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6-03-22 18:18王海银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神经内科

王海银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专业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患肢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上,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中运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康复效果,降低肢体瘫痪可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属于老年群体高发性疾病,近年来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该病主要以突发性和多变性为典型疾病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致残率约为70%至80%,会导致患者失去生活、工作与自理能力,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康复治疗与护理技术的不断提升,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40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61.5±4.9)岁;偏瘫部位上,左侧为23例,右侧为17例;脑卒中类型上,脑出血者11例,脑梗死者29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40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62.6±5.7)岁;偏瘫部位上,左侧为25例,右侧为15例;脑卒中类型上,脑出血者13例,脑梗死者27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专业康复护理,具体康复护理操作如下:

img src="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bjzn/bjzn201604/bjzn201604199-1-l.jpg/vipnlc.jpg" alt="" />

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时间长,同时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要积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及其他分泌物导致的呼吸道堵塞,避免窒息。做好导尿管护理,保持其畅通状态,避免导管阻塞、压迫、扭曲或者松脱,同时观察排尿颜色与量,进行下肢抬升和适当的活动锻炼,定时做翻身叩背,或者身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压疮[1]。

肢体功能训练活动对脑卒中康复有着重要作用。让肢体进行功能位与被动体位,依照肢体关节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向做被动活动,同时每天进行3次患侧肢体按摩,每次半小时,积极开展日常功能训练,康复训练在发病后4天开始每天规律性开展,对肢体活动功能做有效锻炼,如果有高血压患者要进行降压控制治疗。功能训练具体操作中,可以开展坐位训练、床上活动训练、卧位训练、站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与步行训练等。同时可以配合一定刺激性训练如痛觉刺激、触觉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与针灸治疗等。家属可以积极的配合进行一定按摩与被动活动锻炼,有助于关节和肌肉的活动[2-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肢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和恶化。其中痊愈标准为神经功能缺损指数降低91%至100%,病残指数为0度;显效标准为神经功能缺损指数降低46%至90%,病残指数为1至3度;有效标准为神经功能缺损指数降低18%至45%;无效标准为神经功能缺损指数降低18%以内;恶化标准为神经功能缺损指数提升幅度超过18%。护理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标准的总比例。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内为不满意,60分至90分为基本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总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治疗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

如表1所示,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如表2所示,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肢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

如表3所示,护理前后患肢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上,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除了生理上的护理,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由于疾病的突发性和带来的严重的生活障碍,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需要积极地针对患者与家属的心理特点,进行疾病知识与注意事项的必要讲解,提升患者方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同时进行心理安抚,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治疗配合度。保持与患者方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的倾听患者方的内心状态与需求,积极的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苏弦.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24):125-125,126.

[2] 李军莉.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48):224-225.

[3] 韦娴.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358.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脑卒中神经内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