶叶是宣州区特色产业,也是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本文就宣州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困难和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茶叶核心力,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即建设种植基地,夯实茶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企业竞争力;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响宣州茶叶,改造优化升级茶叶加工厂,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关键词:茶叶;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建议
1.1宣州概况
宣州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过渡带。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耕地面积83万亩,水面54万亩,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宣州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著名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奇峰秀美的高峰山和云雾缭绕的柏枧山,烟波浩淼的南漪湖和玉带缠绕的水阳江等山水风光;唐代大诗人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为诗山增辉添色,更成为宣州扬名天下的千古绝唱。
宣州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农业部国家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区,全国茶叶重要产区,安徽省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项目重点建设区,出口绿茶的主要生产基地。茶产业已成为宣州区丘陵和山区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
1.2茶业发展历史
宣州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宣城产茶的历史最少也有2000年了。陆羽《茶经》中记载,“晋武帝时(公元265~286年),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宋《本草衍义》记载,“东晋元帝(公元317~322年)温峤官于宣城上表贡茶一千斤,供茗三百斤”,这是中国有明确记载的最早贡茶记载,这说明早在两晋期间,宣城茶叶已经享誉全国了。20世纪60~70年代,茶叶开始恢复,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大发展,八十年代至2000年优质高效发展,2000年至今快速发展时期。
1.3生态条件
宣州区位居安徽省东南部,是皖南山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8'- 119°04'、北纬30°34'- 31°19'之间。地形多样,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中部丘陵、岗冲起伏,当地土层深厚,pH值在5.5左右。宣州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2072.5小时,年均温度15.8℃,无霜期228天,年均降雨量1324.8毫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宣州高山名优茶优异的品质特征,独特的风格,内含物丰富,尤以香高浓郁,早獲“窄凝花、气扑山泉”之称誉,饮后甘甜生津,令人回味持久。
1.4茶业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19个产茶乡镇,茶园总面积8.17万亩(含国营农场、两劳系统9795亩),其中万亩以上的产茶乡镇有3个(溪口、杨柳、洪林),2009、2012、2013、2014年度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并获得2012年“安徽茶产业十强县(区)”称号。敬亭绿雪、文房四宝茶在2014年“安徽市场读者最喜爱的十大茶叶品牌”评选活动中,获得前五名的好成绩;塔泉云雾茶荣获200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金奖。2014年全年茶叶干茶总产量1.69万t,产值3.17亿元,茶叶综合产值6.84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800元,其中:一、二、三产产值分别为3.17亿元、2.71亿元、1.5亿元。年出口原料茶1.29万t,出口销售额2600万美元。已建立无公害茶园2893hm2,绿色茶园640hm2,有机茶园17.3hm2。丘陵茶区机械化机采率达90%以上、绿茶出口率居全省最前列。
1.4.1茶产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近年来,宣州区通过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和名优茶生产加工技术,推进茶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茶园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自2000年以来,引进福鼎大白毫、安徽系列、乌牛早、龙井43、安吉白茶、浙农139、黄芽茶等无性系茶树良种,并对当地优良茶树品种溪口柳叶种进行选育和繁殖,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933hm2,约占总面积的17.1%,2014年全区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60hm2,高标准茶园15.8hm2;2015年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00hm2,新建白茶、黄茶母穗园0.5hm2。丘陵茶区的茶叶单产、机械化采茶、机采服务队建设,均走在全省最前列。
1.4.2 茶产业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初步形成
宣州区茶叶生产布局结构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产区带状优势区域发展明显,宣州茶区经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杨柳、洪林为中心的丘陵茶区和以溪口为核心的高山茶区;二是主导产品以炒青绿茶为代表的出口绿茶,及以塔泉云雾、古雪剑芽等高山茶为代表的内销名优茶。
1.4.3 茶产业品牌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宣州区茶叶企业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有110个、其中大型茶厂3个;1000hm2以上产茶乡镇3个(溪口、杨柳、洪林);茶叶龙头企业13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6家、区级龙头企业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5个,其中市级茶叶专业合作社2家;QS质量认证6家,注册商标31个,其中省著名商品1个(敬亭绿雪);绿色食品茶认证6个。一批茶叶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建立,推动了宣州区茶叶产业的发展。
1.4.4茶产业与旅游业初步有机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宣州区位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核心区,同为南京都市圈成员,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游茶园,学做茶”成为春季市民旅行的新方式,游客在春茶开采季节来到敬亭山、溪口等产茶景区旅游,亲自体验自采自制茶叶的乐趣,形成了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1投入不足,基础建设薄弱,发展不平衡
自十二五以来,茶产业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茶园基础建设投入不足,茶园道路交通不便、灌溉设施落后,给茶叶生产带来诸多困难,生产成本高,效益不稳定。虽每年新增茶园1500亩,年增长1.8%左右,但茶树良种多是从外地引进,自有茶树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很少,新园建设投入增加,产值不高,发展较慢。
2.2企业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带动性不足
宣州区茶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就有11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区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其中年产值2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仅有2家,委托出口的企业2家。但大多数茶企规模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加工工艺、设备简单落后,规模经营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名优茶加工远不能满足市场增长需求,初制加工厂和精制厂以大宗类、低档茶为主,主要作为出口原料,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2.3产品单一、品牌优势不突出,市场占有力低
名优茶茶区主要生产以历史名茶“敬亭绿雪”,“高山云雾”(塔泉云雾)、“天竺云芽”、“古雪剑芽”为主,只采摘一季春季,单产过低,茶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各类消费市场,虽品牌历史久远,但宣传力度不够,具有影响力的较少。丘陵茶区除生产少量名优茶,大多数加工成初级产品或是作为出口原料销售,技术含量不高,品牌化低,优势不突出,易受国际市场行情波动,市场竞争力较弱。
2.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效益不明显
茶产业的发展随着茶叶产量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却不能快速增长,由于企业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力度不足,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茶叶产品深度开发不足,特别是茶食品、茶饮料的开发方面,无专业研究机构及人才。
“十三五”期间,宣州区茶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推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3.1建设种植基地 夯实茶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和繁育基地,推广和繁育适栽性强、优质的高产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当地优质品种资源溪口柳叶种等。抓好新茶园建设和低产茶园改造,改植换种,推行茶叶无害化栽培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着力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建成一批茶园良种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无害化的标准茶园,为茶叶生产提供优质安全保障。
3.2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提高企业竞争力
茶叶是我区传统产业,茶企业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要加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要充分发挥农业职能部门在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中的引领作用,使科研成果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重点围绕名优茶和出口茶生产,开展茶树良种新品种推广和繁育,清洁化加工流水线,夏秋茶综合开发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茶园建设等方面的推广和研究,要优化资源配置,开发具有市场前景、适销的产品,创新企业文化,开拓经营管理新理念,全面提高茶企核心竞争力,推进茶叶产业持续发展。
3.3实施品牌建设工程 打响宣州茶叶
大力宣传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建设工程。要加强品牌建设,必须采取“政府牵头、部门承办、企业参与,财政补贴”等办法,集茶叶企业、行业组织、媒体、融合技术、会展、文化等要素一体,强力推介。坚持茶叶标准化、品牌地理标识和原产地商标保护,增强品牌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集中打造并叫响“宣州绿茶”及 “溪口高山茶”区域公共品牌,促进名茶的开发和保护,逐步提高宣州茶叶品牌的整体形象,提高综合效益。
3.4改造优化升级茶叶加工厂 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全区大多茶厂加工工艺简单,机械设备落后,产品单一,生产效率低。在“十三、五”期间,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各级部门对综合能力强的茶叶龙头企业进行项目和技术支持,扶持他们更新设备,改进工艺,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制定茶叶生产标准,从原料标准到加工技术、产品质量、企业管理、安全生产、产品包装及贮存各方面,制定标准化管理程序。要加大服务指导,职能部分要加强组织协调,职责明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以引资、合作、融资、合股等多渠道经营,壮大企业规模,提高茶叶产业化综合水平,实现茶叶综合生产效益。
(责任编辑:章传政)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768(2016)01- 017-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