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楠楠,周喜林
(南京审计大学 a.学务委员会;b.公共经济学院,南京 21181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及应对
曹楠楠a,周喜林b
(南京审计大学 a.学务委员会;b.公共经济学院,南京 211815)
在当前的社会与教育政策条件下,不论高校学生家庭的经济有多困难,其学习和生活都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但他们的心理健康却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变得消极、自卑甚至扭曲,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与未来发展造成了阻碍,同时还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引导与保护。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与形成原因分析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帮助他们养成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树立起他们对学习、生活、社会的正确认识与积极心态,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引导;保护
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不能回避也不需回避。当贫富差距进入到高校校园之后,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成为了贫困学生,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在物质生活与心理上都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境,尤其是在心理上,如不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保护,就非常容易让他们产生消极、自卑甚至是扭曲的心态,这一问题是必须要加以重视和应对的。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一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通过经济来作为保障。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的学费、生活费以及消遣娱乐的零用钱等都需要其家庭给予他们支撑。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良好,他们自然不必有任何经济方面的担忧和心理方面的压力:但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就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当前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自卑心理。物质生活肯定需要经济来作为保障,这是科学的、合理的。但由于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却将经济作为了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简单来说,也就是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越好,他在学校当中的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就越高,反之其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就会低人一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就非常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问题,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没有资格与他人结交,或是逃避与他人结交,最终表现为孤独、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和自我封闭[1]。
(2)情绪障碍。由于自身家庭经济困难,这些高校学生常常会担忧经济的问题、家庭的问题,这会使得他们的乐观情绪大大减少,而出现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不可能一时间得到解决,而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也饱受了消极情绪的影响,长期处在这些消极的情绪状态之下,他们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如怨天尤人、烦闷不安、莫名的担忧、难以接受他人等等。
(3)适应能力低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到大都可能在物质生活上比不上其他学生,这会使他们养成一套自身独有的生活习惯:一方面会建立起他们与外界的屏障,不利于他们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很难融入其他群体,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以及将来的就业、发展而言,是巨大的阻碍。归根结底,这其实是其心理问题的作用影响。
(4)社交能力低下。从身心成长发育的阶段上来讲,大学生正处在成年的早期,此时的他们渴望表现自己、渴望他人的认同、也渴望交际,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正常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但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社交的过程当中就可能会面临非常大的困境。高校学生的社交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作为基础,但这些社交过程当中的正常开销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迫不得已,他们便只能退出社交圈,将自己封闭起来。长时间不与他人进行交流接触,会让他们产生自闭心理,社交能力由此逐渐下降,之后就算是他们具有了足够的经济能力,也很难同他人进行正常的社交[2]。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环境,主观原因则主要为学生自身的性格与自尊心等。
(1)客观原因分析。环境是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客观原因。首先,当前社会的风气和文化现象就存在明显的“拜金”倾向,很多人重视和追求的都是经济利益,也有很多人利用经济来表现自我价值、衡量社会地位的高低,这种风气与文化现象肯定会影响到高校学生,而在这种影响下,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就会觉得自己低别人一等,承受不小的心理压力,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次,当前高校的校园环境其实也与社会环境差别不大,而学校方面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又做得不够充分,对的心理保护做得不到位,这就容易使其受到歧视,或是有时候其他同学并没有带有色眼光看他们,他们也会让感到自卑,将自己与他人隔离起来,逐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最后,家庭环境对高校心理问题的形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从小在家庭生活当中,可能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自己的家庭比别人差,不要与他人攀比,而没有教导他们要努力学习,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也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出现[3]。
(2)主观原因分析。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他们的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向他人倾诉,消极的情绪久经挤压,最终便会酿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还有的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过强,即使别人没有带有色眼镜看他们,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人生非常失败,哪怕是接受他人给予的正常帮助,同样会使他们受到心理挫折,并出现心理问题;最后就是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心里承受能力非常差,没有勇气面对自身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困境,处处逃避、甚至是失去理智,意志力极其脆弱,一旦别人对他们稍有触碰,就可能导致他们彻底崩溃。
(1)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首先,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能力,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不要用家庭的经济情况来衡量自我的价值与地位,因为这是完全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思想认识,这对自身的成长无益,对社会的发展也无益。要用知识、能力、理想和奋斗目标来定位自我,发现自我的价值与未来所在[4]。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贫困这一现实情况,在贫困的生活与成长环境条件下,不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或是自我隔离,而是要勇于直面困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困境,要对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今天的贫困与落后,决定不了自己的明天,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通过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来增强自身的知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能力、更多的技能,以实现自我的个人追求,并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情况,过上理想的生活、富足的生活。
(2)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交往与调节自身心理情绪。学会正常的与人交往,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中,我们没有人可以独立个体地生活,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学会与人交往,也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才能敞开心扉,全身心地融入主流社会,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实际的学校生活当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逃避、畏惧、害怕等情况,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地与主流社会群体隔离开来,变得自我封闭,心理健康情况恶化。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交往,让他们勇于表现自我,积极主动地与同学、教师交往,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当然也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人,将自己阳光、善良、友好、热情、自信的一面表现出来,并做到宽容、大度、诚实、自重,多参加集体活动,融入群体,展示自我的才能、才华,以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这样一来,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便都可以得到解决。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与成长过程当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这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情绪调节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应对这些挫折,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健康的心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到大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心理上,可能承受的挫折都更多,为此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与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自身心理情绪调节能力,例如要学会用豁达的心态看待贫富差距,在遇到一些不如意和挫折的时候,也要勇于面对,对于无知的调笑或歧视,要学会一笑了之,因为这些人往往是肤浅的,不用与之一般计较,同时要让他们学会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释放心理压力,让自己能够始终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在学习中、生活中以及在与人的交往中不要消极,不要带有心理负担。
(3)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高校方面应当特别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首先,学校应当对所有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普查,不能单独普查,然后着重提出他们的资料进行专门的存档,普通学生的资料也应存档,同样用作心理辅导。在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档案后,就要对其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与更新,并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为心理教育、咨询提供参考,注意观察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中的表现,动态更新他们的档案资料,时刻确保档案信息的可用性。通过档案分析得知了主要心理问题后,就要针对其成长情况采取对应的心理教育、辅导措施,确保心理教育、辅导的有效性、针对性。例如:对于自卑的,要让他们发现自我的才能、价值;对于焦虑、抑郁的,要让他们懂得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现状,与其毫无作用地忧虑,不如积极学习、乐观生活,争取尽快改变家庭贫困的情况;而对于自我封闭的,就需要让他们多与他人接触,敞开心扉,让他人融入自己的生活,也让自己融入主流群体。
另一方面,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开通电话、邮箱、QQ、微信或是面对面等咨询途径,让所有的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来选择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咨询,因为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会碍于情面或自尊,不敢进行面对面或是语音交流,此时邮箱、QQ以及微信等就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健康咨询的教师、辅导员等,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要使心理咨询正规化、专业化,提高心理咨询的成效[4]。
(4)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压力疏导。我们每个普通人在面临困境的时候,都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一种心理活动变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由于长期面临经济困境,其心理压力长期累积,所以心理压力会更大,如果不对他们加以疏导,便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发生。因此,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压力疏导,就显得非常必要。但心理压力疏导必须要讲求科学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压力疏导,必须要讲求几点基本原则:第一是以人为本。具体来说,也就是在压力疏导的过程当中,必须考虑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发自内心深处地尊重他们、体谅他们、理解他们,双方的关系要建立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上,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一般都非常地强,他们不希望自己被看低,希望得到同学、教师和社会的认可,但同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常差,一旦受到打击,就可能会心理崩溃。针对这样的情况,心理压力疏导就必须要首先尊重他们,才会得到他们的配合,使他们打开自己的心扉,为后续的疏导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第二是耐心、心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大多较为封闭,他们的个性也一般较为内向,还有很多甚至是孤僻,在和他们进行疏导交流的过程当中,不可能立即就让他们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完全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可能非常地长,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耐心与细心。耐心是要多跟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沟通,给予他们多一点时间,不要急于求成;细心是要从他们的表述中发现、分析出对心理疏导有价值的线索。第三是自助。这具体是要求我们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当中,要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尊重自己,自己帮助自己,引导他们通过自我领悟重拾自信,从无助走向自助,这一点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经济的困难并不是人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心理和精神的困难”才是,在心理压力疏导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竭力防止学生出现自暴自弃、自己不尊重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情况,这对学生的危害非常大,一定要让他们能够看清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强大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改变当前的困境。第四是保密。该原则又称隐私原则,即对于学生的个人隐私,心理疏导老师应该保守秘密,经济困难学生只有对心理疏导老师具有高度信任,心理疏导老师才能对学生实行有效帮助,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如果心理疏导老师没有职业操作和职业道德,不尊重和保护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隐私,导致他们的资料、信息泄露,一方面是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打击,后果是不容想象的,另一方面是会严重降低学生对心理疏导老师的信任度,甚至导致学生再也不信任他人,最终学生只能抱以失望与怨恨。所以,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压力疏导的过程当中,对于他们所有的信息、资料,哪怕是说过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我们都必须要为其保密,要让他们具有安全感,提升他们对心理疏导老师的信任度,使其积极地接受和配合心理压力疏导。
(5)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良好的求学资助,也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为此必须得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例如,应当成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助困组织,扩大助学贷款、补助的范围,丰富助学贷款、补助的形式,除了国家以外,其他一些机构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补助,这样一来便可以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解决他们对学费、生活费的担忧,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何时会辍学,一心一意投入学习。同时,学校和社会应当联合成立勤工助学组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等问题,这既可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防止他们产生自卑的消极心理。
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他们将来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他们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所以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科学、立体的就业教育。例如,在大一阶段,就业教育课程要着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对社会就业的基本认识,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社会对人才具有哪些基本需求。大二阶段就业教育课程应结合当前的社会用人需求现状,重点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奠定他们求职、入职的能力基础。大三或大四阶段需要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就业实战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分析当前最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教会他们求职过程当中可以用得上的各种技巧。还有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在求职前、后调整自我心态,让他们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知识、能力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案,在尊重其自主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形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其能够在求职过程当中出色、自信地表现出自我,得到企业的认同和聘用,帮助他们永久解决经济困难。
贫困是非常受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当贫富差距这一现象进入到高校校园之后,就势必会出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这同样属于社会问题的范畴,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既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引导和保护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养成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树立起对学习、生活、社会的正确认识与积极心态,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让他们能够融入主流群体、融入社会。
[1] 刘晓琳,邢红旗.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41-42.
[2] 周菲. 高校身份建构、群体认同与应对策略[J]. 教育学术月刊,2015(5):75-81.
[3] 李庆华,刘迪. 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途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30-133.
[4] 周玥. 论高校贫困女大学生自负心理产生的多元因素及调试策略[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44-47.
[5] 朱淑娟.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91-92.
[6] 曹令敏.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关系刍议[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2(1):85-89.
责任编辑:张晓辉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Familie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y and Solutions
CAO Nannana, ZHOU Xilinb
(a.Student Affairs Committee; b. School of Public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 China)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social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can give college students from familie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ies guarantee for their learning and living, but their mental health is likely to be seriously affected, being passive, self-esteem and even distorted, which not only brings obstruction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and future development, but also hinders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ir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nd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ping to help them develop positive and progressive mental qualities, establish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on learning, living and society, and ensur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so as to promote harmonious campu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ies; psychological problem; guidance; protection
2016-02-16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GSY2009ZD029)
曹楠楠(1982-),女,辽宁沈阳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G641
A
1009-3907(2016)10-00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