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斌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核心价值观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转变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认同和承认——实现的。核心价值观在内部通过认同的塑造实现文化心理上的协调、社会整合,从而形成、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通过在外部的传播,与其它文化的交流、竞争,以获得在世界上的独立地位,得到其它文化的承认,从而对外展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核心价值观同样是通过内部认同塑造、外部获取承认的方式来发挥其作用。认同塑造需要有建立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并以价值观实践和实现为主要形塑机制。承认获取需要确立追求承认而非认同的目标,承认获取的方式主要是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为基础,同时注意对世界事务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及注重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认同;承认;核心价值观;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3-0088-05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Jr.)明确提出和界定了软实力(Soft Power)。[1]软实力揭示了国家实力的构成中,除传统重视的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外,文化、价值观等柔性因素的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价值。由此,形成、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成为许多国家的自觉追求。软实力中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中国软实力的增强也离不开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对于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问题,理论界已经有较多探讨。目前的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论证、确认了核心价值观对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主张从核心价值观着手提升中国的软实力。①但是,现有研究多为宏观研究,对很多具体问题没有涉及或没有深入探讨,比如核心价值观如何形塑国家的软实力,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在国内、国外目标的不同等。本文即拟就此问题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探讨核心价值观在软实力形塑、展现上的不同目标和机制,以求教于方家。
一、认同与承认:软实力的两种基本作用机制
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际是国家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说服力等。而文化是一个有诸多层面和方面的复合体,各层面、方面的地位也各有不同。“文化虽然具有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等可资比较研究的层级和基本方面,但一般认为理解不同文化的关键在于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2]对文化而言,价值观处于文化的深层,具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文化中的价值观又通常不是一种,所以,价值观又可以分为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其中,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时代本质的价值观,每个时代、每个社会形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主体价值认同完成的标志。价值认同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核心价值观在一种文化、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领域居于核心地位,反映了一种文化的本质,反映了一个国家、一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所以,核心价值观是其所处文化、国家、社会的代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不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交流、比较、竞争实质是核心价值观的交流、比较、竞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核心价值观,但核心价值观并不直接就是文化软实力,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和过程才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同时,文化软实力既体现在国家对外交往中,也体现在国内建设中,国外、国内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运用的机制也应有区别。下面将借鉴学界关于认同、承认的研究成果,探讨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机制和目标。
认同和承认是人们在研究个体同共同体之间关系、主体之间关系中形成的概念和观点。认同(identity)是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并衍生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等一系列概念及相关理论认识。认同理论被认为来源于美国心理学传统的“认同”研究、符号互动论、以欧陆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认同理论。[4]认同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群体、群体对于更大的群体的心理认知、情感和态度。所谓认同即个体在心理上确认了自己和群体的同一性,从而获得身份和对群体的归属感。对个体而言,认同为其参与群体活动、融入群体提供了心理基础。对群体而言,认同为群体的形成、维持、巩固、演变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动力,认同也便于群体内部关系的有序、和谐及群体力量的汇聚、增强。对群体、个体、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纽带而言,认同都不是唯一的因素,特别是对正式组织而言,制度、管理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制度、管理等显性的、硬性的手段,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机制的认同则是隐性、柔性的方式。群体从认同中获得的力量或实力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即软实力。所以,认同是软实力的来源和形成途径之一。而认同包括许多方面或层面,其中最深层、最高级、最稳固的认同是价值观层面上的认同,即个体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群体的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并对这种一致性持肯定态度。苏雪梅指出:“组织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价值观层面是组织认同形成过程的核心层面;个人与组织价值观一致的形成,是组织认同形成过程的必经过程;价值观一致程度的高低,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组织认同感。”[5]其实,不只是组织认同,对群体、国家、社会、文化等的认同中,价值观认同也是核心。所以,基于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软实力的基本来源,由认同价值观而形成软实力是软实力形成的重要机制。这一点对国家也同样适用。
承认是与认同相关联的一个概念和一种理论。承认从字面意思上看,是赞同、同意、赞赏。所以,承认实际意味着对与自己不同的他者合理性的肯定和对他者行动、状态的积极性评价。承认也是人具有的一种文化-心理状态。就人类的社会生活而言,认同和承认都是必要且重要的,同时,两者也有所不同。张康之、张乾友指出:“认同与承认是社会交往的前提,但是,认同与承认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所导向的交往类型是存在着差异的。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的感性色彩较浓一些, 而承认则是建立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的。”[6]认为两者是感性和理性的差别。笔者认为,认同和承认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不同层次单元间的关系,比如个体和群体关系、群体和更大群体或社会间的关系;而承认则侧重于同层次单元间的关系,如个体之间、群体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等。同时,认同侧重于对更高层次单元在心理上的单向的接受、肯定、相信,强调的是归属感和个体在群体中身份的建构;而承认则侧重于同层次主体之间的双向的心理上的相互接受、肯定,并没有归属感。秦慧源、刘红琳指出承认“抛弃了认同所推崇的单一主体思维方式,而是在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中阐述其理论内核的”。[7]可见,对于承认应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理解。承认实际构成了另一种软实力的形成机制。软实力的内部建构主要依赖于认同,而软实力的外部展现则主要依赖于承认。因为认同可能导致归属感形成和自我性的削弱、丧失,所以,同层次单元之间一般不会建立认同关系。②所以,软实力的外部展现主要不能建立在认同的文化-心理机制之上。如果诉求以认同建构自身的软实力,可能引起其他主体的反感、排斥等,反而会削弱自身的软实力。所以,对外文化软实力的建构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承认而非认同,利用的机制也是承认而非认同。在同层次不同单元的交往中,使自己的合理性得到他者的肯定、认可,得到他者的积极评价,其实就意味着着自身地位、独立性的确立,影响力的展现,活动空间的拓展,即形成文化软实力。同时,与认同类似,承认最核心的也是对他者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和积极性评价。
总之,认同和承认(核心是对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承认)是文化软实力形成的两种基本机制,前者主要适用于文化软实力的内部建构,后者主要适用于软实力的外部展现。由此,可以发现,就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而言,对内主要以追求核心价值观认同为基础,对外主要以使核心价值观获得承认为基础。
二、认同塑造: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内部建构
从以上论述可以知道,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由内外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构成。其中,文化软实力的内部方面更为重要和基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外部展现可以视为内部软实力的延伸、拓展。所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部建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重要方面。而文化软实力的内部建构依赖于形成对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同塑造是文化软实力内部建构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机制。对于国家软实力内部建构的重要性以及价值观认同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李君如指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功夫首先要下在内部,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8]“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在文化认同上下大功夫、真功夫。在国内文化建设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在这样的自觉认同上增强民族凝聚力。”[8]即认为增强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增强内部文化凝聚力,而凝聚力来自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由此可知,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国家内部主要就是塑造对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认同塑造指在国家内部有意识地形塑社会成员对本国文化认同的活动和过程。认同塑造实际基于人的文化认同心理,它并不全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其中也有人的意识、意志的作用,带有主动建构的性质。一方面,国家会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促进文化认同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个体也有获得归属感、确定自身身份的需要,因而也有向国家及其文化寻求认同的内在需要。当双方的需求能够契合,产生良性活动,彼此增进时,认同塑造就可以顺利完成。反之,就可能只形成较低水平和层次的认同,或无法形成认同,甚至形成背离或对立性心态。所以,认同塑造是一项非常复杂、充满挑战的活动,需要高度的耐心、长期的努力、足够的技巧。从国家软实力内部建构的角度看,当前中国文化认同塑造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其一,形成有利于认同塑造的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是在价值观层面上的认同,所以,认同塑造的前提是有一个核心价值观。而且,这个核心价值观不是任意的,而应当是适当的、有利于认同。这主要是因为认同能否实现,实现的难度、复杂性、顺利程度与需要被认同的价值观本身有一定关系。所以,认同塑造首要的是核心价值观的设定必须合适,即核心价值观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首先,核心价值观应明确,并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崇高性。明确即其内容要明白确定,从而主体可以知道哪些属于核心价值观、哪些不属于,哪些符合核心价值观、哪些不符合。这样认同才会有明确的指向。不过,明确不一定意味着要明确表述出来。明确主要指内容和范围明确,其语言表述不一定是完全固化的,事实上,人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建立起对它的认同。独特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应有不同于非核心价值观以及其它国家、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质。它使自己可以同别的价值观区别开来,从而对主体而言具有可辨识性,有助于认同的明确和集中。崇高性则指其代表了美好、正面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理想性。这是核心价值观可以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也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使人们愿意接受、赞同、认可核心价值观。而且,崇高性有利于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感。其次,核心价值观应建立在群体与个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认同虽然主要发生在文化、心理层面,但并非是个纯粹的心理过程和结果,其背后隐含着利益关系。认同并不是人们放弃的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而是在群体的价值观中发现了与自己契合的价值取向,发现了自己的利益,通过认同,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融入群体的价值观和利益,同时,也为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找到了位置。认同的发生和维系需要以个体和群体的利益一致、协调为基础。而核心价值观能体现、维护、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利益一致、协调,是人们能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最基本原因。周志刚认为,“应该从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出发、从满足人民的权利和价值诉求出发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样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才能够有说服力,才能被人民普遍接受。”[9]所以,符合个体和群体的利益要求是认同塑造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再次,核心价值观应符合人们、社会的思维、心理特征。一种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的特殊性不只在于文化具体包含内容的特殊,还在于该种文化所独有的思考、认识世界、自我的方式和心理倾向。这构成了人们在搜集信息、形成认识、情感好恶和付诸行动中的偏向。人们更容易注意到符合其偏向的事物,也更倾向于对符合其倾向的事物产生好感,持肯定、赞赏态度。在价值观认同上也是如此,也受到人们思维、心理特征的影响。所以,核心价值观应和长期文化积淀形成的、共同的思维、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以便更好地形塑认同。
其二,以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实现为认同塑造的主要机制。认同最终体现为一种心理状态、思想境界,但是认同的确立、维系主要依赖的不是对个体思想教育、思想改造,而主要依赖于所认同的对象的实践和实现。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部建构而言,就是主要依赖于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味着对其肯定、赞赏、喜爱、推崇。这些与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过程有关,但是相关心理过程的产生本质上在于核心价值观能够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证明了其价值,其中蕴含的理想性、美好性得到了实现。人们在现实中感受到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看到了核心价值观的效用,感受到了核心价值观对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促进,从而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肯定、赞赏、喜爱、推崇等,即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实现既是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化过程,也是其先进性、合理性、有用性、正当性得到展现、证明的过程,从而为认同的实现确立的稳固的基础。从认同塑造的角度看,必须重视和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实现。而这需要国家、个人的共同努力。
在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国家对核心价值观实践和实现负有当然义务。具体而言,首先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对社会主义事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肩负着特殊的重大责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者,也同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身体力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表率,不仅符合意识形态、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规律和要求,也是贯彻党的宗旨的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10]这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党员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巩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次,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对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和实践有重大责任。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国家事务的管理者,作为国家的代表,理应在思想道德上达到更高的要求,主动践履核心价值观。这表明了核心价值观在超出个人的社会、整体层面上发挥的作用。它比单独的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突出、更引人注意、影响也更大。再次,制度也是核心价值观实践和实现的重要方面。制度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还是社会制度,都代表了社会的规则层面,有广泛而有力的约束性。制度背后总有一定的思想特别是价值观,制度可以说是价值观的显性化和固定化。所以,制度可以体现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也一定会反映在制度上。这一方面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向实践的转化;另一方面,也通过对社会运行、个人行动的约束扩大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有利于认同塑造。
在个体层面,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对认同塑造有重要影响。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表明个体对已经有一定的认同,而实践则让个体对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有切身的体会,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合理性,从而可以提高其认同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不只影响到的个人的认同,而且会影响到他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为,个体的实践是对核心价值观作用、意义的实际展现和证明,是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体现,与之有关的其他个体会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尚未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可能会产生认同,已经有认同的则会得到巩固。
除了国家和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实现外,党和国家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也在认同塑造中有重要作用。不过,由于认同本质是对利益一致性的反映,所以,宣传、教育在认同塑造中主要起辅助、助推的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总之,适当的核心价值观和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实现,可以推动认同塑造,造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三、承认获取: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外部展现
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国家内部以形成核心价值观认同为目标不同,对外展现软实力则以获得承认为目标。
确立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展现的建设目标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目标明确、适当,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展现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综合考虑,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展现的目标应为获得其它文化或文明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价值观的承认。之所以是获得承认而非获得认同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如前文分析所指出的,在同层次的单元一般不会产生认同关系,因为认同意味着归属,如果产生认同则意味着一方主体放弃自身的独特性,归属于另一方主体。特别在核心价值观这种代表文化特质的问题上,认同更难发生。各种文化更倾向于保持自己的特性,以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为自豪,对可能导致自身特性丧失的情况非常警惕。因此,中国在谋求自己在世界上的文化软实力的时候,不能以获得其它文化、文明的认同为目标。否则不仅不能增强软实力,反而可能招致其它国家、文化、文明的反感和抵制,削弱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文化软实力所寻求的只能是承认而非认同。其次,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也决定中国在文化软实力的追求上只能是承认而非认同。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对和谐的追求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身心和谐、人我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政治和谐、宗教和谐、天人和谐、宇宙和谐等。在国家间的关系上也推崇“协和万邦”。当然,这里的和谐是传统社会中理解的和谐,和现代崇尚的和谐不同,但它仍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对文化、文明间应然关系的朴素理解,对当今中国融入世界、增强文化软实力仍有重要意义。依此文化传统,中国在文化软实力的追求上也只能是谋求承认而非认同。再次,寻求承认符合世界文化多样性、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当前,伴随国际格局、各文化间互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文化多样性、多元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的承认。文化多样性被认为与民主、权利、可持续发展有密切联系,被认为具有相当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是统一的,但是在文化上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是保证人类社会创造性和发展活力的基础,同时也理应成为维护各民族共存共容的和平机制的基础。”[11]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可以说代表了国际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以获取承认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符合世界的发展趋势,更容易获得成功。
承认获取的目标是获得承认,承认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国文化、文明特别是其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合理性、正当性得到其它国家、文化、文明的承认。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国长期保持独立发展,创造了独特、灿烂、厚重的文化。近代,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背景下,中国的独立发展进程被打破,被迫进入国际社会。之后,在国际、国内长期的动荡中,中国文化的存续受到严重挑战。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史,后来重新进入国际社会。此时,强大的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以普世价值的面目出现并在世界推广,给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舆论对中国有时持“中国威胁论”,有时持“中国崩溃论”,对中国及其文化充满了怀疑、警惕、不信任、防范,企图制约中国获得或扩大其文化软实力。所以,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来说,在国际上,迫切需要的是打破对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封锁、打压,尽量减弱怀疑、警惕等负面态度,使世界其它国家、文明能够意识到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独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承认其合理性、正当性。如此,中国才能展现基本的文化软实力,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要获得承认,主要依赖的途径有:其一,中国自身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一方面可以表明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贡献。两者实际都是对中国文化及其价值观有效性、合理性的实践证明,有助于获得承认。其二,帮助应对、解决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当今,人类面临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如环境保护、消除贫困等。对于这些,中国除了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外,还可以从自身的文化及价值观中汲取资源,为人类应对这些问题提供参考。这有助于展现中国及文化的责任感,获取他者的承认。其三,加强与其它文化、文明的交流与沟通。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文化间的了解不够、误解有关。交流和沟通则有利于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消除误解,获得其它文化的承认。同时,也有助于中国文化学习其它文化的优长,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推动软实力的增长。此外,在交流和沟通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方式、方法、表达习惯等。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是参与国际文化软实力对话和交流的必然要求,也是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12]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走出是必然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国际上或其它文化能够接受、理解的方式进行。
总之,获取承认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展现的目标和主要机制。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内部建构上应注重塑造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对外展现上注重获取国际上其它文化、文明的承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注释:
①如洪晓楠、林丹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体现”,并主张“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见: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 文化学刊,2010,(4);程晓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载体”。见: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J]. 学理论,2014,(25));赵焱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灵魂和标尺。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②这里是就同层次单元间的关系而言,在跨单元的不同层次之间仍然有可能形成认同关系,比如,一个国家的人认同另一个国家的价值观,这也会形成软实力。
参考文献:
[1]Nye J S. Soft power[J]. Foreign policy, 1990∶153-171.
[2]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01.
[3]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5.
[4]曹卫东. 从“认同”到“承认”[J]. 人文杂志,2008,(1).
[5]苏雪梅.组织文化与员工认同: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6.
[6]张康之,张乾友. 认同、承认与通向合作之路[J]. 长白学刊,2010,(1).
[7]秦慧源,刘红琳. 从“认同”到“承认”——关于“认同”与“承认”关系的综述[J]. 怀化学院学报,2010,(9).
[8]凝炼核心价值观 增强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4).
[9]周志刚.中国社会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30.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编写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70.
[11]郝时远,朱伦.世界民族(第4卷)文明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359.
[12]赵丽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战略思考——文化软实力的视角[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责任编辑: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