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墓发掘简报

2016-03-27 07:39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草原文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随葬品人骨墓道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墓发掘简报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伊金霍洛旗 汉墓 陶器 钱币

2015年8月,为配合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厂外输水系统工程沿线工程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距旗政府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26.4公里的敖包圪台村(图一)共清理发掘了6座被盗墓葬,编号为(M1—6);出土有陶、铜、铁器等遗物,现将此次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墓葬形制

图一 墓地位置示意图

此次发掘的墓葬共6座,除1座为竖井式土洞墓外,其余均为斜坡式土洞墓,各墓之间无打破关系(图二)。

(一)斜坡式土洞墓 5座。均为东北—西南向。其中M3带有侧室,M5带有耳室。余为单室墓。由于墓葬遭受盗扰,人骨及随葬品分布散乱,随葬品多为陶器。根据墓道及墓室形制的不同可分为三型。

A型:3座。墓道窄于墓室。墓室为单室。

M1 方向30°。墓道残长6.8、宽0.88米。墓道北端距地表3.2米,在墓口处发现有盗洞,墓室进深长2.2、宽1.6、高1.04米。墓主人位于墓室北部,为男女双人合葬墓,墓葬受到严重盗扰,人骨已扰乱,主要集中分布在墓室后部。葬式不清,葬具不明。随葬器物大多破碎,仅存有少量随葬品。出土有陶灶1个,陶罐1件,钩形铁器1件(图三)。

M2 方向20°。是所发掘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室口朝向西南,墓葬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呈甲型。总长13.8米,宽2.6米。墓道残长10、宽1.5米,北端距现存地表深3.5米,墓门高2、宽1.5、坡长10.5米,底部至墓室口约1米的一段坡度变缓。墓道填土为花土,其中包括大量的大石块、小石子等,墓道两侧为生土壁,壁面较粗糙,直壁稍有收分,上口略敛。墓室平面近长方形,由于顶部塌落严重,根据残留顶部推断应为拱形顶,四壁及顶部不见砌砖,皆为岩石。墓室进深3.8、宽2.6米,现存高2米。由于被盗,大量随葬品遗失。墓底人骨位置被严重扰乱,葬式不明。发现有两具人骨,但仅保留有两个头骨及少量肢骨。主要分布于墓室前部的边壁两侧,残存遗物及其摆放位置受到不同程度扰乱,随葬品基本被洗劫一空。在墓室北半部,棺木腐朽严重,仅存朽木、木炭等遗痕,平面略呈长方形,棺木底部木炭中夹杂少量白灰。随葬品皆为陶器碎片(图四)。

图二 墓葬分布平面图

图三 M1平、剖面图

图四 M2平、剖面图

M4 位于发掘区的最西端,方向30°。墓道残长5.1、宽1.2 米,北端距现存地表深2.4米。在墓道和墓室间,挖下一道宽23、深10、长96厘米的凹槽,其内有残朽木渣,可能为墓门挡板。主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1、宽2、高1.1米,平顶。人骨被扰乱,主要分布在墓室中后部西壁一侧和紧靠墓室后部边壁处,墓主人为一男性,葬式不明。葬具不明。出土陶盘1件(图五)。

图五 M4平、剖面图

B型:1座。墓道口宽接近于墓室口宽,墓室东侧带有侧室。

M3 方向30°。墓道残长3.9、宽1.2、北端距现存地表深1.94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进深长3.1、高1.3米,东西宽度为1—1.6米,平顶。人骨主要集中分布在墓室中部西壁一侧,被严重扰乱,为一女性,葬式不清。出土有陶灯1件、陶樽1件,古钱币17枚,铜泡钉1个(图六)。

图六 M3平、剖面图

C型:1座。墓道窄于墓室,墓室东侧带有耳室。

M5 位于发掘区最东端,方向30°。墓道残长8.4、宽1.3米,北端距现存地表深3.22米,主墓室长3.4、宽1.8、高1.2米,墓室口高1.36、宽1.22米。墓顶呈拱形。人骨主要分布在墓室中后部,死者为男女双人合葬墓,已扰乱,葬式不清。在墓口处发现有盗洞。墓室东壁入口处有一掏洞耳室,呈平顶,高1.2、宽1、进深1.4米,无随葬品。在墓道和墓室相交处两侧各有一道凹槽,可能是墓门挡板,东侧凹槽宽18、深4厘米,西侧凹槽宽14、深6厘米,但其内无墓门挡板类残留遗物。随葬品大多破碎,出土陶罐2件、灶1件(图七)。

图七 M5平、剖面图

(二)竖井式土洞墓

M6 方向30°。墓道为竖井式,墓道长2、宽1.18、墓道南端距现存地表1.74米,墓道北端距现存地表2.7米,墓室口宽0.96、高1.54米,墓室口有封门砖,用长35.3、宽16.3、厚3.4-5.0厘米的榫卯式子母口砖和长34.8、宽17.3、厚4.0厘米的条砖纵向立砌封堵墓室口,现存有10层,在墓室口处发现盗洞。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04、宽1.7、高1.54米,拱形顶。墓葬遭受严重盗扰,人骨保存状况极差,仅存有四肢肢骨和颅骨碎片。出土随葬品有灰陶罐2件、陶灯1件(图八)。

图八 M6平、剖面图

二、随葬器物

所发掘的6座墓葬均遭破坏,出土随葬品较少,共32件。除17枚铜钱币、1个铜泡钉和1件钩形铁器外,其他均为陶器,烧制火候较高,多为轮制,为泥质灰陶。陶器多为罐、灶、灯、樽、盘、甑等,纹饰有弦纹及弦断绳纹等。

鼓腹陶罐 5件,泥质灰陶。M6:4,侈口,方唇,细弧颈,溜肩,肩饰两组绳纹,鼓腹,腹下部渐收,平底。口径12.5、腹径27.0 、底径17.3、高23.6 厘米(图九,1)。M1:1,敞口,束颈,溜肩鼓腹斜收,腹最大径近肩,平底。肩部饰有数道弦纹。口径8.4、腹径15.3、底径 7.5、高15.9厘米(图九,2)。M5:1,侈口,尖圆唇微外卷,短直领,鼓圆肩,下腹内收,平底,肩处饰有一周压印绳纹,中腹至底光素。口径10.7、腹径17.2、底径7.6、高13.8厘米(图九,3)。M5:2,侈口,短颈,溜肩,平底,肩腹交接处有折棱,肩处饰有一周压印绳纹。口径9.4、腹径16.7、底径6.8、高13.8厘米(图九,4)。M6:1,敞口,溜肩,鼓腹,腹下部近底处内收,平底。器身素面无纹。口径7.7、腹径13.5、底径6.7、高11.7厘米(图九,5)。

壶形陶罐 1件,泥质灰陶。M6:2,喇叭口,方唇,溜肩,腹最大径近肩,腹下内收,平底。颈部饰有多道弦纹,肩部饰一道绳纹,腹部饰七道凹弦纹。 口径12.0、腹径14.5、底7.2、高19.2厘米(图九,6)。

陶灶 2件套,泥质灰陶。M1:2,釜与釜眼分离,灶面呈长半椭圆形,灶面平,上有三个依次递增的釜眼及一个小烟囱孔。灶门位于正中,作长方形,灶后壁略呈斜面状。灶长21.6、宽19.7、高8.3厘米。附有一釜,釜尖唇,平折沿,敞口,腹下斜收,平底。口径7.6、底径3.2、高3.7厘米(图九,7)。M5:3,灶前方后圆,呈半椭圆形,中间为品字形三火眼,前壁平直,两侧壁前半部平直,后半部圆弧后曲,前壁中间开长方形灶门,灶边缘模印勺、刀、叉、盖、几、勾等图案。长17.6、宽16.6、高8.6厘米。另附带一甑一釜,均为尖圆唇,平折沿,直口,深弧腹,小平底,甑底部有七镂孔。甑口径8.4、底径3.3、高4.5厘米;釜口径7.4、底径3.1、高4.3厘米(图九,8)。

樽 1件。M3:2。残,底部仅存一足,直腹筒形,平底。口径18.5、底径17.8、高13.9厘米(图九,9)。

陶灯 2件。M3:1,豆型灯,浅盘,敞口,细长柄,喇叭形座,实心。口径7.2、底径6.7、高6.7厘米(图九,10)。M6:3,哑铃型,浅盘,敞口,实柄束腰,实心底台座。口径11.0、底径11.0、高14.5厘米(图九,11)。

图九 出土遗物

盘 1件。M4:1,尖圆唇,敞口,宽沿,浅腹,小平底。口径13.8、底径5.8、高3.4厘米(图九,12)。

铜泡钉 1件。M3:3,呈蘑菇状,钉截面为圆形。直径2.3厘米,高1.2厘米(图九,13)。

钩形铁器 1件。M1:3,长16.4、宽7.8、高3.4厘米(图九,14)。

钱币 17枚。均出自M3。16枚方孔钱币和一枚布币,方孔币中2枚钱文为“五铢”,14枚钱文为“大泉五十”,1枚布币钱文为“大布黄千”。

五铢钱 2枚,根据钱文可分二型。

A型:M3:4,“五”字中间两笔交笔略直,“铢”字金字旁头呈箭镞状,朱字头方折,下笔微方折。钱面的穿上有一横道,光背。钱径2.5厘米,孔径1.0厘米(图一〇,1)。

B型:M3:5,“五”字交叉两笔弯曲,“铢”字金字旁模糊,朱字头圆折,下笔圆折。光背。钱径2.5厘米,孔径1.0厘米(图一〇,2)。

图一〇 出土钱币

大泉五十钱 共出土14枚,均出自M3。因大泉五十存世较多,版别较多,故在此以一种较为简单易辨的方式来分,可分四型。

A型:1枚。M3:6,“大”字呈桥形。钱径2.3,穿孔边长0.9厘米。篆书(图一〇,3)。

B型:7枚。M3:7,“大”字呈圆形。钱径2.3-2.6厘米,穿孔边长0.9-1.1厘米。篆书。其中有1枚钱面凸背凹,似是冲压钱肉形成(图一〇,4)。

C型:3枚。M3:8,“大”字呈燕翅形。钱径2.4-2.45厘米,穿孔边长0.8-1.0厘米。篆书(图一〇,5)。

D型:3枚。M3:9,“大”字呈窄肩形。钱径2.3-2.6厘米,穿孔边长0.9-1.1厘米。篆书(图一〇,6)。

大布黄千钱 1枚。M3:10,钱体略显宽大。长5.5、宽2.4厘米,“大”字头部较短,下部两斜笔较长。“黄”字中间“田”字底部低于方裆。“布”字稍宽大,“千”字第一笔和第二笔较短(图一〇,7)。

三、结 语

敖包圪台墓地分布于高出四周的丘陵坡地上,墓葬分布较为集中,墓向统一,均为东北-西南向,发掘的6座墓葬均为洞室墓,以拱形顶和平顶为主,墓室平面多呈长方形,除一条为竖井式墓道外,其余均为长斜坡墓道,墓道长度多在5-10米之间,墓底距原地表的高度约3米。多为男女双人合葬墓,少数为单人葬。6座墓葬均遭盗掘,葬式及葬俗均不明,但根据以往鄂尔多斯地区汉代墓葬葬式分析,敖包圪台墓地应为仰身直肢葬,葬具大都不存。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等。陶器既有实用器,也有专为随葬用的明器,而且明器的器类多于实用器。陶器的组合主要是罐、灶、樽、盘、甑、灯等。其基本特征与鄂尔多斯其他地区及周邻地区同时代墓葬随葬品的特征相似,有浓郁的地方特征。随葬品虽不是很丰富,但与邻近地区同时代的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器物多以壶、罐、灶等为组合,壶罐多两个一组出现,其中M1:1陶罐和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Ⅱ式罐①基本相近,M5:1陶罐和巴彦淖尔沙金套海B型Ⅲ式矮领罐(M13:1)②形制相近。樽和召湾59—89号墓葬B型Ⅱ式樽(M64:7)③类似,M5:3陶灶和鄂尔多斯市凤凰山墓葬灶(M10:2)④的形制基本相同,M3:1陶灯和鄂尔多斯凤凰山墓地陶灯(M10:1)⑤形制相似,M4:1盘和包头召湾59—89号墓D型盘(M60:9)⑥相似。从巴彦淖尔沙金套海墓葬出土钱币B 型Ⅱ式“五铢”钱与敖包圪台汉墓A型“五铢”钱对比观察得知,两者相近,C型Ⅲ式“五铢”钱⑦与敖包圪台汉墓B型“五铢”钱对比来看两者基本相似。

本次发掘中虽然未出土有确切纪年的遗物,但从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在器物组合和形态上多具有中原及周邻地区大量发现的西汉中晚期到东汉初期墓葬出土器物的基本特征,所发现的钱币也都为西汉武帝、宣帝及新莽时期。因此敖包圪台汉墓的年代,大体应属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期。在文献记载和以往的考古发现中,鄂尔多斯东部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曾是西戎、狄、林胡、匈奴等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为了对这一地区长久的统治和有效的加强边境防御,所以从内地迁来大批移民屯垦戍边,秦汉换代,汉承秦制,于汉武帝时期开始继续对这里的开发,使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由游牧到农业的转变,敖包圪台汉代墓葬的发掘再现了这一地区当时的历史概况。

尽管此次敖包圪台汉墓发掘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少,而且都被严重盗扰,墓葬中尸骨破碎,葬俗难以详辨,随葬品残缺不全,但对于研究鄂尔多斯地区汉代社会文化,尤其是鄂尔多斯东部汉代遗存的文化面貌、社会经济、埋葬习俗等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执 笔:齐溶青 于昊申 李 犇姬鹏雅 曹永利

绘 图:齐溶青 丁俊凤

注 释

①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

②魏坚:《沙金套海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第83—84页。

③魏坚:《召湾59~89号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第237页。

④魏坚:《凤凰山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第165—166页。

⑤魏坚:《凤凰山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 ,第165页。

⑥魏坚:《召湾59~89号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第238—239页。

⑦魏坚:《沙金套海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第104—106页。

责任编辑:党 郁

Ejin Horo Banner; Tomb of Han Dynasty; Pottery; Coppers

The tombs excavated this time are almost earthen cave tombs with ramp passageexcept one vertical earthen-shaft tomb, and there is no brea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funerary objects are rare, some of them are potteries and coppers,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 for researching the social culture of Han Dynasty, especially the cultural feature, social economy and funeral customs of eastern Ordos during Han period.

附 表:墓葬登记表

猜你喜欢
随葬品人骨墓道
古代陵墓墓道研究
——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之四
西安公园上城(一期)考古发掘简报
蒙元墓葬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曲阜奥体中心战国两汉与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学观察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浅谈汉代厚葬风俗
章丘城子崖遗址H393出土人骨的鉴定与分析
探秘最诡异的人骨吊灯
安徽江淮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