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佳姸
这种谁家都有的故事谁会买啊?”
2016年1月,全国图书订购会前, 广西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冯波通知市场 部同事“给吕老师的书上一下书目”,结果遭到了同事的“嘲笑”。
“吕老师”是西安“方圆工艺美术社”的老 板吕重华,这是一家经营了三十三年的民营 美术书店,“吕老师的书”是吕重华写的一家 三代经营书店的故事,名为《订单——方圆故 事》(以下简称《方圆故事》)。
其实,冯波本人也不看好这本书。她第一 次拿到样书时,书还在修订中,线装、毛边、 塑料防潮纸的封面。读完书,冯波觉得跟任何 普通人的故事一样,平凡感人。
出版社不时会出一些作者自费出版、自己 留着纪念或送送朋友的画册,冯波觉得《方圆 故事》应该也是同类作品:“书店这个行业已经 衰落了,写的也不是诚品这类的大书店,一家小书店,别人凭什么来掏钱买你的故事呢?”
“就是卖不出去,老了我手里有几本心里 也踏实。”这是吕重华作为作者的心态,有一 种给这份自家产业“一个交代”的悲壮感。
2016年2月11日正月初四晚上十点半,从 德国莱比锡传来消息——在今年“世界最美 的书”评选中,《方圆故事》以全票获得第一 名——这个“谁家都有的故事”用如此的方式 证明了自己的特别。
“方圆工艺美术社”的开办完全是被“逼 上梁山”。
1982年冬天,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住在山西夏县农村的吕重华和母亲哥哥一道, 被在西安美术学院当讲师的父亲接到了西安, 四口人挤在十二平米的房子里,转身都困难。
父亲在美院教美术基础技法理论。这门课是通识,要用到透视法等几何原理,但因为美院招生对数学成绩没有要求,大于零分就 行,所以一跟数学沾边的课,学生就不爱听, 这门课18年没人愿教。父亲以为接手这个“烫 手山芋”后待遇上能有点改善,但事实证明他 想多了。吕重华的哥哥初到西安上中学,适应 不了环境,老是闹病假不肯去学校,后来还渐 渐有了精神分裂的倾向。
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父亲决定搞个副业 做点小生意。他曾在美院的图书馆工作过十年,和一些出版社编辑与书店相熟,能通过新华书店和外文书店订到不少好书。于是,他托 朋友花12元钱办了个卖书的个体执照。
吕家最初卖书的方式是吕重华的母亲背 着书去美术单位打游击串卖,或是去菜市场和大学门口摆地摊。父亲的读书品位不俗,除了卖自己熟悉的美术书,还兼卖文史读物。上 世纪80年代初,卖书的地方少,看书的人却很多。一天下来,能赚一两块钱。
尽管收入微薄,但这个游击书摊在书籍销售领域的地位一点也不“微薄”。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莎士比亚全集》,第一版印 了5000套,吕家摆地摊卖了250套;印了4900本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吕家卖了600本。吕重华回忆说,母亲没念过弗洛伊德也不 懂外语,卖巴布留卡的俄文书,她在本子上记 “856卡”,从不出错。
1985年春天,父亲咬咬牙一个月花 一百四十元钱,在西安音乐学院校门北侧租 了一间比报刊亭略宽敞的店面,取名“方圆工 艺美术社”,因为“道生万物,方圆生美术”。 书店招牌上的字是父亲从隶书汉碑《礼器碑》 里挑的,因为小篆隶书是汉字的初始形态, 《礼器碑》又是隶书的最高境界。但《礼器碑》 里只有“方”、“工”、“社”三字,父亲又根据碑 文上其他字的笔画拼造了剩下的字。书店招 牌一挂出,许多搞书法的人纷纷来打听字是 谁题的。
原本以为一切就此太平,但在成立的第 二年,方圆工艺美术社就差点夭折。 父亲的中级职称被美院以十分含糊的原 因撤销,想来想去最有可能的原因应该是他 卖书经商惹得同事领导不快。气愤之余,父亲 动了卖掉书店的念头。也有书店动了收编的念头,但对方来店里考察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好存货,转身走了。因为没有买家,“方圆工 艺美术社”的招牌保住了。
1998年,父亲退休了。方圆工艺美术社的 掌门人也由“门里坐着的手持拐杖,神情严肃 的老教授”换成了一位“方圆脸形,蓄着一撮小胡子,书生气十足的小老板”——吕重华。
“1982摆地摊白手起家”,接手书店的吕重华把这句话印上了名片。
从小就在自家的书店晃悠,无论对书还是书店,吕重华似乎都有一种独特的嗅觉。
在西安美院上大学时,课上作业常常要用到36公分见方的白卡纸,吕重华就用机器 把卡纸全裁成标准格式在书店一张张零售,周围商店纷纷模仿。
正式接手书店后,吕重华做老板,同样毕业于西安美院的妻子梁冰做会计出纳兼营业 员。不太忙的时候,吕重华就在店里转悠,竖起耳朵听站在书架前翻阅的行家交谈,记下 来,等读者咨询时转述一番。时间一长,不少读者觉得吕重华也是不得了的行家。
美术专业毕业的吕重华也的确比其他书商更敏锐。吉林美术出版社出了一本伦勃朗 速写,吕重华告诉他们要是出门采尔会卖得更好。果然,门采尔比伦勃朗销量多了一倍 多,吉林美术出版社给他发了顾问证,出书前会让他参谋。
渐渐地,一些出版社请吕重华去开会,给出书提建议。吕重华很认真,开会时即便 旁边坐着“有分量的人物”,他也会一上来就说:“这书怎么能出成这样呢?”一次座谈 会结束后,他追着打电话给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提意见:“《芥子园画传》为什么非得四 本一套卖?画山水的不一定要人物,画人物的不一定要买花卉翎毛,为什么不能为读者 想想?”不仅提意见,他还书面发传真讲这个事, 几年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芥子园画传》终于又出了单行本。但是,还没等吕重华高兴起来,就有读者来抱怨,《芥子园画传》原来合着卖,四本才58元,现在新版拆开卖,集齐一 套要100多。除了识货、耿直,真正让吕重华和方圆工 艺美术社在美术出版圈里为人所知的,还是他的订单。方圆工艺美术社的订单没有签名和盖章。 因为出版社业务员变动频繁,吕重华担心自家 书店的订单被遗漏搁置,于是他想了个办法: 在每张订单落款处,画一个自画像。
自画像里的吕重华光头方脸,中式服装, 戴大圆框眼镜,留两撇小胡子,或者开心微 笑,或者怒目圆睁,或者眉头紧蹙,或者泪流 满面,这都与他发订单时的心情有关。从此, 出版社里即使不负责美术业务的工作人员,看到画着大光头的订单就知道西安的方圆工 艺美术社又要订货了。有时,业务员看了订单,还专门打电话给他:“吕老师今天不高兴 啊?” 这样的画像,吕重华平均每天画两三个, “画得快18秒就能完成一个,复杂点的也就四五分钟”。至今,他一共画了五千多个,传真底稿叠了两尺多高。
近四五年来,吕重华已经很少再动笔画 自画像订单了。因为,时代变了。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无纸化办公,Email取 代了纸质订单,“画的载体没了。”吕重华说。而在这个时代,被取代的又岂止是纸质订单。 方圆工艺美术社最红火的时候,吕重华还仿照旧时药店的挂牌,给每位店员做了一 个古色古香的身份牌,上面是他用毛笔简单勾勒的店员头像。2006年后,店员们像流水 似的一个个来了走,身份牌也废弃不用了。
“人力不够大不了我多干干,虽然缺人 手,也能勉强凑合。但是网店竞争、房租,这些都是要命的。”实体书店的没落似乎已 成大势,吕重华也抵挡不了。一些网店从出版社提了书,直接把出版社的进货价标在网 上出售,读者也向他发牢骚,说网上折扣比他店里的大得多。这让吕重华愤怒:“他们 连盈利都不要了,这不是把我们书店行业往死里逼吗?” 在美术联合体的一次会议上,吕重华发言:“诸位对实体书店如有心扶持的话,不应 该让网店的进货折扣比我们还低。否则实体书店就要像记忆里的油灯、马车、传呼机、织 布机、纺车一样很快离我们而去了。”但眼前发生的变革完全不为个人的意志而转移——迁入含光南路二百多平米的新址 后,方圆工艺美术社的房租在2008年一下子 翻了四倍,2010年通货膨胀,营业员工资一顿 大涨,书店的经营举步维艰。 美术用品占42%,美术高考辅导书占21%, 学术美术书才占36%——在核算书店一年的效益时,结果令吕重华非常伤感,因为他的心里 一直记着父亲的一句话:“做学术类书,做出品位。”他说,这是“方圆”应该追求的本分。
“你还欠我一本书嘞!” 就在吕重华成天为书店的生存发愁、“不知道能做到什么年月”时,2011年年初,他再 一次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遇到了广西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张东。一年前,两人在订货会上相遇时,张东对吕重华说,想出一本关于他的自画像订单的书。
“话音里听着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但这一次,吕重华感觉对方“话里带有几分认真”,他随即决定:“既然有这个机会, 趁书店还在,我就给书店做个传。”吕重华决定给这本书取名叫《订单—— 方圆故事》,关于书的内容,他觉得书里要是只有订单就太肤浅了。他不仅要自己写支撑 书店的三代人,还要找朋友写自家书店,还打算插入父母妻儿的照片,最好还能放进自己几十年里为书店刻的印章。
他开始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写书”,写得很慢,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改改写写,花了四年时间,才写完了故事。在向相熟的出版社和同学朋友征稿时,对方的响应并不热烈,大多 数人不相信这书能出版,觉得做这样一本书没什么意义。吕重华“无休止地讨要”,才凑 齐了相当的数量。 内容差不多准备停当时,张东已经离开 了出版社,副总编冯波接手了这本书:“出版社之前答应出书,我就替出版社信守这个承诺。”但因为这本书的定位不是商业书,不指望拿来卖,因此出版社给了吕重华书号,并负责校对和审稿,设计、印刷以及相关费用都由 吕重华自己负担。母亲和妻子并不支持他做书,母亲觉得 这是拿钱打水漂,吊着脸不高兴:“你小人物出啥书啊,人家功成名就出书,你家里乱摊 子,老弱病残还出本书。” 但吕重华一直很坚持,因为,“也许这会 成为我一生的唯一,书店以后能否生存下去我也没有把握。”他说。
从2013年10月开始构思设计,《方圆故事》足足磨了两年。吕重华找到大学同学、在美院教书的李 瑾负责书的设计。他给李瑾发了1.4G的照片——除了书店家人的照片,还有他的篆刻、父亲的素描、妻子的油画和女儿的作业。看到照片后的李瑾感觉“如同身处海洋,看不到彼岸,游不出去”。李瑾删除了自认为不合主题的照片,吕重华又不急不恼地发回来,“坚持说这些照片多么好。”他还给书的每一章都刻了一方印,每次见到李瑾都会给她看自己的篆刻,唠叨自己收集的砖头瓦片。李瑾突然意识到,吕重华 的书店远不只是一个店面,所有针头线脑的东西都是书店的“情感记忆”。
但这些庞杂的“情感记忆”也着实让李瑾头疼了好久。她给书设计了6个方案,但做出 的样品怎么看都不满意。除了上千张自画像订单,吕重华还想给每张订单注明时间、单 位、接收业务员,需要整合的东西无比琐碎。最后,他们叫来了四位大学同学一起出谋划 策,从小孩看的动画书等处寻找灵感才将这些“情感记忆”妥善安置。 对于一本书,封面的设计尤为重要。李瑾发现了被吕重华母亲整齐叠在书店门口当废 品的运书防潮纸,她对此爱不释手,想拿来做封面,设计出一种“发货的感觉”:封面是运书的防潮纸,上面斜贴一张订单条,似乎是随 便贴上订单的一包书,随时将发往各地。2500册——这是吕重华确定的首印数 量。他压根没想过要拿这本书卖,经营书店的他“见多了一本都卖不出去的书”,自己这本书的需求量能有多少,他心里没底。“费那么大劲做出来,只印几百本简直是笑话,就是卖不出去,老了我手里有几本心里也踏实。”吕重华说。他是这样计划的:书做出来,李瑾留300本,自己留500本,出版社要一部分,再能 卖几百本就不错了。他们找到印刷口碑最好的雅昌,对方根 据他们的设计方案报价:印刷2500册的费用是21万元,贵得两人都呆了,因为普通书印刷2500册也就几万元,而吕重华能拿出的成本只有十来万。他只好把装订工作换到报价稍低的制作方,削减彩图数量,李瑾也决定放 弃设计费,这才把2500册的印刷费控制在了十万左右。《方圆故事》首印的最终定价是98元,但书的成本将近60元,“98元是最低的运作费,版税什么都没有,卖不了我就亏吧。”
吕重华说。新书开印时已是2015年10月下旬,看到 这个时间,吕重华和李瑾十分焦虑,因为,他们想送《方圆故事》去参加11月的“中国最美的书”评选。2003年,上海新闻出版局与德国图书艺 术基金会合作,发起了“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选出中国大陆出版的优秀图书20种,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这个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奖项是世界图书设计界的最高荣誉,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 区的近600件作品经过评委投票后,会产生1金、2银、5铜以及5个荣誉奖。2003年,《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曾获得过金奖,这也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图书唯一一次斩获这 一荣誉。李瑾和吕重华都对这项评选关注多年, 《方圆故事》的设计煞费苦心,两人便动了去试试的心思。他们“拼命加急先印了几十本样书”,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了一些细节,终 于“在最后一刻赶上了评比”。
“我就看上这个金奖了。”跟朋友吃饭时, 吕重华郑重宣布,朋友们呵呵一笑没当回事。他还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书拿了奖。他兴冲冲地告诉李瑾,李瑾回答,梦都是反的。他跟冯波说有七成把握得奖,冯波也没太当真,因为她接触过许多“最美的书”,那些书看上去都极其精致,还有许多文化名人联袂推荐,相 形之下,《方圆故事》实在太草根了。
事实证明,吕重华的信心并非妄言。
2015年11月9日,捷报传来——《方圆故事》在评选中得票第一,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将送往莱比锡参评“世界最美的书”。评委给出评语是:“封面采用包装纸,书名仿照订单,趣味十足且富有个性。设计打破常规,激 发读者去探寻和发现。”
从得奖的那天起,《方圆故事》便不再是 那个“谁家都会有的故事”了。
出版社的朋友建议吕重华趁获奖赶紧再加印一版,因为,“凡是获奖的书销量没有下一万册的。”考量了一番后,吕重华最终决定 再印5000册,每本书的价格从原来的98元调整到168元。“这才是这本书本来应该要的正 常价格。”冯波说。调价后的《方圆故事》终于从自费书变成了商品书——版税、知识产 权、李瑾的设计费、吕重华的稿费得以计算在内。
2015年11月29日,首印的2500本书寄到了方圆工艺美术社。吕重华等在店门口,书一 到来不及拆封就装车带回了老家。这是父亲去世三周年下葬的日子,他要把新书放在父 亲骨灰旁,随父亲下葬。
“有戏,但能走到啥程度不清楚。”对于 《方圆故事》去莱比锡参评“世界最美的书”,吕重华不敢多做奢求,直到2016年2月11日获 奖的消息传来。
那天是正月初四,吕重华收到消息时已 是晚上十点半,他第一时间将获奖的消息告诉了李瑾、冯波和张东,并更新了自己的朋友 圈:“莱比锡大奖揭晓,我的《订单——方圆故事》获得‘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这则朋友圈收获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点赞”,有一百多个。但此时,妻子和母亲已经睡了,吕重华只 能强忍着兴奋捱到第二天早上才和最亲的人分享了获奖的消息。
如今,首印的《方圆订单》早已售罄,加印的第二版还是“预订”状态。吕重华刚刚交 清了今年的书店房租,一共45万。
“这次书获奖了够交几年房租吧?”
“交啥房租啊,没可能。要赚45万得要多大销量啊。”吕重华啪啪敲着计算器,熟练地 将包好的美术纸和画笔递给顾客。
他依旧揣着“百年老店”梦,卖文具时看 到德国辉柏嘉铅笔上标着1761年,他便心生感慨:“德国做了一百多年的企业特别多,日 本明治维新的企业活到现在的也有几千家。世世代代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一个企业,人 很少,做很简单的东西,绝招传给下一代。”
“世界最美的书”的头衔看上去似乎让这 个梦变得真实了一些。“你希望儿女未来接你的班继承书店吗?”
吕重华答“是”,但很快又加了一句:“谁也保证不了,(书店)这个行业未必是一个好的行业,从生存角度来说,他们能有别的出息 可能更好一点。”