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6-03-23 20:39郑舒婷陈冠中
关键词: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汽车产业

郑舒婷,高 鹤,陈冠中

(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郑舒婷,高鹤,陈冠中

(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产业间相互融合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呈现出了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汽车产业作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为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产业融合的角度,吉林省汽车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缺乏互动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不足、设计和服务水平落后以及管理体制限制等问题,因此应着力于以文化创意促进汽车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汽车产业的品牌价值、增加汽车产业的文化价值等路径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汽车产业;文化创意;融合发展

2014年国务院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提出要进一步实现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由此可见,产业融合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一些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花建[1]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越界、渗透、提升、融合”的多种路径研究,认为推动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有利于全面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任志君[2]以张家界的旅游业为例,分析了影响其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融入文化特色与创意性、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与资金的支持等相关对策,以此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黄昌志[3]认为汽车文化与汽车产业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汽车文化包含了历史、美学、艺术等多门学科,引领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汽车品牌的塑造根植于丰富文化内涵之中,汽车文化在娱乐、消费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尽管不少学者都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分析,但针对二者产业间融合互动的问题探讨较少。因此结合众多学者关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二者之间在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内涵和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内涵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的发展势头都很迅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国内学者对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研究。学者王东、许新国[4]认为,它们的融合路径主要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产业链重构,提升原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孙学文[5]提出,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二者之间的融合与渗透,主要是指把文化因素渗透到产业中,通过不同创意表现形式与创新意识赋予到产业之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王学人、杨永忠[6]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入将成为推动产业之间创新的必然要求,这种融合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横向上,通过形成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网络产业延伸产业价值链,例如影视作品、艺术表演及广告会展等产业的跨界发展。纵向上,以创意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服务为主,推动产业之间的全面整合。

上述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主要是以文化与创意为载体,通过不同的创意形式与创新活动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打破边界,利用文化创新理念,突破传统产业原有的组织方式,促进产业的升级。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价值

传统产业主要指生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之中。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传统产业的发展已进入瓶颈期,面临着资源浪费、较低产品附加值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促进它们的相互融合、跨界发展正是改变这些困境所需要的经济形态。吉林省的汽车产业作为一种传统工业,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差、自主品牌较少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促进汽车产业转型的路径之一就是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注重创新、创造理念的注入使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避免相同产品间的竞争,为产业的发展融入新的创意性元素。同时,汽车工业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意产业,例如新颖的造型设计和高端的技术等。因此汽车产业与创意产业的结合,赋予了产品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特色,能够创造出较多的经济与文化价值,进而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同时,汽车工业的渗透也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进一步刺激文化创新的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汽车产业融合面临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一体化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推动吉林省汽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就吉林省当前的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来看,从内部情况来说:除了发展良好的一汽集团外,大多数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都不足,关键技术难以突破。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核心零部件生产滞后,服务技术落后,汽车电子产品多为低端化产品,缺乏高科技配套产品与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自主品牌发展落后,同质化产品之间竞争激烈,缺乏产品的文化特色,一味地模仿其他产品,不具备足够的创新性,汽车产品多样性难以形成。从外部情况来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仅仅依靠引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来应对市场的竞争,忽视了文化对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产品创新没有充分利用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同时也制约了汽车创意产业发展空间的提升;全省的汽车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发展,不具备专业化分工,知识产出水平较低,进一步影响了科研能力的提高,企业之间缺少信息沟通的渠道,技术共享难以实现,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难以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二)资金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任何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与人力资本的培养,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由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对于人才的待遇、福利水平较低,难以吸引较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因此汽车产业面临着高端化人才缺失、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以及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劳动力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严重不足,缺少高端技术人员、汽车服务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间接导致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薄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管理观念落后,用人机制僵化,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源积累不够重视,难以满足汽车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制约全省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的投入较少,绝大多数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规模难以扩大,因此要积极促进汽车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紧密结合,利用科技带动创新发展,推动更多的绿色、环保创意设计转化为汽车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增加财富的积累。

(三)设计与服务水平落后

随着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汽车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大多数家庭中由奢侈品变为了必需品,在丰富多样的汽车产品中,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汽车的文化元素,例如汽车的外观设计、汽车广告文化以及汽车的服务品质等方面。纵观该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首先,产品的造型设计、工艺设计落后,盲目跟风,缺乏产品自身的特色。目前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仍较少,品牌价值不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品牌的汽车设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绝大多数法国汽车设计较大玻璃面积,这与他们所追求的自由、浪漫的文化息息相关,我国汽车产品的设计正是缺少这种多样性文化的融入,品牌文化难以形成。其次,汽车作为高端化的产品,因此汽车的广告设计正是展现产品特点的最好平台。但当前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广告设计创新理念落后,难以体现品牌产品诉求,难以打开国内市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广告设计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渗透,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魅力,因此汽车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意产业的结合。最后,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服务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吉林省大部分汽车企业的服务水平仍比较落后,以实现企业的盈利性为目标,缺乏市场规范的约束,服务质量难以提升,制约了汽车工业的前进步伐。同时汽车服务业有关的领域包括:汽车的美容装饰、汽车信贷与保险等方面的发展也不完善,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没有对劳动力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与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四)管理体制的限制

吉林省汽车产业主要以国企经营的形式存在,经营目标分散,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会给企业在财务上带来负担,企业管理体制滞后,政企不分,进而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国企本身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权利过度集中,缺乏一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在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心理、进行技术创新、占领市场等方面的灵敏度不够强烈,同时政府的参与使得企业的职能和权力难以行使,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政企边界模糊,使得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矛盾。领导者做决策时可能只考虑责任而忽视管理问题,监督机制不健全,决策程序不科学,管理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欠缺一定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此外,国企职位的选拔注重工作者的年限和经验,使得专业技术人员不能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技术水平与个人技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流失严重。管理体制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将影响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因此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

三、促进汽车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以文化创意促进汽车旅游产业的发展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产品的同质化使得汽车的销售数量急剧下降,产品的营销策略变得尤为重要,但是该省的汽车产品营销设计理念落后,营销模式落后,缺乏创意,难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当前旅游业风靡一时,对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汽车旅游业是打开市场的路径之一。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创意产业的支持,要提升产品内涵,就要促进二者之间的深入渗透与融合。首先,企业应积极抓住机遇,建立汽车旅游产业园,并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汽车文化制成汽车电影、汽车广告,举办大型的汽车会展,为汽车产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其次,重点打造野外旅游路线,发展汽车自驾旅游、科普旅游等娱乐旅游项目,积极建设和完善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与服务,确保旅行途中的安全、救援行动服务的完善,让消费者在愉快的环境中科学地认识汽车产品的性能与可操作性,同时更加深刻体验地方的特色文化与习俗。再次,成立汽车俱乐部与汽车协会,与其成员沟通、交流汽车产品的相关信息,再积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调整、组装,提高产品竞争力。最后,向游客开放工厂,参观汽车模型,设计汽车组装游戏,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又了解了汽车的设计方式,有利于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与结构,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汽车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促进了汽车产业的繁荣,而且带动了当地一部分金融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二)以文化创意提升汽车产业的品牌价值

我国的汽车产业仍处于成长阶段,造型设计缺乏创意,没有自己的品牌文化,过多的抄袭国外的品牌设计,使得汽车工业停滞不前,我们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品牌发展道路,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性与设计理念,塑造新的品牌价值。首先,在造型设计方面要深入分析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趋向,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大背景相结合,例如中国人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加之民族的文化元素,借助我国独特的文化景观进行自主创新。汽车设计不仅仅为了突出产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精神理念。其次,在广告设计中,灵活的应用创意文化,可以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展示产品。在创意设计中,可以适当的融入中国元素,例如用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或者戏剧表演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创新要源于生活,更要贴切社会环境。再次,在对品牌的推广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于广告的手段,更要结合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方式进行传播,进而提高品牌的传播效率。最后,自主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丰富表现形式的文化,既要挖掘地方的特色文化,也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才能成功的塑造自身的品牌文化。

(三)以文化创意增加汽车产业的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汽车产品的种类,也促进了人们对创意产品需求的扩大。企业可以依托创意产业的创新技术,延伸产品价值链,开发出大量的汽车文化产品,例如汽车游戏、汽车影视、汽车手工艺品、汽车展会以及汽车电子设备等,传播汽车知识,扩大市场份额。此外,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与新产业的形成。一方面,在汽车服务领域方面,加强对配套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科学性、规范化管理,对汽车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技能,并完善监督机制,挖掘市场潜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汽车保养、维修及保险等提供完善的信息技术服务,带动了汽车保险业、金融业和广告业的繁荣,扩展了新的经营领域,推动了汽车业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以创意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汽车影视、汽车餐饮业、汽车体育业以及汽车传媒业等新型产业,不仅完善了传统工业的产业价值链,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娱乐休闲方式,为吉林省的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

(四)以文化创意开拓汽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道路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当前可利用的能源储量逐渐减少,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努力的共同目标。汽车产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无烟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无污染等特点,利用创意产业的“越界”来促

进传统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因此,要积极推动汽车新能源产业与节能减排技术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一方面以燃料、清洁能源为动力来源,掌握核心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制造燃料电池,以天然气、氢能源、太阳能为载体制造燃气汽车、氢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产品,减少能源的损耗。另一方面,在产品中融入创意产业的设计技术与方法,运用新型环保材料、轻量化材料等促进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企业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产品更新换代,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融合互动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形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促进它们的越界、融合与渗透,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增长、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对传统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与新理念。以创意为先导,延伸汽车产业价值链,充分利用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衍生出更多的汽车创意产品,打造品牌文化价值,对吉林省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16(4):27-31.

[2]任志君.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融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62-263.

[3]黄昌志.浅谈汽车文化与汽车产业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1(23):40.

[4]王东,许新国.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3(3):104-105.

[5]孙学文.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产业创新中的融合与渗透[J].商业时代,2014(27):117-118.

[6]王学人,杨永忠.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4):106-109.

[作者简介]郑舒婷(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别经济。高鹤(1980-),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别经济。

[基金项目]2015年吉林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20150418036FG);2015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JD38);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汽车产业升级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汽车产业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巧借“文化创意”实现转型升级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