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2016-03-26 23:58谭佳明陈涛林罗军武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028湖南省慈利县庄塌乡湖南张家界427200
茶叶通讯 2016年1期
关键词:慈利县茶产业对策与建议

谭佳明,陈涛林,罗军武*(.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028;2.湖南省慈利县庄塌乡,湖南 张家界 427200)



慈利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谭佳明1,2,陈涛林1,罗军武1*
(1.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省慈利县庄塌乡,湖南 张家界 4272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慈利县茶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慈利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就慈利县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慈利县;茶产业;现状;对策与建议

慈利县地处武陵山脉,紧邻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张家界大旅游的东线重要组成部分。慈利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享有“茶叶之乡”、“杜仲之乡”和“温泉之乡”之美誉,为慈利县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茶叶是慈利北部山区重要经济作物和农户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国家启动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等计划,为慈利县茶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 基本概况

2013年,慈利县茶园面积已达到2547 hm2,其中采摘面积2133 hm2,主要分布在国太桥、庄塌、三合口、象市、江垭等5个乡镇,茶叶生产厂(作坊)60余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厂8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5家。2013年生产成品茶1623 t,产值8900余万元;其中名优茶68 t,产值4200余万元。大众绿茶产量约1000 t,产值4600万元;黑茶产量500 t,产值1500万元;红茶产量55 t,产值1400万元。

2 优劣势分析

2.1优势

2.1.1优越的区位优势

慈利县处于武陵山脉东部边缘,张家界东大门、紧邻常德等地区,承“华中”启“西部”,是连接湘中经济圈与湘西经济圈的纽带。慈利交通便捷,陆空兼备,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人流、物流的重要集散地。枝柳铁路、长常高速贯穿县境,西距张家界荷花机场80 km,东至常德桃花机场80 km,可直达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等地。

2.1.2良好的自然环境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属湘西山区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武陵山脉在境内分3支东西走向山脉,群山起伏,树木葱葱,常年云雾缭绕,800 m以上山峰278座;境内水系发达,澧溇两水纵贯全境,山河相间,形成三山夹两谷的地形特点,有江垭大型水库和赵家垭、庄塌等多个中型水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山原为主,占总面积的64%,缓坡地众多,疏松肥沃;年平均温度11.8℃~16.1℃,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日照1563.3 h,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3400℃~4900℃,年降雨量1400~1680 mm;昼夜温差大,无霜期年均267.6 d,严寒期短;土壤为板岩母质发育,pH在4.5~6.0之间,多为砾质壤土或壤土,深厚肥沃且富硒,种植和生产优质茶得天独厚,2003年被确定为湖南省茶叶生产优势区域县。

2.1.3独特的旅游资源

慈利紧邻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张家界大旅游的东线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景点为“山、谷、水、泉”。

“山”——五雷山。被誉为“楚南第一胜境”,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位于慈利县城东,距常张高速慈利东出口20 km,海拔1000 m,主峰金顶分出数脉,呈辐射状延伸,因庙宇出现“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迹,故名为五雷山。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植被茂密,沟壑纵横,空气清新,自然景观独特,是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谷”——张家界大峡谷。以峡谷飞瀑为主题的探险型山地峡谷旅游景区,大峡谷中的飞瀑神泉比比皆是。峡谷里植被繁茂,空气清新,凉爽舒适,溪水上弥漫着一层薄雾,宛如世外桃源。

“水”——江垭电站兴建后形成的以水为主的溇江风光景观和赵家垭水库建成后形成的以湖为主的高山度假旅游休闲区,山水交融,孕育了溇水流域的幽湖、峡谷、奇山、古木和危崖等自然风光。

“泉”——2012年11月,慈利县正式被评为“中国温泉之乡”。有江垭、万福、宜冲桥温泉等。位于江垭库区的江垭温泉,是张家界第一家温泉度假村,也是目前湘西惟一一家仿古式半露天温泉。自然园林式布局,鹅卵石青石板小路,假山瀑布,小桥流水,温泉池宛若明珠镶嵌其中,一派恬淡宁静的山野仙境。江垭温泉泉水清澈碧透,泉水出口温度常年54℃左右,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悠闲舒适、安全健康的休闲、度假、旅游圣地。

2.1.4一定的茶产业基础

茶叶是慈利县的传统特色产品之一。1982年以前,全县有25个乡镇产茶,茶园远离城镇,无“三废污染”,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历史上是三大红茶产区之一,现已成为省内众多大型茶叶公司的原料和调配茶基地。每年有大批外地客商前来进行大批量收购,茶农及茶叶加工企业无产品积压,茶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慈利县茶叶产业基本形成了三合口、庄塔、象市、江垭和国太桥五个乡镇组成的主产区,集中连片面积达到1300 hm2以上,形成了张家界云雾王、慈利县庄塔茶厂等龙头企业。

2.1.5较好的茶文化与品牌优势

慈利产茶历史源远流长,名茶辈出。据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直隶澧州志林》之《云朝山记》有“云朝山邑(慈利)南九十里,高数千仞,高顶种有茶树,青香异味,昔人评之曰云雾仙品”。唐初大将尉迟恭曾亲自挑选两种优茶命名为“桑树湾毛尖”和“桑树湾云雾”(即后来的“笔峰春”与“武陵云雾”),并带进长安敬献给唐太宗李世民,被封为贡茶。据《慈利县志》载,明万历年间,有名茶“甑山银毫”,产于柳林乡饭甑山,“茶惟饭甑山有名”,“饭甑山丘也,孤峰茗峰,挺于凄口,盖以状得名矣”。上世纪九十年代,慈利出产的“紫驼银毫”,曾获得“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会金奖;“笔峰春”曾获得“湖南省名茶”称号。

道教文化历史悠久。位于慈利东部的五雷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被尊为“中国南武当”,它与湖北武当山齐名,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联袂,名闻遐迩。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

2.1.6难得的战略机遇

2011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吉首市主持召开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大会,《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2012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吉首主持召开了跨省市的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把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做出品牌、规模和效益。2012年6月,财政部《武陵山区茶叶产业化和专业化援助试点项目》在恩施州启动,旨在推进茶叶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提高产业化、专业化水平,引领武陵山区茶农脱贫致富。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过程中,了解茶叶等经济作物对促进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所起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小小一片茶叶,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

湖南省委、省政府规划打造“湘茶千亿产业”,2013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201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湘政办发〔2014〕6号)文件,指出重点打造武陵山区“绿茶优势产业带”,着力建设好武陵山脉100万亩名优绿茶标准化基地,培养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茶叶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重点打造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绿茶品牌3~5个,为慈利发展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2劣势

2.2.1现有茶园规模较小,建园标准总体不高

慈利县现有茶园中真正按照生态茶园高标准建园的很少,有机肥施入不足,同时缺乏灌溉等设施。茶园生产后劲不足,抵抗自然风险力不强,产业优势难以持续发挥。

2.2.2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茶农分散生产、分散加工、分散经营,缺乏标准化茶园建设与茶叶加工技术体系,影响了慈利茶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及茶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2.3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加工水平不高

现有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厂房偏小、加工设备陈旧、工艺不规范等问题,大多数茶企以手工加工作坊式为主,缺乏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及实现标准化生产,影响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2.2.4茶叶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全县缺乏统筹茶叶生产、加工和营销的总体策划,缺乏一批能够从事一线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指导和茶叶营销的人才队伍,缺乏茶产业的领军人才。

2.2.5茶叶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不强

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内茶叶经营者对品牌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许多茶人不能区分“做品牌”与“做品质”的区别,往往将茶产品本身等同于品牌;二是目前高端主要以礼品茶方式出售,产量不大,造成对品牌宣传力度不够。随着茶园规模的扩大及产量的增加,不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及市场的开拓,必然影响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对策探讨与建议

3.1总体思路

应坚持“生态铸品质,科技提质量,文化升价值,品牌拓市场”,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为重点,以高山生态绿茶、红茶市场为导向,通过推进“种植集约化、加工自动化、营销品牌化、流通信息化”,倡导“全民饮茶、全民营销”,切实把慈利茶产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生态产业[1]。

3.2建设目标

3.2.1茶园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种植、分户管理”的方针,重点建设三大片区,即北部江垭水库——庄塌库区生态茶园片区、中部太平山系高山有机茶园片区、南部剪刀寺山——澧水流域绿色高效茶园片区。

3.2.2加工

规划建设两大茶叶加工产业园和一个茶叶综合产业中心,即三合口——庄塌茶叶加工产业园、江垭——象市茶叶加工产业园及慈利茶叶综合产业中心。

3.2.3市场

以打造“张家界云雾王”公共品牌为核心,以高山生态绿茶、红茶、黑茶为主导产品,打造茶叶龙头企业。结合县城江北开发规划,引进外资投资建设茶叶精深加工厂;汇集县内各大茶企、省内外各大茶企设立品牌形象店,扶持各种档次茶艺馆入驻;建设慈利茶叶交易市场,把县城江北开发区打造成集茶叶精深加工、品牌展示、市场营销、文化宣传为一体的茶叶综合产业中心。

3.2.4茶文化

主要包括:①江垭茶叶休闲文化带。以江垭镇为核心休闲文化带,涵盖江垭水库万亩生态休闲茶园、茶叶加工体验点、江垭温泉茶艺休闲中心。②五雷山道教茶文化产业带。以五雷山道教文化为载体,融合中国茶文化,打造慈利道教茶艺养生馆,成立道教茶艺表演队及道教茶艺培训中心。③阳和半岛休闲茶文化带。依据阳和半岛旅游总体规划,打造阳和半岛休闲茶文化带,包括古镇特色茶园风貌区、休闲茶文化体验区。④张家界大峡谷民俗茶文化带。以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为依托,发展大峡谷周边生态休闲茶园,打造湖南最大的生态茶谷。⑤赵家垭水库及朝阳地缝茶文化带。以赵家垭水库及朝阳地缝旅游业带动周边茶叶发展,着力打造赵家垭水库万亩生态休闲茶园、体验式茶叶加工厂。

3.3发展战略

3.3.1绿色生态有机茶战略

慈利县拥有发展生态有机茶的优越生态环境,全县应树立绿色、生态有机茶叶发展理念,坚持生产、加工、储运全过程绿色化、有机化,创立生态有机茶品牌,着力打造中国有机绿茶重点县。

3.3.2科技兴茶战略

通过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省内外大型茶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和茶叶贸易联盟,实现资源、技术、金融、人才资本的优化组合,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加快茶叶新产品开发,优化茶叶产品结构,提高茶叶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等,全面推进茶产业升级,把慈利县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中心[2]。

3.3.3品牌经营战略

慈利县可以将“张家界云雾王”中国驰名商标作为全县公共品牌建设的切入点,加大对“张家界云雾王”茶品牌的宣传、推介、营销策划和市场监督等,做大做强“张家界云雾王”茶品牌。

3.3.4茶文化宣传与茶文化旅游拉动战略

一是加大慈利茶文化宣传,充分展现慈利茶叶的资源特色和人文优势;二是凭借茶区秀美多姿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背景以及茶产业文化历史基础,依托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茶文化为主题,以茶为物质载体,建设涵盖观光、体验、求知、习艺、娱乐、商贸、购物、保健、度假等多种功能的旅游,通过旅游有效延伸茶产业链,促进慈利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大海. 沅陵县茶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 宋乾, 杨佰才. 茶叶产业: 东风再起, 潜力无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13): 4-5.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ili County Tea Industry

TAN Jia-ming1, 2,CHEN Tao-lin1,LUO Jun-wu1*
(1.Horticulture & Landscape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2. ZhuangTa Township of Cili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Zhangjiajie 427200)

Abstract:Base on the analysis of history and status, superiority and shortage of Cili County tea industry, some advice have be come up with for development of Cili County tea industry.

Key words:Cili County, Tea industry,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5X(2016)01-60-63

收稿日期:2016-02-04

修订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谭佳明(1970-),男,湖南慈利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罗军武,luojunwu11@sina.com

猜你喜欢
慈利县茶产业对策与建议
阳光竞技彰显园丁风采
慈利县玉米抗旱抗逆试验研究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