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琳
【摘 要】良好的节奏感是音乐人的专业基础,也是其必备修养。从本质上看,音乐是人类情感的特殊表现形式,节奏是人类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过“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同时节奏感又关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甚至是想象力。所以说,节奏感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小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93-01
一、注意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力
节奏感知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教师需要做到将日常生活、学习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的目的。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小学生喜欢的各种动物的叫声、动画片中的音乐、著名古筝曲、钢琴曲等等,使音乐节奏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例如,播放著名古筝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寻找节奏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加强听力节奏训练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些对于音乐的听力训练更为必要,也更是必不可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播放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教师的音乐听力训练。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流行音乐,在听到这一类音乐时,学生会跟着音乐节奏不由自主地晃动、点头、拍手,这些身体表现正是节奏感训练的效果表现。
在课下,小学生的音乐听力训练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野营、拉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静心聆听风声、水声、鸟声、虫声,放松身心、享受音乐、培养节奏。
三、采用体态韵律教学法
所谓体态韵律教学法,是指在肢体动作中体验音乐节奏、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教学方法。体态教学法最初由达尔克罗兹提出,旨在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肢体动作充分感知和体会,培养学生节奏感。
其中比较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歌曲《火车开了》,让学生在教室里排成一个长队模仿火车,再用录音机或者其他播放器播放火车开动时的声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拍掌、跺脚等肢体动作,感受火车开动时的韵律和节奏,从而增强自身的音乐节奏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韵律教学法,协调头、肩、腰、口、手、脚全身肢体表演,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获得心理、情感上的满足;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除此之外,体态韵律教学还可采用跑步、单足跳、双足跳、摇摆、走跳等肢体动作进行音乐节奏训练。
四、利用打击乐器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乐器是音乐的载体,是优美韵律的源泉,是音乐者最好的伙伴,其中打击乐器则是音乐节奏的具体体现。将打击乐器引入课堂教学,既可以为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增加一抹色彩,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不同乐器的感知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打击乐器的演奏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做好演奏示范,要保证学生不仅可以听到音乐,更能体会到音乐的节奏。对于稍大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让他们接触一些乐器,例如快板、三角铁、沙球、双响等,从而增强学生们对音乐和打击乐器的兴趣,感受到丰富的节奏感;而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例如钥匙串、易拉罐、小石子等,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打击乐器,在学中玩、玩中学,感受打击乐器带来的音乐享受,使节奏感得到提升。
五、进行系统的音乐节奏感训练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乐器设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弹奏动作想象生活中的具体景象,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加强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例如钢琴弹奏,其过程是一套系统的动作,仔细观察这些动作,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学习中有些日常生活的影子,例如钢琴弹奏过程中的“小鸡吃米”动作。对于小学生音乐节奏的学习,把握动作要领是关键,如果我们结合现实生活去教授,相信学生很快地能够掌握,教学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束语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培养子女的音乐素养、挖掘音乐潜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共同选择。对于学校而言,提高学校的音乐教学水平成为必须的选择。结合学者们的共同认知和观点,节奏感的培养越来越有理可循。其中,训练学生对节奏感的感知力、练习小学生的音乐听力能力、采用体态韵律教学法、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感训练,以及进行系统的节奏感培养等,成为最普遍和较为有效的练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丽.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37).
[2]沈桃蓉.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学习,2015(10).
[3]刘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J].教育,2015(04).
[4]曾峥.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J].戏剧之家,2015(02).
[5]张学群.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4(17).
[6]鲁志云.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J].新课程学生(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