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改革及其教学模式构建

2016-03-25 03:08杨定胜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法

◎张 婧 杨定胜



《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改革及其教学模式构建

◎张婧杨定胜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2012年教育部把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这对对外汉语师资培养的专业化、国际化、跨文化性、实践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探索与改革。如何把人才培养理念付诸于具体的课程教学成为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也是体现专业特点的特色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理念,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具备分析和解决对外汉语教学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属于教学法类课程,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然而由于条件限制或重视程度不够,该课程大多存在着理论介绍多,观摩示范性不强,实践应用操作少的问题,其课程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探寻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程教学实施模式,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的思路

吕必松先生(2006)指出:“所谓语言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把语言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统一起来的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语言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组成语言教学系统的一根纽带,就是对语言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进行综合应用而形成的一种应用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就是在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汉语实际,跨文化地把教学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因此这门课的教学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对理论的综合运用。

“怎样把握《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中理论讲解的深度和广度,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够更容易吸收所学的理论;如何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理论知识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产生良好的指导性作用;什么样的实践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怎样才能把人才培养理念付诸于具体的课程教学……”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我们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近六年的课程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学、练、摩、研”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学、练、摩、研”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课程教学四大模块——理论教学的“学”、实践教学的“练”、课堂教学观摩的“摩”、科学研究的“研”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让该课程的学习既突出理论学习的专业性,又弥补了教学法类课程观摩示范性不足的缺陷,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跨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与科学研究。“学、练、摩、研”教学模式的实施,又具体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

(一)理论教学改革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涉及外语教学法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四大语言要素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相关理论,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训练的方法与技巧理论。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以单纯的理论讲授为主,即使举一些例子也是“锦上添花”地作

为理论的补充说明,教师基本上成了课本知识的呈现者,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变成了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学生基本上是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

例如作为本课程核心教学内容的“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一章的教学,传统的做法是:根据教材把这些流派的产生背景、观点主张、教学模式等逐一进行介绍,然后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流派进行比较,比较其异同,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如果能举一些实例也多集中在语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有限的几种教学法。学完之后,学生对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认知由于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基本都停留在机械记忆理论的层面,并不能对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更谈不上对这些教学法的综合应用了。

我们在改革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与教学方法的总结,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三大调整:

1.“学”、“摩”结合,以“摩”促“学”。理论学习与观摩研习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使理论更好地作用于今后的实践。

2.广泛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不再单纯地按传统模式教学,不再以“直接告诉学生它是什么,它好坏如何”的方式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它是什么,它怎么样,它怎么用”。学生主体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思考、质疑、创造”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探索发现知识的成就感,以及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3.“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基于本课程强调实践性这一要求,课堂教学就不能停留在单纯理论知识学习的层面,而应以“致用”为目标。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任务,让学生完成。并适当引入汉语国际教育教师考试试题,作为理论教学的素材和思考练习。

以“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之听说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改革为例,我们的教学过程涵盖了教学视频的观摩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理论知识运用的教学设计、学习基础上的思考与研究四个步骤:

步骤一,观摩:教师先给学生看一个国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听说法课堂教学视频;

步骤二,研讨:让学生分析该教学的教学步骤,讨论这种教学法的特点(与之前所学的语法翻译法比较);

步骤三,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听说法的特点,教师介绍该教学法的产生背景、观点主张;师生共同讨论其优缺点、适用范围。

步骤四,运用: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听说法进行20分钟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下一次课进行班级陈述及研讨。

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创设了单纯理论学习所没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听说法有了最直观的感性认知。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对听说法特点、教学步骤、教学理念等的理性认知。最后的教学设计和讨论回归到了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班级讨论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再学习,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和科学钻研的精神。用这样的方式教学使理论学习不再枯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也不再仅仅停留于书面文字。

让理论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发挥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并通过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和再学习,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这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理论教学改革的目标。

(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教学法类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强调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理论指导实践,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多是跟着理论走的,学完相关理论后,教师就所学内容布置练习,学生进行教学操练。实践训练大多成为理论学习的附庸,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词汇教学”一章中对“汉语词语释义的方法和技巧”这个内容的学习为例,传统教学的一般操作是:首先教师结合例子对十多种词语释义的方法一一作讲解,然后列几个词语让学生进行释义练习,最后的作业要么选择一篇对外汉语课文的课后生词,要么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进行释义。这样的教学模式,看起来似乎也有不少实践练习,但往往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实践练习中学生常表现出对理论知识吸收不良,导致难以把握每种释义法的精要,难以对每一个词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释义,更不能用多种方法对一个词语进行释义。释义过程中也难以把握该词语的难度、需要讲解的深度。由于缺乏对真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观摩和研习,教师很难把握对外国人进行教学的教学语言难度,以及在跨文化教学环境中如何进行词语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的讲解。

《对外汉语教学法》实践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脱节,观摩学习与实践练习脱节,学生在课内外都没有真实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体验,难以把握对外汉语教学“对外”、“跨文化”的特点。二是对实践

训练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难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的课程实践教学围绕着“摩”和“练”这两个核心进行了改革。

1.结合学校实际搭建课内外观摩研习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教学意识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的观摩研习课堂内、外相结合。课内观摩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示范课视频,课外观摩校内对外汉语的真实课堂教学。课堂内外的双轨研习模式,解决了课内、课外学习相脱节的问题。

课内视频观摩按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步骤一:在相关理论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并由一个小组进行教学展示(教学内容与视频教学内容一致,学生事先不知情)。

步骤二:观摩教学视频,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讨论。

改变传统的先“摩”再“练”的学习模式,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先进行自由发挥式练习,把问题暴露出来,再观摩教学示范,进行对比与分析。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观摩学习由于学生先有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再进行观摩式学习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对教学实践有更深刻地理解与认识。

观摩研习只停留在有限的课内教学视频的层面,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提升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真实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观摩研习与之配合。笔者校作为玉溪市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高校,校内有丰富的留学生资源。留学生由国际文化学院进行教学和管理,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文学院,我们就听课事宜进行了两个学院的对接,在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的学期安排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去听课(听课以综合课为主),要求听课时做详细的听课记录,课间与留学生交流,课后写听课反思。作为课内学习的延续和补充,课外的校内观摩让学生未出国门就感受到了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同时也更真切地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性、专业性。加深了对课程学习的理解,促进了对学科专业的认识。很多学生在这样的观摩研习中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问题、语言问题、文化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于后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完成了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

2.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笔者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选拔,90%以上都可以到笔者校的泰国中小学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四个月左右的教学实习。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开设泰语课和专业英语课。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在教学实践改革的过程中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以“提升学生跨文化汉语教学能力”为目标,课内实践训练并不一概而论“以母语为英语的外国学生为教学对象”,我们也会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汉泰对比,进行对泰汉语教学操练等。

如“汉语语音教学”一章中“语音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内容的学习,我们就以学生赴泰实习即将会遇到的情况进行教学训练:

步骤一,在“语音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播放泰国学生汉语口语测试的朗读录音(词语),学生听三遍。个人听辨录音中的语音错误,并做记录。

步骤二,学习小组内部交流,辨别偏误,分析偏误,并针对具体的偏误进行纠音设计。

步骤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陈述,并选择1-2个主要偏误进行发音和纠音教学示范。

步骤四,教师点评与总结。

学生在教师设定的真实对外汉语教学环境中进行了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操练,对泰国学生的语音偏误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赴泰实习打下了基础。通过团队协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训练的参与性。

《对外汉语教学法》“学、练、摩、研”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汉语国际推广大背景下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有适时地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还将继续,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新议[C].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精选,2010.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熹.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作业的教学反思[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陈枫.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0.

(张婧杨定胜云南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653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玉溪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15)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法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