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明清女性绘画史和清代宫廷绘画研究
丹青流芳《石渠宝笈》著录的钱维城《洋菊图》卷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明清女性绘画史和清代宫廷绘画研究
钱维城字宗盘,号稼轩、幼庵、茶山等,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进士钱一本族的后裔,与他同族的还有钱霖、钱养浩、钱安世、钱济世钱名世、钱枝衍、钱枝起、钱人龙、钱人麟钱维乔、钱伯埛、钱履坦等,均是常州文化史上的知名人士。钱维城的父亲钱人麟字服民,号铸庵,在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〇年)考中举人,同年得子钱维城。钱人麟官浙江淳安、萧山知县等职,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以擅自开仓赈济饥民被劾下狱。他一生著述颇多,有《毗陵科第考》、《历代职官考》、《太湖兵防志》及《声韵图谱》等。受其影响,自幼才智过人的钱维城亦立志于科举考试,走钱家世代为官之路。他于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二十六岁时考中状元, 从此开启仕途之旅,先后任修撰、日讲起居注官(右中允充)、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工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浙江学政等职。他以处事沉稳,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及机敏的文采深得乾隆皇帝器重和赏识。钱维城卒于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享年五十三岁。第二年年初,乾隆皇帝依照他生前的政绩和文化修养,赐「刑部左侍郎赠尚书钱维城,谥『文敏』,乾隆三十八年二月谥」。︷【清】稽璜、刘墉等撰《皇朝通志》,浙江书局,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 刊本︸
钱维城的文化造诣深厚,除著有《鸣春小草》(七卷)、《茶山诗钞》(十一卷)、《茶山文钞》(十二卷,合为《钱文敏公全集》)等书目外,还工于书法和绘画,他曾为乾隆皇帝绘制大量的画作,仅被《石渠宝笈》重编及三编著录的就达一百六十件(套),是词臣画家中被皇室著录作品最多的画家之一。
《洋菊图》卷为纸本设色,画心纵三十八点五厘米,横六百九十五点五厘米。包首题签:「钱维城画洋菊图。」全卷以折枝菊花配乾隆皇帝御制诗的形式展开,起首绘「金佛座」菊,其右上侧有题「御制洋菊诗:『色相总清净,天然忧钵昙。拟将施调御,坐此转华严。金佛座』」,此后依次书、绘「绒锦心」「承露盘」「绶带紫」「珊瑚枝」「万点红」「檀心晕」「雪莲台」「紫云球」等诗和画,卷尾落款:「臣钱维城敬书并恭绘」,下钤「臣钱维城」白文方印、「染翰」朱文方印。本幅上钤有乾隆皇帝玺印「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养心殿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以及嘉庆和宣统皇帝御览之宝玺印。此图卷的花卉以中锋行笔勾线,干练圆润的线条富有表现力,不仅将每片花瓣刻画的精整入微,而且将瓣与瓣之间繁复的层叠关系交待得清晰明了,从而真实具象地表现了花容色貌。叶片的画法是以不同色调的绿直接晕染,深绿色表现叶的阴面,浅色表现阳面。叶片在没有边线的线条束缚下,在水与色的交融渲染中,更具有鲜活的气息。全卷在构图上,显现出作者巧于设陈布势的能力,通过合理地运用花儿之间的仰俯顾盼、枝叶之间的衔接交错,以及花儿内在的欣欣向荣的气韵,成功地避免了平铺、呆板等弊病,使得单摆浮搁的花儿们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一气呵成的酣畅之美。
清 钱维城 洋菊图卷及分段局部、定制包袱皮细节纸本设色 画心纵三八·五厘米 横六九五·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在为此图卷定制的包袱皮内衬正中,可见双墨线画框,内书“钱维城画洋菊真迹 上等”
钱维城的花卉画始学于族人陈书。陈书(一六六〇年~一七三六年),字南楼,号上元弟子、南楼老人,秀州(今浙江嘉兴)人,是刑部侍郎钱陈群(字主敬,又字集斋,号香树等)的母亲,清代著名的闺阁画家。其绘画技法全面,工笔重彩、水墨写意皆能。表现题材多样,山水、花鸟、人物画皆工。其山水仿元人王蒙,以构图繁密取势;花鸟仿明人陈淳,注重勾染结合;人物画仿明人仇英,笔墨工整精致。她凭借着精湛的画艺,赢得了极高的赞誉,清姜怡亭《国朝画传编韵》记她「善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笔力老健,风神简古」。{【清】姜怡亭《国朝画传编韵》,中国书画全书(十),页九五〇,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六年}清秦祖永《桐阴论画》评她:「南楼老人陈书,花鸟草虫,风神遒逸,机趣天然,极其雅秀。」{【清】秦祖永《桐荫论画》,梁溪秦氏刊本,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其画作在钱陈群的力荐下,有三十余件被乾隆皇帝收入内府,其中二十五件被《石渠宝笈》著录,她也由此成为历代女画家中被清宫收藏作品最多的画家,同时也是被《石渠宝笈》著录最多的女画家
陈书在世时,不仅教钱维城画画,还教过张庚(原名焘,字溥三,后改名庚,号浦山等)钱载(字坤一,号萚石等)诸人习画。蒋宝龄《墨林今话》记张庚「少与稼轩尚书、萚石侍郎具从南楼太夫人受画法」。{【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卷三,中国书画全书(十二)页九五二,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书画纪略》记钱维城「初从钱太夫人学画花卉」。{【清】易祖栻《书画纪略》,中国书画全书(十),页六五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不过,钱维城跟随陈书学画的时间不长,陈书过世时,钱维城刚十六岁,但是他凭借机敏的才智,已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国朝画征录·续录》中有钱陈群对钱维城早期花鸟画的点评:「稼轩自幼出笔老干,秀骨天成。」{【清】张庚《国朝画征录·续录》,中国书画全书(十),页四五五,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六年}钱维城自科考入仕后,面对喜好书画创作与收藏的乾隆皇帝,他看到了以「艺佐仕」的为官之道因此不但没有放弃画学,反而在花鸟画外还研习山水画的创作。他近拜同僚董邦达为师,远宗元黄公望诸家笔墨,追求儒雅中和的皇家审美意趣。他在花鸟画上,一方面坚守陈书教习的明陈淳画风,一方面又迎合时尚,学习画坛上日臻盛行的清恽寿平没骨画法。此《洋菊图》卷便是他在融合陈、恽画风的基础上,又加入自己细腻笔法绘制的成功之作。
《洋菊图》卷被献入宫廷后,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青睐,一方面将它定级为「上等」{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乾隆皇帝在嘱托张照、梁诗正等大臣编撰《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时,让他们为每件入编的藏品标定等级,其中「系真迹而笔墨至佳者,列为上等」,否则是「次等」。参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秘殿珠林凡例》第一册,页二,上海书店影印版,一九八八年},谕令为它专门定制了包袱皮,在包袱皮内衬的正中还特意让人以双墨线画框,框内书「钱维城画洋菊真迹,上等」。另一方面将它收录到《石渠宝笈》续编内,加以著录。{《石渠宝笈续编》:「钱维城画洋菊一卷,(本幅)宣纸本,纵一尺二寸、横二丈一尺八寸。设色画洋菊四十四种,每种恭录御制题洋菊诗(见乾清宫所藏钱维城画御题洋菊四十四种卷)。款:『臣钱维城敬书并恭绘』钤印二『臣钱维城』、『染翰』。(鉴藏宝玺)八玺全。」参见【清】彭元瑞、王杰、阮元等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汇编·石渠宝笈续编》第四册,页一二三六,北京出版社,二〇〇四年}《石渠宝笈》共分初编、续编和三编,只有被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认为最重要的作品,才能够被此三编著录,因此,宫中数万件书画及织绣藏品中,只有近八千件作品被著录过。此外,乾隆皇帝还将该图卷藏到了养心殿内。养心殿是乾隆皇帝平日召见群臣、处理政务、读书学习及居住之所,他为了随时观摩欣赏,曾将酷爱的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贮在殿内的西暖阁,并以「三希堂」命名之。当时,与《洋菊图》卷同存养心殿的还有唐代李昭道《曲江图》轴,五代胡瓌《番马图》卷,宋代巨然《秋山图》轴,金代王庭筠《花荫戏猫图》轴,元代王蒙《修禊图》卷、倪瓒《平林远岫图》轴,明代沈周《大夫松图》卷、文徵明《真赏斋图》卷等诸多名家名品。
《洋菊图》卷获得乾隆皇帝赏识的原因,除了它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外,还在于它满足了乾隆皇帝对外来事物的猎奇心。乾隆皇帝出于政权统治的本能,对一切来自异域的人或物皆高度地关注,曾谕令宫廷画家对外国及少数民族人物形象进行描绘,绘制了多卷本的《职贡图》,同时,他还要求用满汉两种文字注明所绘人物之国度(民族)、饮食服饰、风俗好尚、土特物产以及与清廷交往的情况等,供他参阅和观赏。又,当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外泊入宫一只额摩鸟时,乾隆皇帝不仅专门为此鸟作《咏额摩鸟十韵》(《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六册,页五九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而且还谕令宫廷画师以各种样式绘制此鸟,见《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以下简称《造办处清档》)记:「太监胡世杰传旨:着艾启蒙、方琮用白绢画额麽(摩)鸟一幅,其细致仿照秀清村郎世宁《孔雀画》一样,得时贴染霞楼东边殿内西墙,钦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三十七册,页一三一,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五年)同时,又让宫廷画家画额摩鸟的册页,续在张为邦、余省已绘制完成的《仿蒋廷锡鸟谱》(简称《鸟谱》)之后,见《造办处清档·如意馆》记:「首领董五经交额摩鸟图、说四张,传旨着交如意馆裱册页二开,续入在《鸟谱》册页上。钦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三十七册,页一四〇,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五年)乾隆皇帝对异于中原的花卉植物,同样是高度的关注。「洋菊」不是某个单品菊的名称,是对外来菊种的一个统称。菊花原产于中国,后由日本传入欧洲,明末清初回流中国,于是称它为「洋菊」。当洋菊入宫后,乾隆皇帝亲自作《题洋菊四十四种诗》(《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三册,页六六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同时,命宫廷画家绘《御制题洋菊四十四种图》册(共计三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并且让大臣胡高望以工整的馆阁体在每开图的对页上书录其对各菊品相应的御题诗。为了投乾隆皇帝之所好,不仅钱维城绘制了此《洋菊图》卷以及《画御题洋菊四十四种图》卷和《画洋菊图》轴,其他擅绘花卉的如皇族弘旿和词臣画家关槐、汪承霈等人也纷纷挥毫绘制洋菊以邀恩宠—如弘旿绘《御制题洋菊诗图》册;关槐绘《洋菊十六种图》册《洋菊八种图》册;汪承霈绘《御制洋菊诗谱图》卷等。目前,故宫博物院除藏有词臣画家所绘洋菊外,还藏有根据乾隆皇帝的御制诗表现塞外花卉的书画作品,如福康安《书乾隆皇帝题塞外秋花九种诗》卷董诰绘《乾隆皇帝塞外花卉九种诗意图》册、张若澄绘《塞外花卉廿四种图》册等
清 余省、张为邦合绘 仿蒋廷锡鸟谱图册之「额摩鸟」页绢本设色 每开各纵四一厘米 横四三·九厘米 共八册 每册三十开故宫博物院藏
《洋菊图》卷被乾隆皇帝赏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迎合了乾隆皇帝对「菊」题材作品的偏爱。菊,以冷艳清贞的品格与梅、兰、竹合称四君子,同时,它又以临寒不凋、花期长的物性,被称为「寿客」。作为拥有至尊地位的乾隆皇帝更看重的是其「寿」的含意,他不仅谕令在宫中种植各色菊,而且,常以菊为题,作「万寿菊」诗(故宫博物院现藏有清大臣阿桂、姜晟、李绶分别书《乾隆皇帝万寿菊诗》册)、绘菊花图,来企盼延年益寿。他曾将亲笔所绘菊花图献给自己的母亲,表达其孝心,如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绘《瓶菊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藏),上题:「甲子重九日恭制瓶菊图,进慈宁(全称慈宁宫,是乾隆皇帝母亲孝圣宪皇太后于紫禁城内的居住之地)清玩。」又见《造办处清档·如意馆》记: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五月「二十四日首领桂元交御笔藏经纸画菊花斗方一张,传旨着裱挂轴一轴,得时恭敬皇太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二十一册,页六五六,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五年)乾隆皇帝为了追求长寿,还让工匠以菊花为装饰纹样做了「点翠万寿菊纹头花」、「万寿菊玉如意」、「万寿菊墨」、「万寿菊盆景」等大批的实用品。由此可见,当钱维城笔墨精妍、带有异域风采及吉祥寓意的《洋菊图》卷献入宫后,乾隆皇帝自然会对它青睐有加且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