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期印度人移居英国原因考察

2016-11-02 10:06吴可慧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非洲人殖民地印度人

吴可慧



20世纪后半期印度人移居英国原因考察

吴可慧

20世纪后半期,大量印度人从印度和肯尼亚、乌干达等地陆续移居英国。由于他们的到来,印度人在短期内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导致大批印度人移居英国的原因主要包括英国战后重建对劳动力的需求,英国立法为印度人移入提供的便利以及输出国的推动力和英国的吸引力。

印度人;移民;英国

20世纪后半期,大批印度人从印度、东非等地陆续移居英国。由于他们的到来,印度人在短期内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1956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只有7 700人移民英国,1957年人数已经超过1万。到了1962年,在英国的印度移民总数达到75 850人。1963年,获准在英国居住的印度人为17 498人。到了80年代中叶,在英国的印度人口已达到79万人,成为英国非白种人中人数最多的种族[1]269。

在18~19世纪,英国殖民地覆盖了世界各地,如亚洲的印度、香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密克罗尼西亚、新西兰,北美,非洲的一部分地区,英国一度被称为“日不落帝国”,20世纪以后,英国开始走下坡路,昔日的光辉不复存在。战争使英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代价。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死亡41万人,伤36万人,耗资250亿英镑,且有约1/4的财富被毁于战火。二战结束时英国不仅丧失了战前大部分黄金与美元储备,而且国债也增加了两倍,外债高达37亿英镑,出口贸易下降了将近70%[2]。英国经济实力大幅下降,开始陷入依附美国的地位。

19世纪30年代以前,英镑作为世界货币处于霸主地位,二战后由于英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英镑的霸主之位逐渐被削弱。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开启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主要实施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同时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3]。美元成为唯一可直接与黄金进行兑换的货币,最终取代了英镑世界货币的地位。

英镑地位的丧失仅仅是一个开始,接踵而至的问题不断地考验着英国。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独立,第二年,锡兰独立;1957年英国军队撤离苏伊士,苏伊士运河重回埃及。此后,独立呼声响起,英国的殖民地开始加速瓦解。1956年苏丹独立,1957年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统治,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发达的自治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仅1960~1964年间就有17处殖民地独立。全球殖民主的地位丧失,殖民帝国土崩瓦解[4],英国经济进一步衰退。

殖民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丧失了原来作为宗主所拥有的各种特权,如:土地租借权、占有权,矿产勘查权、开采权,海关管理权,货币发行权等。权利的丧失不仅减少了海外收入,也失去了据此进一步剥夺的基础,以往那种对殖民地附属国在贸易方面通过低价掠夺原材料、高价推销工业品等赤裸裸地榨取高额利润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战后相当长时期内英国经济发展迟缓,对外贸易状况恶化,英镑危机频发。

英国的经济急需发展,但战争伤亡、出生率低等导致劳动力严重短缺。劳动力短缺使采矿业、建筑业、农业等行业面临着被迫停产的危机。这些工作普遍工资较低,工作环境差,很多本土民众不愿意从事这些行业。面对这一情况。1949年英国皇家人口委员会指出,“英国每年需要额外的14万人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5],因此,政府制定实施了“北海计划”“西进计划”“意大利计划”“蓝色多瑙河计划”“波兰再安置计划”等计划与措施,从欧洲大量招募工人。虽然英国政府此时并没有想要引进欧洲以外的族群,但殖民地人民艰苦的生活和对宗主国的渴望,促使他们抓住了英国重建这一大好机会,成群结队奔赴英国,其中包括大量印度人。

印度人开始大规模移居英国与《1948年英国国籍法》的实施有着很大的关系。该法明确规定,殖民地居民也是英国臣民,可自由进入英国,不以种族对入境权和定居权进行区分。这种规定很大程度上鼓励了殖民地移民进入英国,由此引发了二战后第一批入境移民潮。

在英国民众要效忠国王,履行相应的义务,国王就会赋予你权利并且保护你,这就是一直以来英国的“国籍观”。20世纪之前英国处于霸主地位,各殖民地、自治领的人民都追随她,接受她的领导与统治,所以,国籍这个概念不存在什么太大的争议。但是20世纪以后,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的摧残,英帝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自治领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国籍这一矛盾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问题。1946年加拿大制定了国籍法,该法规定加拿大的公民就是英国的公民[6]。那么问题是,原英联邦成员国的公民是否依旧可以一直保留英国的身份呢?此项问题同样出现在原殖民地国家中。虽然此时英帝国正趋于瓦解,但出于对英国以后发展利益的考量,英国政府通过了统一的国籍认定。1946年英国殖民部门提出“英联邦成员国的所有公民给予英国公民的身份认定”[7]。随后,英国出台了《1948年英国国籍法》,将身份认定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该法将公民的身份及其所赋予的权利进行了分类(见表1)。

《1948年英国国籍法》对“公民”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英国及其殖民地公民、独立的联邦国家公民(即英国本土公民)、英国尚未独立的殖民地公民和英联邦中独立国家的公民(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公民)都具有广泛的公民权利,可自由进入英国,拥有选举权;而没有英国和独立的联邦国家公民权的英国殖民者,即没有公民权的臣民,虽然他们没有公民权,但是同样保留了英国公民的身份和自由进入英国的权利。此法颁布后所引发的原殖民地移民潮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其实,英国颁布此法的目的十分明显,即通过赋予殖民地、已独立联邦国家等地区居民公民的身份和权利,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维护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帮助她尽早实现联邦梦。

表1 《1948年英国国籍法》对公民身份的分类及相关权利规定[8]

《1948年英国国籍法》的颁布引发了二战后英国移民潮,许多原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居民来到英国谋求更好的发展。1951年,英国的非白种人口只有20万,20年后就已经翻了6倍,而80年代中期更是达到240万。这些增加的非白种人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由三大种族组成的,分别是印度人、西印度群岛人和巴基斯坦人[1]178。1948~1953年期间,每年约有2 000名西印度群岛人移民到英国[9]。1953~1962年期间,英国的非白种人移民有485 300人,其中西印度群岛移民约27万人,印度移民约7.5万人,巴基斯坦移民约6.5万人[9]。1963年,获准在英国居住的印度、巴基斯坦人分别为17 498人和16 336人,大大超过当年西印度群岛获准英国居住的人数。此后的几年,印度人的数量一直高居榜首。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英国的印度人口已达到79万人,成为英国非白种人中人数最多的族群,居英国少数族群人口的首位[1]269。

二战以后,迫于全球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印度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抵抗、不合作运动取得的成就,英国政府同意其殖民地印度独立,但仍坚持分而治之的政策。1947年英国公布了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顿方案”,让一位对印度一无所知的英国勋爵——西里尔·拉德克里夫(Cyril Radcliffe)在短短6周的时间里分割南亚次大陆。自领地被划分起,教徒们就开始向自己的领地迁徙——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迁往印度。数百万的移民大军充斥在整个南亚次大陆上,在移民中不停地发生碰撞、摩擦、流血、冲突。各种极端主义引发的宗教仇杀此起彼伏,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被激发到了极致。自治领的许多地区充满恐惧,陷入瘫痪,变为杳无人烟的废墟,甚至一些地区尸横遍野。第一次印巴战争使动乱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蒙巴顿方案遗留下的克什米尔问题是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线。当时蒙巴顿方案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划分疆界的: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方划分给印度,穆斯林居多的地方划分给巴基斯坦,而克什米尔自由选择归印、巴一方或自己独立。这就使得1947年10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发动了争夺此地归属权的战争。分治后冲突和斗争不断爆发,摆脱国内纷乱不安的社会环境成为一些印度人心中最理想的选择,因此,许多印度人为摆脱国内战乱,选择去海外寻找更好的发展。

“分治破坏了次大陆已经发展起来的经济联系,撕裂了统一的市场,分割了原本互相依赖的工业和农业区域,给两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困难。”[10]经济增长十分缓慢,社会混乱不堪,人民生活困苦。种种因素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率高就是其中的一个。20世纪60~70年代,印度人口出生率迅速增长,人口数量急剧上升,这就导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空前巨大。专家和医生失业是一种常态,1970年,印度的2万民医生失业,10万名专家失业[11]。”19世纪80年代,在印度受过教育失业的人更是增长到了120多万,这其中还包括21.5万名医生,2.7万名专家、研究生和本科生[12]。上述数据仅仅只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失业情况,没有受过教育者的失业情况应该更加严重。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混乱的社会生活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印度人离开祖国,去海外寻求安定、美好生活的客观因素。

寻求海外发展的印度人更愿意去英国,这是因为印度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英国对其殖民统治期间印度人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并适应了英国的制度与文化。在政治方面,英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议会民主制度,印度独立后,沿用了这一制度,并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经济方面,英国建造了很多基础设施,如工厂、学校、铁路等,使印度人民生活富足,社会进步。在文化方面,英语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熟练地运用英语。这些都使印度人和英国之间无形中多了一层联系,印度人对英国怀着一种向往和亲近的情怀。所以,当一部分印度人想要去海外寻求发展时,英国很自然地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首选之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东非的肯尼亚、乌干达地区出现驱逐印度裔事件,被驱逐的印度裔纷纷涌入英国躲避灾难。最初进入东非的印度人大多是被雇佣的劳工,他们在东非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为东非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之后他们通过努力,在东非定居下来,并且在东非有着较高的经济地位。印度人在非洲普遍比较富有,几乎掌握90%的贸易。印度人垄断经济进而剥削非洲人,导致摩擦与冲突时有发生。富有的印度人认为自己比穷苦的非洲人高出一等,所以对待非洲人不太友善。而且,印度人哄抬物价、缺斤少两、漫天要价、欺骗和剥削非洲人。他们还区别对待欧洲人和非洲人。东非印度人自身的不诚信和歧视态度,造成与非洲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为之后被驱逐埋下了伏笔。

但是印度人被驱逐的主要因素是欧洲人的殖民统治。欧洲人以殖民者的身份来到非洲,享有各种特权,社会分层自然形成。欧洲人拥有最肥沃的土地和最廉价的劳动力,处于最上层;非洲人只有最贫瘠的土地,在农场中从早到晚的工作处于最底层;印度人聚集在城镇,经营商铺,拥有自己的私人住宅处于两者之间。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生活,相互隔离,没有太多交流,种族之间非常生疏。这种分层是欧洲殖民统治者乐意见到的局面,甚至他们还会对非洲人强化这种等级观念,为他的统治创造有利条件。欧洲人向非洲人贯输是印度人抢占了本该属于你们的资源,掠夺了大量的财富的观念,让他们痛恨印度人。有意制造两个族群的割裂,以维系自己的殖民统治的。印度人无形中成为欧洲人教化非洲人的工具,成为非洲人心目中的剥削者。

起初被驱逐的印度人希望母国政府出面调解,维护他们的利益,结果却事与愿违。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就东非印度人问题作出了明确表态:“非洲的印度人不能伤害任何非洲人的利益,必须把非洲人的利益放在首位。”[13]6“如果在非洲的印度人追求特权,不注重保护非洲的利益,那么印度政府不会保护他,如若你被赶了出来,那你也只能走人。”[14]因此,1972年乌干达爆发驱逐印度裔事件,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虽然说:“我们将与乌干达政府进行沟通,力所能及地保护非洲印度裔的权益。”[13]76但却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做出了妥协,也因此伤透了非洲印度裔的心。虽然印度政府表示欢迎印度裔带着钱和物资回到印度,但是失望的印度人还是选择去英国。因为此时英国仍执行《1948年英国国籍法》,原殖民地公民的身份可保证他们自由进入英国。

[1]钱乘旦.日落斜阳:二十世纪英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邓洪禹,董松涛.略论二战后英国由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1945—1950)[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9.

[3]贾凤兰.布雷顿森林体系[J].求是,2009(1):45.

[4]陈艳云,程有炳.二次大战与英帝国殖民体系的崩溃[J].历史教学月刊,1995(6):11.

[5]耿喜波.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演变[J].广西社会科学,2004(5):145.

[6]RICHARD P.国际移民法[M].翁里,徐公社,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62.

[7]STUART W.British culture and the end of empire[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1 :183.

[8]RANDALL H.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in post-war Britain: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a multicultural n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45.

[9]李霞.二战后英国移民生活状态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5.

[10]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86.

[11]RONALD T.A history of Americans: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M].New York:Penguin Books,1990:446.

[12]ARTHUR R H,USHA M H.An immigrants success story:east Indians in America[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0:212.

[13]UMA S J.India-Africa relations prospects in the new millennium[R].Deli:Association of Indian Africanist,2001:6.

[14]维农·麦凯.世界政治中的非洲[M].北京:北京知识出版社,1965:174.

Reasons for Indians’ Immigration to Britain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Century

Wu Kehui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century, a large number of Indians immigrated to Britain from India, Kenya, Uganda and other regions. With their arrival, Indians became the largest minority group in Britain in a short period. Major reasons for Indians’ immigration to Britain include Britain’s needs for labor to rebuild after the war, convenient British legislation for Indians’ immigra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output country and the attraction of Britain.

Indians; immigration; Britain; reasons

吴可慧,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K15

ADoi:10.3969/j.issn.2095-042X.2016.04.011

2016-04-21;责任编辑:明月)

猜你喜欢
非洲人殖民地印度人
本期导读
2022年普利兹克奖:弗朗西斯·凯雷成为首个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非洲人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头顶神功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经验
误解非洲
以退为进
没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