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之我见

2016-03-25 03:43马凤琴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差异性启发式教学

马凤琴

摘 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优秀人才的必备素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主体;差异性;启发式教学

近年来,“钱学森之问”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关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能力。“高分低能”的人终将被历史所淘汰。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注重创新基础的培养

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人和创新,基础是做人,不会做人,创新无用,甚至对社会有害。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能力而没有道德的人是恶魔”。因此只有学会做人,创新才有利于社会;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才能更好地创新。“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以及今后继续学习、健康生活打基础的。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创新打基础的,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只有在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因此,切不可借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忽略或放松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否则,创新精神和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一切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育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当把重视向学生灌输,变为让学生主动参与;把只重视教,变为重视学;把只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变为重视结论的再发现;把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变为重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把只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变为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和学生应当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教育活动的同等机会。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教师要克服传统教学中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交往,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由课堂的操纵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启发者,学生则由被动接受者变为自由学习的主人。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舒展天性、积极思维、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课堂氛围。

四、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差异性原则,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在课堂上通过有层次的教和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处,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要有区别、有层次,要尽量贴近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这样的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五、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适时的点拨与启发,会使学生的探究热情长盛不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思维,进行独立思考,提高记忆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差异性启发式教学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改革探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我国高校教师“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