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状况研究
——以青岛市黄岛区台后社区为例

2016-03-23 16:08秦秋程晓敏
关键词:成员居民社区

秦秋,程晓敏

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状况研究
——以青岛市黄岛区台后社区为例

秦秋,程晓敏

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可概括为传播力、执行力、服务力、凝聚力和创新力5个方面。以青岛市黄岛区台后社区为例分析社区组织的组织力现状,针对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传播力不强、执行力较弱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组织力

社区管理既包括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也包括社区的自我管理。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自我管理的重要主体,是社区协同治理的重要组织载体。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目标是,截止2015年每个社区至少拥有5个社区社会组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进行了部署。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社区成员自发成立或参与,介于社区个体组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1],具有地域性、兴趣性、服务性等特点。组织力通常指组织在设计和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合力[1]。国内关于组织力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工会组织和市场企业,对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研究相对较少。组织力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因此,对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研究,首先将组织力概念具体化为凝聚力、传播力、执行力、服务力和创新力等5个方面。

一、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对青岛市黄岛区台后社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社会组织的负责人、组织成员以及居民分别进行访谈,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台后社区于2009年进行了拆迁处理,现有600多户居民。作为村改居,社区居民彼此熟悉度较高,邻里关系较和谐。目前,该社区社会组织共6个,包括广场舞协会、棋牌社、台后社区幼儿园、顺康幼儿园、社区卫生室、康馨养老院。

广场舞协会负责人主要是退休的舞蹈爱好者,负责为大家提供音乐、音响以及舞蹈的教授,参与者主要是40~50岁、喜欢跳舞或者热爱锻炼的社区居民(以女性为主)。广场舞简单易学,居民参与积极性颇高,相关活动开展较为顺利。但协会凝聚力比较缺乏。一旦组织遇到发展难题,如广场舞的音像声音与部分居民的生活产生冲突时,参与问题解决的只有组织负责人,组织成员很少参与到组织发展困境的解决当中。

棋牌社由3个棋牌爱好者组织建立,参与者主要是45~70岁的中老年男性。活动地点主要在社区广场和爱好者居所内,活动内容以麻将、棋类和纸牌为主。居民参与度相对较高,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缺乏承办社区内大型活动的场地和资金供给,组织管理水平难以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

社区幼儿园和养老院都属于服务类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资金来源以业务收入为主,政府补贴和社会募捐所得极少。幼儿园的生源充足,资金状况良好,从业人员主要是20~30岁的女性。她们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业务能力较高,富有活力和创新性。养老院正式工作人员仅3名,40岁左右的临时工作人员居多,专业技能缺乏,组织管理难落实,服务质量无保障。

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问题

组织力是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但社区已有的社会组织对组织力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对组织力建设的自觉性不高。

(一)组织的传播力不强

传播力是良好形象塑造的核心要素。社会组织的传播力是指社会组织以自身为传播主体,为更好构建组织形象而借助多样化媒体以实现效益最优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力2个方面[2]。传播力不仅包括良好形象的塑造力,还包括对负面消息的控制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社会组织的对外形象是展示给公众的文化印象,是社会组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社会认同度。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组织功能和目标的实现。

台后社区的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更多是依赖农村社区的熟人网络。其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小、密度大、同质性高,组织活动主要是在本社区内开展。对组织及活动的宣传主要通过社区宣传栏粘贴广告和夏季派发印有宣传内容的小扇子2种方式进行。其宣传方式零散、单一,缺乏有意识地组织形象塑造与宣传,从而导致社区范围外的组织和居民对组织不了解,社会资源获取和整合困难。此外,社区社会组织针对负面事件的危机公关能力比较缺乏。例如,康馨养老院曾出现护工辱骂老人的恶劣行为,但养老院相关人员未对该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养老院的良好形象遭到严重影响。

(二)组织的执行力较弱

执行力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组织的执行力是一个既包括组织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组织内部的机构、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体系[3]。作为“自下而上”自发组织的农村社区广场舞协会和棋牌社,他们的发起仅仅是为了打发闲暇时间,其组织目标不明晰,组织管理机制缺乏,专业人员稀缺,社会资本匮乏,从而导致组织凝聚力较低,在组织、承办活动方面能力不足。例如,黄岛区广场舞比赛、青岛保皇大赛、珠海街道象棋比赛等跨社区甚至跨街道的大型活动,广场舞协会和棋牌社尚不具备承办能力。

(三)组织的服务力匮乏

社会组织的服务力是组织通过服务满足成员需求的能力,是组织获取吸引力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宗旨是为组织成员和社区居民服务,然而,目前其服务水平总体不高,对被服务者的多样化需求反应迟钝,活动内容单一,服务对象年龄两极化现象突出。例如,康馨养老院对老年人的服务仅限于日常生活照料,对老年人需求日益迫切的精神慰藉极少涉及,而广场舞协会和棋牌社的参与居民则集中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缺乏面向青少年需求的活动组织。

(四)组织的凝聚力不高

农村社区是熟人社区,具有邻里关系和谐的优点,但其组织的凝聚力却并不高。大部分组织成员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参与活动,习惯于被动接受组织的安排,积极参与组织建设与发展的观念尚未形成。一位广场舞大妈所说:“我就是饭后来跳跳舞,这个地方能跳就跳,不能跳就加入别的(协会)跳。”这种情况在组织成员中比较普遍。一名广场舞协会的组建者谈到,假如遇到广场舞地点冲突等问题,她只有自己想办法找居委会以及小区居民来协商调解,其他协会成员或明确表示不参与,或以没时间为借口。

(五)组织的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一个组织不断发展的源泉,也是组织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社区社会组织的创新力主要体现在组织运行模式、服务类型以及服务项目等方面。台后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源获取和信息更新的渠道比较狭窄,组织发展模式和项目运作方式上的“路径依赖”明显,创新动力不足。例如,养老院和棋牌社的活动内容2年来基本没有变化。

三、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对策

(一)提高组织传播力

1.拓宽社会资源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提高组织的效率、实现资源整合,使组织获得良好的口碑、声誉、人缘,从而提高组织的传播力。一方面,加强组织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共享、丰富组织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相关社会组织的联系,如青岛的社工机构、志愿者中心等,协同组织相关社会活动,比如老年人才艺大赛、青岛市广场舞大赛等,拓宽社会资源。

2.加强组织宣传

加强组织宣传,提升认同感,为组织发展创造和谐环境。首先,组织的宣传要贴合农村社区居民的思想特点,通过发放生活日用品,如香皂、毛巾等,鼓励居民参与;其次,借助微博、微信、QQ等现代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提高组织信息传播的及时性。

(二)提高组织执行力

1.强化组织的自治

社区社会组织具有自发性、自治性和非政府性等特点。“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权责和社区社会组织自治空间的需求。首先,从法律层面保障社区社会组织的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和组织人事的自主性;其次,简化社区社会组织设立程序,降低备案制门槛;同时,畅通社区社会组织向相关政府部门“自下而上”反映诉求的通道。

2.完善组织内部规范

社区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对组织力的提升具有制度性的意义。制度建设可以促进组织力的发展。首先,通过正式的组织规则和非正式的规范来约束组织成员。形成相对成熟的组织架构,组织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完善组织的管理机制、人才引进及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公信力。最后,完善组织内部民主建设,激发组织成员治理积极性,畅通人员流通渠道,提升组织认同感。

(三)提高组织服务力

1.加强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成员是组织服务力的主要践行者,成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组织服务力的基础。一方面,充分发挥组织领导者的“卡理斯玛”权威效应,通过领导者魅力引领组织发展,有效整合资源,减少成员因信任不足而产生的发展阻力;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专业人才。加强与社会工作机构或者大学社工专业合作,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完善志愿者队伍,提高自我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形成可靠的主体力量。

2.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

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和开展项目。充分利用个案工作方法,对老年人进行需求了解和心理疏导;通过问卷和面谈的方式了解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居民的问题和对组织的参与性需求,从而使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更具适应性。

(四)提高组织凝聚力

1.优化参与模式

将参与者的参与变成一种实质性的参与而不再是一种置身事外的参与,激发参与者组织管理和决策的热情与信心。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协商、公平决策的参与模式,在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动讨论中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通过横向的互动对话,提高组织成员的参与度和信任感,确保组织决策主体的多元化,使每一位参与者主动而且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高效沟通的氛围,提升组织凝聚力。

2.构建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文化是组织发展的灵魂。构建以创新、协作、严谨、诚信为特点的组织文化,突出文化内涵的意识性、系统性、凝聚性和导向性特点,从而在组织的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引领组织发展。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应建构与之特点相适应的组织文化。社区社会组织既可以通过定期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借助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使组织文化得以在组织成员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

(五)提升组织创新力

1.优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制约组织创新的重要因素。建立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倡导组织内部的全面合作和多方式的沟通,对居民需求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根据新的需求开发新的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2.拓宽资源渠道

富足的资源是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石。社区社会组织的创新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创新的持续需要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保障。拓展资金的获取渠道,既要争取更多的政府拨款,也要努力实现自我创收,避免创新资本的枯竭。定期进行组织成员的学习、培训,提高组织成员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对问题的灵活度。突出组织文化的创新性特点,鼓励尝试、容忍冲突、正视风险、减少控制,为组织成员提供宽松的、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对建设和谐社区,激发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组织力不高是社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力水平,培养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使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由自发状态提升到自觉状态。

[1]程涛.组织力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10).

[2]张春华.传播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与解析[J].求索,2011(11).

[3]王成珉.组织执行力体系解析[J].学术论坛,2009(10).

(编辑:王苑岭)

C912.21

A

1673-1999(2016)11-0015-03

秦秋(1981-),女,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组织社会学;程晓敏(1995-),女,青岛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4级本科生。

2016-09-22

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5C06);青岛农业大学2015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猜你喜欢
成员居民社区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