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兵丽,赖祥亮,张君诚,肖爱清
(三明学院 教务处,福建 三明 365004)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以三明学院为例
龚兵丽,赖祥亮,张君诚,肖爱清
(三明学院 教务处,福建 三明365004)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界研究的新热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赋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任务。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构建以第二课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举措,搭建出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构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自2004年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后,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尤其是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及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迅速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热潮推向全国。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府已经从最初的理念倡导提升到了操作层面的积极引导的新阶段。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创造精神,并善于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深刻转变的迫切需要,更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转型提质增值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引导和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综合改革意义重大。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地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寻求建立一个教育手段相互包容,并使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利益得到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2]虽然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然而,受长期同质化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未从老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中寻找到合适的途径。他们“或片面注重教育的覆盖面,而忽略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紧密结合;或更多关注教少数学生如何创办企业的‘单纯的创业性教育’,却忘记多数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或将创新创业教育扩展为‘塑造气质的教育’,却忽略了少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或毕业时就想进行创业的实际需求”。[3]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空缺状态或流于形式。
而三明学院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两者未有效融合。在创新教育方面,自2013年校党委提出“转型、提质、增值”指导思想,实施“34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如动画作品《望海的灯》在第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评选中获海西创新奖金奖;设计作品《ENERGY》在有亚洲红点奖之称的第15届台湾光宝创新奖中获奖等。此外,学生还多次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奖,创新文化氛围浓烈,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创业教育方面,学校在2013年已正式将《创业基础》作为独立的通识必修课程列入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师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大赛等对部分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和指导。学校已建有三明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鼎力助创福建三明学院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机构,已接纳“动漫游戏制作”“互联网+精密计量智能检定仪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创业项目在此孵化。
2.存在问题。
由于起步较晚、硬件较差,三明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导致这项工作推进缓慢。
(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未能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素质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发掘自身创造潜能,其落脚点是全面育人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一是校领导、行政部门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二是教师受精英化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却未能引导学生将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创业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创业只是有激情有勇气有财力支持的个别学生行为,多数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寻找合适的工作上,对创业教育没有需求。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软件环境等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投入不足,导致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严重脱节,割裂了学生全面发展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实际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组织机构保障、资金保障等,在实施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没有达到统一协调、统筹兼顾,相互推诿、各自为政现象严重,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效果。
(3)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目前为止,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没有形成一支稳定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科研队伍。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大中型企业很少,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更少,经验丰富的业界师资相当缺乏。此外,学校教师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教师未与企业有业务往来,且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背景,自身也没有创业经历,无法系统讲解创新创业的知识及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师资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问题是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5]
二三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应当不拘泥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应更加注重健全管理决策机制,建立起组织运行机构和各级各类支持系统相互联动、高效优质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保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三明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模式上,强化管理职能、细化部门分工,尝试搭建出适合学校实际、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1)成立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由教务处(挂靠单位)、学工部团委、招就处、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如图1)。
中心实行主任办公会议决策制,研究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事务;如遇重大事项,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各协作单位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具体事项的落实工作,逐步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
(2)依托各方力量,成立若干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在校内外通力协作下,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如依托二级学院专业、课程资源优势,组成二级学院支持系统,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利用校内的师资力量,同时整合校外资源,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有着创业经历的企业老总组成师资队伍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料;建立经费支持与划拨系统,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并通过学校投入、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渠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为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持续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选择与若干行业协会合作, 成立行业支持系统,引入行业资格证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业氛围形成;选择与人社部门合作,成立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社区教育等工作,促进创新型社会建设。
图1 三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组成及运行图
2.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由于各类资源短缺,学校在充分参考国内高校成功经验基础上,构建了现阶段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通过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实现全覆盖、分层次的培养目标。此模式有利于学校资源整合、突显实效。
借助学校现有尔雅平台的课程资源,或鼓励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并在专业教育中注重渗透创新、创业、创意和创造的精神和理念,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同学接受创新创业氛围的熏陶、感染和洗礼,收获终生受用的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
设立“创业班”,招募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独具特色的创业专业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管理技能,提高学生在创业理念与道德、创业机会发现与挖掘、创业团队组建与成长等方面的水准。通过创业导师团的精心指导及创业孵化基地相关政策、资金的扶持,培养一批学生成为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
3.构建以第二课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
为加强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自2013年起实行《第二课堂学分管理指导意见》,通过项目化、课程化、学分化建设来推进第二课堂活动改革。以2013级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申请情况来看,全校共有13个学院参与学分认定申请工作,共有1986个学生申请(占2013级本科生总数的63.63%),涉及约445个项目,约369个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效果显著,推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第二课堂的活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以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为导向,进行滚动式的开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及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参加,确保其在校期间创新创业训练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一个不断推进的实践教学循环系统,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内外联动,学生学科竞赛训练和科研活动已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延伸,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平台,并逐渐纳入学校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学分替代制度,如以创新创业学分替代课程学分,以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替代毕业实习,以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设计)等,打造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4.构建校企合作、分层实训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必须建立延伸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通过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受教育者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强能力,铸就品格。”[6]实践平台分为校级和院级两部分。
(1)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与新道集团合作引进“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学生在全方位模拟现代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下,以现代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为核心,开展商业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业务往来关系。多个学科的学生在一个仿真环境中授课,在一个虚拟商业中组成企业团队,进行企业模拟实践。这种将企业环境搬进校园的实践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团队训练、专业课程实操训练、跨专业能力实践、企业运营认知等。
(2)整合资源,依靠各实验室、实验中心,以及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来创建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开放实验室等手段,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各类科研开发、完成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必要条件。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各种不同层次的实训平台,如动漫学院可依托与福建神画时代数码动画有限公司建立神画时代专班、产学研教育实践基地,搭建一个高层次的资源共享平台,促成“校中产、产中教”的新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信息工程学院可依托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通过物联网工程专业与ICT产业对接、共建ICT教科研实践的产学研服务平台,探索“校企联动、互促共赢、全程共建”的ICT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5.构建完善的学生创业孵化体系。
(1)发挥地域优势,依托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孵化基地,为学生进一步研发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创办和运行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提供法律、税务、财务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初创企业规避创业风险,提高企业成活率,并将受众范围延伸到处于初创期的毕业生;建立合理的孵化、融资机制,做好项目评估孵化及后期的融资引导。
(2)强化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的转化功能,积极推动学生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对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和创业竞赛中获奖或操作性强的学生创业项目积极进行市场推广,扶持学生成功创业。
6.打造充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推进者。通过“内培外引,重在内培”的措施,打造充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是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知识背景的专业师资,并选聘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二是把充实、完善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结构纳入全校教师的培养规划,强化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三是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师资培训体系,逐步培养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依托国内现有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机构,选派教师通过线上研修、线下研修、企业研修、顶岗研修、开发研修等方式,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形成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和创业讲师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结语与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成为当今世人瞩目的热点和焦点,不仅在于它是促进就业的最积极有效的方式之一,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它推动人才成长的时代趋势。”[7]三明学院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下一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应继续从完善制度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着手,不断充实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引导和规范;制订激励政策,如学分替代制度、教师工作量核算等,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修订院(部)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评体系等。
二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加深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广“神画模式”“中兴模式”,建立起高校、企业、政府之间多元合作、互动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机制,最终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协同治理机制为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8]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2]胡桃.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1-94.
[3]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4]游敏惠.类型学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分级分类模式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5):139-143.
[5]李秋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模式[J].闽江学院学报,2014(1):118-124.
[6]张素红,陈小虎,鲁宇红.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6-10.
[7]李家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8]王志强.一体与多元:欧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14(4):145-151.
Class No.:G64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Re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Gong Bingli, Lai Xiangliang, Zhang Juncheng, Xiao Aiqing
(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Fujian 365004,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becoming a new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is also the talent training task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vital issues are clarif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ome measures are taken to construct a uniqu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ll coverage-multilevel training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cond-classroom oriented educational model, etc. We aim to provide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3-0012-4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A类项目“转型时期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AS14760)。
作者简介:龚兵丽,硕士,助理研究员,三明学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