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育与学校等同起来。在终身教育背景下,非正式学习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场馆学习成为学校教育以外的一个新的学习领域。场馆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它不仅让人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参观者提升兴趣、态度、观念等。参观者是以个体的认知发展、原有的知识建构以及参观动机为基础,与场馆里的展品和媒介进行交互,通过互动建构其个人化的参观经验。应该提倡场馆教育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关键词:场馆学习;非正式学习;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A-0060-03
在上海科技馆彩虹儿童乐园的科学实验室里,一群小朋友们正乐此不疲地操作“运动的小球”。他们或自己动手,或在家长的参与下,耐心地用阿基米德提升机将小球升至管道顶部,小球便沿着下降的方向滚动,看着小球欢快地滚动,小朋友们边跳边喊:“加油,加油,小球加油!”伴随着小朋友的欢呼声,科学的神奇魅力正慢慢地吸引着他们,改变着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1]小球运动的装置有空气喷射装置、阿基米德提升机、弹球器等,易于操作,便于理解。该展项在让儿童玩耍的同时,力图启迪他们发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如空气动力、机械传动、动势能转换等。
在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教育方式不断受到新的冲击,教育的场所也在不断扩大,由校内学习扩展到校外活动,只要愿意学习,处处都是教育的场所。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活动受到广泛重视,家长在为儿童选择休闲娱乐场地时更考虑到场地的教育性。由此,兼具收藏、学习、教育与娱乐等功能的场馆自然成为家长的首选之地。
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非正式学习的理念正在全世界蔓延,学校教育逐渐开放,教学也日益多元化。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博物馆学校——在美国逐渐兴起,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合作设计课程,开展教育活动。这种新型的场馆学习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一、场馆功能的扩展
场馆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至今,它包含的种类很多,范围涉及面比较广,有博物馆、科技馆、水族馆、美术馆、心理咨询馆等各类场馆。随着时代变迁,场馆功能发生了转变。场馆已经不仅仅是保存文物或者展示展品的场所,而是由原来的收藏、展览、研究功能逐渐扩展到具有教育功能;从过去的标本、展品、模型展示逐渐丰富为许多互动型的操作呈现,以更加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方式激发参观者的学习兴趣,如科技馆里的机器模型操作。场馆功能的开发和设置更注重教育功能,从而满足参观者对学习的要求。对参观者而言,场馆学习既没有来自学校课堂的压力,也不被要求掌握奥妙精深的科学原理,只要充分感受现场环境营造的神秘感以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把这些体验融合在场馆经验里,就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历史博物馆的潜在科学知识丰富多彩,主要展品以相关学科的标本为主。它以生命科学为中心,以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及人类学为资源,呈现与勾勒自然界事物的起源与演化,包括地球形成、发展以及它与其生存环境紧密相关的关系。因此,学习者在场馆中能接触到日常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事物,可以通过实物标本以及多媒体技术或者导游的讲解了解自然现象的本质,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场馆学习及其特点
当下的教育都强调知识贴近生活,力图使知识生活化。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多采用知识灌输模式,学习者是以被动的角色接受概念、知识、公式,而忽略了态度、兴趣、技能等的发展。美国威斯康辛州心理学教授Screven认为,场馆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异于学校的非正式课程,它以实物代替书本展现了一个“非文字”的学习机会。就学习心理而言,实物比文字更容易引发学习者的注意力及兴趣,并且实物的学习需要统合人不同的感知觉。[2]场馆里的操作器材、展品以其形象趣味的活动内容和简易生动的操作方式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激发参观者参与学习、动手操作的兴趣。
为了更好区别场馆学习与学校学习的异同,笔者制作了下表,以供读者参考。
场馆以其丰富的资源,提供了参观者在离开校园后随时参与学习的机会。场馆环境以展品为媒介,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使参观者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无论是参观展示还是操作互动,都在接受着隐藏在环境中的信息,能在自由开放的情境中快乐学习。
就学习环境而言,场馆是一个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场馆是一个自我导向的学习环境,参观者进入场馆,可以自主选择参观路线、参观内容,参观过程中无评价无竞争。参观者进入场馆参观的目的或许不同,但只要个体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交互而引起了认知或情感上的变化,从而获得相关的经验,就可认为是学习的发生。因为,经历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相反,课堂教学由于缺少场境的支持,获得的更多是一种惰性知识,不能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再加上教材上抽象知识往往使学习者望而却步,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就教育对象来说,非正式环境所体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就是所有人共享。无论参观者的年龄层、教育背景是如何多元化,都不会成为场馆学习的阻碍因素。只要愿意,谁都可以进入场馆参与学习。
就学习资源来说,场馆为参观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导览手册、地图、简介等卡片资料以及多媒体、影像、幻灯、语音等视听资源,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自由选择参观地点、物品,场馆教育资源能够增加观众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的效果。
就教育目标来说,场馆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上的获得,而是让学习者通过对展品及其情境的直接经验,促进他们在兴趣、态度、观念、技能上有所发展,赋予他们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场馆教育可以弥补正式教育的不足,它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效果可以补充学校教育偏重抽象思考的缺失,强调以好奇心启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功利性的学习动机。
场馆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它不仅仅让人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参观者提升兴趣、态度、观念等。参观者是以个体的认知发展、原有的知识建构以及参观动机为基础,与场馆里的展品和媒介进行交互,通过互动建构其个人化的参观经验。场馆内的各项互动操作着重于激发参观者的惊讶、好奇和激动,让他们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三、馆校合作:打破教育界限
作为公众教育机构的场馆,如何能够消除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隔阂,引领参观者进入自主学习的世界,进而创造属于个体自己的经验,甚至将这份经验带回家体现在生活中?这是场馆必须面对的问题。
场馆教育有别于其他形态的教育机构,它是通过展品的摆设、互动以及提示语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教科书、图表与学校实验室以外的实物世界,让学习者获得特殊的学习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升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应该提倡场馆教育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1.鼓励课程研究者和学校教师开展合作
虽然现在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参观学习,但更多的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这是因为一线教师缺乏对“隐性课程”的感知和挖掘能力,而课程专家对课程的敏感度则能有效弥补这一点,如果两者建立课程开发共同体,就可以设计出主题适合、内容适切的教材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品质(见下图)。
场馆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和学校的课程进行整合,成立课程规划小组,通过主题活动,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最后实施评估及修正。但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场馆拥有的丰富教育资源,以至于不能很好将之运用于教学中。因此,我们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利用场馆的教育资源,参与场馆活动。教师由一名参观者逐渐向教学者的角色转变,更能增进学生对场馆学习活动的热忱,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2.设计开发以实物及活动为主的教育活动
场馆尽量提供最新的教育资源,鼓励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到场馆参观学习,把场馆作为正常教学的辅助机构。[3]如上海科技馆在展厅“热带雨林之旅”中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参观学习分别做了不同的要求[4]:小学生主要是感受丰富多彩的生物,初中生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高中生主要是研究热带雨林与人类的关系。这些教育活动打破时空界限,不再局限在学校狭小空间里,并且同一个展厅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各自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学习有利于打破学科间的隔阂,使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得到完整的经验,获得知识的意义,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殷捷,徐赟.又见欢快运动的小球[EB/OL].http://www.sstm.org.cn/kjg_Web/HTML/defaultsite/wgdt_InNews/2014-03-15/Detail_ 16152.htm.
[2]Screven, C. (1993).United States: A science in the making[J]. Museum International,178:6-12.
[3]汤雪平.非正式环境的科学学习研究:以场馆学习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顾洁燕.在世博会不莱梅馆的报告[R].2010-9-26.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