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
原题回放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透视
近几年的盐城市中考作文题一直以命题作文为主,只有2014年以“提示语+半命题+要求”的形式出现,2015年仍旧回归命题作文,只是形式上有了突破,不再是直接出现作文题,而是以“提示语+命题+要求”的形式呈现出来。
就命题内容来看,这道作文题仍旧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讲,有真情抒,积极引导他们跳出自我的小天地,关注社会,拥抱自然,思考生活,进而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就命题形式而言,“提示语+命题+要求”的形式便于考生立意、选材,但从阅卷现场反馈的信息看,仍有不少考生因审题不慎而吃了亏。这道题的题眼是修饰语“从未”,就是“从来没有”的意思,这样就可以从时空角度把文题理解为“从来没有走远”,而且提示语中的“总在”“始终”“时时”“常常”等词,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只能写“一直都在身边”吗?仔细琢磨提示语中的“仿佛总在身边”“始终浮现眼前”“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等短语,就不难发现只是“仿佛”在身边,实际上这个人并不在身边;只是“浮现”在眼前,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眼前……可见,这道题还应该抓住关键词“远”,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即“叙述的对象虽然已走远,但其影响仍留存心底,并没有走远”,所谓“天涯若比邻”便是如此。这里的“远”应是指时间消逝的久远、空间距离的长短,当然,也可以指心灵的隔阂或思想的偏离等。
审题时,考生应认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办)”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从未走远?这可以从提示语中找到答案,那就是“人”“事”“情”“理”,后面的省略号还提醒考生,除此之外,还可以写别的,比如写某种动物或植物未曾走远,也符合要求。接着思考为什么感觉他(她、它)从未走远。最后还要思考如何发现他(她、它)从未走远,也就是要写出发现的过程,是通过哪几件事获得的感悟,是如何觉得他(她、它)似乎走远了而最终发现其就在身边的。
此外,写作这道题还要注意再现情境、再现画面,把那些让人感到他(她、它)从未走远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腻地描绘出来。
评卷扫描
1. 审题草率,选材单一。
准确审题是考场作文得以成功的关键。这道作文题的提示语部分提示考生可以从人、事、情、理方面寻找素材,而且后面还附加了一个省略号,也就是说,考生如果写那些从未远去的“物”等,也是合乎要求的。但从阅卷情况看,写“人”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而其中又以表达亲情、师生情的为主,结果导致题材“撞车”现象严重。
2. 无“我”意识,堆砌史实。
“从未走远”这一命题作文其实就是个半命题作文,因为考生不仅要补充“谁(什么)”从未远去,还要写出从未离开“谁”,而后面这个“谁”,最好就写“我”。遗憾的是,不少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一点,直接去写某个历史人物从未远去,却没有写出“我”是如何感受到的,这就有“掉书袋”之嫌了。
3. 感情不真,脱离实际。
这道作文题,不少考生没有感情投入,没有独特的思想表达,而是花大量的篇幅去写某种情感已经远去,然后加上蜻蜓点水似的几句交代,就发觉其从未远去。这明显不符合生活的真实,是一种矫情,不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自然也无法打动阅卷教师。
4. 主题浅显,挖掘不深。
大凡成功之作,大多能用世界的、长远的、人文的目光审视生命、审视社会、审视人生,能用个性的思考去感悟世界。但是,本次作文中,不少考生的文章还停留在叙述某人或某物看似走远了,仔细一看或一想,发现那人或那物并未走远的层面上,至于为什么觉得他(她、它)没有走远,却并未做深刻的思考,结果导致文章假、大、空。
迷津指点
1. 拓宽选材空间。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选取关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同学“从未走远”的故事固然不错,但是,同学们绝不能将选材的视角仅仅局限于此。如果你们放眼自然,一定会发现从未远去的还有乡村的宁静、小河的从容、秋虫的呢喃等;如果你们关注社会,就会发现普通人的淳朴、邻居的互助、小人物的善良等也从未远去;如果回望历史,你们会发现更多可写的材料。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放开眼界,拓宽选材空间。
2. 倾注丰富情感。
情感是否真实、是否丰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找准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可以是事;要用心描绘出动情的细节,在铺垫到位的基础上抒发情感,坚决摒弃那些空洞的、夸大的、矫情的语言。
3. 提高文化含量。
写作时,同学们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当地引用一些古诗文,以此展示自己丰厚的积淀,这样的文章易于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具体到这道作文题,如果同学们能在文章中写某个历史人物的某种情或理从未远去,不仅会提高文章的文化含量,而且会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4. 优化文章结构。
面对众多的材料和丰富的联想,同学们往往必须关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做好文章的谋篇布局工作。要想优化文章结构,同学们可以选取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或采用中心句产生回环反复的效果,或以问答的形式架构文章,或运用过渡段、过渡句勾连上下文等,这些方法都很有效。
5. 深化文章主旨。
有三种方法可以实现文章立意的深刻化,我们以这道作文题为例具体解说。一是正反对比。同学们可以将感觉已经走远的他(她、它)和后来发现他(她、它)其实从未走远形成对比,从而提供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二是逐层求问,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思考,深挖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这会给人以更多的启示。三是逆向解读。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对于某些看似走远的情、理,如果撇开常规的视角和观点,提出全新的看法,也是可行之举。
例文点评
一类文:
从未走远
仿佛一夜之间,镇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现刻瓦片”的小摊,摊旁挤满了喧闹吵嚷讨价还价的游人,摊后站立着油嘴滑舌却又分心刻瓦的摊主。我站在街头,脚下依旧是那条石板路,却感到很多东西似乎都走远了。(点面结合,描写小镇的环境,为下文陶二爷的出现做铺垫。同时暗扣标题,一种宁静的生活似乎已经走远)
一抬头,镇口的石门上是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田”中藏“寿”,“口”中藏“禄”,“喜”依“示”边,透着团团喜气,却又因瓦的灰色而显得肃穆起来。“福”下是喜鹊登梅、貔貅招财、麒麟送子、三阳开泰四幅吉祥图案,极为传神。穿过石门,沿着石板路走,两侧的屋顶上青瓦粼粼,古朴素雅,沉稳宁静,纹路古拙若桑间鸡鸣、桃源犬吠,淳朴可爱。(细腻地描写陶二爷的作品,可谓未见其人,先睹其艺,为陶二爷的出场蓄足了势)
十多年前,小镇尚未被开发成景区,尚未被冠以古镇之名。幼年的我热衷于陶二爷的雕瓦技艺。他描样时线条飘逸圆润,下刀时力道匀适,打磨时凹凸有致,上药后浑然天成,一抬腕,是丹凤朝阳,一低头,是鱼跃龙门,凿削铲旋,如写书法,抑扬顿挫间光影流动。陶家一排“福”字瓦简单而各异,掩映着后院的小叶黄杨密密匝匝的叶子,衬托出时光静好。(巧用插叙,补充交代了古镇被开发成景区的背景以及陶二爷技艺的精湛,烘托出昔日的古镇祥和、宁静的气氛)
可现在,那些生意红火的摊主并不描样,遑论上药——现刻嘛,当然效率第一。彼时的认真与虔诚呢?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呢?难道都随着这十余载光阴渐行渐远了吗?我听着耳边高高的鞋跟叩击着石板路的声音,望着尖尖的伞顶划过起伏的墙垣,心中充满了迷惘。(今昔对比,暗点文题:昔日的认真与虔诚、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似乎都已走远。小作者心中流露出“迷惘”之情,为下文的顿悟做了铺垫)
我七拐八弯地走进深巷:熟悉的木门,斑驳的低槛——陶二爷竟一直没有搬家。推开半掩的门,一声旧旧的“吱呀”声让人感到似乎回到了从前。陶二爷正在刻一条鱼,他只寥寥几笔,一条极生动的灰鲫就“诞生”了,顿觉满瓦江湖,烟波无尽。他抬头见是我,先是一怔,旋即爽朗一笑:“丫头还记得我这老头子啊?我可是处江湖之远啦!”复又低头。有细密的雨丝飘舞,屋瓦上浮漾着湿湿的流光。(陶二爷只寥寥几笔,便又如往昔般雕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灰鲫;而小作者也仅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昔年昔时景。细雨纷飞中,那份静谧与美好如在眼前)
跨出门槛的那一刹那,我恍然意识到,那些我以为走远的,其实都在这儿,从未走远。就像深巷里的陶二爷,他怀着对雕刻的信仰,刀刀笔笔,岁岁年年。(简洁点题,并以“恍然意识”照应上文的“迷惑”,水到渠成地点明了中心)
总评:文章通过古镇的今昔对比,以及古镇上生意红火的摊主与精雕细刻的陶二爷的对比,刻画出了一个执着地走在传统文化艺术之路上的普通老人形象。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幼年的“我”欣赏陶二爷雕刻时的动作;再次相见时,老人家的“一怔”“一笑”和一“低头”。这些描写,均简练传神。尽管陶二爷只是一个普通的以雕刻为生的老人,但他的执着与坚守,正是一道从未走远的风景。小作者在积累了许多来自生活的感性体验之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显露出对成长的自省和理性思辨,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而科技进步和文明传承这些社会性问题便也在这些细节中得到了凸显。
二类文:
从未走远
“嘟——嘟——”(以声音开头,别具一格,只是这声音与下文中列车开行的声音不相吻合)
我挥挥手,告别这辆开往新疆的列车,也告别了前往新疆打工的父母。我揉了揉有些湿润的眼睛,慢慢地往回走,要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我自语道:“呵,我又成留守少年了!”虽然迎着晨曦,可我却觉得天边是残阳。(叙述父母远赴新疆打工,暗示父爱、母爱正随着列车渐行渐远)
一步一步地,我向家的方向走去,走走停停。路上的人影渐渐多起来,汽车的鸣笛也多了起来,似乎一片生气勃勃,可我却感到自己就像一只流浪狗,只愿回到自己的窝,用舌头舔舐心中的伤疤……(以环境描写反衬内心的感伤,比喻生动形象)
近年来,家中的景况一年不如一年,从奶奶中风到爷爷病重,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仅靠家中几亩农田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家用。(叙述父母迫不得已外出打工的原因)父母商量后,托亲戚联系到新疆的一家工厂,去那里打工赚钱,这既意味着我要和大病初愈的爷爷一起生活(奶奶呢?),也意味着从小庇护我的大树离我而去。父母离开之后,我内心的彷徨不安、不知所措全都表现了出来。(“彷徨不安”“不知所措”直接描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再次强调父母外出打工让“我”倍感爱的远去)
原来,我是如此脆弱;原来,父母为了这个家可以离我而去;原来,生活中有太多的残酷与无奈……(连用三个“原来”,进一步渲染自己内心的伤感、失落、恐惧与无奈)
一滴温热的泪由脸庞滑落,我停下脚步,伸手将其擦去,可脸上还是湿湿的(“一滴泪”,且已伸手擦去,可还是“湿湿的”,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心中有几分颤抖,我对自己能否一边照顾好爷爷一边上学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中风的奶奶”不要照顾么?要交代清楚)
口袋中的手机响起,我按下接听键。“辉啊,钱放在家里的柜子里,你拿着用。还有,洗衣服尽量用洗衣机,不要想着省电啊——哎,你这人怎么朝我这边挤,讲不讲礼貌啊,那是我们的行李。你——嘟——”嘈杂的声音,极快的语速,以前父亲从没有跟我这么讲话。我听出了其中的关切和无奈。接下来的十分钟内,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母亲打了两次。(写父母反复拨打电话,突出他们的爱从未走远)终于,我忍不住了:“怎么老打电话啊!话费不是钱啊!”(这样的回应突出了“我”的不理解和反感)我挺直了腰杆,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我应该是一个男子汉了,要迈开坚定的脚步前行……(“我”的变化不够自然,由“反感”一下子变得如此“坚定”,缺少必要的交代)
我知道,父母的远行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再庇护我,却也给了我一片蓝天,希望我可以变得更加坚强。他们给我的满满的爱,一直都在,从未走远。(看似平淡的叙述,却令人回味,耐人咀嚼)
爱,从未走远。为了这份爱,我要更坚强地走下去。
总评:小作者首先叙述了父母因爷爷、奶奶生病,家庭经济拮据而外出打工一事,极力渲染“我”由此产生的伤感,然后再写父母在列车上反复打电话关心“我”,“我”进而感悟到父爱、母爱从未远去。这样的素材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且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小作者能层层渲染,前后对照,并由此生发出独到的感悟,难能可贵。如果描写能再细腻一些,尤其是对父母打电话的情节详加描绘,同时注意对文中一些细节部分的交代,那么,这篇文章就能再上一个台阶了。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让阳光进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故事,看到一些风景,听到一些声音……
请以“在________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顾 明: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主编写作辅导类图书10多本,有多篇论文或教学实录在《语文教学通讯》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现任教于东台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