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华++徐红波
摘要: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和内容精简,是支持移动学习的最佳选择。为探索基于微课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了微课的制作流程与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了基于移动学习平台开展正式和非正式的微课移动学习模式。
关键词:微课;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系统;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7-0119-03
Research on Micro-course based Mobile Learning System and its Learning Mode
JIANG Jian-hua, XU Hong-bo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Zhuhai 519090, China)
Abstract: Micro-cour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ness, concision and focuses on topic. It is the best choice for mobile learning. As to explore micro-course based refor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cultivate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promot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method of micro-course was researched. A micro-course based mobile learn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mode of micro-course based mobile learning system was researched.
Key words: Micro-course; mobil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system; formal learning; informal Learning
微课[1]资源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目的明确,适合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展现,支持利用碎片时间开展移动学习,是实现翻转学习[2-3]和混合学习的重要手段,是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已成为当前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之一。
移动学习是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微课是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采取移动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4]。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必将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新的契机,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大大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微课资源的制作技术,建设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平台,探索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模式,期望为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转变高校的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者学习效率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提供有益的建议。
1 微课制作
1.1 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视频为核心,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学习资源包[5],微课资源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按照不同的用途和制作技术,微课的类型如表1所示。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视频时长最好控制在5~8分钟之内,视频内容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得当,同时还要从知识完整性和关联性的角度,将学科知识制作为系列化的微视频。微视频的制作方法主要有:通过专业摄像机、智能手机、DV等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现场拍摄;采用录屏软件对ppt课件和演示操作进行屏幕录制;通过设计微课脚本,然后借助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生成微课。
1.2 微课制作流程
微课设计与开发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分为分析、设计和制作三个阶段。
1)分析阶段。首先选定微课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点。明确微课主题后,需要结合学习者的知识能力条件和微课的学习目标,有针对地选取和组织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中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的方法,然后确定微课的类型与内容。
2)设计阶段。根据分析阶段确定的微课内容,对微课中涉及的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微点评和微反馈等要素进行详细设计,以微型化为原则,做到知识点微小、内容短小精悍、内容精炼简洁且相对完整,讲授与互动学习相结合。
3)制作阶段。包括开发工具的选择、脚本编写和素材收集与处理、微课制作等环节,制作完毕后结合分析和设计阶段的要求,对微课进行测试、修改和完善,最后根据微课的承载平台对微课的输出格式进行设置后输出发布。
1.3 微课制作的注意事项
微课是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以微视频为核心,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学习资源包,内容系统而完整,视频时长限制严格。因此,制作微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精选主题。并非所有专业、任何内容都适合制作微课,作为微课的主题既要有针对性、主题鲜明,又要保证微课的独立性和系统完整性,力争一个微课解决一个问题。
2)合理组织。一个完整的微课应包括教学目标、知识点、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等环节[6],要充分考虑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互动交流途径等,做到微课内容精炼、清晰完整,教学过程设计要合理,重难点要突出,既要考虑与前导知识的衔接,又要考虑后续知识的延续性,真正有利于学习者通过微课学习获取所需知识和技能。
3)精心制作。移动学习对微课存储容量的大小、网络传输、视频格式和视频质量等限制严格。因此,制作微课时要抓住重点,严格控制微课时长,片头简洁美观,有吸引力;现场拍摄时灯光均匀、画面清晰稳定,配套讲解语言要清晰、条理清楚;后期制作时对重难点添加字幕和背景音乐,采用高压缩率和高质量的压缩编码格式[7]。
4)知识集成。开发微课的意义在于借助微课应用平台或系统实现微课资源的集成,形成微课群,聚合成微课云,通过单个的微课资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设计微课时就从系统完整的角度考虑微课资源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不同微课资源间的序列化和系列化关系。
2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2.1 设计目标
本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存储与分析、全网流媒体分发与管理等核心技术,建设基于微课移动学习系统,搭建一个移动学习与交流平台,为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环境。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
1)营造一个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按需所取的移动自主学习环境,优化学习者学习习惯,学习者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者、伙伴、教师之间可以线上/线下进行交流互动,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选择学习的需求。
2)支持多种学习模式。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多媒体互动等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自主探索式学习、协作交流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模式。
2.2 系统总体架构
微课移动学习系统以学生、老师和社会公众作为服务对象,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无线通信等技术,构建人人通的网络学习环境。系统后台借助云端服务器,实现微课资源的云存储;前端的微课资源管理系统基于Web方式开发,实现微课资源快速查询与资源主动推送,基于知识点构建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知识体系,通过微课资源的分类组织、语义描述、知识点间的语义关联与重组等方法,实现微课资源的动态性和生成性管理;移动学习APP系统提供微课资源点播、资源推送、学习计划定制、师生互动交流、资源分享与反馈交流等功能,满足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开展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2.3 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系统主要包括后端的微课资源管理和前端的移动学习APP两大部分,系统用例图如图3所示。
1)微课资源管理系统运行于PC端,采用Web方式实现资源提供者注册与管理、微课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微课资源的维护、微课资源的检索、师生互动交流、微课资源的统计与管理等功能。
2)移动学习APP系统基于移动终端设备开发,运行于Android和iOS两大平台,实现学习者的注册与登录、微课资源的播放、检索、推荐、推送、分享和师生互动等功能。
3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模式
3.1 移动学习的主要模式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借助学习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移动通讯及无线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上学习内容的一种有指导或无指导新型学习形式。从不同的角度,移动学习的模式不同,主要有:①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和离线脱机学习;②以课堂、讲座等方式系统化的正式学习和利用业务时间自主、碎片化的非正式学习;③基于短信、网络课程、视频点播与直播、电子书等学习平台的移动学习;④以个人为主的自主学习和以小组协作为核心的集体学习;⑤在老师指导下的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模式多种多样,学习者实际学习中不会仅仅采用某种特定的学习模式,为提高学习体验和效率,往往会综合采用多种学习模式。
3.2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模式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时间短、主题明确、内容精炼和占用空间小等特征使得它成为了当前移动学习的最佳选择。结合目前流行的主要移动学习模式,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模式按学习目标与内容是否明确、学习时间与场所是否固定等可分为系基于翻转课堂的系统化正式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碎片化非正式学习两类主要学习模式。
1)基于翻转课堂的系统化正式学习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正式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前自学、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
课前自学。微课是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后复习的核心资源,教师首先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作涵盖基础、进阶到精通三个层次、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和微测验等多样化的微课资源并提交到移动学习系统中。学生登录移动学习系统后,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与任务,借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自主学习教师事先精心制作的微课资源。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移动学习系统组建虚拟课堂、讨论组,或通过QQ、微信等工具与同学或老师相互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系统实时掌握学生自学过程中碰到的难题,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给学生更好的指导。
课堂知识内化。微课为实现翻转课堂提供有力支撑,翻转课堂通过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可以高效地完成课堂知识的内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而是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布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督促学生学习微课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等。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和思考,独立或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学生成果交流和教师点评方式结束课堂教学。
课后反思。学生课后主通过移动学习系统中的在线测试评估学习效果,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学习总结反思学习过程,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并构建出学习内容的知识树。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针对基础差的学生,以赏识为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充分挖掘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针对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增强竞争意识。
2)自主探究的碎片化非正式学习模式
碎片化学习是利用闲散时间进行的学习活动,是移动学习的有效形式,移动学习支持的非正式学习模式除了作为正式学习的有力补充外,更强调学习的泛化特性,学习者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与人交流和讨论以获取信息和知识,扩展了非正式学习的范畴。从学习的流程看,基于微课的非正式化学习模式包括确定学习目标与内容、自主探究学习和总结评价三个环节。
确定学习目标与内容。非正式学习目标与内容的驱动力一般来自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个人的兴趣爱好或通过移动学习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等。
自主探究学习。根据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与内容后,学习者借助移动设备登录移动学习系统,选择学习资源。学习者围绕特定的任务主题,以学习微课资源为主要形式,通过搜索引擎自行收集学习资料,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针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由学习者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建立学习共同体,发挥团队的优势,或寻求老师的帮助,在共享和交流中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总结评价。学习者通过个人总结和自我评价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分享学习心得,归纳整理和推荐优质学习资源。
4 结束语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有效克服了移动设备存储资源短缺、网络传输和流量限制等不足,发挥了移动设备便携性优势,是实现随时随地开展非正式化学习的最佳选择,既可作为传统课堂正式学习的有力补充,又可作为促进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手段。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教育系统及相关行业对微课资源库建设投入的加大,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必将给学习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化学习的主流形式。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 ”微课”: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61-65.
[2] 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1):58-64.
[3] 谢永朋, 徐岩. 微课支持下的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7): 63-67.
[4] 詹庆龙, 张静然. 移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3):1-7.
[5] 钟绍春, 张琢, 唐烨伟. 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12):85-88.
[6] 余胜泉, 陈敏.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1):100-110.
[7] 杨明. 高职教育微课开发综合讨论[J]. 职教论坛, 2014(6):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