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磊
(赤峰市博物馆)
后唐德妃伊氏墓志铭释考
马凤磊
(赤峰市博物馆)
后唐德妃 墓志铭 五代 契丹 家世
2012年在巴林左旗盘羊沟的后唐德妃墓中出土石墓志一盒,①原清理报告中有墓志拓本图片(图一),没有墓志铭抄文。现摘抄标点铭文并略作梳理考释。
大契丹国故后唐德妃伊氏玄堂志并铭 。
中散大夫守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王晓撰。
述夫鸟飞出海,兔走沉山,暑往寒来,龟鹤可延于寿筭,风凄露结,松篁未免于凋伤,而况朝槿非坚,春藂易陨,既有成川之踰,宁逃过隙之悲。至若早陟公宫,旋升帝间,桤殊欢于绮阁,专厚宠于椒房,享天上之辉荣,极人间之贵盛,是凭柔翰,聊纪芳黻。故后唐德妃伊氏,其先山阳人也,自古甲门,中朝右族,相殷负鼎,弼谐廟廷于鸿□,佐蜀乘轺拜起,夙□□令□,瓠瓜难系,橘柚多迁,遂世为晋阳人也。曾祖讳慎,奉义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南兖郡王,壮志凌云,精诚贯日。大历年,哥舒晃乱常岭南;建中年,梁崇义効逆襄阳。公亲统王师,累膺朝守,大震番廷之势,克平枭獍之徒。寻授守尚书左仆射,朝廷特奖勋劳,令书史册,追赠太子太保。祖讳宗守,太原府少尹,清贞著美、宽猛过时,迁泸州刺史,惠政如春,仁风覆草,考满归,简授刑部尚书。烈考讳广,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上柱国、临汾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又除忻州刺史,考满又除汾州刺史。褰帷布政,遂扇宣风,俗誉多袴之谣,人有生氂之詠。乾宁年从太祖武皇帝问罪幽蓟,经阵不回,庄皇帝追赠太保。德妃即公之女也,姑射殊姿,关雎令德,振佳名于南国,夺美誉于东邻,惠敏非常,聪巧难继,妇仪克俻,女德无亏。玉管朱丝,乃得生知之妙,宝刀金尺,咸推神助之奇,而又别蕴智谋,好攻词术,世重幄环之见,时成赋雪之辞。庄皇帝当在藩宣,闻其令淑,有慕姬姜之德,遂成牢卺之欢,自后凡有出征,无不同迈。适值大燕背义,全晋兴师,数载攻围,一朝屠下,旋当振旅,爰义钟恩,遂加燕国夫人。自此出坐鱼轩,入专虎幄,忌管弦而不听,贵示忠规,服澣濯以去奢,潜修阴教,遂致庄皇帝雄图渐炽,霸道弥隆,舍恨怀来,吊民伐罪,悉平虵豕,方定寰区,复大唐之朝纲,获有梁之神器。既毕郊燔之礼,爰修典册之仪,寻立为德妃,由是服擬袆褕,位隆宫显,虔修内则,克保和鸣,嫔嫱共仰于雍柔,尝初能臻于严洁。后以京师丧乱,主上崩殂,嗣后唐明皇帝表受深恩,特颁睿泽,令归汾晋,厚给俸资,虽家国殊前,而事体仍旧。德妃始愿披戴,永弃荣华,霞帔星冠,虔奉焚修之事,忘情涤虑,期归清净之门。爰因大晋帝石敬瑭,方在并、汾,忽遭攻伐,屡驰驲骑,上告天庭,乞兴貔虎之师,以救阽危之患。大驾亲提锐旅,径解重围,乃将德妃来归上国。于是特修宫苑,俾遂优逰厚有,又特令充赡给,降鸿私而迥异,方故国以无殊。其奈疾起膏肓,风摧桃李,望明时而难恋,指厚夜以俄归,以会同五年十一月二十日薨于怀美州本宫之正寝,享年六十一。近贵奏闻,皇情弥悼,爰颁诏命,俾创松楸,内密典丧大臣,藏事依中朝之轨式,表上国之哀荣。以会同六年七月六日葬于州东三十里,虑以陵谷迁移,桑田改变,觊遗芳而不泯,勒贞石以长存,将钗德馨,谨为铭曰:
墓志志盖(拓片)
相殷道著,仕蜀名扬,分茅播美,露冕腾芳。根深叶茂,源浚流长,珠生合浦,玉产昆岗。誉掩东邻,声驰南国,桃有惭容,莲多愧色。克禀闺仪,尤彰女德,媛淑难偕,贤明可则。巧妙殊众,聪惠无伦,苗飞似活,芬紫咸祭,抚弦调别,下笔辞新,重生谢女,终作虞嫔,闺范遐彰,藩侯来聘。凤凰于飞,螽斯常詠,伐叛同征,主纪克敬。国号爰加,君恩愈盛,前殿龙化,后宫鸾飞。燔告总毕,典册斯归,荣居中台,尊为正妃。适逢丧乱,遂别宫闱,愿舍荣华,誓思披戴。金汤见围,銮舆远届,是逐车徒,北来朝拜,自达九重,旋经七载,宫苑深邃,俸给丰盈。蘩霜陨萼,急景凋英,堪嗟香魄,永閟松扃。叙生存之懿范兮,将琬琰以斯铭!
弟,邓州节度副使、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承杰;妹,张郎妇,三十三娘子;侄男遒哥、税哥、塞哥、十一哥、顋哥;妹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张继员;外甥张仁宝;道门判官刘知远;元随姨媪押衙军将;内知密梁□恩、留住、荣哥、小女、女子、记记、阿李;师姨志坚;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王敬珣;知宅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张彦郡;押衙张廷海;军将李从宝;小底十一、赵九、三闰;厨使辛彦军。
墓志(拓片)
史书中关于德妃伊氏的记述比较简略:
“庄宗皇帝嫡夫人韩氏,后为淑妃。伊氏为德妃。契丹入中原,石氏乞降,宰相冯道奉尊册,契丹主大张宴席,其国母后妃列坐同宴,王嫱、蔡姬之比也。”②“(同光二年二月)癸未,宰相豆卢革率百官上表,请立中宫。制以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仍命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夏四月)乙卯,帝御文明殿,册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六月)甲申,以卫国夫人韩氏为淑妃,燕国夫人伊氏为德妃,仍命所司择日册命。(冬十月)庚午,正衙命使册淑妃韩氏、德妃伊氏,以宰臣豆卢革、韦说充册使。”③
“同光二年四月已卯,皇帝御文明殿,遣使册刘氏为皇后。皇后受册,乘重翟车,卤簿、鼓吹,见于太庙。韩夫人等皆不平之,乃封韩氏为淑妃,伊氏为德妃。”④
按墓志,伊氏卒于辽会同五年(942)十一月二十日,享年六十一岁。由此推算,伊氏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而李存勖则生于唐光启元年(885),伊氏长李存勖三岁。那么伊氏是什么时候嫁给李存勖的?史书和墓志都没有明确记载。据墓志文:“庄皇帝当在藩宣,闻其令淑,有慕姬姜之德,遂成牢卺之欢,自后凡有出征,无不同迈。适值大燕背义,全晋兴师,数载攻围,一朝屠下,旋当振旅,爰义钟恩,遂加燕国夫人。”这里提到的“大燕背义”,指的就是刘仁恭背义,“(乾宁三年)(896)十一月,武皇征兵于幽、镇、定三州,将迎驾于华下,幽州刘仁恭托以契丹入寇,俟敌退听命。”“(乾宁四年)(897)七月,武皇复征兵于幽州,刘仁恭辞旨不逊,武皇以书让之;仁恭捧书谩骂,抵之于地,仍囚武皇之行人。”⑤可以看出,至少在公元897年,伊氏已和李存勖成婚,推算其年龄,当时伊氏年十五岁,李存勖年十二岁。到天佑五年(908)李存勖继立,李存勖年二十四岁,伊氏二十七岁,身份是燕国夫人。
关于伊氏的为人,史书中只是点出了她的容貌,墓志文中对她的才、貌、品行洋溢了许多赞美之词。伊氏才貌双全,品德兼优,自嫁给李存勖,适逢李存勖创业之初,从此便尽心辅佐李存勖。她积极表现,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智,为李存勖的立国大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墓志上评价说“自此出坐鱼轩,入专虎幄,忌管弦而不听,贵示忠规,服澣濯以去奢,潜修阴教,遂致庄皇帝雄图渐炽,霸道弥隆,舍恨怀来,吊民伐罪,悉平虵豕,方定寰区,复大唐之朝纲,获有梁之神器。”应该说,她对李存勖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正面的,是李存勖成就后唐大业的贤内助。正因如此,伊氏也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换句话说,李存勖娶伊氏,在其政治生涯中是加了分的。923年,后唐建立时,李存勖38岁,伊氏41岁,是李存勖政治生涯的顶峰。正如史书评价的那样“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⑥,在李存勖逐步走向巅峰的日子里,正是李存勖与伊氏感情最密切的时期,可以说,在李存勖成功的道路上,时时都有伊氏陪伴的身影。
李存勖是后唐的建立者,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前半生,他用热血与勇气打造了一个国家;后半生,他用享乐和吝啬摧毁了一个王朝。之所以变成这样,除了他自身主要原因以外,也与后宫中另一个女人的出现有关,这个人就是后来被封为皇后的刘氏。据史书记载:“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案:《刘后传》,原本阙佚。考《北梦琐言》云:庄宗刘皇后,魏州成安人,家世寒微。太祖攻魏州,取成安,得后,时年五六岁。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及笄,姿色绝众,声伎亦所长。太后赐庄宗,为韩国夫人侍者。后诞皇子继岌,宠待日隆。”⑦太祖取成安发生在“(乾宁三年)(896)六月,破魏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邑。”⑧按此推算,刘氏约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小伊氏九岁,及笄,被太后赐给庄宗。按十六岁计算,应是唐哀帝天祐三年(906),时年李存勖二十二岁。开始时刘氏地实寒微,是韩国夫人(后封为淑妃)的侍者,地位比伊氏还要低,对李存勖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后因生产皇子有功,地位才逐渐上升。在皇后地位上与韩国夫人发生了激烈争斗,本来韩氏是正室,刘氏是侧室,排名在伊氏之后,但母以子贵,加之年轻貌美的优势,虽然她最终取得了皇后的地位,但也留下了非常糟糕的社会形象。史书中记述了她的种种劣迹,以至于认为她与褒姒、妲己无异也。在后宫争夺皇后之位的斗争中,史书和墓志文中均没有伊氏深陷其中的痕迹,再一次表现了她的成熟与大度,最终被封为德妃,时年四十三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刘氏,可以说,刘氏的皇后形象对李存勖后唐政权的稳定与巩固,起到的多是负面作用。所以926年李存勖死后,明宗李亶赐死了刘氏,遣散了庄宗后宫,让德妃伊氏回到汾州居住,但她宫妃的待遇没变,也是对德妃为后唐所做的贡献、树立的形象以及她对社会影响的肯定。
伊氏命运多舛。清泰三年(936年),后唐末帝李从珂派大将张敬达征讨坐镇晋阳的石敬瑭,战争很快波及到汾州。后石敬瑭向契丹乞降。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兵南下,即墓志所说“大驾亲提锐旅”,指的就是耶律德光。大战的结果是后唐军失败,石敬瑭做了契丹的儿皇帝。对于这场战争《新、旧五代史》、《契丹国志》、《辽史》都有述记。这场战争也让德妃伊氏成了受害者,沦为耶律德光的战利品。按墓志,战后德妃及其家人一起被耶律德光掳往契丹,当时伊氏五十四岁。史书上也说“……韩淑妃、伊德妃皆居太原,晋高祖反时,为契丹所虏”⑨,但不知所终。
据墓志记述德妃来到契丹后被耶律德光安排居住在怀州(墓志称为“怀美州”),在此生活七年,她同耶律德光的关系也没有言明。但在一些字里行间还是透露了些许信息。首先,看上去伊氏并不像是阶下囚,倒像是来此访问的贵宾,她对外的身份仍然是后唐德妃;其次,耶律德光对伊氏相当礼遇,不仅为她专门修造了宫苑,待遇也相当优厚,“俾遂优逰厚有,又特令充赡给,降鸿私而迥异,方故国以无殊。”对于伊氏的去世,耶律德光又是密令,又是关照,也给了人遐想的空间。伊氏墓地选择在“州东三十里”,就是现在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大西沟村西北的盘羊沟,西与辽怀陵隔一道山梁,直线距离约五公里,从地理环境上看与怀陵属于同一片山地。诚然,由于德妃伊氏的品德魅力,在中原王朝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是耶律德光对外交往可以利用的政治资本,契丹王朝还以她的名义向后晋派出使者,“天福八年(943年)春正月辛巳,……后唐庄宗德妃伊氏自契丹遣使贡马。”⑩这是史书中关于德妃的最后记载。但伊氏的政治价值不是她享受如此厚遇的全部理由,也许还有情感上的原因,与耶律德光有关。
从墓志所载和史书中的一些记述上我们基本可以厘清德妃伊氏家世的大致情况。
按墓志记载,德妃伊氏家族,唐代时祖籍山阳,后迁居晋阳。其曾祖伊慎,本出身军旅,大历年,参加平定哥舒晃常岭南叛乱;建中年,又平定了梁崇义襄阳叛乱。因战功卓著,官至奉义军节度使、南兖郡王,后进入唐朝中央政权,拜尚书左仆射。据《旧唐书》:“伊慎,兖州人。善骑射,始为果毅。……(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江西节度使路嗣恭讨岭南哥舒晃之乱,以慎为先锋,直逼贼垒,疾战破之,斩首三千级,由是复始兴之地。未几,与诸将追斩晃于泔溪,函首献于阙下。嗣恭表慎功,授连州长史,知当州团练副使,三迁江州别驾。
(唐德宗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讨梁崇义之岁,慎以江西牙将从李希烈,摧锋陷敌,功又居多。
……
贞元十五年,以慎为安黄等州节度、管内支度营田观察等使。十六年,……于申州城南前后破贼数千,以例加检校刑部尚书。二十一年,于安黄置奉义军额,以为奉义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宪宗即位,入真拜右仆射。元和二年,转检校左仆射,兼右金吾卫大将军。……元和六年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保。”⑪墓志与史书记述相吻合。
祖父伊宗守,史书无考。据墓志记述,官至太原府少尹、泸州刺史,后迁为刑部尚书。
父亲伊广,按墓志,伊广行伍出身,以军功而拔擢,官至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上柱国、临汾县开国伯、忻州刺史、汾州刺史。乾宁年跟随李克用攻打据守幽、蓟的刘仁恭,战死。后被庄宗李存勖追赠为太保。据《旧五代史》:“伊广,字言,(原本阙一字)元和中右仆射慎之后。广,中和末除授忻州刺史。遇天下大乱,乃委质于武皇。广襟情洒落,善占对,累历右职,授汾州刺史。时武皇主盟,诸侯景附,军机缔结,聘遗旁午,广奉使称旨,累迁至检校司徒。乾宁四年(897),从征刘仁恭,武皇之师不利于成安寨,广殁于贼。
有女为庄宗淑妃。子承俊,历贝、辽二州刺史。”⑫
按墓志,伊广的女儿是德妃,淑妃另有其人,是韩氏。子承俊,墓志上为承杰。此墓志可正史。
此外,墓志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与伊氏同来契丹的其他人员。
总之,德妃伊氏墓志与史书记述相互印证,同时也补充了史书记述简略之缺憾,为研究五代与契丹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注 释
①赤峰市博物馆、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巴林左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巴林左旗盘羊沟辽代墓葬》,《考古》2016年3期。
②《旧五代史》卷四十九•后妃列传第一。
③《旧五代史》卷三十一•庄宗纪第五。
④《新五代史》卷十四•唐家人传第二•太祖刘太妃等。
⑤《旧五代史》卷二十六• 武皇纪下。
⑥《新五代史》卷三十七•伶官传第二十五
⑦《旧五代史》卷四十九•列传一。
⑧《新五代史》卷四•唐本纪第四。
⑨《新五代史》卷十四•唐家人传第二•太祖刘太妃等。
⑩《旧五代史》卷八十一•少帝纪第一。
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
⑫《旧五代史》卷五十五•列传第七。
责任编辑:盖志勇
De Concubine of Later Tang Dynasty; Epitaph; Five Dynasties; Khitan; Extraction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epitaph of De concubine of the later Tang dynasty. By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account of historical records, the pap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 concubine with Li Cunxu and Yelv Deguang, the historical image and extraction of De concubine then confirms and supplements the correct and insufficient of the ancient rec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