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苏,郑 芳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进研究
王妍苏,郑芳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摘要: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20多年以来,后备人才培养先后出现了“三级训练网”、足球学校与俱乐部后备梯队结合、俱乐部与“网点学校”合作、“企业赞助-海外培养”、俱乐部与体育局(政府部门)共建后备梯队、“市、区”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等多种不同主体主导的培养路径。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并通过与职业足球相关从业人员的访谈,深入探究了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并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构建与发展做出若干判断。
关键词: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0前言
2015年11月21日,国足在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的比赛中0∶0战平中国香港,进军2018年世界杯仅存理论可能[1]。近年来,中国足球国字号球队在世界大赛中表现不佳,这一现象背后,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缺失。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日本足协提出的“足球百年复兴计划”,还是德国足协“职业足球俱乐部青训中心计划”,亦或是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主导的“税收反哺青训政策”,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青训体系,已然受到管理者、从业人员以及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梳理我国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历程,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出现与发展同步于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建国之初,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借鉴苏联体育发展经验,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采用政府发挥主导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各项训练经费支出由国家财政负担。到1964年,一些大城市基本上有 50%的中小学建立了足球代表队[2]。
随着我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国家体委确立了奥运会重点项目布局,决定优先保证、重点扶持最经济类项目,而人数多、金牌少、投入资金多的足球项目则被列为不经济项目[3]。在“金牌战略”实施以后的七年间(1985—1992),我国足球优秀运动员在队人数下降4.6个百分点,到1992年我国足球后备人才降到文革后最低水平[4]。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同年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海淀红山口召开例会,确定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方向和条件。
1职业化初创期,市场型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逐渐确立
1994年,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拉开大幕。火爆的球市让各支俱乐部对后备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高收入和高名望对学生和家长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传统的“三级训练网”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职业化对优秀足球运动员的需求[5],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由社会资本投资创办的足球学校日益兴起。定期从足球学校中选拔适龄的球员补充到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中,这种足球学校与俱乐部后备梯队结合的模式被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欧洲足球强国广泛采用[6]。1997-2001年是我国足球学校发展的顶峰时期,各类足球学校数量达到3 000所[7]。
同时,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当地足协的协助下,通过授牌的形式,选择所在城市教育系统的中、小学或者社会中的青少年业余足球培训机构作为球队后备人才选拔基地,从中发现、选拔有潜力的小球员吸纳到后备梯队。教育系统的中、小学和社会办训机构成为职业俱乐部的“网点学校”,形成了俱乐部与“网点学校”合作路径。
此外,一些企业与中国足协合作,在全国各大赛区开展适龄球员选拔工作,通过挑选,将一批有潜力的小球员以组队或分散的形式送往足球水平较高的国家进行训练、培养,形成了“企业赞助-海外培养”的路径。
伴随着足球职业化改革,各级政府、体育局的管理方式趋向于组织、协调和指导,政府直接投资后备人才培养的比例逐渐减少,原有的“三级训练网”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居于主流[8],并逐渐瓦解[9],形成了以足球学校为主,以“网点学校”、“企业赞助-海外培养”路径为辅的格局,这一时期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被完全推向市场[10],各职业足球俱乐部逐渐成为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职业化瓶颈期,市场型培养模式受阻,政府-市场合作模式初现端倪
当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完全交给市场后,在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未发挥其组织、监管的宏观调控作用[11],以市场为基础的各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发展受阻。足球学校“鱼龙混杂”,一些足校为获取短期利益,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训练安排不科学,严重忽视文化课教育,没有实现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毕业去向不容乐观[12];由社会资本创办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因无法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难以为继,纷纷倒闭。加之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表现差强人意,职业足球联赛假球、黑哨不断,我国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严重影响,截止到2011年,全国各类足球学校已不足20所[13],踢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
2009年公安部开展足球反赌扫黑专项行动,为我国职业足球发展净化了外部环境,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依旧严峻。为提高地方体育部门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发挥体育系统作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从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始,增加足球竞赛的年龄组设置、金牌比例和积分比重。
其实是不想搅入他们两人的生活,可以和黄玲亲密,但不可和他们两人都亲密。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也不是没看过,况且,对于林全看我的眼神,我已隐隐感觉到那其中藏着些什么。一个男人,即使是对一个女人只有怜悯或者好奇,那也可以衍生出许多情愫来,在旁人看来,已经是故事的开始。所以,唯有避让,才可以确保各自平安。
在金牌杠杆作用下,一些省市体育局(政府部门)与当地职业足球俱乐部共建后备梯队。体育局通过下属的各体校、体工队选拔合适球员输送到本省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进行技能提升,由输送球员组成的俱乐部梯队承担着代表该省、市参加比赛的任务,体育局(政府部门)以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向俱乐部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每届全运会后,职业足球俱乐部可优先挑选本省全运会球员,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种路径下,体育局等政府部门与职业足球俱乐部分工明确。职业足球俱乐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负责球员技能提升,体育局等政府部门更多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如为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提供训练场地,帮助后备梯队球员联系文化课学校。双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丰富政府-市场合作型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3职业化转型期,“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初步确立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观点[14]。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将足球运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三步走”战略,并明确提出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规模化增长,拓展足球运动员成长渠道和空间,传递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信号[15]。
职业足球俱乐部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其培养的球员响应国家队征调,在国际比赛中代表国家出战,可见其后备人才培养的准公共品属性。在欧洲等足球发达国家,足球作为一项公共品提供,各国政府为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16-18]。
2015年10月,上海市体育局印发《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建设方案》,明确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建设“市、区”两级的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为各级国家队输送更多优秀后备人才,奠定职业足球发展基础[19]。
上海市体育局对各精英培训基地给予政策和引导资金支持。以体育部门直属单位名义申报的,各区县政府应按照市体育局下拨经费追加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以社会力量办训机构名义申报的,该办训机构的出资企业应按照市体育局下拨经费追加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19]。首批设立的10家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既包括体育部门直属单位机构也包括社会办训力量,从资金来源和资源使用方面,实现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是对政府-市场合作型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
4结论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演化是政府、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过程,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后备人才培养——市场发挥主要作用,政府力量逐渐退出——政府通过‘金牌杠杆’调节,与市场主体合作——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演化
我国各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可归为政府型模式、市场型模式、“政府-市场”合作型模式三类,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足球项目普及、球员接受义务教育、退役球员再就业等多个方面,具有公益属性,是一项长期事业。总结过往经验,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5展望
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将继续保持多样化局面,各职业足球俱乐部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不同的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多种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并用的组合型策略可能成为俱乐部的选择。
在足改方案“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理念下,少数省市现存的“三级训练网”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将迎来新的机遇;职业足球俱乐部创办的足球学校将按照足改方案“创办新型足球学校”的理念在文化教育和足球运动紧密结合方面进行探索;在国家大力支持足球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赞助-海外培养”获得企业的长期支持,成为发掘、培养足球明星的重要路径;校园足球的开展和社会办训机构的兴起,将进一步促进俱乐部与“网点学校”合作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发展;在金牌杠杆作用下,体育局(政府部门)与俱乐部共建后备梯队路径将继续保留,联赛中经济实力较弱的俱乐部会更多采用这种方式。
与其他路径相比,“市、区”两组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整合了政府、俱乐部多方资源,有助于构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精英金字塔,实现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若上海市能取得较好成果,可在其他情况相似省份进行推广。
在足改方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鼓励社会力量发展足球”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可能出现致力于推广、普及青少年足球的非营利性组织,这些组织将与职业足球俱乐部紧密合作,最终形成“业余——业余到职业——职业”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旭.新华网.世预赛-国足客场遭中国香港队逼平出线希望渺茫[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5-11/18/c_128439793.htm,2015-12-15.
[2]樊莲香,李有香.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史回顾与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72-75.
[3]孙克诚,何志林,等.国外足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路径与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108.
[4]李龙化.中、韩两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07.
[5]王剑.中英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黄银华,张志奇.我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初步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18-20.
[7]陈鹏.我国足球学校发展动力与运行机制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3.
[8]王朋涛.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9]余家红.中日两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比较[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0.
[10]孙克诚,董众鸣.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现状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76.
[11]韩洲桥.上海市足球学校发展过程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12]李森.上海市足球学校发展过程分析[J].科技导刊,2011(9).
[13]林剑.拿什么拯救你———中国足校[N].中国体育报,2008-04-03.
[14]王天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N].学习时报,2013-11-18.
[15]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Z].2015-03-08.
[16]Richard,Yasaki. Breaking the Mould: J league Soccer, Community and Education in Japan [J].Football Studies,2003,6(1):42-46.
[17]杨铄,郑芳.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J].体育科学,2014,34(5):77-79.
[18]Football Foundation,http://www.footballfoundation.org.uk/about-us/,2015-06-24.
本刊声明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未特殊声明的,本刊同时获得图书、电子版本和信息网络的使用权。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多家数据库与检索机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自己的文稿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
Research on the Models of Youth Talents Developing in the Clubs of 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per League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ANG Yan-su,ZHENG F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football professionalization, there have been many ways of youth talents developing, such as “three-level training network”, soccer academies, the way of developing youth talents by professional sports clubs and schools, the way of developing youth talents by professional sports clubs and training organizations, the way of developing youth talents by corporates, the way of developing youth talents by sports governments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clubs and the way of developing youth talents through district systems. All the ways mentioned are led by different bodi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staff in 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per League, we analyzed the evolution of these models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make prediction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m.
Key words:professional football clubs; youth talents; ways of developing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6)02-0014-04
作者简介:王妍苏(1991-),女,黑龙江鹤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