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凤琴 林美卿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生态农业发展的荆棘与路径
任凤琴林美卿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内容摘要】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这不仅要考虑解放和发展农村农业生产力,而且要注意农业生产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然而,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持续趋势凸显。因此,只有汲取传统思想的精华,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大对生态农业项目的投资,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性生态意识
*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J13WA15);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CZXJ02);山东农业大学校级课题“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并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占有基础与核心地位的现代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奇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中国农业面临着既要阻止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又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双重挑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就成为当今全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SD),或称永续发展,在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并做了系统阐述,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是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人不仅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而且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生态农业恰恰满足这一人类需求。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是指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和博物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曾提出了“有机体之间和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论点。19世纪,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也多次重申“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和“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观点。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借鉴德国有机化学之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关于第二次农业革命的论述时明确提出了源于农业领域并蔓延至整个社会的“新陈代谢断裂”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不仅是物质关系,更重要的是实践关系,而要解决这一“断裂”(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关键所在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解”。1979年美国Cox和Atkins出版的《Agricultural ecology:Ananalysis of world food production systems》,1983年Altieri出版的《Agroecology:The scientific basis ofalternative agriculture》系统地提出了农业生态学面对的农业、学科体系和应用方向问题。
生态农业最初只是针对西方“石油农业”、“工业式农业”或“化学农业”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问题提出的,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类型。经过长期的农业实践和反思,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是未来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亦不例外。1980年,在银川召开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我国首次使用“生态农业”这一名词,并承认理想的替代农业,不仅生态上能自我维持,而且经济上能保持高效益。实践证明,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方式。
同时,随着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森林资源的滥砍盗伐、毁林垦荒,、草地退化以及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许多地方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生态环境状况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比如我国90%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2)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据估计,中国约有405万公顷土地在用污水灌溉,从而对农作物产量以及粮食质量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2010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目前,淮河水资源利用率为60%,辽河65%,黄河62%,海河高达90%,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30%~40%的水资源利用警界线。(3)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倍多,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在客观上造成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深,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的污染大户。有资料显示,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我国野生水稻、大豆等遗传资源保护不力,70%以上的野生稻已遭破坏。土壤中重金属及其他有害元素的污染相当普遍,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少粮食1000多万顿,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顿。由此可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状况是比较严峻的,生态的恶化必然会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农村生态及其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是我国目前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生态农业技术滞后
近几年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对我国经济不仅造成巨大损失,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依托,不断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然而我国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技部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科研设备匮乏等问题,致使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进展缓慢。农业抗风险(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农业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方面,不能适应生态农业生产的需要;在农业产业化技术、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上,还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开发创新能力后劲乏力,成果转化或技术转让与效益脱钩,生态农业效益低下等问题远远不能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科技产品是人类研究的成果,在其设计、制造和应用中,必然会受到人的主观价值的影响,不可能有纯粹的、孤立于人之外的创造物。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受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等因素的裹挟,科技产品最初的承诺和社会实际效用之间会出现较大偏差,甚至有人不顾公众的身心健康,在农业生态中添加一些违背法律法规的有害物质。这势必会引起大量伦理问题。比如大规模的使用农药和化肥等资源,导致农产品农药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等多属科技成果运用中衍生出的伦理问题。
(二)生态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见效周期长,这一点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推行农业标准化为例,农业标准化操作上会涉及到经济、技术、科学、管理的协调统一,制定并实施标准,而真正实施的对象是分散的农户,个体农民又无法承担标准化各个环节的费用。据调查,制订一项地方标准规范,光申报评审费用就需要6000多元,再加上其他费用,单纯依靠农业部根本负担不起。因此,在推广生态农业发展上的财政不足,自然会大大减弱财政支农的宏观调节导向作用,更难以促进生态农业环境的健康发展,这在一定意义上必然降低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关注程度。据有关资料显示,一般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资金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们看到,生态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生态方式的变革会随着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而迟滞。因此,加强政府的相关职能建设,重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规约作用,推动中央和上级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增加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使农业摆脱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三)生态农业体系不健全,生态农业模式混乱
我国目前大多地区是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往往导致物质流、能量流的中断,不利于物流的转化循环,尽管已建设不少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园,但最根本的问题在多数地区还未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在生态农业实践中,缺乏对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投资力度不够,科研经费匾乏,科技立项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经济承载力脱节,无法向农户和生态村提供优质品种、技术、信贷、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等等,都导致生态农业的实施不力;在产品的监测方面,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检测人员责任心不够,造成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近几年,频发的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还是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事件,都突出反映了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1年制定了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但我国在农产品认证与检测标准上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出口农产品经常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比如,2002年,出口欧洲的小龙虾氯霉素超标事件,2003年,安徽茶叶事件,2006年出口日本的甜豌豆事件等等,直接影响到我国数亿美元的出口,严重损害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事关国计民生,不可否认,农产品的生产、使用和消费、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等等都对当前农业的发展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四)农民生态意识薄弱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不再只是吃饱吃好、穿暖穿好,生活环境也被纳入了人们的生活目标范围之内。但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也认识不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更改,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动力。为进一步调查了解农民的生存状况,笔者在2014年9月至12月,奔赴济南、菏泽、青岛、临沂等地,对农民生存状况和生态意识进行了深入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32份。根据课题组的调查,农民生态环境意识、职业技能培训状况等等不容乐观。具体统计分析如下:
农民对生态农业认识状况调查统计分析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会肯定会导致环境污染的认识仅为25.9%,一点不关心、不了解的为37.9%,;对于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比较了解的仅为14.6%,而了解一点和不了解危害的人高达85.4%;对于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更是模糊不清,比较了解的人为6.5%,一点不了解,不关心的高达45.3%,可见我们的教育宣传工作远远不到位,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亦是如此。同时在调查中还附加另两个问题:1.对于地膜和秸秆,你是如何处置的?2.你认为农村污染问题应该由谁来解决?对于第一个问题,68%的人选择会随意丢弃,15%的人会选择回收利用;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86%的人认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当有政府负责,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应当有农民和政府负责。
农民参加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状况调查统计分析
从统计数据看出,国家或政府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不够,并且培训指导观念陈旧,没有调动起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在调查中还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您认为使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困难是什么?2.发展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63.2%的人认为,技术服务少,学不到相关的技术;在认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时,49%的人认为“缺乏技术”。上述分析表明,大部分农民是渴望学到培训技术知识的。但目前政府的培训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完成任务,没有做到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这不仅造成资金浪费,而且使农民失去对培训的信心,减少参加培训的意愿。综上所述,要想改变农村生活垃圾堆积成山,滥施滥用农药化肥、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改变农民认知问题,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生态意识,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中去。
生态危机不仅仅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问题,也不单是人的认识和技术问题,它体现的更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非道德行为的问题。因此,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注重传统生态思想的弘扬,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生态问题成为社会到自然延伸的一种道德关怀。
(一)汲取传统思想精华,确立天人合一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理念是实现目标的开始。强化理念必须从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打破传统、打破思维,重构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的行为更趋合理、更符合生态发展的目标。中华民族有着宏深的生态意识理念。在思想上历来崇尚“天人合一”、“仁爱和兼爱”、“万物平等”、“敬畏生命”、“道法自然”、“寡欲节用”等基本精神,主张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坚持宇宙生命一体化等等,这样的生态意识为人类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据《周易·彖下》中记载:“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对于天地的论述是《周易》的精华,“天地之道”的永恒性,就是“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从而形成四时变化,万物生成。孔子吸取《周易》智慧,主张树立“畏天”即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意识思想,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认为在人类之中,“天”大,“天”的规律不可违逆,所以在“天”的面前人类显得非常渺小,因此,人类应该怀着敬畏之心。人类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道家是生态思想的践行者,将天、地与人同等对待。主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生态平等观,提出“道法自然”、“物我同一”的理念。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记载:“人法地,地法,天法,道法自然。”道虽是生长万物的,但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亦即人依天道而为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人为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大自然。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自身谋福祉。
佛教更是明确提出生态理想,“佛国净土,极乐世界”。这种佛国净土就是佛教的理想生态国,是对众生感官和精神都有至高无上快感的世界。最有代表性的清净之地即阿弥陀佛净土,正如湛然所说的:“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极乐世界有丰富的树木鲜花,优质的水和干净的空气,佛家主张积极放生,放生可以使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马上重拾生机,是体现佛家慈悲与践行修学的传统之一。一般大型的佛寺都设有“放生池”,有时还专门举办放生法会。我国佛教文献中对此有许多记载。实践证明,尽管“宗教并不能解决世界上的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然而,宗教可以提供单靠经济计划、政治纲领或法律条款不能得到的东西:即内在取向的改变,整个心态的改变,人的心灵的改变。”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当前,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就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生态理念,自觉培养遵循天地自然规律的生态意识。
(二)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第一要务就是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发展不等于GDP增长,通过大量产品的增值,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运转模式必将对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是竭泽而渔、自掘坟墓。生态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投入和产出的平衡以及农业生产系统总体效益的提高。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骆世明就认为“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首先进行生态规划”,搞好生态的循环系统。骆世明认为现在的生态农业并非传统人们理解的“刀耕火种”循环模式,而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如何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呢?首先,要进行生态农业的规划,确立规划的依据,了解地域状况,分析区域生态农业潜力和生态格局;其次,要进行生态农业决策分析,评估和制定实施的规划方案,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等等。最后,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事实上,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虽然走过20多年的创新推广阶段程,但目前依然处于生态农业的初创阶段。比如,无论是北方的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在一起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还是南方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或西北沼气池、果园、暖圈、蓄水窖和养蝇房的“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在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这些传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地域性、信息滞后性、操作的不可变通性等在当下的局限。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证明生态农业应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利用全新的技术定时、定位、定量地实施现代农业技术操作和管理,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精准型的农业发展模式。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绘就了一幅生态文明蓝图,初步完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也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三)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生态效益保障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必须得到资金的保证。其涉及的项目众多,土地投入、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农村交通设施、农村通讯、农村饮水安全等等,这些设施不仅依靠政府的投入,而且还要吸收集体、企业的资金以及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增加投入。通过拓宽投资渠道,一方面,能够解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上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开展生态规划、技术培训、新技术的推广,进而提高农民实施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同时应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生态效益保障机制,出台易于操作的管理措施和明确的奖惩办法,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实施相应的减税、免税政策,健全和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补偿机制,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动态性、过程性的考核激励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建立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把生态农业建设和保护生态农业发展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推动农业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通过正确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促使人们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加强生态意识培养
生态意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自然界任何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大自然必会对人类加以“报复”。只有合理的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开发,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养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伦理理念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以促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和伦理精神的养成。实践证明,农民生态意识的养成并不是自发的,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和提高。首先,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我国农民生态意识低下,绝大多数是出于对生态和环境的无知。有关部门应根据农村的具体特点,通过书刊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宣传通俗易懂、贴近农民生活、符合农民实际的环境知识;其次,培育生态伦理责任。要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发展,必须触及人的精神层面,培育人的生态伦理责任,培养农民的生态善恶感、生态良知感、生态正义感、生态义务感等,从而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的一种道德情操。康德在《实践理性的批判》中指出,道德是解决人的行为的“应当”以求得善的问题,当人类理性表现为理论理性(纯粹理性)时,人为自然立法;表现为实践理性时,则“人为自己立法”。挪威著名学者阿兰·奈斯认为最大限度的(长远的、普遍的)自我实现是生态智慧的终极性规范,让共生现象最大化。实践证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过,彰显出政府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决心和信心,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专家组.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3]卞有生,金冬霞,邵迎晖等.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4]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11):1365-1370.
[5]唐嘉义,张春明,沈梅.探讨中国生态农业的建设[J].生态经济,2002(8):54-56.
*作者简介:任凤琴(1977—),女,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林美卿(1963—),女,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3-00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