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仁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担负着神圣而伟大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辉的称号足以说明教师职业的高尚。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到幸福时你也将感到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得到你的幸福将是几十个学生幸福的总和。教一辈子书,有那么多学生幸福的叠加,那种教育的幸福将随着人生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显得灿烂辉煌。教育值得我们做,我们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地改进教育的方法,成为一个从事教育的幸福人。作为一个在基层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来说,肩负着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要完成好这一伟大的任务,就需不断革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和谐的教育氛围,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而细致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心灵间沟通,使其明理正心
全面了解是搞好教育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了解学生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它能体现教师的能力和教育艺术。“学论”中说,“知其心然后救其失”,不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性格脾气、家庭状况等就谈不上有效教育。
心里沟通是了解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现在一些学生跟老师不说实话,存在心理障碍,致使我们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难以做到“对症下药”,达不到有效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增强与学生的交往,尊重学生,主动接触,以诚相见,细心观察,平等对待,情理相济。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情绪、脾气行为的变化及家庭、周围环境等因素,深入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做循循善诱的工作,说明道理,提高认识,使其由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由知之很窄到知之很宽,由知之肤浅到知之很深,从而达到知其理正其行的教育效果。
二、树立榜样,勤于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教育少不了榜样和示范。少年儿童善于模仿。因此树立学习榜样是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工作方法,应以英雄人物、模范先进和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为学习榜样,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受到正面形象的良好教育。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学生人格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靠班级工作实现。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师要在班上树立学习的榜样,以班上优秀学生的言行、习惯学习态度等为示范,引导一部分学生仿效,使他们逐步养成学习的习惯和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在良好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与巧指导、勤训练紧密结合,依照学生行为习惯和标准、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等严格要求,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竞赛活动,进行严格训练。如:整理书包、系鞋带、扣纽扣、洗衣服、简单家务劳动、教室里漫步轻声、靠右行走、端正写字姿势、认真做操、修补图书等。通过反复训练,逐步巩固,从而形成一种自觉行动。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学习积极性即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活动。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内部动力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可以产生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现阶段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当大,总是偏科不爱学这门课不爱学那门课的,甚至有的学生厌倦上学,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个教师的课厌学的学生就极少。为此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顾学生的反应,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重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耐心细致,不可简单粗暴,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团结合作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获取成功。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十个指头各有长短”。学生的个性心理千差万别,一个班上的学生不可能一模一样,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以一个尺度衡量要求每一个学生。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年龄、知识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按照不同的标准要求教育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可降低标准,因人而异,切实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上要有不同标准,给予难易区分布置。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习困难生的闪光点,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和优点我们都要关注它,适时地给予激励,切忌忽略它。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决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我们要给学习困难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和风细雨的心态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像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
五、自我教育——有效教育的法宝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启发寻求自我教育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锻炼加强自我素养,对自己的言行自我认识、自我督促、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我改正,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因此教育不能仅靠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和标准,也不能靠教师的长官命令和强制手段,让学生被动接受和服从遵守,而应当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自主作用,调动其内部动力,通过心理沟通、榜样示范、校园文化环境熏陶达到自我净化的目的。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传播进步思想,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对照、自我实践、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学有规,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师的工作要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细心研究、不断创新,要有敬业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勤于研究,善于探讨,持之以恒,以饱满的热情和敬业奉献精神,谱写基础教育乐章。教师要实现教育的梦想,享受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快乐与幸福,必须体现在教育事业的追求上。没有事业追求的基础,快乐就是无根的浮萍,幸福就是飘零的落叶,终究只是一时之欢,难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