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长春市医疗卫生状况研究

2016-03-26 03:57:57魏晓光王喜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长春市医疗卫生

陈 曦,魏晓光,冯 晶,王喜臣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长春 130117)

伪满时期长春市医疗卫生状况研究

陈曦,魏晓光,冯晶,王喜臣*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长春 130117)

摘要:日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东北之后,日伪政权通过医疗卫生相关政策的实施,批准医疗防疫机构以及医学院校的设立,使得伪满时期新京市的医疗卫生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透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机构具体运行内容的分析以及中医中药时情的研究,窥探日伪时期新京市的医疗卫生状况,并发现日伪政权发展医疗不是单纯的为了发展东北卫生事业,而是为了进一步实施残酷的侵略和霸权统治。

关键词:伪满时期;长春市;新京市;医疗卫生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以“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在中国东北成立“满洲国”,并宣布定都长春,后改名“新京”,并规划为“新京特别市”[1]867。自此,由日本掌控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开始了以“新京特别市”即“长春市”为中心的长达14年的殖民侵略统治。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殖民政策及政治宣传的需要,在医药卫生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先后开设医疗院所、制定防治传染病政策、成立医科学校等,在客观上保证了日伪统治时期新京的医疗卫生水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中国人、日本人开的个体诊所或药铺,都为伪满时期新京医疗卫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190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春设立“满铁大连医院长春出张所”,是当时长春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西医医院,但主要服务对象仅为外国人和少数伪官吏[2]165。伪满洲国成立后,医疗设备有所增加,门诊及辅助科室也相对完善。1934年,满铁当局筹建的“千早病院”开业,主要收治传染病患者,并实行免费治疗。但由于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因此市政府当局便投资工程费80万元建设了市立医院,即新京特别市立第一医院。这是一家涵盖多个科别的综合性医院,规模相当之大[3]222。但据1940年统计,住院病人5 081名,中国人759名,比例仅占14.9%;门诊病人64 526名,中国人有23 395名,比例也仅占36.3%[4]150。尽管之后政府又相继设立了市立第二、三、四、五、六医院等公立医院,但不是规模太小,就是收费昂贵,都不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要。

19世纪末,英国人在长春成立了男、女施医院,伪满洲国成立后,政府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动。然而这些改变都没有阻止一个趋势,就是服务对象也从开始设立时期的中国人民,转变为几乎全部是日本人。

伪满政权末期统计,新京市私人医院、诊所共341所,其中医院、诊所67所、齿科诊所13所、中医诊所及坐堂行医253所、镶牙社 8所[3]220。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伪满时期新京市的卫生设施已经渐趋完善,反映了日伪对新京卫生医疗的重视程度。从医疗设施的数量来看,如果服务对象可以全部以平民为主,是基本可以满足当时的医疗需求的。但多数医院都主要为日本人提供服务,因此伪满时期普通新京市民的医疗状况并不乐观。

2卫生防疫情况

伪满洲国大多数居民的卫生习惯极差,因此被各种传染病传染的概率很大。康德七年(1940年)九月末在新京市爆发的鼠疫,尽管最后因为有效的疫苗注射、合理的患者隔离、严格的车辆监查及交通管制等措施得到了控制[5]221,但是在伪满时期,防疫工作对象主要是日本人,中国平民的防疫工作不容乐观,统计资料也相对贫乏。数据统计,1938年日本人患赤痢、疫痢、天花、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人数分别为335、12、15、155、1,而中国人仅为24、0、2、25、0[6]11。当时全市总人口中日本人有92 232人,中国人有286 010人。可见并不是中国人数较少所以统计数字小,当然也不是说在长春的日本人患病的概率就比中国人大,而是因为政府将卫生服务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日本人身上,重点统计日本人的患病数量,才会得出类似上述的统计结果。

3医学教育发展

随着医疗机构的逐渐增多,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为了达到发展西医、消灭中医的目的,日伪政府开始成立了一批医学院校来培养专业医师。新京医科大学是伪满时期新京市最大的医学院校,始建于吉林市,并由中国人担任校长,伪满洲国成立后,日伪当局将校长任命为日本人,后又将校址迁至新京市[7]99-100。在伪满洲国公布新学制之后,“新京医学校”升级更名为“新京医科大学”,对外招收高中以及国民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尽管日本倡导的是五族协和,但实际却施行民族差别教育,学校不仅三分之一是日本学生,而且教员中更是以日本人为主,基本实行日语授课,中国人一般也只担当下级的教职员。虽然是一座被伪满政府誉为“世界无双,大满洲最高学府”的高等学校,但校园中却处处充斥着种族差异,对中国人的歧视随处可见。

除了这座新京规模最大的医学院校之外,新京市市立医院也先后成立了附属护士养成所和附属助产士学校,但是这些学校规模均较小,招收学员数量有限。此后,一些私立的助产士学校也相继成立,规模也相对扩大。与新京医科大学不同,这些市立和私立学校受日本人干涉较小,招收中国学生较多,而且对中国学生的待遇也比较好。

4中医中药时情

伪满政权建立初期,新京市有中药店铺43户,从业人员328人,经营药品达850多种。但在1941年2月政府颁布商品价格停业令以后,受经济停滞影响,多数中药业户无货销售,先后有20余户倒闭,中药业也随之衰落[4]252。尽管1939年政府同意成立了“首都汉医会”,并每年举办一期汉医讲习会,以提高中医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医的发展。

在伪满统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医采取排斥、打压、使其自消自灭的对待方式。尽管如此,中医的发展仍未停止,许多民间组织的成立以及多方的努力,还有师带徒制的延续,使得中医人数没有减少,反而逐渐增多,对中医继续活跃在东北医学的历史舞台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结语

伪满政权统治的年代,新京特别市作为首都,医疗卫生的水平相比民国时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在医疗机构、防疫设施以及医学院校的设立,还是防疫政策以及中医中药政策的颁布上,都有所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和设立的服务对象却主要是日本人,政府更加重视日本人的健康,能够做到无病早防、有病即医,对中国人的健康却根本不予重视。这些都说明了日本人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目的不是为了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达到所谓“共荣”,而是为了长期统治东北所采取的必要手段,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和统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万春,李荣先. 长春市志·总志[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867.

[2]陈锐.一个人的长春地理[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65.

[3]松本於菟男. 康德四年版·满洲国现势[M]. 长春:满洲弘报协会,1935:220,222.

[4]孙明.长春市志·卫生志[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150,252.

[5]吉林省图书馆整理. 伪满洲国研究资料:满洲国现势[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1.

[6]新京特别市长官房调查科. 康德五年度新京特别市统计年报[M]. 长春:新京特别市公署,1938:11.

[7]王玉芹. 伪满新京医科大学述论[J]. 兰台世界,2013(34):99-100.

MedicaltreatmentandsanitaryconditionsofChangchunduringtheperiodofManchukuo

CHENXi,WEIXiaoguang,FENGJing,WANGXichen*

(TheLibraryof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chun130117,China)

Abstract:After the regime of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of China was taken by Manchukuo, the puppet state of Japa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level of the Hsinking, has seen a giant improvement. And the reason is du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ome relative policies from the Japanese puppet regime such as the build of some institution of some medical treatment and medical schools.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certain policies,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these institutions and the condi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is aim to demonstrate the medical condition in the time of the puppet regime of Manchukuo, and also to see that the core reason for the implement of the new policies was no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but for the Japanese convenience to further their invasion and governing.

Keywords:Manchukuo;Changchun; Hsinking;medical treatment and sanitary conditions

DOI:10.13463/j.cnki.cczyy.2016.03.075

基金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14-wt3)。

作者简介:陈曦(1986-),女,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及古籍的利用与整理。

*通信作者:王喜臣,电话-13504704336,电子信箱-504068240@qq.com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258(2016)03-0641-03

(收稿日期:2016-03-28)

猜你喜欢
长春市医疗卫生
践行“尊重教育”实施“多元培养”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简介
快乐教育 筑梦成长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简介
登泰山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人大建设(2018年12期)2018-03-21 06:00:30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参花(上)(2017年9期)2017-09-16 05:04:12
医疗卫生纠风需尊重现实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6:02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4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2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要分类分层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38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01-22 2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