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良知说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2016-03-24 22:44丁愉王晓庆李睿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王阳明大学生

丁愉  王晓庆  李睿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王阳明良知说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丁愉王晓庆李睿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王阳明良知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立志之说,不仅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设定了基本原则;且其事上磨练、知行合一的工夫,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良知说依据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良知,以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意识,能鼓励大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最终使其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塑造理想人格。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及他人所承担责任的一种认识和判断能力。它既包括价值评判,也包括行为活动,是知与行的统一。近年来,很多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都一致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绝大多数富于正义感,热心公益事业,自愿服务社会,自觉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刻苦学习,发奋成才,立志报效祖国,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心系人民,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1]童世骏也认为,“一些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当今年轻一代身上仍然普遍存在”,接近八成的年轻人认为“雷锋精神感人,值得发扬”,“尽管市场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但传统的美德并没有因此而丧失”。[2](P165~166)但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尽管认为某种传统或精神是正确的,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会在生活中践行这一传统或精神;同样,人们尽管认同应当增强责任意识,但这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能在具体的行为中承担社会责任。宣兆凯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被调查者,一方面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讲诚信”,但另一方面又感到“在现实中要做到讲诚信很难”[3](P36)。已有研究表明,对自我在国家、集体和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少大学生虽具备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在需要承担具体责任的场合,他们仍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一味索取。这表明,当前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社会责任意识与具体行为不一,即知与行的脱节。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当针对知行脱节这一问题对症下药。王阳明的良知说不仅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且提出了一整套系统达致知行合一的原则与方法,故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良知说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契合点

良知说不仅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设定了基本原则;且其提倡的事上磨练、知行合一的工夫,更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一)志存高远,勿忘勿助: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原则设定

在儒家看来,志不仅是一种道德理想,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王阳明视立志为头等大事:“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4](P216),“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4](P974)。由此可见,没有明确坚定的志向,便难以培养自发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志向,不是饱读诗书,学有所成,而是关乎个人私德,牵涉社会公德,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王阳明所要立的志,是能够分清是非曲直,知晓义利,更能清楚地认识到人性的欲望并加以节制的道德责任。此诚如其所言:“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但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4](P16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立志则是其第一环节。立志如同在内心种下了一颗责任的种子,但要想使其茁壮成长,尚需精心呵护,因此,勿忘勿助,便是立志同时所要兼顾的另一原则。所谓勿忘勿助,就是随时随事体察本心,理性思考自身行为于己、社会、家国是否有所损伤。王阳明指出:“我此论学……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4](P32~33)勿忘勿助需要在实践中磨砺,此即王阳明所谓的“必有事焉”。可见,志存高远的实现,植根于大学生事上磨练的道德践行中。

(二)默坐澄心,事上磨练: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法借鉴

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可以借鉴王阳明所提倡的静动结合的修身方法:静——默坐澄心,动——事上磨练。默坐澄心观的提出,源于王阳明龙场顿悟之后。他认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从而提倡默坐澄心,以自我内观及反思。其默坐澄心观继承了儒家内省自讼的传统,主张以克己成就为己,以将利禄功名之病根从人心中彻底革除(“去人欲”)。儒家内省自讼的传统,虽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持;但默坐澄心观仍属于意识范畴,没有落实到具体行为上,依然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在讲学过程中,王阳明发现了默坐澄心观的这一弊端,于是提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4](92)事上磨炼是指“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其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而言,并非是要大学生致力于道德实践本身,而是要求大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从自己心体上下功夫[5](P138),以最终达到“致其本然之良知”的目的。换言之,对于大学生而言,事上磨炼只是道德手段,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才是其最终目的。

从默坐澄心到事上磨炼,其所体现的,正是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强调。王阳明对于知行脱节的现象有深刻的体察:“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为二者,缘世间有一种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之为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知而后行无缪。又有一种人,茫茫然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是之为揣摩影响,所以必说行而后知始真。”[4](P1229~1230)对于前者,他教导人们当静坐澄心,从心体上入手,克己去念,让良知本体引领其道德实践,故知而后有真行;对于后者,他教导人们当从事上磨炼,从实践上着手,去恶为善,让道德实践巩固其良知本心,故行而后有真知。无论是静坐澄心还是事上磨练,都是为了解决知行不一的问题。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良知说,为解决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所存在的价值判断与行为不一的问题,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的具体方法。

二、良知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启示

既然良知说有助于唤醒人们的责任感,因此,良知说亦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最终使其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塑造理想人格。

(一)注重道德践履,承担社会责任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警醒大学生,莫要陷入只知不行的泥坑中,而应当投身于道德实践中,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王阳明极为强调道德践履的重要性。在其知行合一思想中,道德修养是个过程,尤需凸显行的重要性。换言之,只有即知即行,人们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只有以道德人格为保证的行,才能使人们达到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的统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行首先应是学与习。孔子强调“学而时习”[6](P1),学之后是为了习,即关键要将其落实于实践之中,而一旦将其付诸实践,就必然会关涉所应承担的对等责任。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7](P503)大学生不仅要把其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实践检验其所学,更需要有责任担当意识,即承担外王之功,讲求经世致用。这是一种“责任践行,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归宿,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将内化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予以展现,不断强化‘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8](P12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大学生要养成社会责任感,应从家庭人伦入手。在儒家看来,习首先应从家庭伦理之孝入手。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P2)然而,所谓孝道,绝不仅仅只是后辈对长辈衣食住行等的物质供养,更是为人子女所应尽的情感性义务与责任。《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当由家庭入手,渐次推至社会和国家。

儒家“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要求大学生在成己之美的同时,也要成人之美。人与人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只有既成全自己也成就他人,才能促进社会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故其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以德性为基础的责任感,将缺乏厚重与自觉,而外界压力逼迫下所产生的责任感,将缺乏内驱力与稳定度,只有通过自主学习与自觉道德实践,并在道德自觉基础之上培养出来的社会责任感,才更为可靠。

(二)立志自信圣贤,塑造理想人格

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人格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王阳明的良知说则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

良知的内在性,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指明了着力的方向。王阳明诗云:“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4](P790)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这种可能性诉诸于每个人心中的一点良知,只不过人们需要转变其努力的方向,不要“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4](P93)。一味地向外部世界探索事物的规律与真理,仅仅只是知识层面的积累。科学固然能予人以求真的祈望,但却无法激发人内心向善的热忱。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需要大学生在求真的基础上向善。王阳明的良知说,为每一个大学生指出了通往理想人格的康庄大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不仅如此,王阳明的良知说还极大地凸显了社会责任的主体性:“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4](P59)能否成圣的关键,在于主体自身是否选择成为圣人。换言之,在王阳明看来,圣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而是降临于人间的活生生的当下存在。如此,良知说便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信心与主体性。

良知的普遍性,为大学生培养独立平等的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阳明认为,人人皆有良知,良知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所以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这一观点,无疑可以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良知的信心。一方面,良知的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绝对权威,具有“格君心之非”的进步性;另一方面,良知的平等性是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的重要保障。由此而言,王阳明所树立的儒家圣人观,对大学生自信心的树立,理想人格的养成,均有着有益的启示。

王阳明的良知说以个人家庭责任为起点,依次推至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且从志向、人格等涉及人心的根本要素入手,力求培养人们长远坚定的责任意识以及独立平等的人格,使人们能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个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最终达至知行合一的境地,因此,其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所存在的价值判断与行为脱节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研究[J].学术论坛,2009(2).

[2]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宣兆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吴光,钱明,董平,编校.王阳明全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张瑞璠.中国教育哲学史(第3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李睿,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3(11).

责任编辑 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文献标识码:分类号:G641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6)01-0078-03

作者简介:第一丁愉(1987-),男,上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2015-D-012);2015年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题

收稿日期:2015-11-27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王阳明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