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隽颖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的目标、模式与保障
刘隽颖
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中,应当明确以应用型、创新性作为培养目标,避免走与研究型大学趋同的误区;需要通过创新教学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发挥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保障作用;需要建立师资选聘、评价与激励等有效配套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2000年以来,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国内研究型高校开始以实验班形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并列入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改革项目。此计划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的培养基地,并逐步形成拔尖人才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1]。至此,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已经成为国内研究型高校的普遍举措。
此后,为数不少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始尝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这些院校的改革试验虽然结合了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但是很大程度上仍是借鉴、模仿研究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差别,如果不趁地方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阶段厘精改革的关键问题,则可能导致试验出现偏差,走入误区。
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试验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如何?与研究性高校的拔尖人才一样吗?许多地方院校在对此问题还不甚清晰的情况下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试验。N大学是地方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实验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科学的思辨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的专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发展潜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2],这一培养目标与“珠峰计划”中国国内一流研究型高校的实验目标几乎如出一辙。这样的目标既没有考虑学校现实情况,也扼杀了学校特色。G大学是一所地方工程类院校,它的发展目标是成长为一所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与此相匹配,其成立的本科生荣誉学院旨在培养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资料来源于G大学内部荣誉学院师生手册。。但调研发现该学院现阶段仍旧以考研率为衡量培养目标的首要指标,说明其对“工程创新人才”还缺少深刻理解。可见,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的当务之急是厘清人才培养目标,解答地方院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
其一,地方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照搬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这是由地方院校现实情况、发展定位、教学资源、学生特点共同决定的。首先,很多地方院校整体不具备高水平理论研究的氛围,教师的科研水平及素养有待提升,科研资源和平台建设都受到制约,在这种土壤里培养拔尖学术性人才显得捉襟见肘。其次,研究型高校的试验,是为了适应一小部分本身就知识基础扎实且拥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较早投入科学研究的需求。而地方院校的学生,对于理论探索方面兴趣不大,相反更在意学习内容与自身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可以说非常注重学习的实用性。
其二,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性人才仍应当以应用型为导向。“应用型”要求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3],这意味着地方院校培养的创新性人才仍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即培养学生灵活、开放、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个性,更强调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国家正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不能与此大趋势背道而驰,相反,更应当抓住地方高校应用转型这一契机,利用转型带来的优势,思考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创新拔尖人才,与研究型大学相比,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其三,地方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例如G大学拥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大优势学科,因此依靠这两大学科的科研优势、资源平台,集中培养水利、土木类创新工程人才。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试验不能贪大求全,不能以传统的“通才”观念指导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应当着眼于行业需要的、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当前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模式大体上是模仿国内研究型大学的一般做法。教学上,实行小班化教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课程上,强调通识教育,加大专业课程的内容与难度,重视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管理上,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书院制。总体说来,可谓是集中校内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不断做“加法”的方式来培养创新人才。实践中这些举措在校内引发了对“公平”的质问,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学生对这样的高强度学习状态并不满意。一些试验班的课表从周一到周六,从早到晚都是满的,学生几乎没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兴趣活动,甚至没有时间选修校内公选课程。同时,课程累加,造成了学生的负担和困扰。很多学生不明白这些课程对他们未来究竟有什么帮助?即便是单纯以考研为目标,很多内容也是不必要的。管理上,常常由老师一手包办,学生也感受不到自主发展的空间。导向上,以继续升学作为唯一目标来引导学生,不少学生抱怨所谓的精英班,却感觉像是“高四”,而非憧憬中的大学生活。
其次,教师对创新人才培养也缺少明确思路。为数不少的教师对于地方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并不认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抱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另外,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也造成了教师们的迷惘,只能以以往的教学模式或者“加强版”来面对试验班的学生。导师制缺少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也容易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应有的效果。
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是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在借鉴研究型高校业已成熟举措的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目前看来,变革教学模式应当是其着力点,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则是关键环节。但调研结果显示,不少试验班的授课教师仍专注于知识点的讲授、专注于解题技巧的传授。所谓的联系实际不过是简单的图片展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只是简单的固定答案的问答;为数不少的学生选择埋头于教材或是其他活动,缺少对课堂的专注力与投入;多数课程仍在将闭卷考试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沦为单纯的聆听者;学生延续长久以来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知识掌握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这显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
值得高兴的是,试验班采用的小班教学形式已经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所以应当进一步鼓励授课教师开展创新教学的探索,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通过教学方式的变化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当前国内高校开展的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改形式都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在课程考核方式中加大课程论文等其他考核形式的比例。从而真正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从以往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转向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实现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同时,优化课程结构,不能一味做“加法”,也要善于做“减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予以学生必要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增加选修课比例,满足学生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兴趣;围绕专业核心培养目标,重新打磨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加强学科基础课与专业之间的契合度,使得学科基础课尽可能少而精、密切联系专业课的要求;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实践教学真正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以导师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对于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存在疑惑。很多导师认为学生在专业知识储备、基本科研能力上都十分欠缺,没有办法过早地带领学生进入科研领域,所以选择让学生在科研团队中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甚至有导师不太重视这一工作,与学生疏于联系,只有在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困惑时才提供相应指导。导师,不仅是在学生的专业认知、学业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科研上的训练带领学生较早进入专业领域,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多从事应用型研究,与社会、企业联系紧密,十分熟悉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其研究富有现实价值。因此,教师指导本科生直接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不仅是高强度的思维训练、方法训练,为学生日后继续在专业领域探索打下坚实基础,更能够直接帮助学生接触行业需求,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建立师资的选聘、评价、激励机制
试验班或者精英学院往往是一种管理型的教学机构,自身没有师资。在师资的选聘上,除了集中选拔校内教学经验丰富、有创新教学意识的优秀教师之外,也要重视教师的行业背景。同时从企业、外校选聘兼职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在专业导师的选聘上,应当充分调动本校教师的科研资源,并与其他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外聘一批优秀导师,为学生实际参与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提供师资保障。在评价机制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当结合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激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注重学生、专家多元参与和质性评价。在试验班任教,对教师而言本身是一种挑战、压力和更大的责任,因此可以在工作量计算、职称晋升、培训交流、课题立项上给予任课教师更多地政策倾斜,尤其是对于积极开展创新教学的教师,可以予以专项经费资助。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投身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试验。
(三)建立起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在平台建设上,由试验班或精英学院牵头,主动加强与地方企业、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以应用型为导向,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设立专项项目、合作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构建起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可以争取横向科研课题,与企业协同创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以服务于行业发展、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人才、技术、设备资源,建设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国际视野,除了选拔少部分学生出国进行短期交流,更要注重与国外高校的深度合作。一是人才培养上的合作,重视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二是科学研究上的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参加国际项目,设立专项支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三是师资建设上的合作,通过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优秀教师、选拔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打造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
[1]吴爱华,侯永峰,陈精锋,等.深入实施“拔尖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4(3):4-8.
[2]N大学.实验班简介[EB/OL].(2014-08-21)[2016-06-14].http://ymxy.nbu.edu.cn/xygk/xyjj.htm.
[3]黄达人.准确理解本科应用转型的内涵[N].中国青年报,2014-06-16(11).
The Objective, Model and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TalentsCultivation Experiments in Local Colleges
Liu Junying
In experiments of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local colleges should aim to cultivate applied and innovative-oriented talents, in which way to differ from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Thus, they should reform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through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tutorial system. Also,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teacher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motiv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other kinds of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platfor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se experiments.
local colleges;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刘隽颖,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机制构建”(15JJD880014)。
G642
ADoi:10.3969/j.issn.2095-042X.2016.04.015
2016-05-18;责任编辑: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