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则逐渐成为了研究重点。创建高效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达到教学要求。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简述高效课堂入手,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 创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8-01
引言
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要求科目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积极创建高效课堂,加强与学生的和谐相处,构建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高效课堂
1.1高效课堂特征
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指导学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创建高效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和传统教学课堂相比,高效课堂有着本质的差异。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并强调了学生在整个课堂上的地位,并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交流。
1.2创建意义
创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创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义务教学的基础,更是教育重点。而创建高效课堂,则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与行为,让学生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1]。
2.构建高效课堂,加强小学语文教学
2.1巧设课堂问题
高效课堂的创建,首先应巧设课堂问题。课堂提问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反馈的主要方法,利用课堂问题,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掌握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及针对有关知识点、语法概念的了解程度。此外,提问是反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教师所提问题,既能够明确重点知识点,也能够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课堂提问还能够为学生与教师搭建桥梁,让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得到充分地交流沟通,并要教师有效调整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进度。所以课堂问题的设置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2]。
2.2巧用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师全方位设置文章解读情景,结合声像和图文,将抽象文字变成有趣的图像,利用图像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激发初中生的感官感受,从而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最佳的阅读情景中,体验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3]。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视觉器官及听觉器官,以此感知文章所描述的情感意境,并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重视班级学生的实际感受,并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图画等,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氛围,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以此训练自身的语感[4]。
例如:讲解《清平乐·村居》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理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时,刚开始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当教师播放和诗中描述的景象相符合的短片、图片等,学生将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了解诗中的抽象场景,勾勒出简易场景图,加深了对诗句的掌握,拉近了学生与语文古诗间的距离,整体感知本诗。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活力,教师就需要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将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并突出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巧设课堂问题,巧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创建有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郭爱芳.让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3(01):335-336.
[2]叶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0):112-113.
[3]叶莎莎.个性化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浅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12):434-435.
[4]张惠英.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Z1):232-234.
作者简介:
刘翠(1978年9月15日-),女,山东省枣庄市人,本科学历,小教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