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罗尔》到《卡罗尔》,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6-03-22 00:18胡雅君
看天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帕特里罗德同性恋者

胡雅君

从《卡罗尔》到《盐的代价》再到《卡罗尔》,从克莱尔·摩根到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这背后是过去60多年里,整个社会对同性恋态度的巨变

1948年底,27岁的女青年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因为缺钱,在圣诞节前夕跑到一家大百货公司做起了售货员。有天早上,一个身穿皮草大衣的金发女人走进店里,到她的柜台买了一个玩具娃娃。

对金发女人来说,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购物经历。而对海史密斯而言,意义全然不同,这是一场一见钟情的邂逅,一份隐秘爱恋的开端,一个故事的全部灵感来源。

“那个女人付完账之后就离开了。但我脑中出现了奇怪、晕眩的感觉,几乎要晕厥,同时精神又格外振奋,仿佛看到某种异象。”41年后,海史密斯撰文回忆说。

当晚她在日记本写下八页文字,全都和那个穿皮草大衣的优雅金发女子有关——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文学史上第一部女同小说”的《卡罗尔》的雏形。

海史密斯只用了两小时就完成了对小说《卡罗尔》的构思,“整个故事好像凭空从我笔下流泻而出”。

那时的她不会知道,这本书会被后人认为是“改写了同性恋文学史”,并且书的命运也会在时代浪潮中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卡罗尔》还是《盐的代价》

1951年,在遇到“那个女人”的两年之后,海史密斯写完了《卡罗尔》。

《卡罗尔》的情节并不复杂,讲的就是在同性恋是禁忌的社会,两个女人相爱的故事:上个世纪50年代,年轻女孩特芮丝来到纽约想找一份舞台设计师的工作,却因为资历不够只能到百货商店做售货小姐。某日,她和金发中年主妇卡罗尔在店内偶遇,两人相互吸引,约会聊天、写信通话、一起旅行,逐渐确认爱上对方。

特芮丝的男友想把她从这段“病态关系”中拯救出来,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想用卡罗尔的性取向逼她放弃女儿的监护权——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同性恋背德且违法。

很显然,在写这个故事时,海史密斯是把自己代入了特芮丝这个角色,而卡罗尔的角色原型则是她在百货公司遇见的、让她心魂震荡的“那个女人”。

有传闻说,海史密斯后来偷偷跟踪过两次“那个女人”。但对方对海史密斯的心意并不知情。

或许正因为在现实中,海史密斯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和运气,真的和“那个女人”发展出一段恋情,于是她把所有难以阐明、无法克制的渴望和激情诉诸笔端。

但是,之前同海史密斯一直合作的出版社觉得这本写女同性恋关系的小说,题材过于敏感,不愿意出版。到次年,被多次拒绝后,她终于找到一家肯出此书的出版商。

在正式出版时,海史密斯用了“克莱尔·摩根”笔名来署名,并把书名改成了《盐的代价》。

很多人考证为什么海史密斯在1951年出版此书时,会把书名定为《盐的代价》。我比较认同的是解释是,海史密斯是受了圣经故事“罗德之妻”的影响。它说的是,神想要摧毁欲望之城索多玛,神告诉索多玛城里唯一一个好人罗德,让罗德事先带着全家逃离,但要谨记不可回望。罗德的妻子因为好奇而回头,变成了盐柱。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心理医生们普遍认为同性恋可以治疗并且应当被治疗的。直到1973年,美国心理学会才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移除。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美还有25个州禁止同性恋性行为,甚至将同性性行为视为犯罪。

海史密斯之所以用笔名而不用真名示人,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想保护自己生活,避免被恐同者攻击。但她似乎是用书名给读者提了一个问题:当你知道“欲望会带来灾祸”,你还敢追随欲望吗?如果敢,你愿意为其付出多大代价?

堕落的本质

在《盐的代价》问世之前,美国小说中的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者都为自己的离经叛道吞下苦果,不是割腕、跳水自杀,就是接受“变成异性恋”的治疗,或者坠入孤独、悲惨而且与世隔绝这种等同于地狱的沮丧境地。

海史密斯印象中,在她写书的1950年代,“同性恋酒吧还只是曼哈顿某处的暗门,想去这些酒吧的人会先在最接近该地点的地铁站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车,以免有人怀疑他们是同性恋者。”

身为同性恋者的海史密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本人也难免为自己是“那种人”而非“正常人”所焦虑纠结。为她写传记的作家琼·申卡搜集到的信息显示:1948年,海史密斯之所以会缺钱缺到要去百货公司当售货小姐的地步,就是因为她为自己性取向苦恼,需要定期接受昂贵的心理咨询。

在现实生活中,成功往往能消解掉身为异类的尴尬和不便。然而那时的海史密斯刚写完第一本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3年后,这个故事才被知名导演希区柯克看中,改编成电影,大获成功,她也因此一鸣惊人;7年后,她出版了代表作《天才雷普利》,被评论家们称为“伟大的犯罪小说家”。

彼时的海史密斯知道自己小众,但并不确定自己能否有保持小众的资本,能否成功到即使“不正常”也能在现实生活中畅通无阻。

知道这些,再回头看《盐的代价》,会觉得海史密斯是通过写这对同性情侣的故事给自己和同类打气。

在书中你会看到这样的段落:特芮丝对卡罗尔表白“我爱你”时,卡罗尔问她:“你知道爱上我意味着什么吗?”特芮丝回答:“知道……我认为,爱上你,绝对不会毁灭一 切。”

她也借卡罗尔之口抨击那些“恐同”卫道士们的虚伪:“昨天有人暗示我说,我现在的所作所为会让我堕入邪恶深渊……事实上,如果我持续被人攻击,永远无法长时间拥有一个人,到头来我对其他人的认识都只是停留表面,那才是真的堕落……堕落的本质,就是逆着自己天性生活。”

在书的末尾,她让两个主角重新相遇,给出了一个乐观的结局。“无论在千百个不同的城市中,在千百个不同的房子里,还是在遥远的异邦,她们都会携手在一起。在天堂,在地狱,都是一样。”

重新做回《卡罗尔》

1953年,《盐的代价》出版平装版后,卖了近一百万册,书迷的信如雪片般朝海史密斯涌来。有人说:“我今年十八岁,住在一个小镇里,觉得很寂寞,因为我无法跟任何人诉说。”有人看完如对镜自照:“谢谢您写出这样的故事,有点像我的故事。”更多的人告诉她:“您的书是这种主题的作品里,第一个有快乐结局的!我们这种人,并不是一定得自杀不可,我们有很多人都过得很好。”

海史密斯用“克莱尔·摩根”的笔名亲自给不少读者回了信,她甚至会给那些感到孤独的同性恋读者搬到更大的城市,以便遇到比较多的同类的具体建议。

直到此书出版38年后的1989年,海史密斯才承认自己是《盐的代价》这部小说的作者,并在书上署回真名。彼时的美国经过“石墙运动”等一系列的同性恋平权运动,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接纳度已经大有改善。

但这本书的传奇并未到此为止——2015年,它被改编为电影《卡罗尔》,在全球上映,并成为了年度热片,拿奖无数。同年,美国联邦法院宣布同性恋婚姻合法。

原著小说《盐的代价》也因此重回公众视野,2016年,它被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引入大陆,中文名定为海史密斯最初的《卡罗尔》,书籍封面用的也是《卡罗尔》的电影海报。“我们希望能借力《卡罗尔》电影的大热,来宣传这本书。”《卡罗尔》一书的责任编辑杨懿晶说。

从《卡罗尔》到《盐的代价》再到《卡罗尔》,从克莱尔·摩根到帕特里夏·海史密斯,这背后是过去60多年里,整个社会对同性恋态度的巨变。“这本书是我极为独特的创作。”多年后,海史密斯这样评价说。

猜你喜欢
帕特里罗德同性恋者
吃呼
马尔克斯与略萨:情仇尘封50载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指纹在哪里
论“同妻”群体的生存困境与权利保障
《甜心先生》(节选)
形式婚姻:无奈的假凤虚凰
同性恋者心态析
同性恋者心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