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以L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

2016-03-23 22:36

杨 琳



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以L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

杨琳

摘要:以计量经济学中的“外生”与“内生”变量、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嵌入”与“根植”概念以及人类学关于“文化普遍主义”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论为参照,结合当前L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模式,探讨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文化治理;文化礼堂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文明形态面临新的抉择。L市开展的文化礼堂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乡村文化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一、乡村文化发展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关理论参照

城镇化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及郊区集中、经济活动由乡村农业转向城市工业的过程,也是人类经济活动空间重新聚集与分化的过程。我国的城镇化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城市病”、乡村凋敝和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往的城镇化建设思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了文化传承和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性[1]。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既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也不应弱化自身的主体性;既要有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又不能丧失其地域文化特征。以下理论为乡村文化建设新模式的探讨提供了参照。

1.内生性和外生性

计量经济学认为,内外部变量是影响、制约系统运行和走向的要因[2]。通常而言,如系统仅靠内生变量而产生的自循环,就称具有内生性。反之,如因受外生变量影响、干扰而产生的循环,则称具有外生性。内生性和外生性都相对于某个系统。由行政主导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源自乡村外部,称为外生性文化行为;由乡村内部主导的建设称为内生性文化行为。

2.嵌入性和根植性

嵌入性由匈牙利学者波兰尼在《大变革》中提出,格兰诺维特进行了创新,认为“社会化不足”和“过度社会化”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分析经济行为时各自存在的缺陷,据此提出了嵌入性观点[3]。随后嵌入性理论不断得到发展,成为社会学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一种理论工具。根植性也源自新经济社会学,由格兰诺维特提出。他认为经济行为根植于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构成的网络中,深受关系、网络、文化及制度的影响。根植性概念的核心在于帮助企业如何与本地生产体系及价值链上的产业相关联,并扎根本土进行实践[4]。嵌入性也是分析文化行为如何受当地历史文化、制度架构和关系网络等因素影响的工具。根植性是反映文化行为与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和制度规则的融洽程度,以增强外生性文化行为扎根于本土的可行性。

3.文化普遍主义与地方性知识

文化普遍主义认为“理念”“理性”是事物永恒不变的基础和本质,事物的多样性是对本质的模仿,其意图是通过寻求认识论上共同、普遍、可靠的知识来阐释纷繁多变的世界[5]。地方性知识是对文化普遍主义的颠覆,通过对传统知识观、科学观的解读来反抗对“公理”的崇拜。文化普遍主义和地方性知识是文化性质的“一体两面”,它们诠释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国家权力退出乡村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乡村进行文化建设是不现实的,但过分强调行政力量干预乡村文化发展也是违反文化建设规律的。因此,保持两者之间合理的张力是解决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

(二)农村文化建设类型及问题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有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等类型。从总体上看,农家书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率和较强的推广性,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农村文化大院在集合农家书屋优势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文化墙等设施,集图书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和体育活动为一体,深受农民欢迎。农家书屋及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经验表明,在传播先进文化、建设文明乡风、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闲置率高、参与率低、内容单调和精神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需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并探索新的模式。

二、L市的文化礼堂建设实践

L市是一个后发地区,从实际出发,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进行了探索。首期投入建设资金6 200余万元,目前在2 815个行政村建成了138个文化礼堂,并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建成500个农村文化礼堂。

(一)文化礼堂建设概况

L市的文化礼堂建设包括设施、展陈和礼仪活动3部分。一是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新”“改”“扩”等形式整合原有的活动设施,建成综合一体或分散组合式的礼堂。二是展陈设施。利用礼堂的“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窗”等,设置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全面展示村史沿革、文化古迹、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内容。三是礼仪活动。以主流文化为引领,结合乡村特色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节庆祭祖、乡村春晚、民俗风情、红白喜事、邻里互助、养生体检等活动[6]。

(二)文化礼堂建设成效

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努力提升文化礼堂的品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1.文化礼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耦合

文化礼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紧贴乡村实际,凝练具有乡土文化内涵的建设主题,做到文化礼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无缝对接。在规划设计中做到科学合理,体现乡村的历史文化沿革,在对村落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利用的同时有机融入现代元素,发挥文化的引领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原则,在充分尊重乡民意愿的前提下,慎选场地,充分利用或改建原有的村级场所,打造古朴的文化礼堂。

2.文化礼堂建设与地域特色文化相耦合

在文化礼堂建设中注重挖掘地域特色文化,重现村民的生活情境,唤醒乡村的生活记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工作:组织村民自办“乡村春晚”进礼堂;组织百项“非遗”项目、民间曲艺、红色廉政文化、本土勤政文化进礼堂;组织文化会亲,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成立“乡村文化礼堂文化配送中心”,根据群众需要开展“按需订制”“带资订制”“高质订制”等服务,激发乡村文化礼堂的生机与活力[7]。

3.文化礼堂建设与文化惠民工程相耦合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乡村文化阵地建设。L市各地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契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并与县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联动,增强对农村文化服务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夯实了基础,有效提升了文化惠民工作水平。

4.文化礼堂建设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相耦合

L市各地将文化礼堂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上,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使农民既“身有所栖”又“心有所寄”。在建设中,坚持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良家风、家训等建设为载体,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为主要目标,将文化礼堂建设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5.文化礼堂建设与村镇的经济发展相耦合

L市的文化礼堂建设与村镇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村镇的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既带动了村镇旅游业的发展,又培育了一批“有文化、能向导”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的途径,带动了村镇农家乐的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同时也提升了文化礼堂活动的品位。

6.文化礼堂建设与宣传的品牌打造相耦合

L市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品牌来抓,着力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引领农村文明乡风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核心价值观。通过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入文化礼堂活动中,把好声音、正能量辐射到家庭,传递给农民,调动了农民参与文化宣传活动的积极性。

(三)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礼堂建设的同构化

当前L市各地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和盲目发展的倾向,造成了资源浪费,影响了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初期,操作蓝本和样板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但也导致了建设模式雷同。各乡镇的文化礼堂内涵趋同化明显,缺乏本土特色和风格。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建设规划中缺乏调研和论证,忽视了与本土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一哄而上,千篇一律。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无人问津,面临失传危险;一些民间艺人相继转岗,一些经典文艺活动在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中渐行渐远。这种趋同化的倾向使乡村文化建设丧失了发展动力。

2.文化礼堂建设的主体缺位

文化礼堂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服务的对象也是农民。审视当前的文化礼堂建设,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主体地位被置换。一是农民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热情不高,导致农民的主体意识被弱化和消解。一些农村的基层组织和干部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把农民视为工作对象,未能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精神,未能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降低了农民参与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热情。二是农村民间文艺传承后继无人,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丧失了生存的土壤,缺乏内容和形式创新,难以吸引年轻人参与。

3.文化礼堂建设的根基削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幅上升,“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不足10%直升到近50%”[8],中国经济由此开始了高速发展。但是,却带来了广大乡村的空心化问题。一方面是村庄消失的速度在加快;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人进入城市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空心村。结果是大量的农村土地被抛荒,许多房屋常年空置,甚至坍塌损毁。村庄的消失或空心化使农村发展面临危机,使乡村文化缺乏普遍的受众基础,面临失传和被遗弃的境地,影响了乡村文脉的延续,削弱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根基。

4.文化礼堂建设主导力量缺位

表现在文化礼堂建设中:一是基层政府动员群众的能力减弱。基层干部腐败降低了村民对其的信任度,致使基层政府动员村民广泛参与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能力不足。二是基层政府的财力薄弱。文化礼堂建设在经济较好的村推广具备现实可能性,但在贫困山区推行则相对困难,而且建成后“文化礼堂”的软硬件维护困难,缺乏经费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基层政府难以胜任整合资源的重任。基层政府普遍面临组织体制困境,上级部门的职能交叉和重叠,多头投入和管理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礼堂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一)走本土化的发展道路

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礼堂建设要扭转同构化的倾向,必须坚持走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只有将文化礼堂建设与村民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活动载体相结合,融入乡村的文化和习俗,才能得到村民的认同。历史经验表明,文化礼堂只有以相对稳定的村落活动平台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文艺,充分挖掘、整合、展示这些散落于民间、存活在百姓记忆中的优秀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真正根植于乡村大地。

(二)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和消费的主体。马克思曾说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9]。只有当农民从“他者”转变为“主者”,并有机融于实践时,才能真正确立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自觉性。二要给予农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的话语权。三要重视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民间文化传承机制。

(三)夯实乡土文化的根基

从根源上讲,要摆脱乡村消失、空心化的命运,夯实农村文化礼堂乃至乡村文化的根基,就必须重新审视以城市化水平来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现代城市化文明观。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中国的古代文化就是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和土地文化。因为中华文明的根基在乡村,因此谋求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是关键。这就意味着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转换思维,以客观理性的眼光重新评估乡村的价值,以夯实根基和复兴乡土文明为目标,寻求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构建多元化的治理格局

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文化治理格局。在宏观层面,应合理划分国家与社会的权力边界,为乡村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和共享提供制度保障与财力支撑。在微观层面,理顺基层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重塑基层政府的权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文化治理格局。一是治理主体多元化。明确界定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的职责和权力,促进乡村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实现合作互动。二是治理方式多元化。重新划分基层政府的职责,解决基层权力“悬浮”和无力作为的问题,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渠道多样化的乡村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文化礼堂长效管理机制,把文化礼堂建设成为农民群众喜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6).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_2640075.htm.

[2]李长风.经济计量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292.

[3]丘海雄,于永慧.嵌入性与根植性:产业集群研究中两个概念的辨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1).

[4]项后军.外资企业的迁移及其根植性问题研究:以台资企业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04(3).

[5]张谨.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及其现实张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3(4).

[6]浙江省文化礼堂操作手册(试行)[EB/OL].(2013-04-26).http://www.zjwmw.com/07zjwm/system/2013/04/26/019306229.shtml.

[7]丽水以“五个进礼堂”活动为抓手打造乡村精神文化高地[EB/ OL].(2014 -04 -08).http://www.zjart.com/news _detail.aspx? classid=269&id=48689.

[8]高小康.城镇化:乡村走向何方?[N].光明日报,2014-05-11 (0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3-104.

(编辑:文汝)

收稿日期:2015-12-03

作者简介:杨琳(1979-),女,硕士,中共丽水市委党校(浙江丽水323000)科研处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农村文化与区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2-00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