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写作的人,都是一座孤岛

2016-03-24 14:49李青
记者观察 2016年2期
关键词:白先勇洛夫龙应台

李青

由台湾“目宿媒体”筹拍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曾经在内地文艺圈掀起过一轮观影高潮,那会儿就有读者不停地在问——第二辑什么时候能出来呢?确实《岛屿2》的出炉,似乎比《岛屿1》要更缓慢,但似乎也更坚定。

我们在《岛屿2》的名单里,除了看到来自台湾那座岛屿的白先勇、林文月、洛夫和痖弦,也看到了来自香港这座岛屿的西西、刘以鬯和也斯。尽管,在影片上映时,也斯与我们作别已经三年,但因为这部片子,我们知道他依然和我们在一起。尽管98岁的刘以鬯因为身体原因在香港首映式上只能坐在台下由他人代发言,但因为《岛屿2》《酒徒》的故事会被更多人记住。尽管《我城》的传主西西并未能来到现场,但这不妨碍好几个人对记者说,“西西的片子让我看了动容落泪”……

《岛屿》系列的存在,帮我们一点点将华文世界的文学拼图—块块拼上,在离我们不算远的岛屿上,因为有着这样—群认真的、优秀的书写者,让华语文学的概念变得更完整也更有意义。刘以鬯、洛夫、痖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他们都是小说、散文、诗歌领域的集大成者,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走来,满身风雨,著作等身,借纸笔消解悲欢离合的大时代,所以当《岛屿2》将这些主人公们汇聚一堂时,写作的庄重感立刻呼之欲出,文学的尊严,也氤氲在每一个分秒间。

98岁的刘以鬯坐在台下,他因重听发言不便,便请岭南大学黄淑娴教授代为致词。主持人龙应台调侃,若读过刘先生的作品,例如风格旖旎缤纷,启发了王家卫拍摄《花样年华》的《酒徒》,便会知刘先生尽管高龄,内心也一定藏着一个18岁的自己。纪录片中,他一口南腔北调的广东话,从上海到香港,摩登城市的风流,纸醉金迷的奇幻,背后是南渡文人的飘零和坚守,恰与“岛屿”二字遥相呼应。同样在香港写作的也斯,尽管已于2013年逝世,却早在2011年,就已提出过对于岛屿的另一重解读:它远远不限于台湾,每一个写作的人都是一座孤岛——归去来兮,文字不老,或许这也是写作的玄妙之一。

地毯是什么颜色的

台上的白先勇、洛夫与林文月,分别生于广西、湖南和上海,光阴辗转,又都成为了台湾的文学名片。

白先勇一身西装妙语连珠,他定义写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不一定比旁人要深,只是他们更善于把它表达出来罢了”。龙应台问,“先勇,这个红地毯的颜色,如果是你会怎样形容?”“不就是红色吗。”他有些莫名,原来背后的因缘,是他小说中绮丽斑斓的色彩世界,从尹雪艳、金大班、萧红美、任黛黛、朱青一个个主人公的名字,到云红纱的晚礼服、银白底子的闪光旗袍,衣衫鬓影,美不胜收。

他也坦承,自己是颜色的爱好者,善于观察幼时家中宴会宾客的打扮,还有戏装的配色等等,“西方人爱说harmony(协调),中国人配色,大红大绿也能有它的和谐”,坐在一侧的林文月有些不以为然,“作者的taste(品味)是会影响写作的,西方也未必是一味求harmony,尤其是印象派发展以后”她补充,认真的语气不疾不徐,“文月老师身上的学者风范出来了”,龙应台笑着感慨道。

的确,这些人中,林文月是唯一纯粹学府里走出的女性,同样是世家出身,白先勇是军阀白崇禧的儿子,她是历史学家连横的外孙女,师承郑骞与台静农,研究六朝文学、翻译《源氏物语》、进行散文创作,三管齐下,被誉为“结合了家学渊源的台湾本土人文视野,与两位老师对于汉语文史的再出发”,因为受过论文的规训,她强调对节制的追求,例如写台静农的《台先生和他的书房》,是难得的细笔描摹之作,她反倒要特别解释“用别的方式我绝对不会这样,因为太显露了,但是这一篇是为台先生画像,以绘画的角度,所以就可以这样写”;《J》中写病逝的先生,也特意借居家看护的眼光侧写,规避过于浓烈的情感,故而对于她的笔下世界,白先勇谓之“笔意清畅,风格醇厚,寓人世的悲悯欣喜于平淡之中,字里行间辐射温暖与智慧的光芒”。

遇到了不同观点,白先勇接过林文月的话头,倒也不表达什么特殊的意见。“我就记得第一次见到林文月的时候,她穿一身杏黄色的衣服,《现代文学》与‘五月画会会谈,那是1962年的事了,杏黄一定是很美,不然我怎么能铭记五十年?”此言一出,林文月自己也笑了,后来龙应台问对于“温柔”的定义是什么?洛夫也凝练犀利的一言以蔽之,“温柔就是林文月嘛”。

诗神战胜死神

“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一切静止,唯眸子在眼睑后面移动/移向许多人都怕谈及的方向,而我确是那株被锯断的苦梨/在年轮上,你仍可听清楚风声,蝉声……”写出名作《石室之死亡》的洛夫,有典型的诗人气质,狂狷而潇洒,以“呼吸一天就应该继续写下去”为格言,所以他从年轻时就不怕死,原因是“心中的诗神可以战胜死神”。

当白先勇说做了十余年昆曲传教士,想用余生挽回文化乡愁,问起洛夫对于中华文化的前景是否有焦虑?他的回答是:“我洛夫在哪里,中国文化就在那里”——看起来骄傲的一句,背后是内化的传统,“我们是带着文化走的”,他这样说,庄子、屈原、王维、辛弃疾,信手拈来,生长在心中,支撑他在海外的许多个日夜,“美靠人去发现.你看王羲之《兰亭集序》,那些花草,创造出的美,比自然本身更迷人”。他心中的美是这样的。

三次演好自己

再回到电影本身。

相较于文字,影像语言有其独到的迷人之处。不止是台上的三人,坐在许多毛绒玩偶间,童趣而俊俏,亲手缝布偶的西西;坐在林间读书,早早写出《如歌的行板》,又从1966年开始就不再发表作品的痖弦;在书房中静坐,身影湮没在高耸的书架间的刘以鬯,都各成风景。

这简直是奇异的感受了。九十岁的列维斯特劳斯说,世间存在“一个实际的我”和“一个潜在虚拟的我”,前者构思书中章节,后者保持对世界的观察。借由作家纪录片,当他们亲口念出自己曾经写下的字句,当画面捕捉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痕迹,虚实之间,一种关于文学的时空就这样建立起来,得以管窥,何其有幸。

有趣的是,林文月还说起一则逸事,拍摄期间,一次排队坐飞机,随行的导演来来回回要求她排了三次,“青霞听到要笑了,这个姓林的怎么这么多次才把自己演好了”,方知林青霞也坐在台下,和所有的读者一样,专注又虔诚地倾听。

后记

想起邓勇星,白先勇纪录片《姹紫嫣红开遍》的导演写在手记中的一段话:“某天结束茶馆访谈后白老师要去买牛肉汤带给弟弟,一时兴起,让公司同事也跟了去,白老师走在巷子里,发现一路跟随的同事落后了,好心回头关照温暖微笑。几个月后,那暖意从片子里渗出来,以巷道生活为背景穿透来往人群,白老师说‘写作要诚实,不可以有半点虚假,这就是了,活出来的,写出来的,一模一样”。

这就是了,这一夜所感受到的点滴,文学的模样,一模一样。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先勇洛夫龙应台
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有价值的善良
焚诗记
白先勇称《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银色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