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思考和尝试

2016-03-25 03:43黄卉
考试周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考高效课堂

黄卉

摘 要: 全国各地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探究方兴未艾。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通过思考和学习,本文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为例,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进行探究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中学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思考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学掀起了一股改革教学模式的热潮,开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笔者在本科组和市教研室的带领之下走上了探索之路,开始思考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探索一个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

一、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需要不断探究和实践,这不可避免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认识和体会,正如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教研。那么什么是历史高效课堂呢?

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让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达到高效的课堂,因为“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在40分钟的课时里,要达到高效,势必分秒必争,让学生精神始终聚焦在课堂之内,老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又有时间进行疑难解答、课堂探究。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颗“我要学习”的心,这对教学设计环节提出更高要求:情境设计要生动吸引人,教学环节逻辑严密,教师少讲、有针对性地讲,学生当堂消化主要知识点并形成自我认知。

在当前的高中课堂上,一些教师不主张进行新的教学尝试,依然故步自封,认为只要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观念其实被很多教师认可,如果只是这样,我国的教育目标将永远无法实现,提倡多年的素质教育将会永远流于形式。对高效课堂的探究和实践,是不断进行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顺应时代要求,革新教学观念,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笔者之前有幸到广东博罗华侨中学跟着名师陈国辉老师学习。陈老师的课堂使笔者对“高效”的认识更进一层。他让学生自己备课,派学生代表“授课”,学生自己解决该课的基础知识,授课人则当堂检验学习成果,结合例题,从学生的“授课”当中抽取一些重难点,通过提问方式,进行易混易错知识点的巩固,俨然一堂“苏格拉底”式教学。

诚然,每位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会有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进行课堂革新,向“高效”进发。如果都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要求每位老师,就必然会束缚课堂;相反,如果在遵循基本原则的要求下,再结合实际对“高效课堂”进行发挥,往往就会涌现出许多精彩而高效的课堂。

二、对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当然,有了对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我们还必须勇于尝试,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最近,笔者进行了一次“高效课堂”的实践,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准备过程和授课过程如下:

1.准备过程:首先准备好课堂设计。本课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影响,难点是影响,要细化为对欧洲、对世界和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难点部分要多几则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考虑到本班学生上课较为沉闷,笔者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考虑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保证探究问题的设计难易有度。另外,要提前把导学案发下去,使学生提前熟悉课文,自主解决一些基础知识点。整个准备过程就好比进行了好几天的头脑风暴。此外,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围圈而坐,便于课堂讨论交流。

2.授课过程:(1)检查预习效果。提出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应掌握并解决的问题进行考查,设置抢答环节调动气氛。比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过程;由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此过程历时10分钟;把学案最后的探究问题(一般是一道材料题,分设3-4小问)展示出来让学生讨论,探究问题的设置自然是本课的重难点,即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带来的影响,还有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介绍几种不同史观。(2)自主学习探究。此环节分两步走,借用惠阳一中“三案六步”教学法的表述,第一步:“对学”,即面对面坐着的两位同学一起讨论在做探究问题时遇到的问题,看能否通过双方讨论自行解决,历时5分钟。第二步:“群学”,即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每个探究问题,整合出一份融合小组共识的答案,历时5分钟。笔者进行巡堂,自由掌控是否回答或引导解决部分学生的疑问。(3)展示阶段:每道题由笔者指定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小组答案,并指定台下哪些小组准备上台点评,历时8分钟。(4)点评阶段:此阶段也分两步走。第一步:由指定的点评小组派代表上台点评,自主批改、补充、解释展示小组的答案,并给出分数,还要说明给分和扣分理由,被点评小组可以提出反驳意见,从而使不同观点发生碰撞融合。第二步:笔者对点评同学进行评价并给出分数,指出学生在自主交流解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此过程历时10分钟。(5)随堂检测:展示经典例题让学生当堂解决消化,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此过程历时2分钟。

以上就是笔者初尝高效课堂的经历,通过以上七步,学生一刻也没停止对问题的探究,基本实现了“少讲、有针对性地讲”的目标,使学生高效掌握了基础知识和锻炼了探究能力。经过这次尝试,笔者发现了不少问题,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尽管自认为课前准备充足,但是实际课堂中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根据材料回答,或问的问题没有学生主动回答,出现冷场,这时笔者迫不得已要进行复述,违背了高效课堂的原则。

在课后评课会议上,来听课的教师指出本次课堂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非常好的建议。比如笔者课前没有检查导学案,据听课教师反映,坐在他们周围的部分同学并没有完成导学案,授课教师对这一情况并不知情。另外,我的探究问题设计还不够简明,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切合本班的学情。此次授课的班级是一个文科生和美术生混合的班级,基础较差,自觉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甚至有个别学生还敢公然地在公开课上睡大觉,而我并没有关注到,因而没有阻止。学生基础较差,就让他们用不同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这就大大超过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由此可见,要评价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不是看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得多么完美,而是看教师设计的这些教学环节能否和学情达到高度一致,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空间。

还有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对学”“群学”的讨论时间一共才10分钟,这其实是不够的,除非学生的基础较好,而且课前准备较为充分,对知识点的了解较为透彻。展示和点评一共费时18分钟,比讨论时间还多,虽然这一过程当中能产生像讨论时那样的思想碰撞,但效果如何还是值得商榷的。

三、结语

虽然这次高效课堂模式的公开课还有很多不足,学生的讨论热情还不够高,但我惊喜地发现也许我低估了部分学生的能力。在展示阶段,有些学生能够像老师那样按点给分,扣分也有理有据,口头表达能力强;在点评阶段,有位学生不仅认真记录其他小组的答案,而且与自己小组的答案进行比较,提出赞同和不赞同的部分,说明依据,补充其他小组所没有答到的点,堪称完美,最后全场都给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仅回答小组讨论的答案,还向同学们解释是怎样得出这些答案的,使同学们心服口服,这反映出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高效课堂模式对这部分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一定是有很大帮助的,这种模式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又强调了小组合作能力,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也会慢慢适应高效课堂模式,使他们从以往学习的“被动”状态中走出来,做学习的主人,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这使笔者更加坚定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决心。

尽管此次高效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之前备课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其准备过程也非常累人,但这一次尝试是值得的。因为此次课堂让笔者发现了学生身上的许多闪光点,这让人感到欣慰和惊喜。笔者相信,多尝试几次,就可以进步更多、积累更多,这是累并快乐着的过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向高效课堂进发”,任重而道远。只要看到学生有所进步,就是一件比自己进步还要开心的事。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2]唐金彬.新课程理念下创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2013.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思考高效课堂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