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康教育课的导入语

2016-03-24 22:10杨绿绿
关键词:教育课课堂气氛教学内容

杨绿绿

【摘要】 好的导入语犹如美好乐章的序曲,扣人心弦。虽然导入语所占时间不多,却可以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教学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健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好的导入语更是一堂成功的健康教育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导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17-020

1.课堂导入语概述

课堂导入语,即为上课伊始教师能迅速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带进有目标的与教学任务和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有利于教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所运用的简短话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导入语的设计。同时,因为导入语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所以其设计应短小精悍、新颖有趣。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量体裁衣,制定最适合的导入方式,不可喧宾夺主,更不可敷衍了事。健康教育课导入语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语。

2.健康教育课导入语的方式

2.1趣味导入

对于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游戏等方式进行导入。不仅适应了教学内容,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效果往往比较理想。教师尽可能地运用丰富的词汇,饱含感情,绘声绘色地感染学生,令学生产生联想,产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趣人趣事趣闻,让学生感到学习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讲授《牙齿的构造与功能》一课中,导入谜语“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迅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思考问题的环境中。同时,根据谜语所阐述的牙齿的颜色、形状、功能、保护方式等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牙齿,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谜语从字面看来简单易懂却含有许多知识,学生在知道谜语答案之后,将该谜语与牙齿形成联想记忆,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

因此,趣味导入不仅为整节内容开了一个好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2.2提问导入

开讲提出疑问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导入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矛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学习中寻求答案。教师设立疑问时应该充分围绕教学内容,抓住主要问题,连贯追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接下来的教学铺桥搭路。

教师在清楚明了地表述问题之后,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点名答问要公平地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鼓励成绩中下等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健康教育课相比其它课程有一些优点,它更加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普及常识。

讲授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例如《感冒与流行感冒》,可以让学生讨论自己是否曾经感冒,感冒的症状有哪些。该问题简单易答,学生纷纷联系自己的感冒经历,踊跃发言,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课堂气氛迅速注入热情。教师在认真聆听发言之后,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展开教学内容,将疑问解释清楚。这种导入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他们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必然积极性提高,产生了解疑问题的欲望,课堂气氛达到理想效果,教学会顺利进行。当然,设疑需要讲求一定的技巧,根据学生特点,紧扣教学内容提出疑问。教师把握好语音、语调,创造最有利的环境,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认真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找到答案。

2.3多媒体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图片、歌曲等使学生对全课内容产生大致的印象,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发联想和思索,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内容上来。健康教育课有许多教学内容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更加清楚明了,直观易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讲《传染病及预防》、《脊柱异常弯曲》等有现实病例之类的教学内容时,先导入相关的病例图片,引起学生对于如何避免疾病的求知欲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图片设置悬念,带领学生一步步地看图求解,教育学生如何避免疾病。而在与保护人类生态环境有关的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与主题、内容相合的歌曲、视频,例如《地球你好吗》,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有所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切身感受,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图片、歌曲所反映的事物时会联想到所学过的知识,做到学有所用。

2.4联系旧知导入

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同时由旧知导出新知,搭建彼此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旧知识也包含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思维观点,将生活中的常见之事物摆在学生面前,探讨其不被常人所知的一面或事物内部的深层因素。

讲授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之类的课程时,就可以选择这种导入方式。虽然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视青春期发育为神秘的事物。教师不妨列举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令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打破尴尬,摆正心态,探求真理。尤其是新知识较为难懂,学生的平均接受能力不高的时候,教师用旧知识导入,或者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现象,让学生有一个过渡阶段,逐渐由浅入深地学习新知识。

3.健康教育课导入语的注意事项

尽管导入语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甚至三言两句,却仍然需要教师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根据健康教育课的特点,独具匠心,设计适合的导入语。

首先,设计健康教育课导入语时,教师必须认真全面地熟悉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使用尽可能凝练的语言概括关键问题,选用的图片、歌曲等要紧扣主题。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导入形式,不要生搬硬搞、千篇一律。

其次,因为导入语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注意他们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尤其是讲述青春期等内容的时候,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选用恰到的导入语导入课程,化解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正确认真对待知识。

再次,导入语毕竟不是教学内容的正文,只是起到一个导入作用。因此切不可花费太多时间,更不可繁言赘语,唠唠叨叨而喧宾夺主,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导入语过长会令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产生疑问甚至混乱的感觉,积极性不能得到提高,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沉闷。因此健康教育课导入语应该短小精悍,自然明了、紧扣主题。

4.健康教育课导入语的重要性

如今,有部分老师仍然不重视课堂教育的导入语环节,没有根据课程特点选用恰当的导入语,认为只需讲好教学内容的正文即好。殊不知,教学犹如上楼梯,必须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行。“蝴蝶效应”是说南美洲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会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意为系统初始量的细微变化会导致计算结果的重大偏差。事物开端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其发展过程以及结果。因此,教师的导入语设计是否成功,能否在开课的前几分钟内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健康教育课有其特殊性,教学内容多为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者生活知识的普及等,较缺乏故事性,如何使学生在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无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健康教育课的导入语更加关键,教师要利用导入语尽快带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衔接新旧知识,唤起学生的记忆,调适课堂气氛。好的导入语既突出了教学内容的主旨又为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进行良好的铺垫。因此,优秀的健康教育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课堂具体情况,选择巧妙恰当的导语导入新课,令导语、正文、结语融为一体,在最快的时间内创造有利的教学氛围,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顺利开展教学任务。

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匹配的钥匙,为学生开启知识的宝库。虽然导入语只是整堂课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从时间比例上所占较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要认真谨慎地对待。教师需将教学视为一门艺术,一曲美妙的乐章,重视其中的每个环节,重视导入语的作用,让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寓教于效,让教师、学生、知识和谐地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教育课课堂气氛教学内容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