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思维研究

2016-03-22 18:18李冬梅赵小凤郑兰凤陈霞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急诊科

李冬梅 赵小凤 郑兰凤 陈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护士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急诊科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展开护理工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不仅能够提高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节省抢救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急救患者;预见性护理思维;临床应用价值

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是急诊科工作者的重要工作部分,而就诊的护理对于急救患者的抢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贯穿整个抢救过程,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的时间。预见性护理又称超前护理,值得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之前或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预测,并确定准确的护理措施,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这种护理发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鉴于急救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快速进行抢救是急救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特选取本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特进行如下研究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病例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5岁—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6.15±4.92)岁;对照组:病例3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12岁—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7.24±4.76)岁。所有的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两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急诊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严格执行医嘱内容,并观察患者的病情,详细记录相关的护理内容。研究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展开护理。预见性护理思维具体内容如下:

1.2.1评估患者病情的预见性思维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能够做到快速的评估,并且快速制定处理策略。虽然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诊断对于后续合理的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是需要其他的检查手段,护理人员的思维应主要集中于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然后实施相应的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诊断,然后进行后续治疗。

1.2.2动态评估 急诊科的患者多为突发病、急诊,患者来诊多为重症危象,一般病因不明确,病史资料不够充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均比较急躁,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并进一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并认真听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诉,与患者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同时还应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合理的要求[2]。

1.2.3抢救社保的护理思维 急诊的患者比较集中、复杂,并且时间紧迫,因此抢救以及管理工作均较重要,该科室患者的护理也不同于其他科室。在急救的过程中抢救设备的准备工作一般由护理人员完成,所以,要求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必须正确掌握并运用各项急救设备。对于需要应用急救设备抢救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具备遇事不慌乱的沉着心态。这也是体现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3]。

1.2.4抢救物品管理 抢救物品的质量是急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熟知抢救物品和为重病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但还要临危不乱的心态。必须将急救物品维持在最佳的状态,以便用时不乱,有条不紊。

1.2.5急救药物的预见性思维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急救药物的应用知识,并且严格按照医生的口头医嘱进行给药,同时还应协助医生给药,但不能盲目听从。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体积告知医生并作出相应的处理[4]。

1.3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4.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抢救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也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见下表1:

3讨论

急救患者的时间比较紧迫,因此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和重复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缩短抢救的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对于急救患者的整个抢救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针对存在的潜在危险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防患者病情的恶性发展。因此临床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思维,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缩短抢救的时间[5]。

本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护士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特与急诊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并且患者的满意度也较常规护理组高。通过这一结果可以初步判定,预见性护理思维对于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卓,赵文静.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思维[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9):93-94.

[2]刘蓉芳.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483.

[3]侯付霞.重度昏迷患者的接诊分诊及预见性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1):82.

[4]赵晓琴.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3788-3789.

[5]吴姝玲.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4):104-105.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价值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