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铁峰,高 巍
(黄山学院 a.艺术学院; b. 图书馆,安徽 黄山 245041)
设计美学语境下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左铁峰a,高巍b
(黄山学院a.艺术学院;b. 图书馆,安徽 黄山 245041)
摘要:基于设计美学的徽派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研究,是将徽派建筑设计作为设计美学的一个对象予以面向,探讨与解决的是设计美学语境下徽派建筑如何传承与怎样创新的问题,需求的契合与提升、基因的提炼与重构和语境的拓展与延伸等是其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如同基于其他学科与视角的探究与论证一样,这样的“解决方案”必须要与其他的“措施办法”形成有机的“合力”,方能奏效。
关键词:徽派建筑设计;设计美学;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独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徽派建筑曾灿烂地闪耀于神州大地,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可观、可感的物象缩影,是古徽州人生活与生存方式等诉求的记录和映射[1]。对于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既单一又复杂的问题。论及其单一,主要是研究目标相对明确:一是徽派建筑设计的内涵与表征剖析;二是传承方法与创新策略的架构。而谈及其复杂,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以建筑及其设计为核心、主轴,内容涉及技术、艺术、经济、哲学与文化等诸多学科领域,呈现出综合性、体系性与交叉性的系统工作。作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建筑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基于设计美学的徽派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研究,其实质就是依循现代设计美学的学理内涵与学科属性,以现代设计美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视角与手段,为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指导思想与解决方案。相较于其他学科与面向的研究,设计美学语境下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更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应用性、实践措施的创新性及结论成果的时效性,其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如下:
1需求的契合与提升
根据设计美学的功能转化论,建筑作为一个物质系统,它包含了实用、认知与审美三个层面的功能属性,各层面功能可以实现互相转化,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实现功能转化的基础与前提,而建筑设计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达成便意味着建筑必须与其外部环境(系统)之间“求、答”关系的存在,即外部环境(系统)的功能需求应得到建筑设计特定意义上的契合与回应[3]47。一般意义上,构成建筑设计外部环境(系统)功能需求的内容是丰富的,既包括作为设计对象主体人的需求,亦包括特定的社会主流文化需求与生态系统需求等方面,而人的需求则是其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部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而依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事物成因说,人的需求作为设计行为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内容的改变必然引发设计动力因与形式因的相应性更动[4]。这种设计行为的因果联动效应,既阐释了人的需求在设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揭示了设计及其行为的有限时空性,即任何滞后或超越特定时空需求的设计,其价值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黑格尔曾言:建筑是用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建筑是一种丰富的信息载体与文化形态,一座称得上“建筑”的房子,总是物化了一个时期与特定区域人们的主流思想和最新技术,体现了一个时代、地区的文化内涵,是所在时空内社会典型与代表性需求的彰显与契合[5]。对于徽派建筑设计,徽州人运用“天人合一、顺天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进行建筑的选址与规划,形成了依山就势、自然得体的总体生态布局,契合了徽文化“尊重自然、崇尚和谐人居”的精神需求。而以“四水归堂”“粉墙黛瓦”等为典型特征的建筑形式,则将这种“文化需求”通过“寓意于形、有无相生”的设计形式美学予以了呈现与彰显,更通过“文化交融、材美工巧”的设计技术美学与材料美学将这一需求进行了有效地深化与提升。然而,人类社会文明的步伐是不断前行的,在经历了数次的社会变革、技术革命与各种设计思潮冲击、洗礼之后,孕育和诞生徽派建筑设计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及生活模式等均已悄然发生了嬗变:机械取代了手工、开放取代了封闭、多元取代了单一……徽派建筑设计的对象不再是居住在“山限壤隔”“地狭人稠”的徽州人,而是身处科技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全面提高的现代人;当下社会的主流文化亦不再是以徽商、徽剧、徽菜等为主要内容的徽学,而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门类构成的现代文化;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更关注我们共同的自然生态系统。随着这些构成徽派建筑设计外部环境(系统)因素的变迁、更替,其需求的内涵被不断地赋予新的信息,必然诉求当下的徽派建筑设计做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回馈。建筑设计不但需要能够及时、有效与“变化的需求”进行有机与高效地对接、契合,更需要使之得到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的良性提升。因此,依循现代设计美学的学理诉求与设计及其行为的特征属性,对于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其内容与形式不应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机械照搬,而应是立足于契合与满足设计对象系统(人、文化与生态等因素)科学、合理诉求的“按需所取”“按需所用”与“按需所设”的行为,应以能够有效、适宜地解决与回答设计对象系统的现实与未来“矛盾、问题”作为传承与创新的着眼点、评判标准与指导原则,以提供并达成设计对象系统质量与品质的优化、提升作为工作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2基因的提炼与重构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肯定一部分旧有事物基础上的再发展,是集中了旧有事物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3]206。正如生命演化进程中基因的遗传与重组,能够被继承与延续的往往是种群中经实践检验与提炼后的优秀基因,而优秀基因与其他“良性片段”的重构,则确保了新生种群具有不断延续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就建筑设计而言,依循设计美学的风格变迁论,作为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设计风格的变迁常常是伴随着对建筑旧风格的批判与新风格的架构中完成的,旧建筑风格中蕴涵的“积极元素”往往为新旧风格所共享,成为风格变迁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从而使建筑设计新旧风格的更替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承接性与延续性[3]201。因此,对徽派建筑设计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基因提炼与“继往开来、整旧如新”式的基因重构,是基于设计美学解决徽派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应秉承的理念与方式之一。
首先,对于徽派建筑设计美学优良基因的提炼,主要是指针对徽派建筑设计中蕴涵的设计美学思想与表征的筛选、整理与归纳。在具体实践中,实地考察、文献研考、图样采集与工艺考证等是常见的方法与手段,其目标是徽派建筑设计美学内涵与表征的凝练与提取。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和探究隐藏在徽派建筑设计美学表征下徽州独特的历史沿革、地域特征与文化属性,理清与架构其从原型、雏形到完型的整个发展脉络,进而形成相对全面、科学与准确的设计美学基因信息,为下阶段的设计创新提供富于价值与意义的“素材基因库”。其中,徽派建筑设计美学内涵的整理、归纳是工作的核心与关键,它需要构筑于宏观、辩证与系统等科学方法之上,切莫出现管中窥斑的狭隘与机械教条的因循,盲目的文化优越论与悲观的文化虚无主义都是不足取的。同时,对于徽派建筑设计美学表征基因的提取,应重在其设计范式、设计语义与各种复杂表象的总结、归类与精炼上,而徽派建筑复杂设计美学表征的提炼是工作的关键与难点。基于时代、文化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徽派建筑的檐头、门窗、房梁与马头墙等构件多由形式复杂且工艺繁絮的砖雕、木雕及装饰图案构成。对于这些对象设计元素的提取,简单的描摹与移植、搬用与拷贝显然不能称为“提炼”,恰当地取舍、凝练、简化与抽象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很难设想:今天的民居建筑还会在屋檐上“精雕细琢”、在门窗上“不惜重金”、在墙面上“大动干戈”[6]。
其次,对于徽派建筑设计美学的基因重构,主要是指针对特定的设计目标诉求,将徽派建筑经“提炼”的优良设计基因与现代设计理论、科技及新创意等要素进行有机地叠加、协调与整合,以达成设计理念与表征的新内涵、新形式,实现徽派建筑设计美学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生”与“新生”。需要说明的是,基因的重构虽然会存在着新旧基因一定程度的冲突与对抗,其中的不适、不足甚至缺憾在所难免,但若以积极与建设性的态度面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予以处理,新旧设计美学基因的重构必然呈现出优势互补、借鉴融合的态势,达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物种”。就徽派建筑设计而言,其取得如此“业绩”的重要成因之一,正是它借鉴、融合了古越人“干栏式建筑”与中原士族“四合院建筑”的优良基因,在充分考量文化、地域与人群等因素诉求下,实现了多种设计美学基因有效重构的结果。
采用设计美学基因的提炼与重构来实现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实质是一种文化的离析与整合过程,而其价值在于通过不同文化积极因素的离析,去掉消极的、不符合本土文化的部分,并通过整合、创新,换上新的、积极的、健康的且能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部分,达到传统建筑设计中不同文化的重生。在今天的徽州地区(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基于文化传承需要兴建的大量“新徽派建筑”,尽管存在一定程度“形而上”的诟病,但就其建设初衷与意义而言,仍不失为这种文化离析与整合思想的现实诠释。
3语境的拓展与延伸
根据研究领域与实践对象的差异与不同,现代设计美学可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美学、产品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工艺设计美学等学科门类[3]58。各学科门类虽在具体的研究对象、实践方式与成果表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异和分别,但就其学科内涵与属性而言,却表现为一定的共性与一致。依据设计美学的文化整合论,不同类型或模式的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冲突和竞争,也存在着相互的融合和借鉴。在现代设计美学领域,这种文化整合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各不同学科门类之间呈现的交叉与渗透现象[3]87。设计美学各门类间富于积极动因的文化整合,在互为完善与补足的同时,能够以“反作用”与“合力”的形式促成各门类彼此及学科整体的不断深化、提升与发展。因此,在设计美学相关问题的剖析与论证中,孤立、片面地探究某一特定目标领域的学理与方法论,而无视或疏漏其他相关面向拓展与延伸研究的思想与行为,都会导致相关结论与成果的偏颇与不足。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建筑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是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7]。在广义上,一个相对完整的建筑设计不仅包括建筑的功能、技术和形象等建筑本体要素的设计,还应包括室内环境、园林景观与陈设、家具等构成建筑物所需的各种相关连体语境的设计。在典型的徽派民居、祠堂与牌坊等建筑设计中,“多进式”与“中轴对称”的建筑结构、“循地造型”与“夹溪筑屋”的建筑规划、“就地取材”与“烧、雕结合”的建筑技术等固然是其设计美学研究对象的主体,但作为建筑有机构成部分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徽派园林,“一宇之上、三雕骈美”的徽派雕刻与彰显文化、映射民俗的徽派家具等亦应成为不可分割与或缺的研究面向。建筑是一个融多种设计美学对象门类于一体的有机复合体与集成体,对于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仅仅圈囿于建筑本体语境的做法显然是不够全面与充分的,连体语境的有效拓展与延伸研究才是形成与架构相对科学、完整研究目标体系的重要保证。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空调、直饮机、洗衣机与电脑等现代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成为人们生活与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会再依靠“天井”来改善家居环境的通风与采光,不会通过绕村河流、四水归堂来获取生活用水,也不会采用溪边棒槌来清洗衣服,更不会仅使用算盘来处理信息……这些因文化进步与时代发展形成的“新物种”,虽是当下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样式与生存状态,却是古徽州“难觅踪迹”的,我们无法从其建筑设计中直接寻得可供传承的“素材”和创新的“原型”。但作为构成徽派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与实际工作必须面对的对象,对于这类建筑连体语境设计对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类徽派建筑连体语境的“新物种”诞生,不但会为徽派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增添与注入新的内容与讯息,拓展、延伸其设计美学的思想效用与表征形式,而且能够通过建筑设计连体语境与本语境的文化整合效应,减少、避免相关结论与成果局限与片面,达成徽派建筑独特设计美学价值的最大化。
采用设计语境的拓展与延伸研究来实现徽派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充分挖掘与深入理解徽派建筑设计的思想内涵与美学表征是行为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参考与借鉴徽派建筑的设计手法与表现方式是工作的具体贯彻与落实,契合与满足设计对象系统科学、合理诉求是工作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其工作实质是徽派建筑设计美学的以古鉴今与古为今用,在达成徽派建筑设计全面、有效传承与创新的同时,通过“新物种”的创造性行为,回馈与检验徽派建筑设计美学在新历史条件下应用及推广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4总结
传承与创新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新旧事物更替的重要表现形式与主要实践方式,传承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基于设计美学的徽派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研究,是将徽派建筑作为设计美学的一个对象予以面向,探讨与解决的是设计美学语境下徽派建筑如何传承与怎样创新的问题。如同基于其他学科与视角的探究与论证一样,这样的“解决方案”必须要与其他的“措施办法”形成有机的“合力”方能奏效。这种研究与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对于其他类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参考价值。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我们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与评价人类社会的历程,包括徽派建筑设计在内,任何一种针对“传统”的传承与变革达成的所谓“创新”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积淀成为后世的“传统”,而这个“传统”又终将会被另一个“创新”所打破或更替。正如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格罗皮乌斯在《全面建筑观》中所指出的:“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樊炎冰.中国徽派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姚君喜.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J].装饰,2005(1):57-58.
[3]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斯滕伯格.认知心理学[M].杨炳钧,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6.
[5]帕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M].顾孟潮,等译.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
[6]刘仁义.新徽派建筑设计创作方法初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13(10):38-41.
[7]邢庆华.设计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姚文婷
Research 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Hui-style Architecture in the Content of Design Aesthetics
ZUO Tiefenga, GAO Weib
(a.SchoolofArts;b.Library,Huangshan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aesthetics-base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of Hui-style architecture design, regarding Hui-style architecture design as an objec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ays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Hui-style architecture design, considering that the fit and promotion of needs, the refin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gen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context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The same as exploration and demonstration based on other subjects and perspectives, this “solution” must combine a “resultant force” with other “measures”.
Keywords:Hui-style architecture design; design aesthetic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5ZD23);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研项目(2014zdjy121)
作者简介:左铁峰(197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设计方法学及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7-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