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霞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要传授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外,还要以生为本,将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放在首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本文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充满活力的、以人为本的中职语文阅读课堂。
关键词: 中职语文 阅读教学 以生为本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能力不可小觑,它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自觉主动地阅读,并且从阅读中享受到无穷的知识和乐趣。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从当前国内外教改潮流看,“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新趋势。但是这个目标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没有实现,教师的教学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递,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在阅读中完全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阅读渴望。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处于消极应付状态,不愿意精读细读、过多钻研,坐等老师讲解,做题专找“教参”、“范文选”抄,可见这种冷漠的语文学习态度已经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成为当前教学最弱的环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多种原因导致这样的现实:学生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差,思路单一,这将直接影响写作水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阅读的忽视和曲解造成阅读教学的薄弱。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阅读教学要体现以生为本
面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良现状,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以学为本是首要任务。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形成独到的感受,启发学生懂得如何赏析文章并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其关键在于: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关键,课堂上要让学生多思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煞费苦心地备问题,教学过程中苦口婆心地问问题,使教师的单向提问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学生成为这种教学活动的陪客。只是让学生听听感动,想想激动,课后动也不动。没有认识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点拨、启发、激励学生,把更多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要用情境呈现问题,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由老师全盘替代。
(二)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被置于一个重要地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转变角色。我认为作者不一定能成为学生的知音,但教师一定要做学生的朋友。教师既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积极发挥帮学作用。应注重个性,引导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张扬人性的善,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个性与阅读文章相融合。阅读前,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和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后,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提高,鼓励学生既要认真反思,正确评价,又要充分阐发,大胆质疑。
总之,教师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努力做好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这项工作。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中职对阅读的兴趣普遍不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最佳。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无疑非常重要。
(四)开展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的快乐。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诗文诵读比赛,提高了学生的诗文素养。组织课本剧表演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让他们根据课本知识进行自由发挥,使表演与学习有机结合。举办手抄报、习作集展评,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书对人的影响力及对人的心灵塑造的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精读、略读、浏览、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发现美、领悟美、感受美,陶情冶性。
参考文献:
[1]何海波.构建语文开放性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09(7).
[2]吴文强.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126.
[3]孙碧云.语文阅读的对话模式[J].语文建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